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先生评波斯特尼柯夫那本书的文章以后,对这一点才完全 清楚了。原来真要有一套把绝好的材料弄得面目全非和用连篇空 话来掩饰全部事实的本领才行! 事实上,我根据这些材料得出了几个重大的结论。这就是,在 我看来,这些材料证明了农民中经济关系的资产阶级性质。材料明 显地揭示了这类“村社”农民中的对抗阶级,而且只是资本主义社 会经济组织所特有的那样一些阶级。这是一个最重要的结论,这个 结论完全适用于所有其余的俄国农民。另一个结论是,农民的大量 粮食(大概不是一半以下,而是一半以上)现在已经进入市场,而这 部分粮食的主要生产者是现代农村的上等户,即农民资产阶级。① 其次,我认为波斯特尼柯夫所证明的一条关系到全俄国的规 律十分重要,那就是上等农户的劳动生产率要高出一倍到一倍半。 这个规律连同农户· 商· 业面积的划分(这一点对俄国的独特论者来 说十分危险,所以我完全懂得瓦·沃·先生为什么小心翼翼地回 避了这个问题),在理论上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再说您的第二条意见—— 关于自然经济的标准问题。说实在 的,在这方面我没有完全弄懂您的意思。 “标准”问题,依我看只有在下述含义上才有意义:重要的是弄 清楚,一个农民(中等的)的农业经济应该有多大规模,才能满足他 的全部需要(包括生产的需要和个人的需要),使他不必外出谋生。 弄清楚这一点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所有下等农户直接属于劳 4 2 致彼·巴·马斯洛夫(1894年5月30日) ① 所以,古尔维奇说未来的俄国将是一个农民资产阶级国家,这话白说了,因为 现在就已如此。 1892年纽约出版的古尔维奇的《俄国农村的经济状况》是一本很好的书
·沃·先生评波斯特尼柯夫那本书的文章以后,对这一点才完全 清楚了。原来真要有一套把绝好的材料弄得面目全非和用连篇空 话来掩饰全部事实的本领才行! 事实上,我根据这些材料得出了几个重大的结论。这就是,在 我看来,这些材料证明了农民中经济关系的资产阶级性质。材料明 显地揭示了这类“村社”农民中的对抗阶级,而且只是资本主义社 会经济组织所特有的那样一些阶级。这是一个最重要的结论,这个 结论完全适用于所有其余的俄国农民。另一个结论是,农民的大量 粮食(大概不是一半以下,而是一半以上)现在已经进入市场,而这 部分粮食的主要生产者是现代农村的上等户,即农民资产阶级。① 其次,我认为波斯特尼柯夫所证明的一条关系到全俄国的规 律十分重要,那就是上等农户的劳动生产率要高出一倍到一倍半。 这个规律连同农户· 商· 业面积的划分(这一点对俄国的独特论者来 说十分危险,所以我完全懂得瓦·沃·先生为什么小心翼翼地回 避了这个问题),在理论上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再说您的第二条意见—— 关于自然经济的标准问题。说实在 的,在这方面我没有完全弄懂您的意思。 “标准”问题,依我看只有在下述含义上才有意义:重要的是弄 清楚,一个农民(中等的)的农业经济应该有多大规模,才能满足他 的全部需要(包括生产的需要和个人的需要),使他不必外出谋生。 弄清楚这一点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所有下等农户直接属于劳 4 2 致彼·巴·马斯洛夫(1894年5月30日) ① 所以,古尔维奇说未来的俄国将是一个农民资产阶级国家,这话白说了,因为 现在就已如此。 1892年纽约出版的古尔维奇的《俄国农村的经济状况》是一本很好的书
