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天河区2014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同时填写考 场试室号,座位号,再用2B铅笔把对应这两个号码的标号涂黑。 2.所有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 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后的答案乜不能超岀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圓珠笔 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35分) (6小题,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3分) A.拮据(j) 狡黠(xid) 抽噎(ye) 抔黄土(pou) B.粗犷( kuang)兜鍪(mdu) 哂笑(xi) 义愤填膺(ying) C.押解(jie)兴奋(xing)倒坍(tan)险象迭生(die) D.剽悍(biao) 遒劲(jin) 炮制(pao)奄奄一息(ya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德高望重不容置喙翻来复去长吁短叹 B.娇揉造作粗制烂造合辙压韵廓然无累 C.人材辈出剑拔驽张跋山涉水断璧残垣 D.疲惫不堪海角天涯重蹈覆辙恼羞成怒 3.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的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 B.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 毕业典礼后,我们全体师生和任课老师一起在新落成的科技楼前合影留念 D.同学们讨论并听取了刘校长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报告。 4.依次填写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狗是忠义勇敢而又聪明的动物 ,使狗成为人的得力助 ①专门训练军犬、警犬,把狗用于军事、案件侦破等方面 ②它的嗅觉细胞数量是人的24倍,可以分辨大约两万种不同的气呀 ③比如牧民的狗,为了保护羊群,敢于同恶狼猛斗
广州市天河区 2014 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同时填写考 场试室号,座位号,再用 2B 铅笔把对应这两个号码的标号涂黑。 2.所有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 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后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 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 35 分) 一、(6小题,20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3 分) A.拮据.(jù) 狡黠.(xiá) 抽噎.(yē) 一抔.黄土(póu) B.粗犷.(kuàng) 兜鍪.(máu) 哂.笑(xī) 义愤填膺.(yīng) C.押解. (jiè) 兴.奋 (xīng) 倒坍.(tān) 险象迭.生(dié) D.剽.悍(biāo) 遒劲.(jìn) 炮.制(pào) 奄.奄一息(yā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 分) A.德高望重 不容置喙 翻来复去 长吁短叹 B. 娇揉造作 粗制烂造 合辙压韵 廓然无累 C.人材辈出 剑拔驽张 跋山涉水 断璧残垣 D. 疲惫不堪 海角天涯 重蹈覆辙 恼羞成怒 3.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 分) A.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的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 B.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 C. 毕业典礼后,我们全体师生和任课老师一起在新落成的科技楼前合影留念。 D. 同学们讨论并听取了刘校长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报告。 4.依次填写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 狗是忠义勇敢而又聪明的动物。 , 。 , 。 , ,使狗成为人的得力助 手。 ①专门训练军犬、警犬,把狗用于军事、案件侦破等方面 ②它的嗅觉细胞数量是人的 24 倍,可以分辨大约两万种不同的气味 ③比如牧民的狗,为了保护羊群,敢于同恶狼猛斗
④人们充分利用狗的这种特殊的天赋 ⑤狗可以听到10万赫兹以上的声音 ⑥代替主人做一些危险的事 A.③②①⑥⑤④ B.③⑥⑤②④① C.⑤④①③②⑥ D.⑤②④⑥①③ 5.下列选项中,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海底两万里》是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一部科幻小说。小说讲述了法国生物学家 阿龙纳斯利用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船』鹦鹉螺号』。在海底旅行的所见所闻,赞美了那深 蓝的国度。—史诗般的海洋。在我们身边,也有一艘这样的奇妙的潜水船_是它发现了冰 海沉船,激发大导演卡梅伦拍摄了史上最赚钱的电影』_是它帮助美囯海军在地中海找到了 不小心丢失的氨弹,避免了一次灾难。它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人类对深海的很多重大发现中 都有它的身影。它就是深潜水器中的明星阿尔文( Alvin)載人水器。 6.综合性学习活动(5分) (1)某校进行了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活动,下列不属于孔孟思想的两项,请你帮忙 找出来:()( )(2分) A.行仁政,重礼乐B.兼爱非攻C民贵君轻D.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2)根据对联的相关知识,参照上联,拟写下联。(提示人物:范仲淹、欧阳修、陶渊明、诸葛亮、 刘禹锡……)(3分) 上联:柳宗元小石潭边抒幽愤 下联: 、(2小题,15分) 7.