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素描B》课程实践教学大纲 Design sketch B 课程编号:170901001 课程类别:非独立开设实验课程 学时:64(总学时64实验学时40) 学分:4 适用对像:工业设计、产品造型、数字媒体专业学生。 先修课程: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艺术设计重要的专业基础必修课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并掌 握设计素描的基本理论知识和造型的规律,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创造和表现的能力,为专业 学习树立基本的思维方式并建立语言表达方式。为进入专业设计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设计素描作为造型艺术的基础必修课程,其教学目的与要求主要是培养学生对物象正确的 观察和分析能力,以及在结构和明暗上客观准确的描绘能力和主观创造、表现的能力,要求学 生运用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来对对象进行准确的分析、理解和表现,鼓励学生寻求新的 艺术表现形式,将现代艺术中合理的思维方式运用到设计素描学习中,强化学生在空间意识、 构成意识和设计意识等方面的训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和艺术观,为专业设计打好造型基 础。具体训练内容与方法应随专业方向的不同而有所侧重,提倡教师根据美术课程教学特点将 自身学术特长结合进教学中,使学生获得实质性提升。 三、考核方式及办法: 提交作品与平时考勤学生最后总成绩由平时成绩(30%,其中到课率5%+课堂表现5%+ 课后作业20%)+理论闭卷考试成绩(70%)的总和确定。 四、实验项目名称与学时分配: 《设计素描B》安排一览表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必开或 实验分组 分配 选开 类型人数 1 几何体写生 4 必开 综合 25 2 日用品写生 12 必开 综合 25 3 石音像 20 必开 综合 25 4 风景写生 14 必开 综合25
7 《设计素描 B》课程实践教学大纲 Design sketch B 课程编号:170901001 课程类别:非独立开设实验课程 学时:64(总学时 64 实验学时 40) 学分:4 适用对象:工业设计、产品造型、数字媒体专业学生。 先修课程: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艺术设计重要的专业基础必修课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并掌 握设计素描的基本理论知识和造型的规律,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创造和表现的能力,为专业 学习树立基本的思维方式并建立语言表达方式。为进入专业设计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设计素描作为造型艺术的基础必修课程,其教学目的与要求主要是培养学生对物象正确的 观察和分析能力,以及在结构和明暗上客观准确的描绘能力和主观创造、表现的能力,要求学 生运用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来对对象进行准确的分析、理解和表现,鼓励学生寻求新的 艺术表现形式,将现代艺术中合理的思维方式运用到设计素描学习中,强化学生在空间意识、 构成意识和设计意识等方面的训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和艺术观,为专业设计打好造型基 础。具体训练内容与方法应随专业方向的不同而有所侧重,提倡教师根据美术课程教学特点将 自身学术特长结合进教学中,使学生获得实质性提升。 三、考核方式及办法: 提交作品与平时考勤学生最后总成绩由平时成绩(30%,其中到课率 5%+课堂表现 5%+ 课后作业 20%)+理论闭卷考试成绩(70%)的总和确定。 四、实验项目名称与学时分配: 《设计素描 B》安排一览表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分配 必开或 选开 实验 类型 分组 人数 1 几何体写生 4 必开 综合 25 2 日用品写生 12 必开 综合 25 3 石膏像 20 必开 综合 25 4 风景写生 14 必开 综合 25
五、实验项目的具体类容: 实验一结构分析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透视与结构、立方体结构分析、圆形结构分析、结构设计素描 的表现方式。 2.实践内容或原理:掌握设计素描形态语言、材质语言、形式语言, 3需用的仪器、试剂或材料等:画板,铅笔 4.实践步骤或环节: 5教学方式:讲授,演示,操作 6考核要求:无 7.实践教学报告要求:将作品粘贴在4开纸上。 实验二明暗研究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透视与结构、立方体结构分析、圆形结构分析、结构设计素描 的表现方式。 2.实践内容或原理:透视与结构、立方体结构分析、圆形结构分析、结构设计素描的表现 方式均为重点,透视与结构为难点。 3需用的仪器、试剂或材料等:画板,铅笔 4实践步骤或环节: 5.教学方式:讲授,演示,操作。 6.考核要求:无 7.实践教学报告要求:将作品粘贴在4开纸上。 实验三思考创意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熟练掌握设计素描的明暗表现方式,画面节奏的运用 2实践内容或原理:设计素描的明暗表现方式为重点,熟练运用材料技法根据主观需要完 美表达对象为难点。 3需用的仪器、试剂或材料等:画板,铅笔 4.实践步骤或环节: 5教学方式:讲授,演示,操作。 6.考核要求:无 7实践牧学报告要求:将作品粘贴在4开纸上 实验四设计素描的运用
