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月日 第4页 教学通过大作业-一几何作图,使学生熟悉《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中的 目的 图纸幅面及格式、比例、字体、图线、尺寸注法:掌握常用几何 图形画法;掌握绘图仪器用法,培养绘图技能。 在A3图纸上按1:1画出给定的图形并标注尺寸: 教 1.作图前的准备 学 2.正确的作图步骤 3.注意事项 内 容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制图工具及仪器的正确使用与技巧: 教学重 2、制图指导: 点、难 教学方法与措施 1、实物演示 点及教 2、操作演示 学方法 3、综合应用知识分析 思考题: 作业 思考题 正确的绘图方法与步骤对绘图有什么好处? (讨论 作业:p9 读材料 后 记
2008 年 月 日 第 4 页 教 学 目 的 通过大作业-几何作图,使学生熟悉《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中的 图纸幅面及格式、比例、字体、图线、尺寸注法;掌握常用几何 图形画法;掌握绘图仪器用法,培养绘图技能。 教 学 内 容 在 A3 图纸上按 1:1 画出给定的图形并标注尺寸: 1.作图前的准备 2.正确的作图步骤 3.注意事项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制图工具及仪器的正确使用与技巧; 2、制图指导; 教学方法与措施: 1、实物演示 2、操作演示 3、综合应用知识分析 作业、 思考题 (讨论 题)、阅 读材料 思考题: 正确的绘图方法与步骤对绘图有什么好处? 作业:p9 课 后 记
2008年月日 第5页 教学 通过正投影法理论掌握三视图的形成 目的 根据轴测图会画简单立体的三视图 投影法 教 1. 投影法的基本概念2.正投影法的投影特点 二、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 1、三投影面体系2、三面投影及投影规律 内 二、平面立体三视图的画法 容 1、基本平面立体三视图的画法 2、简单叠加体和挖切体三视图的画法 教学重点: 1、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 教学重 2、简单叠加体和挖切体三视图的画法 点、难 教学方法: 点及教 1、采用挂图、生活实例、自制教具现场动态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投影概念和三投影面体系,搞清空间与平面的对应转换关系。 学方法 2、挂图、模型演示 思考题: 作业、 1、为什么工程图样采用正投影? 思考题 (讨论 2、如何体会三视图投影规律中的“俯、左视图宽相等”? 题)、阅 读材料 作业:pl1、pl2 课 后 记
2008 年 月 日 第 5 页 教 学 目 的 通过正投影法理论掌握三视图的形成 根据轴测图会画简单立体的三视图 教 学 内 容 一、投影法 1.投影法的基本概念 2.正投影法的投影特点 二、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 1、三投影面体系 2、三面投影及投影规律 二、平面立体三视图的画法 1、基本平面立体三视图的画法 2、简单叠加体和挖切体三视图的画法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教学重点: 1、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 2、简单叠加体和挖切体三视图的画法 教学方法: 1、采用挂图、生活实例、自制教具现场动态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投影概念和三投影面体系,搞清空间与平面的对应转换关系。 2、挂图、模型演示 作业、 思考题 (讨论 题)、阅 读材料 思考题: 1、为什么工程图样采用正投影? 2、如何体会三视图投影规律中的“俯、左视图宽相等”? 作业:p11、p12 课 后 记
2008年 月日 第6页 教学 掌握点的投影 目的 掌握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及特征 一、点的投影 数 1、点的三面投影及投影规律 学 2、两点间的相对位置及重影点 二、直线的投影 内 1、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平行线、垂直线、一般线 容 2、直线上的点:重影点、定比性 教学重点: 1、点的三面投影规律 教学重 2、重影点 点、难 3、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及特性,根据直线的投影判断其性质。 教学方法: 点及教 1、空间二平面的对照 学方法 2、立体几何、平面几何定理证明 3、立体上的点及抽象过程 4、空间分析法:图物对应,反复应证 思考题: 作业 思考题 1、“点”与“形体”的关系?“形体”与“直线”关系? (讨论 2、为什么物体的三视图可省略投影轴而单个点的三面投影不能省? 题)、阅 读材料 作业:pl3-5、6、7 课 后 记