古诗文默写(10分)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生后名。可怜白发生 B.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C.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D.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就尽,期在必醉。 E.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F.万钟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④人们充分利用狗的这种特殊的天赋 ⑤狗可以听到 10 万赫兹以上的声音 ⑥代替主人做一些危险的事 A.③②①⑥⑤④ B.③⑥⑤②④① C.⑤④①③②⑥ D.⑤②④⑥①③ 5.下列选项中,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海底两万里》是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一部科幻小说。小说讲述了法国生物学家 阿龙纳斯利用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船____鹦鹉螺号____在海底旅行的所见所闻,赞美了那深 蓝的国度____史诗般的海洋。在我们身边,也有一艘这样的奇妙的潜水船____是它发现了冰 海沉船,激发大导演卡梅伦拍摄了史上最赚钱的电影____是它帮助美国海军在地中海找到了 不小心丢失的氢弹,避免了一次灾难。它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人类对深海的很多重大发现中 都有它的身影。它就是深潜水器中的明星____阿尔文(Alvin)载人水器。 A. “ ” , 。 , : B. — — , : , : C. 《 》 、 。 ; — D. ( ) 、 : ; — 6.综合性学习活动(5 分) (1)某校进行了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活动,下列不属于孔孟思想的两项,请你帮忙 找出来:( )( )(2 分) A.行仁政,重礼乐 B.兼爱非攻 C.民贵君轻 D.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2)根据对联的相关知识,参照上联,拟写下联。(提示人物:范仲淹、欧阳修、陶渊明、诸葛亮、 刘禹锡……)(3 分) 上联:柳宗元小石潭边抒幽愤 下联: 二、(2 小题,15 分 ) 7.古诗文默写(10 分)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 )(4 分) A.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生后名。可怜白发生! B.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C.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D.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就尽,期在必醉。 E.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F.万钟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2)根据课本,补写下列各句空缺部分。(六题任选四题作答)(4分) ①浮云游子意, (李白《送友人》) ②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③至若春和景明,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范仲淹《岳阳楼记》) 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 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朝天子·咏喇叭》) ⑥东篱把酒黄昏后, (李清照《醉花阴》) (3)理解性默写(2分 汉乐府《长歌行》中比喻光阴一去不复返,“劝君惜取少年时”的诗句是: 8.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5分)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曹刿论战》) (3)天柱折,地维绝(《共工怒触不周山》)(4)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 (5)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 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共55分) 三、(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1题。(10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 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 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 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 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 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 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 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闻寡人之耳者