8 五、实验项目的具体类容: 实验一 结构分析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透视与结构、立方体结构分析、圆形结构分析、结构设计素描 的表现方式。 2.实践内容或原理:掌握设计素描形态语言、材质语言、 形式语言, 3.需用的仪器、试剂或材料等:画板,铅笔 4.实践步骤或环节: 5.教学方式:讲授,演示,操作。 6.考核要求:无 7.实践教学报告要求:将作品粘贴在 4 开纸上。 实验二 明暗研究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透视与结构、立方体结构分析、圆形结构分析、结构设计素描 的表现方式。 2.实践内容或原理:透视与结构、立方体结构分析、圆形结构分析、结构设计素描的表现 方式均为重点,透视与结构为难点。 3.需用的仪器、试剂或材料等:画板,铅笔 4.实践步骤或环节: 5.教学方式:讲授,演示,操作。 6.考核要求:无 7.实践教学报告要求:将作品粘贴在 4 开纸上。 实验三 思考创意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熟练掌握设计素描的明暗表现方式,画面节奏的运用 2.实践内容或原理:设计素描的明暗表现方式为重点,熟练运用材料技法根据主观需要完 美表达对象为难点。 3.需用的仪器、试剂或材料等:画板,铅笔 4.实践步骤或环节: 5.教学方式:讲授,演示,操作。 6.考核要求:无 7.实践教学报告要求:将作品粘贴在 4 开纸上。 实验四 设计素描的运用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素描基本知识与基本规律的运用, 2实践内容或原理:专业设计中的 3.需用的仪器、试剂或材料等:画板,铅笔 4.实践步骤或环节: 5.教学方式:讲授,演示,操作。 6.考核要求:无 7实践教学报告要求:将作品粘贴在4开纸上。 六、实践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组织管理的要求: ①组织召开实习前的写生动员会,讲清实习的要求及注意事项: ②班级以班长负责制,班级分组管理的模式全面负责班级的生活、安全及学习: ③安排好教师和学生的各项管理工作: ④组织安排好教师和学生的住宿、伙食、乘车等日常工作: ⑤每个学生必须签好安全协议书。 2.对教师的要求 在此期间,指导老师每人负责至少一个班级的全面事物,主要是学生的安全、生活及学习 并定期进行作业讲评。 3.对学生的要求: 学生一切服从带队老师的安排,注意安全,认真完成实习任务。 4.对教学基地、实验室和实验员的要求: 教学基地要积极配合带队老师的教学,尽可能地为广大师生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并有义 务为师生解决各种困难。 七、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设计素描》,李一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年 2、主要参考书: 《设计素描》,林家阳主编,高等教有出版社,2005年 《素描与设计素描》,席跃良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八、教改说明及其他: 重点研究并诠释数字媒体的基本原理、概念、传播特性及设计、计算机应用和人文艺术的
9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素描基本知识与基本规律的运用。 2.实践内容或原理:专业设计中的 3.需用的仪器、试剂或材料等:画板,铅笔 4.实践步骤或环节: 5.教学方式:讲授,演示,操作。 6.考核要求:无 7.实践教学报告要求:将作品粘贴在 4 开纸上。 六、实践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组织管理的要求: ①组织召开实习前的写生动员会,讲清实习的要求及注意事项; ②班级以班长负责制,班级分组管理的模式全面负责班级的生活、安全及学习; ③安排好教师和学生的各项管理工作; ④组织安排好教师和学生的住宿、伙食、乘车等日常工作; ⑤每个学生必须签好安全协议书。 2.对教师的要求: 在此期间,指导老师每人负责至少一个班级的全面事物,主要是学生的安全、生活及学习, 并定期进行作业讲评。 3.对学生的要求: 学生一切服从带队老师的安排,注意安全,认真完成实习任务。 4.对教学基地、实验室和实验员的要求: 教学基地要积极配合带队老师的教学,尽可能地为广大师生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并有义 务为师生解决各种困难。 七、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设计素描》,李一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年 2、主要参考书: 《设计素描》,林家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年 《素描与设计素描》,席跃良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年 八、教改说明及其他: 重点研究并诠释数字媒体的基本原理、概念、传播特性及设计、计算机应用和人文艺术的