2008 年 月 日 第 6 页 教 学 目 的 掌握点的投影 掌握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及特征 教 学 内 容 一、点的投影 1、点的三面投影及投影规律 2、两点间的相对位置及重影点 二、直线的投影 1、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平行线、垂直线、一般线 2、直线上的点:重影点、定比性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教学重点: 1、点的三面投影规律 2、重影点 3、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及特性,根据直线的投影判断其性质。 教学方法: 1、空间 平面的对照 2、立体几何、平面几何定理证明 3、立体上的点及抽象过程 4、空间分析法:图物对应,反复应证 作业、 思考题 (讨论 题)、阅 读材料 思考题: 1、“点”与“形体”的关系?“形体”与“直线”关系? 2、为什么物体的三视图可省略投影轴而单个点的三面投影不能省? 作业:p13-5、6、7 课 后 记
2008年月日 第7页 教学掌握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 目的 掌握平面内、外的点和直线及作图 一、平面的投影 教 1平面的表示法及投影 学 2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及其投影特性 3平面内、外的点和直线及作图 内 二、立体上的面(表平面) 根据平面的投影规律考虑立体的投影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投影面垂直面的投影、作图及读图: 教学重 2、两内外取点、取线的作用及应用: 点、难 教学方法: 1、空间模型观察,对其构成表面进行“定性” 点及教 2、空间一平面的反复对应印证 学方法 3、联系“点”、“直线”等内容,比较教学 4、课堂实际练习,发现问题,小结: 思考题: 作业 思考题 (讨论 题)、阅 读材料 作业:pl5,pl6,pl7-25、26、27、28、29 梁 后 记
2008 年 月 日 第 7 页 教 学 目 的 掌握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 掌握平面内、外的点和直线及作图 教 学 内 容 一、平面的投影 1 平面的表示法及投影 2 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及其投影特性 3 平面内、外的点和直线及作图 二、立体上的面(表平面) 根据平面的投影规律考虑立体的投影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投影面垂直面的投影、作图及读图; 2、两内外取点、取线的作用及应用; 教学方法: 1、空间模型观察,对其构成表面进行“定性” 2、空间 平面的反复对应印证 3、联系“点”、“直线”等内容,比较教学; 4、课堂实际练习,发现问题,小结; 作业、 思考题 (讨论 题)、阅 读材料 思考题: 作业:p15,p16,p17-25、26、27、28、29 课 后 记
2008年 月 日 第8页 教学掌握平面立体表面取点、取线 目的 掌握曲面立体表面取点、取线 一、基本平面体 1、棱柱和棱锥 教 思路:以点定线一一以线定点 学 二、基本回转体 1、形成方式。几个术语:轴线,母线,素线,纬圆 内 2、常见回转体表面取点、取线 容 方法:1.素线法2.纬圆法 三、回转体的尺寸标注 重点及难点:棱锥表面取点、取线:常见回转体表面取点、取线 教学重 常见回转体的投影特性 教学措施: 点、难 1、利用挂图和模型进行讲解 点及教 2、对不同回转体在求其表面点和线的投影进行方法及投影特点的 对比,使学生思维和求法上不会发生混淆问题。 学方法 3.注意强调回转体表面的特殊点的投影特点及求法。 思考题: 作业 ①平曲面立体表面取点、取线的意义。 思考题 (讨论 ②立体表面取点、取线与截交相贯的联系 题)、阅 读材料 作业 课 后 记
2008 年 月 日 第 8 页 教 学 目 的 掌握平面立体表面取点、取线 掌握曲面立体表面取点、取线 教 学 内 容 一、基本平面体 1、棱柱和棱锥 思路:以点定线――以线定点 二、基本回转体 1、形成方式 。 几个术语:轴线,母线,素线,纬圆 2、常见回转体表面取点、取线 方法: 1.素线法 2.纬圆法 三、回转体的尺寸标注 教学重 点 、 难 点及教 学方法 重点及难点:棱锥表面取点、取线;常见回转体表面取点、取线 常见回转体的投影特性 教学措施: 1、利用挂图和模型进行讲解 2、对不同回转体在求其表面点和线的投影进行方法及投影特点的 对比,使学生思维和求法上不会发生混淆问题。 3.注意强调回转体表面的特殊点的投影特点及求法。 作业、 思考题 (讨论 题)、阅 读材料 思考题: ① 平曲面立体表面取点、取线的意义。 ② 立体表面取点、取线与截交相贯的联系。 作业: 课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