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动力学特点。 一般情况下可认为人造卫星绕地球做 运动,其 向心力由地球对它的 提供
导航 2.动力学特点。 一般情况下可认为人造卫星绕地球做 匀速圆周 运动,其 向心力由地球对它的 万有引力 提供
3.人造地球卫星。 (1)1957年10月4日,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 功。 (2)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发射成功,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为我国航天事业作 出特殊贡献的科学家 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 3)地球同步卫星位于 上方高度约 km 处,与地面相对静止。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以相同的角速度 转动,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
导航 3.人造地球卫星。 (1)1957年10月4日, 世界上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 功。 (2)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1号” 发射成功,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为我国航天事业作 出特殊贡献的科学家 钱学森 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 。 (3)地球同步卫星位于 赤道 上方高度约 36 000 km 处,与地面相对静止。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以相同的角速度 转动,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 相同
微思考在地球的周围,有许多卫星在不同的轨道上绕地球转 动,请思考: 这些卫星的轨道平面有什么特点?这些 卫星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跟什么因 素有关呢? 提示:这些卫星的轨道平面都通过地心; 卫星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都跟卫星 的轨道半径有关
导航 微思考在地球的周围,有许多卫星在不同的轨道上绕地球转 动,请思考: 这些卫星的轨道平面有什么特点?这些 卫星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跟什么因 素有关呢? 提示:这些卫星的轨道平面都通过地心; 卫星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都跟卫星 的轨道半径有关
导期 三、载人航天与太空探索 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登上 2003年10月15日,我国航天员 踏入太空。 2020年12月1日,嫦娥五号着陆于月球的天船基地。 2021年4月29日,我国具备长期自主飞行能力的天和核心舱 成功发射。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
导航 三、载人航天与太空探索 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登上 月球 。 2003年10月15日,我国航天员 杨利伟 踏入太空。 2020年12月1日,嫦娥五号着陆于月球的天船基地。 2021年4月29日,我国具备长期自主飞行能力的天和核心舱 成功发射。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
导航 课堂·重难突破 一第一宇宙速度的理解和相关计算 重难归纳 1.计算方法。 对于近地人造卫星,轨道半径近似等于地球半径R=6400 k,卫星在轨道处所受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万有引力近似 等于卫星在地面上所受的重力,g取9.8m/s2,则
导航 一 第一宇宙速度的理解和相关计算 重难归纳 1.计算方法。 对于近地人造卫星,轨道半径r近似等于地球半径R=6 400 km,卫星在轨道处所受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万有引力近似 等于卫星在地面上所受的重力,g取9.8 m/s2 ,则 课堂·重难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