动力出卖者之列,而经营的规模可以相当准确地表明,这种收入来 源的意义有多大。上等农户则直接属于地地道道的小资产阶级农 户。 至于经济的“自然性”问题,我是这样看的:最大的自然性始终 表现在中等农户身上,但即使在他们那里,也绝对不可能没有相当 部分的商品经济(货币形式的收支约占全部收支的40%左右)。下 等户和上等户总是具有更大的商品性,因为前者出卖劳动力,后者 则出售多余的粮食。 在评波斯特尼柯夫那本书的文章中,也就是按照上述观点对 各种农户进行分析的。 您把“自然经济的标准”和“商品经济的标准”分开来谈了。如 果我对您的意思理解得正确的话,那么,后一个标准也就是我所说 的中等标准根据波斯特尼柯夫的资料,耕地面积为17—18俄亩, 当然,在这个标准中划分并准确计算出实物部分和货币部分是重 要的。至于什么叫作独立的“自然经济的标准”,我就不懂了,因为 我国现代的农民经济,不论规模大小,都不可能是纯粹的自然经 济。 不过,在这方面还有待您作更详细的说明。 至于说那篇批判尼·康·米海洛夫斯基的文章,我也认为,任 何一个编辑部都是不会采用的,这与其说是由于书报检查的关系 (传说在《俄国财富》杂志4掀起一场风波之后,书报检查机关要取 缔俄国的马克思主义),倒不如说是由于他们不同意您的看法,也 不敢去触犯这位厚颜无耻而又狂妄自大的“大人物”。我在这方面 是有些经验的。而且我也并不认为在我们的刊物上有可能和有必 2 致彼·巴·马斯洛夫(1894年5月30日) 5
动力出卖者之列,而经营的规模可以相当准确地表明,这种收入来 源的意义有多大。上等农户则直接属于地地道道的小资产阶级农 户。 至于经济的“自然性”问题,我是这样看的:最大的自然性始终 表现在中等农户身上,但即使在他们那里,也绝对不可能没有相当 部分的商品经济(货币形式的收支约占全部收支的40%左右)。下 等户和上等户总是具有更大的商品性,因为前者出卖劳动力,后者 则出售多余的粮食。 在评波斯特尼柯夫那本书的文章中,也就是按照上述观点对 各种农户进行分析的。 您把“自然经济的标准”和“商品经济的标准”分开来谈了。如 果我对您的意思理解得正确的话,那么,后一个标准也就是我所说 的中等标准根据波斯特尼柯夫的资料,耕地面积为17—18俄亩, 当然,在这个标准中划分并准确计算出实物部分和货币部分是重 要的。至于什么叫作独立的“自然经济的标准”,我就不懂了,因为 我国现代的农民经济,不论规模大小,都不可能是纯粹的自然经 济。 不过,在这方面还有待您作更详细的说明。 至于说那篇批判尼·康·米海洛夫斯基的文章,我也认为,任 何一个编辑部都是不会采用的,这与其说是由于书报检查的关系 (传说在《俄国财富》杂志4掀起一场风波之后,书报检查机关要取 缔俄国的马克思主义),倒不如说是由于他们不同意您的看法,也 不敢去触犯这位厚颜无耻而又狂妄自大的“大人物”。我在这方面 是有些经验的。而且我也并不认为在我们的刊物上有可能和有必 2 致彼·巴·马斯洛夫(1894年5月30日) 5
要去回答他。如能收到您的回信,我将十分高兴。 我大概将在这里住到6月12日,也可能更久一些。离开这里 时,我会把新地址告诉您的。如在12日以后来信,暂时可以寄交玛 ·格·霍·转,由她那里转比较近便。 从彼得堡发往萨马拉 译自《列宁全集》俄文第5版 载于1940年《列宁文集》俄文版 第46卷第3—5页 第33卷 3 致彼·巴·马斯洛夫 1894年5月31日 您的第二封信刚收到,现在赶紧作复。如果您能抓紧,也许我 还能在这里收到您的回信(6月12日以前我肯定还在这里)。 您的建议在原则上我很赞成,但我没有读过您的文章,当然不 可能评论其中细节。至于我自己的那篇文章,说实话,我并不认为 象现在这个样子(单纯评弗·叶·波斯特尼柯夫的书)是值得出版 的①。 6 3 致彼·巴·马斯洛夫(1894年5月31日) ①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再进一步细谈
要去回答他。如能收到您的回信,我将十分高兴。 我大概将在这里住到6月12日,也可能更久一些。离开这里 时,我会把新地址告诉您的。如在12日以后来信,暂时可以寄交玛 ·格·霍·转,由她那里转比较近便。 从彼得堡发往萨马拉 译自《列宁全集》俄文第5版 载于1940年《列宁文集》俄文版 第46卷第3—5页 第33卷 3 致彼·巴·马斯洛夫 1894年5月31日 您的第二封信刚收到,现在赶紧作复。如果您能抓紧,也许我 还能在这里收到您的回信(6月12日以前我肯定还在这里)。 您的建议在原则上我很赞成,但我没有读过您的文章,当然不 可能评论其中细节。至于我自己的那篇文章,说实话,我并不认为 象现在这个样子(单纯评弗·叶·波斯特尼柯夫的书)是值得出版 的①。 6 3 致彼·巴·马斯洛夫(1894年5月31日) ①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再进一步细谈
