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一中2012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1.考试范围:必修一前三专题 2总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基础知识(本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给予(j)蛮横(heng)倔强(jue)安土重迁( chong) B.粘贴(zhan)悄然(qio)翘首(qio)锲而不舍(qie) C.绮丽(qi)匀调(tio)慰藉(jie)恪尽职守(ke) D.啮噬(nie)怪癖(pi) 譬如(pi)汗流浃背(jia)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江河慰蓝地在黑土地上流过,太阳和星星睡在我们的怀里,闪闪发光,颤动着金璧辉 煌的梦。 B.人到了中年便时有闲愁,怪不得词人会感叹年华一瞬,容销金镜,壮志消残,我也不 免有些感触 C.我的故乡没有烦华酥骨的都会,没有静秘侵肌的湖泊,没有悲剧般幽深奇诡的城堡, 甚至是贫瘠而脏乱的 D.海天茫茫,风尘碌碌,酒阑灯炮人散后,良晨美景奈何天,洛阳秋风,巴山夜雨,都 会情不自禁地掂念它 3.填入下列横线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假日带你坐在脚踏车前头藤椅上到处 那种激动喜悦,也不是昨天的事。 ②获得真正的教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逐渐地 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 ③前方的并不明确,朦胧如雾中之月,闪烁如水中之屑。 A.夸耀 熟悉 情境 B.炫耀熟习 情境 C.夸耀熟习 情景 D.炫耀熟悉情景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厂长动情地说:“为了扭转目前不利的局面,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功败垂成,在此 B.哪怕外界七月流火,山里却依然是“山中无甲子,寒暑不知年”的清凉世界 C.在刚刚结束的全国青年篮球联赛决赛上,广东宏远队犯了轻敌毛病,结果铩羽而归 D.对他的批评,他虽然嘴上没说不对,可心里却不以为意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迫于在线视频观看次数的压力,互联网可能在未来两年内瘫痪,将对全球经济造成灾 难性打击。 B.青年自主创新素质的培养,关键是能否积累基础的知识文化、奠定良好的科学理论基 C.上海世博会将面向全球招募约7万名园区志愿者,预计报名人数大概在20万左右。 D.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要有前瞻性,要为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这一办学宗 旨服务
桐乡一中 2012 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1.考试范围:必修一前三专题 2.总分 100 分,时间 120 分钟 一、基础知识(本题共 15 小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给.予(jǐ) 蛮横. (hèng) 倔.强 (juè) 安土重.迁 (chóng) B.粘.贴 (zhān) 悄.然 (qiāo) 翘.首 (qiào) 锲.而不舍 (qiè) C.绮.丽 (qǐ) 匀调. (tiáo) 慰藉. (jiè) 恪.尽职守 (kè) D.啮.噬 (niè) 怪癖. (pì) 譬.如(pì) 汗流浃.背 (jiá)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江河慰蓝地在黑土地上流过,太阳和星星睡在我们的怀里,闪闪发光,颤动着金璧辉 煌的梦。 B.人到了中年便时有闲愁,怪不得词人会感叹年华一瞬,容销金镜,壮志消残,我也不 免有些感触。 C.我的故乡没有烦华酥骨的都会,没有静秘侵肌的湖泊,没有悲剧般幽深奇诡的城堡, 甚至是贫瘠而脏乱的。 D.海天茫茫,风尘碌碌,酒阑灯炧人散后,良晨美景奈何天,洛阳秋风,巴山夜雨,都 会情不自禁地掂念它。 3.填入下列横线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假日带你坐在脚踏车前头藤椅上到处 ,那种激动喜悦,也不是昨天的事。 ②获得真正的教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逐渐地 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 品。 ③前方的 并不明确,朦胧如雾中之月,闪烁如水中之屑。 A. 夸耀 熟悉 情境 B. 炫耀 熟习 情境 C. 夸耀 熟习 情景 D. 炫耀 熟悉 情景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厂长动情地说:“为了扭转目前不利的局面,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功败垂成 ....,在此一 举。” B.哪怕外界七月流火 ....,山里却依然是“山中无甲子,寒暑不知年”的清凉世界。 C.在刚刚结束的全国青年篮球联赛决赛上,广东宏远队犯了轻敌毛病,结果铩羽而归 ....。 D.对他的批评,他虽然嘴上没说不对,可心里却不以为意 ....。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迫于在线视频观看次数的压力,互联网可能在未来两年内瘫痪,将对全球经济造成灾 难性打击。 B. 青年自主创新素质的培养,关键是能否积累基础的知识文化、奠定良好的科学理论基 础。 C. 上海世博会将面向全球招募约 7 万名园区志愿者,预计报名人数大概在 20 万左右。 D.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要有前瞻性,要为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这一办学宗 旨服务
6.在横线处填入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也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所谓感受是被动的,是容许自然界 事 物 我 官 和 这几个人 反应不同,和感受力的强弱有很大关系。 ①眼见颜色,耳闻声音,是感受;见颜色而知其美,闻声音而知其和,也是感受 ②旁人也许说它很宜于入画,或者说它是高风亮节的象征 ③比方路边有一棵苍松,你看见它只觉得可以砍来造船 ④这两个字涵义极广 ⑤同一美颜,同一和声,而各个人所见到的美与和的程度又随天资境遇而不同 ⑥我见到它可以让人纳凉 A.①⑤④②③⑥B.④①⑤③⑥② C.④⑤①③②⑥D.①④⑤②③⑥ 7.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B.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C.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D.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8.下列对联的内容与店铺不对应的一项是() A.刘伶问道谁家好,李白回言此处高。(酒店) B.到此皆洁己之士,相对乃忘形之交。(浴室) C.尺码自家定,大小深浅皆合意。式样由君选,妇孺老壮各随心。(服装店) D.使君子才貌双全,为妙女锦上添花。(美容店) 9.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君子生非异也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或师焉,或不焉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文言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C.吾从而师之 D.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B.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C.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D.而耻学于师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吾尝终日而思矣 则群聚而笑之 B.人非生而知之者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6. 