a9 e
咏物诗: 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 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 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 己的感情。—这就产生了咏物诗。 “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刘熙 载《艺概》 “体物肖形,传神写意”“不沾不脱,不即不离
咏物诗: 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 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 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 己的感情。——这就产生了咏物诗。 “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刘熙 载《艺概》 “体物肖形,传神写意”“不沾不脱,不即不离
物背的特点 1、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 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曲尽其 妙] 2、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 求其“神似”[不滞于物 3、常见表现手法:托物言志,以物喻人, 比喻、象征、拟人、对比。 4、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写之 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咏物诗的特点 1、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 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曲尽其 妙] 2、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 求其“神似”[不滞于物] 3、常见表现手法:托物言志,以物喻人, 比喻、象征、拟人、对比。 4、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写之 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明确鉴的当骤 1、“读清”全诗 2、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 所言之“志”(志向、思想、感情、情趣、爱 好、愿望等) 4、体会手法的高妙。 5、品味字词的精妙
明确鉴赏的步骤 1、“读清”全诗 2、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 所言之“志”(志向、思想、感情、情趣、爱 好、愿望等)。 4、体会手法的高妙。 5、品味字词的精妙
顾 规 况
顾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