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题号一二三A卷 得分四五六七B卷 得分合卷得分 得分 (A卷100分) 语文积累。(30分) 1、俗话说“字是一个人的门面”。请你用楷书或行书书写“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 正晴”。(3分) 2、选出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A.嫩芽(nen)徘徊(hui) 霎时(sa)脸颊(xi) C.憔悴(qa)絮叨(xu)D.粼粼(lin)拆散(chai) 3、下列各语句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我的母亲又遨过了一个严 冬。B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忘外了。C这样贵重的东西不像一块点心 盒糖,怎么能自做主张呢? D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 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4、下列句子中划横线处,应选哪一项词语依次填上才恰 当()(3分) ①我们俩 ,语文老师管我俩叫“合二而一”。 ②母亲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③她憔悴的脸上现出 般的神色。 A.①形影不离②无奈③乞求B.①不离不弃②信服③乞求C.①形 影不离②信服③央求D.①不离不弃②无奈③央求 5、成语填空。(3分) ()瓜烂熟持之以()喜出()外 6、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ni()笑sha()时 )别 7、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句是()(3分) A、她长得很像她的妈妈。 B、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C、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 D、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8、诗文默写每空1分(9分)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2)绿树村边合, (孟浩然《过故人庄》) (3)山光悦鸟性,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6)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 (7)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8)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课内阅读(1)现代文阅读完成下列各题,每题3分,共15分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A 卷 得分 四 五 六 七 B 卷 得分 合卷得分 得分 (A 卷 100 分) 语文积累。(30 分) 1、俗话说“字是一个人的门面”。请你用楷书或行书书写“路上春色正好 天上太阳 正晴”。(3 分) 2、选出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 A.嫩芽(nèn) 徘徊(huí) B.霎时(sà) 脸颊(xiá) C.憔悴(qiaó) 絮叨(xù) D.粼粼(lín ) 拆散(chāi) 3、下列各语句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3 分) A .我的母亲又遨过了一个严 冬。 B .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忘外了。 C .这样贵重的东西不像一块点心一 盒糖,怎么能自做主张呢? D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 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4、下列句子中划横线处,应选哪一项词语依次填上才恰 当( )(3 分) ①我们俩 ,语文老师管我俩叫“合二而一”。 ②母亲 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③她憔悴的脸上现出 般的神色。 A.①形影不离 ②无奈 ③乞求 B.①不离不弃 ②信服 ③乞求 C.①形 影不离 ②信服 ③央求 D.①不离不弃 ②无奈 ③央求 5、成语填空。(3 分) ( )瓜烂熟 持之以( ) 喜出( )外 6、根据拼音写汉字。(3 分) nì( )笑 一 shà( )时 jué( )别 7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3 分) A、她长得很像她的妈妈。 B、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C、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 D、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8、诗文默写.每空1分(9 分) (1)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2)绿树村边合, 。 (孟浩然《过故人庄》) (3)山光悦鸟性,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6)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 (7)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8)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 课内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完成下列各题,每题 3 分 ,共 15 分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 突然把我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 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 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 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锤打这两条可怕的腿。喊着:“我 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 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 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ˆ地飘落。母亲进来了 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 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 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 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 絮絮叨叨地说:“看完菊花,咱们就去ˆ仿膳,你小时候就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 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一个 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领导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她已经病成那 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决没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家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 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 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夭,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髙洁,紫 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第一段中“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对 这句话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母亲充分体谅儿子的痛苦心情,所以在儿子发脾气时,悄悄躲出去,让儿 子彻底发泄心中的痛苦,但又担心儿子做出“傻事”,偷偷地听着儿子的动静 B、母亲非常疼爱儿子,看见儿子痛苦时的举动,母亲忍受不了,悄悄躲出去, 自己暗自伤心,但又怕儿子做出“傻事”,所以偷偷地关注着儿子的动静 C、母亲了解儿子的倔强性格,可是面对儿子瘫痪的双腿,却又无可奈何,每 当儿子折磨自己时,为了不伤他的自尊心,就悄悄躲出,等着儿子恢复平静的心 态 D、母亲理解儿子的痛苦,心疼他,但又受不了儿子“暴怒无常”的脾气,就悄 悄躲出去,等着儿子恢复平静的心态。 2、对第6段中¨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身艰难的生活ˆ这句话理解正确的 项是()A、说明了母亲的病很危险B、揭示了母亲不幸的命运C、侧 面表现了崇高的母爱D、揭示了母亲性格形成的主要原因3、对本文写作特 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 突然把我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 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 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 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锤打这两条可怕的腿。