基础上,对基于数字媒体传播互动的微博、数字出版、社交网站、视频网站、数字营销、云计 算与云传播、移动互联网、网络游戏、数字电影电视、数字音乐、数字动漫、网络广告、数字 摄影摄像等数字内容及应用技术、艺术进行系统的阐述,并对数字媒体的传播策划进行较为详 尽的内容细分和系统阐述。 执笔人:刘勇系室审核人:刘勇 10
10 基础上,对基于数字媒体传播互动的微博、数字出版、社交网站、视频网站、数字营销、云计 算与云传播、移动互联网、网络游戏、数字电影电视、数字音乐、数字动漫、网络广告、数字 摄影摄像等数字内容及应用技术、艺术进行系统的阐述,并对数字媒体的传播策划进行较为详 尽的内容细分和系统阐述。 执笔人:刘勇 系室审核人:刘勇
《平面色彩构成B》课程教学大纲 Plane Formation And Color Formation 课程编号:170907001 学时:64 学分:4 适用对象:艺术类本科生 先修课程:设计素描和设计色彩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根据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与培养要求的对应关系矩阵,该课程可以能力要求第2(2-②)条 以及素质要求第3(3-③)、4(3④)的达成。平面色彩构成是现代视觉艺术的基础理论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和提高造型、配色能力、训练对形式、色彩规律的掌握和运用,更重 要的是建立新的思维方式和造型观念,达到丰富艺术想象力和启发创造力之目的。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知识。当然,最重要的是掌握平面构成在平面设 计和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构成基础概述 1基本内容 1)构成的概念及背景知识介绍 2)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及意义 3)平面构成与现代设计的关系 4)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2教学基本要求: 讲述构成基础知识及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使学生对构成课程的背景得到基本的了解,以 及了解其对设计的重要影响和作用。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为以后灵活掌 握和创造性地运用平面构成打下基础。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对平面构成概念的理解及形式美法则的掌握 难点:统一与变化、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比例与分割等形式美法则
11 《平面色彩构成 B》课程教学大纲 Plane Formation And Color Formation 课程编号:170907001 学时:64 学分:4 适用对象: 艺术类本科生 先修课程:设计素描和设计色彩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根据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与培养要求的对应关系矩阵,该课程可以能力要求第 2(2-②)条 以及素质要求第 3(3-③)、4(3-④)的达成。平面色彩构成是现代视觉艺术的基础理论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和提高造型、配色能力、训练对形式、色彩规律的掌握和运用,更重 要的是建立新的思维方式和造型观念,达到丰富艺术想象力和启发创造力之目的。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知识。当然,最重要的是掌握平面构成在平面设 计和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构成基础概述 1.基本内容 1)构成的概念及背景知识介绍 2)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及意义 3)平面构成与现代设计的关系 4)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2.教学基本要求: 讲述构成基础知识及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使学生对构成课程的背景得到基本的了解,以 及了解其对设计的重要影响和作用。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为以后灵活掌 握和创造性地运用平面构成打下基础。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对平面构成概念的理解及形式美法则的掌握 难点:统一与变化、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比例与分割等形式美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