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流行病学 ·传播途径:感染早期病毒在患者呼吸道大 量繁殖,通过呼吸道进行传播 ● 传染源: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出疹前后 的5天均有传染性,至今未能证明带毒者 ● 流行特征:以冬春季发病为多;流行形式 主要为散在发病;近年发病年龄有向两极 发展趋势
◼ 二、流行病学 ⚫ 传播途径:感染早期病毒在患者呼吸道大 量繁殖,通过呼吸道进行传播 ⚫ 传染源: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出疹前后 的5天均有传染性,至今未能证明带毒者 ⚫ 流行特征:以冬春季发病为多;流行形式 主要为散在发病;近年发病年龄有向两极 发展趋势
三、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 诊断 鉴别诊断 流行病学及预防 治疗 新进展
概述 病原和流行病学 三、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 临床表现 并发症 诊断 鉴别诊断 流行病学及预防 治疗 新进展
鼻 病 局部上皮细胞和 病变部位单核细胞 咽 淋巴组织中繁殖 浸润增生形成多核 巨细胞 血液 单核-吞噬细胞 基本病变主要见于皮肤 淋巴组织呼吸道肠道粘 向全身传播 膜和结膜 临床症状
鼻 病毒 局部上皮细胞和 病变部位单核细胞 咽 淋巴组织中繁殖 浸润增生形成多核 巨细胞 血液 单核-吞噬细胞 基本病变主要见于皮肤 淋巴组织 呼吸道 肠道粘 向全身传播 膜和结膜 临床症状
病理改变 麻疹的病理特征是感染部位两种类型多核巨细 胞,一种是网状内皮细胞,又称“华-弗细胞” (Wartin-Finkeldery cells,1931年): 一种是上皮巨细胞。 皮疹处见典型上皮合胞体大细胞。 麻疹粘膜斑(Koplik spots)的病理改变与皮 疹相似,多核巨细胞更多,水肿更严严重,但炎 症反应较轻
病理改变 第 6 版 ◼ 麻疹的病理特征是感染部位两种类型多核巨细 胞,一种是网状内皮细胞,又称“华-弗细胞” (Wartin-Finkeldery cells,1931年); 一种是上皮巨细胞。 ◼ 皮疹处见典型上皮合胞体大细胞。 ◼ 麻疹粘膜斑(Koplik spots)的病理改变与皮 疹相似,多核巨细胞更多,水肿更严重,但炎 症反应较轻
四、临床表现 一) 典型麻疹(Typical measles) 1.潜伏期: 一般为6~18天(平均10天,此期为病 毒繁殖期,可有轻度体温上升和全身不适
四、临床表现 一)典型麻疹(Typical measles) 1.潜伏期: 一般为6~18天(平均10天),此期为病 毒繁殖期,可有轻度体温上升和全身不适。 典型麻疹(Typical meas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