喊着:“我 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 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 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 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 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 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 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 絮絮叨叨地说:“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就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 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一个……” 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领导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她已经病成那 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决没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家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 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 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 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第一段中“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对 这句话的 含 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母亲充分体谅儿子的痛苦心情,所以在儿子发脾气时,悄悄躲出去,让儿 子彻底发泄心中的痛苦,但又担心儿子做出“傻事”,偷偷地听着儿子的动静。 B、母亲非常疼爱儿子,看见儿子痛苦时的举动,母亲忍受不了,悄悄躲出去, 自己暗自伤心,但又怕儿子做出“傻事”,所以偷偷地关注着儿子的动静。 C、母亲了解儿子的倔强性格,可是面对儿子瘫痪的双腿,却又无可奈何,每 当儿子折磨自己时,为了不伤他的自尊心,就悄悄躲出,等着儿子恢复平静的心 态。 D、母亲理解儿子的痛苦,心疼他,但又受不了儿子“暴怒无常”的脾气,就悄 悄躲出去,等着儿子恢复平静的心态。 2、对第 6 段中“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身艰难的生活” 这句话理解正确的 一项是( ) A、说明了母亲的病很危险 B、揭示了母亲不幸的命运 C、侧 面表现了崇高的母爱 D、 揭示了母亲性格形成的主要原因 3、对本文写作特 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我”的暴怒无常衬托了母亲的坚韧、顽强。B、本 文以日常琐事为题材,用对比的方法突出了母亲的崇高形象。C、本文采用了 语言、细节、动作、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段刻画人物。D、本文不是以情节的曲 折巧妙取胜,而以从“平淡ˆ中体提炼岀的髙度浓缩的情感震撼。 4、简要分析文中;两处景物描写的作用 ①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ˆ地飘落;②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髙洁,紫红 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归纳这篇文章的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每题3分,共15分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 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 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B.尊君在不(没有) C.相委而去(丢下、舍弃)D.下车引之(拉) 2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期日/中B.对/子骂父 C.下车/引之D.元方入们不顾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第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 B.“元方入门不顾一句的意思是元方奋不顾身的进去了 C.本文选自《世说新语》,是由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 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4.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翻译 5你认为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 三、写作(40分) 请以“感恩亲情”为话题,自拟题目,记叙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抒发自己的 感恩之情。 要求:1、字数:不少于600字2、书写工整,语句通顺,勿写错别字3、有事
A、本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我”的暴怒无常衬托了母亲的坚韧、顽强。B、本 文以日常琐事为题材,用对比的方法突出了母亲的崇高形象。 C、 本文采用了 语言、细节、动作、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段刻画人物。 D、 本文不是以情节的曲 折巧妙取胜,而以从“平淡”中体提炼出的高度浓缩的情感震撼。 4、简要分析文中;两处景物描写的作用 ①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②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 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归纳这篇文章的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下列各题 每题 3 分 ,共 15 分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 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 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 B.尊君在不(没有) C.相委而去(丢下、舍弃) D.下车引之(拉) 2.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期日/中 B.对/子骂父 C.下车/引之 D.元方入∕门不顾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第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 B.“元方入门不顾”一句的意思是元方奋不顾身的进去了。 C.本文选自《世说新语》,是由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 对人称 自己的父亲。 4.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翻译 5.你认为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 三、写作(40 分) 请以“感恩亲情”为话题,自拟题目,记叙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抒发自己的 感恩之情。 要求:1、字数:不少于 600 字 2、书写工整,语句通顺,勿写错别字 3、有事
例,有真情实感
例,有真情实感
00 B卷(50分) 四、诗欣赏(8分) 母亲呵!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他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繁星》 1、这首诗的作者是 (笔名),原名 分) 2、《繁星》、《春水》大致包括哪三方面的内容?(3分) 3、请同学们说说你对这首诗的理 解,可以是艺术上的,也可以是内容上的。(3分) 五、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20分) 再寄小读者·通讯十二 冰心 小朋友,你们喜欢写信写日记吗?你们写的时候,觉得有困难吗?是不是有 时候觉得提起笔来无话可说呢?或是心中有话笔下写不出来呢?或是眼前闪烁 着事物的形象、颜色、动作,笔下却形容不出来,而只好以“好看极了”、“好玩
600 B 卷(50 分) 四、诗欣赏(8 分) 母亲呵!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他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繁星》 1、这首诗的作者是 (笔名),原名 。(2 分) 2、《繁星》、《春水》大致包括哪三方面的内容?(3 分) 3、请同学们说说你对这首诗的理 解,可以是艺术上的,也可以是内容上的。(3 分) 五、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5 题(20 分) 再寄小读者·通讯十二 冰 心 小朋友,你们喜欢写信写日记吗?你们写的时候,觉得有困难吗?是不是有 时候觉得提起笔来无话可说呢?或是心中有话笔下写不出来呢?或是眼前闪烁 着事物的形象、颜色、动作,笔下却形容不出来,而只好以“好看极了”、“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