(2)根据课本,补写下列各句空缺部分。(六题任选四题作答)(4 分) ①浮云游子意, 。(李白《送友人》) ②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③至若春和景明,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范仲淹《岳阳楼记》) ④ ,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 ⑤ ,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朝天子·咏喇叭》) ⑥东篱把酒黄昏后, 。(李清照《醉花阴》) (3)理解性默写(2 分) 汉乐府《长歌行》中比喻光阴一去不复返,“劝君惜取少年时”的诗句是: , 。 8.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5 分)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曹刿论战》) (3)天柱折,地维绝. (《共工怒触不周山》) (4)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 (5)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共 55 分) 三、(4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9-11 题。(10 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 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 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 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 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 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 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 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闻.寡人之耳者
帝感其诚 不求闻达于诸侯 C.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乃下令 宋何罪之有? 陈涉乃立为王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2分)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2分)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孰视之”“窥镜而自视”是邹忌为了与徐公作比较,显示出邹忌是一个事必躬亲考察的人:“暮寝 而思之”则表明他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 B.邹忌运用类比推理,由自己受蒙蔽而推知齐王亦受蒙蔽,将家事、国事巧妙地联系在了一起,采 用直言劝谏的方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C.“王曰‘善’。”一个“善”字既表达了齐王的赞同和诚意,又显示出齐王是一个从谏如流的君王。 D.齐王下令后,进谏者由最初的“门庭若市”到后来的“虽欲言,无可进者”,这种变化说明了齐国 朝政的弊端越来越少, 1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5分)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请根据提示,从视觉角度变化描述“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淸秋”的画面。(2分) 我默默无语,独自一人缓缓登上西楼,仰视天空, 。我又俯视庭 院 (2)下片中的“离愁”指什么?词人运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种愁的?(3分) 四、(10小题,40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17题。(18分) 轻松读经典 周国平 我的读书旨趣,笫一是把人文经典当作主要读物,第二是用轻松的方式来阅读。 读什么书,取决于为什么读。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例如,因为职 业的需要而读专业书籍,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实用知识。二是为了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可供选
帝感其诚. 不求闻.达于诸侯 C.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D.乃.下令 宋何罪之.有? 陈涉乃.立为王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2 分)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2 分)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孰视之”“窥镜而自视”是邹忌为了与徐公作比较,显示出邹忌是一个事必躬亲考察的人;“暮寝 而思之”则表明他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 B.邹忌运用类比推理,由自己受蒙蔽而推知齐王亦受蒙蔽,将家事、国事巧妙地联系在了一起,采 用直言劝谏的方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C.“王曰‘善’。”一个“善”字既表达了齐王的赞同和诚意,又显示出齐王是一个从谏如流的君王。 D.齐王下令后,进谏者由最初的“门庭若市”到后来的“虽欲言,无可进者”,这种变化说明了齐国 朝政的弊端越来越少。 1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5 分)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请根据提示,从视觉角度变化描述“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画面。(2 分) 我默默无语,独自一人缓缓登上西楼,仰视天空, 。我又俯视庭 院, 。 (2)下片中的“离愁”指什么?词人运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种愁的?(3 分) 四、(10 小题,40 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13~17 题。(18 分) 轻松读经典 周国平 我的读书旨趣,第一是把人文经典当作主要读物,第二是用轻松的方式来阅读。 读什么书,取决于为什么读。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例如,因为职 业的需要而读专业书籍,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实用知识。二是为了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可供选