(至于出版费用,我想,一本篇幅不太大的书可能便宜得多。) 总之,看来这件事只好推延到秋天① 了,因为即使您能及时把 文章寄来,离书的出版还远着呢。还需要通过通信详尽地讨论。能 面谈则更好。② 如果您有出版的资金(和愿望),也愿意写,如果我 们的意见一致,那么,就可以并应当把事情办得……③ 从彼得堡发往萨马拉 译自《列宁全集》俄文第5版 第46卷第6页 4 致柳·费·米洛维多娃 (7月21日) 收到《住宅》④就开始工作。问题在于您没有把这件事办完就 扔下了。拿起“誊清”本一看,发现错误成堆(我深信,连图表也乱得 一塌糊涂)。我们共同的熟人看了以后也反映这本东西搞得很糟。 因此,尽管它使我极其厌烦,我还是不得不坐下来重作修改。结果 誊清本变成了草稿。5 4 致柳·费·米洛维多娃(1894年7月21日) 7 ① ② ③ ④ 恩格斯《论住宅问题》(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第233—321页)。—— 编者注 手稿到此中断。——俄文版编者注 因为根据经验,信件往返实在太慢。 这个期限并不算长
(至于出版费用,我想,一本篇幅不太大的书可能便宜得多。) 总之,看来这件事只好推延到秋天① 了,因为即使您能及时把 文章寄来,离书的出版还远着呢。还需要通过通信详尽地讨论。能 面谈则更好。② 如果您有出版的资金(和愿望),也愿意写,如果我 们的意见一致,那么,就可以并应当把事情办得……③ 从彼得堡发往萨马拉 译自《列宁全集》俄文第5版 第46卷第6页 4 致柳·费·米洛维多娃 (7月21日) 收到《住宅》④就开始工作。问题在于您没有把这件事办完就 扔下了。拿起“誊清”本一看,发现错误成堆(我深信,连图表也乱得 一塌糊涂)。我们共同的熟人看了以后也反映这本东西搞得很糟。 因此,尽管它使我极其厌烦,我还是不得不坐下来重作修改。结果 誊清本变成了草稿。5 4 致柳·费·米洛维多娃(1894年7月21日) 7 ① ② ③ ④ 恩格斯《论住宅问题》(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第233—321页)。—— 编者注 手稿到此中断。——俄文版编者注 因为根据经验,信件往返实在太慢。 这个期限并不算长
能否给我寄一本恩格斯的附有1894年跋的……①仍可以用 这个办法寄来。6大约在8月15日以前用原来的地址,这以后则用 冬季的地址。7 您在来信中没有把那些德国人同那个德国人②完全区别开 来。前者缺乏“理论兴趣”我可以理解(虽然感到痛心),但对后者难 道也可以这样说吗?既然对问题提出了一定的看法,那就不能避而 不作分析。的确,不久以前我曾经看到,有人甚至不能理解这是什 么问题和问题的重要性在哪里,但我不愿相信,那里也会出现这种 情况。 从下诺夫哥罗德发往瑞士 译自《列宁全集》俄文第5版 载于1961年《苏联历史》杂志 第46卷第6—7页 第2期 8 4 致柳·费·米洛维多娃(1894年7月21日) ① ② 格·瓦·普列汉诺夫。—— 编者注 打字稿有遗漏。——俄文版编者注
能否给我寄一本恩格斯的附有1894年跋的……①仍可以用 这个办法寄来。6大约在8月15日以前用原来的地址,这以后则用 冬季的地址。7 您在来信中没有把那些德国人同那个德国人②完全区别开 来。前者缺乏“理论兴趣”我可以理解(虽然感到痛心),但对后者难 道也可以这样说吗?既然对问题提出了一定的看法,那就不能避而 不作分析。的确,不久以前我曾经看到,有人甚至不能理解这是什 么问题和问题的重要性在哪里,但我不愿相信,那里也会出现这种 情况。 从下诺夫哥罗德发往瑞士 译自《列宁全集》俄文第5版 载于1961年《苏联历史》杂志 第46卷第6—7页 第2期 8 4 致柳·费·米洛维多娃(1894年7月21日) ① ② 格·瓦·普列汉诺夫。—— 编者注 打字稿有遗漏。——俄文版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