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L 环境资源犯罪的构成 (一)环境资源犯罪的犯罪主体 ☆环境资源犯罪的犯罪主体是指自然人,而 不包括法人;只有在法律特别规定的情况 下,法人才有可能成为犯罪主体。 ◇《刑法》在“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中明 确规定可以对从事环境资源犯罪的单位追 究刑事责任,因此,现在我国环境资源犯 罪的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 《环境资源法教程》——上海财经大学环境法精品课程 返主页
ERL 返主页 二、环境资源犯罪的构成 (一)环境资源犯罪的犯罪主体 ❖ 环境资源犯罪的犯罪主体是指自然人,而 不包括法人;只有在法律特别规定的情况 下,法人才有可能成为犯罪主体。 ❖ 《刑法》在“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中明 确规定可以对从事环境资源犯罪的单位追 究刑事责任,因此,现在我国环境资源犯 罪的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 《环境资源法教程》——上海财经大学环境法精品课程
ERL 环境资源犯罪的构成 (二)环境资源犯罪的主观方面 ☆环境资源犯罪的主观方面包括故意与过失两种形式 在破坏资源类犯罪中,多为故意犯罪,即犯罪主体 明知自己的开采资源行为违法,并且可能产生严重 的社会危害后果,可能对资源造成严重破坏,但仍 然实施了该行为。如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 生动物,盜伐、滥伐林木等犯罪 在污染环境类犯罪中,往往存在两个相互联系的危 害结果:一是环境被污染的结果;二是环境被污染 后又导致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的结果 鲁《环境资法教程》一上海财经大学环境法精品课程 返主页
ERL 返主页 二、环境资源犯罪的构成 (二)环境资源犯罪的主观方面 ❖ 环境资源犯罪的主观方面包括故意与过失两种形式 ❖ 在破坏资源类犯罪中,多为故意犯罪,即犯罪主体 明知自己的开采资源行为违法,并且可能产生严重 的社会危害后果,可能对资源造成严重破坏,但仍 然实施了该行为。如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 生动物,盗伐、滥伐林木等犯罪 ❖ 在污染环境类犯罪中,往往存在两个相互联系的危 害结果:一是环境被污染的结果;二是环境被污染 后又导致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的结果 《环境资源法教程》——上海财经大学环境法精品课程
ERL 环境资源犯罪的构成 (三)环境资源犯罪的客体 ◇环境资源犯罪客体主要是为环境资源刑法所保护的环境 资源法益,即环境资源刑法所保护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 源。这样便于更加直接的分析环境资源犯罪构成 ☆在具体的犯罪案件中,环境资源犯罪的直接客体,因犯 罪行为侵害对象的不同而不同,有时是财产、有时是人 身、有时是野生动植物,有时是国家法律保护的生态环 境和自然资源,有时是管理秩序 ◇如果将环境犯罪客体精神化,也可以将环境资源犯罪客 体理解为环境资源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生态社会关系或环 境资源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不是一般的社会关系, 而是与环境资源或环境生态紧密联系的社会关系 《环境资源法教程》——上海财经大学环境法精品课程 返主页
ERL 返主页 二、环境资源犯罪的构成 (三)环境资源犯罪的客体 ❖ 环境资源犯罪客体主要是为环境资源刑法所保护的环境 资源法益,即环境资源刑法所保护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 源。这样便于更加直接的分析环境资源犯罪构成 ❖ 在具体的犯罪案件中,环境资源犯罪的直接客体,因犯 罪行为侵害对象的不同而不同,有时是财产、有时是人 身、有时是野生动植物,有时是国家法律保护的生态环 境和自然资源,有时是管理秩序 ❖ 如果将环境犯罪客体精神化,也可以将环境资源犯罪客 体理解为环境资源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生态社会关系或环 境资源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不是一般的社会关系, 而是与环境资源或环境生态紧密联系的社会关系 《环境资源法教程》——上海财经大学环境法精品课程
ERL 环境资源犯罪的构成 (四)环境资源犯罪的客观方面 ☆环境资源犯罪的客观方面是环境瓷源犯罪 活动外在表现的总称。包括犯罪人所从事 的危害环境资源的行为、危害后果以及行 为与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在环境资源保护领域,环境资源犯罪行为 具体可归纳为污染环境行为和破坏资源彳 为两大类 《环境资源法教程》——上海财经大学环境法精品课程 返主页
ERL 返主页 二、环境资源犯罪的构成 (四)环境资源犯罪的客观方面 ❖ 环境资源犯罪的客观方面是环境资源犯罪 活动外在表现的总称。包括犯罪人所从事 的危害环境资源的行为、危害后果以及行 为与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 在环境资源保护领域,环境资源犯罪行为 具体可归纳为污染环境行为和破坏资源行 为两大类 《环境资源法教程》——上海财经大学环境法精品课程
ERL 第二节环境资源犯罪的概念、构成和承担方式 、环境资源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 《环境资源法教程》——上海财经大学环境法精品课程 返主页
ERL 返主页 第二节 环境资源犯罪的概念、构成和承担方式 三、环境资源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 《环境资源法教程》——上海财经大学环境法精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