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三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如果是出于这个目的,我觉得读人文 经典是最佳选择。 人类历史上产生了那样一些著作,它们直接关注和思考人类精神生活的重大问题,因而是人文性质的, 同时其影响得到了世代的公认,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因而又是经典性质的。我们把这些著作称做人 文经典。在人类精神探索的道路上,人文经典构成了一种伟大的传统,任何一个走在这条路上的人都无法 忽视其存在。 认真地说,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都能算是阅读的。譬如说,我不认为背功课或者读时尚杂志是阅读 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 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因而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什么样的书最适合于这样的精神漫游呢? 当然是经典,只要翻开它们,便会发现里面藏着一个个既独特又完整的精神世界。 个人如果并无精神上的需要,读什么倒是无所谓的,否则就必须慎于选择。也许没有一个时代拥有 像今天这样多的出版物,然而,很可能今天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阅读得少。在这样的时代,一个人尤 其必须懂得拒绝和排除,才能够进入真正的阅读。这是我主张坚决不读二三流乃至不入流读物的理由。 图书市场上有一件怪事,别的商品基本上是按质论价,惟有图书不是。同样厚薄的书,不管里面装的 是垃圾还是金子,价钱都差不多。更怪的事情是,人们宁愿把可以买回金子的钱用来买垃圾。至于把宝贵 的生命耗费在垃圾上还是金子上,其间的得失就完全不是钱可以衡量的了。 古往今来,书籍无数,没有人能够单凭一己之力从中筛选出最好的作品来。幸亏我们有时间这位批评 家,虽然它也未必绝对智慧和公正,但很可能是一切批评家中最智慧和最公正的一位,多么独立思考的读 者也不妨听一听它的建议。所谓经典,就是时间这位批评家向人们提供的建议。 对经典也可以有不同的读法。一个学者可以把经典当作学术研究的对象,对某部经典或某位经典作家 的全部著作下考证和诠释的功夫,从思想史、文化史、学科史的角度进行分析。这是学者的读法。但是, 如果一部经典只有这一种读法,我就要怀疑它作为经典的资格,就像一个学者只会用这一种读法读经典, 我就要断定他不具备大学者的资格一样。惟有今天仍然活着的经典才配叫做经典,它们不但属于历史,而 且超越历史,仿佛有一颗不死的灵魂在其中永存。正因如此,阅读时,不同时代的个人都可能感受到一种 灵魂觉醒的惊喜。在这个意义上,经典属于每一个人, 作为普通人,如何读经典?我的经验是,无论《论语》还是《圣经》,无论柏拉图还是康徳,不妨就 当作闲书来读。也就是说,阅读的心态和方式都应该是轻松的。千万不要端起做学问的架子,刻意求解。 读不懂不要硬读,先读那些读得懂的、能够引起自己兴趣的著作和章节。这里有一个浸染和熏陶的过程, 所谓人文修养就是这样熏染出来的。在不实用而有趣这一点上,读经典的确很像是一种消遣。事实上,许 多心智活泼的人正是把这当作最妤的消遣的。能否从阅读经典中感受到精神的极大愉悦,这差不多是对
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三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如果是出于这个目的,我觉得读人文 经典是最佳选择。 人类历史上产生了那样一些著作,它们直接关注和思考人类精神生活的重大问题,因而是人文性质的, 同时其影响得到了世代的公认,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因而又是经典性质的。我们把这些著作称做人 文经典。在人类精神探索的道路上,人文经典构成了一种伟大的传统,任何一个走在这条路上的人都无法 忽视其存在。 认真地说,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都能算是阅读的。譬如说,我不认为背功课或者读时尚杂志是阅读。 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 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因而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什么样的书最适合于这样的精神漫游呢? 当然是经典,只要翻开它们,便会发现里面藏着一个个既独特又完整的精神世界。 一个人如果并无精神上的需要,读什么倒是无所谓的,否则就必须慎于选择。也许没有一个时代拥有 像今天这样多的出版物,然而,很可能今天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阅读得少。在这样的时代,一个人尤 其必须懂得拒绝和排除,才能够进入真正的阅读。这是我主张坚决不读二三流乃至不入流读物的理由。 图书市场上有一件怪事,别的商品基本上是按质论价,惟有图书不是。同样厚薄的书,不管里面装的 是垃圾还是金子,价钱都差不多。更怪的事情是,人们宁愿把可以买回金子的钱用来买垃圾。至于把宝贵 的生命耗费在垃圾上还是金子上,其间的得失就完全不是钱可以衡量的了。 古往今来,书籍无数,没有人能够单凭一己之力从中筛选出最好的作品来。幸亏我们有时间这位批评 家,虽然它也未必绝对智慧和公正,但很可能是一切批评家中最智慧和最公正的一位,多么独立思考的读 者也不妨听一听它的建议。所谓经典,就是时间这位批评家向人们提供的建议。 对经典也可以有不同的读法。一个学者可以把经典当作学术研究的对象,对某部经典或某位经典作家 的全部著作下考证和诠释的功夫,从思想史、文化史、学科史的角度进行分析。这是学者的读法。但是, 如果一部经典只有这一种读法,我就要怀疑它作为经典的资格,就像一个学者只会用这一种读法读经典, 我就要断定他不具备大学者的资格一样。惟有今天仍然活着的经典才配叫做经典,它们不但属于历史,而 且超越历史,仿佛有一颗不死的灵魂在其中永存。正因如此,阅读时,不同时代的个人都可能感受到一种 灵魂觉醒的惊喜。在这个意义上,经典属于每一个人。 作为普通人,如何读经典?我的经验是,无论《论语》还是《圣经》,无论柏拉图还是康德,不妨就 当作闲书来读。也就是说,阅读的心态和方式都应该是轻松的。千万不要端起做学问的架子,刻意求解。 读不懂不要硬读,先读那些读得懂的、能够引起自己兴趣的著作和章节。这里有一个浸染和熏陶的过程, 所谓人文修养就是这样熏染出来的。在不实用而有趣这一点上,读经典的确很像是一种消遣。事实上,许 多心智活泼的人正是把这当作最好的消遣的。能否从阅读经典中感受到精神的极大愉悦,这差不多是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