在横线处填入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也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所谓感受是被动的,是容许自然界 事物感动我的感官和心 灵, , 。 。 ; ; 。这几个人 反应不同,和感受力的强弱有很大关系。 ①眼见颜色,耳闻声音,是感受;见颜色而知其美,闻声音而知其和,也是感受 ②旁人也许说它很宜于入画,或者说它是高风亮节的象征 ③比方路边有一棵苍松,你看见它只觉得可以砍来造船 ④这两个字涵义极广 ⑤同一美颜,同一和声,而各个人所见到的美与和的程度又随天资境遇而不同 ⑥我见到它可以让人纳凉 A.①⑤④②③⑥ B. ④①⑤③⑥② C. ④⑤①③②⑥ D. ①④⑤②③⑥ 7.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B.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C.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D.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8.下列对联的内容与店铺不对应的一项是( ) A.刘伶问道谁家好,李白回言此处高。(酒店) B.到此皆洁己之士,相对乃忘形之交。(浴室) C.尺码自家定,大小深浅皆合意。式样由君选,妇孺老壮各随心。(服装店) D.使君子才貌双全,为妙女锦上添花。(美容店) 9.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君子生非异也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或师焉,或不焉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文言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C. 吾从而..师之 D.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B.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C.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D.而耻.学于师 1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吾尝终日而.思矣 则群聚而.笑之 B. 人非生而知之.者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其皆出于此乎 13.下列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1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获得教养的途径》一文的作者是赫尔曼·黑塞,瑞士籍德国人,1946年获得诺贝 尔文学奖,作品有《彼得·卡门青》、《荒原狼》。 B.韩愈,字退之,后人称其为“韩昌黎”,河南河阳人,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 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 C.老舍是中国现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茶馆》、《四世 同堂》、《骆驼祥子》等。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浓郁的民族色彩。 D.《我的四季》的作者张洁,中国现代作家,因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无字》获 第2届和第6届茅盾文学奖,是我国首位两获茅盾文学奖的作家 15.对《沁园春·长沙》的理解有误的一项() A.“沁园春”是词牌名,它从形式上规定了词的字数、平仄等,与内容无关:“长沙” 是标题,揭示了有关内容 B.开头三句就点明了时间、地点、特定的情景,突出了词人卓然独立、深沉思索的形象。 C.词中描写了大自然一切生物在深秋争相蓬勃发展,过着自由自在生活的情景,这是托 物言志的写法。 D.词的下阕重写景,如“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可以说是一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 宏伟图画。 语段阅读(共25分,期中选择题每题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共6分) “微”是一种平等的力量 微博的本质是什么?是一种不超过140个字符的片断式言说?是一种无时无地不在的 即时通讯?还是一种人际交流的崭新模式? 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体形态,微博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其即时性和互动性的特征。一条 信息随着微博用户“滚雪球”式转发,一传十,十传百,可以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之内获 得千万次的阅读,这是传统媒体难以比拟的 然而,微博的意义远不止于“快速”。不同于传统媒体环境中“传”者与“受”者的显 著分野,微博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方式。传统互联网时代,有这样一句名言:“在网上,没有 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而在Web2.0时代,我们借用这句话说:“在微博上,没有人在乎你 是机构还是个人。”在微博上,无论你是机构、组织,还是名人,都同普通用户拥有完全平 等的发言权,“人人都有麦克风”,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平等也意味着选择的空间。在微博上,一条留言被阅读的次数,决定于发言者被关注的 程度。微博允许用户自由选择发言者予以关注,“听”与“不听”,“听”谁说的权利,全 在于每位网民自己手中。诚然,作为政府和社会组织,有着吸引更多“粉丝”的天然资本 然而,从长远来看,能否取得更多公众的稳定关注,本质上取决于政府的发言质量,是否坦 诚、是否贴近,是否有用 微”是一种琐碎的表达。140个字符容量限制,意味着寥寥数语即可成篇。这使不善 言者平添自信,也决定了这个平台拒绝宏大叙事,拒绝长篇大论,拒绝高高在上。对于政府 和机构而言,要在这个平台上更有效地发言,更有效地影响公众,就必须抛弃“公文式语 言”,适应这种平实的、人性化的交流,精思慎言,依靠有效的信息、坦诚的交流来吸引关 注,留住“粉丝
D.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其皆出于.此乎 13. 下列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A.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C.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1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获得教养的途径》一文的作者是赫尔曼·黑塞,瑞士籍德国人,1946 年获得诺贝 尔文学奖,作品有《彼得·卡门青》、《荒原狼》。 B.韩愈,字退之,后人称其为“韩昌黎”,河南河阳人,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 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 C.老舍是中国现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茶馆》、《四世 同堂》、《骆驼祥子》等。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浓郁的民族色彩。 D.《我的四季》的作者张洁,中国现代作家,因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无字》获 第 2 届和第 6 届茅盾文学奖,是我国首位两获茅盾文学奖的作家。 15.对《沁园春·长沙》的理解有误的一项( ) A.“沁园春”是词牌名,它从形式上规定了词的字数、平仄等,与内容无关;“长沙” 是标题,揭示了有关内容。 B. 开头三句就点明了时间、地点、特定的情景,突出了词人卓然独立、深沉思索的形象。 C. 词中描写了大自然一切生物在深秋争相蓬勃发展,过着自由自在生活的情景,这是托 物言志的写法。 D. 词的下阕重写景,如“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可以说是一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 宏伟图画。 二、语段阅读(共 25 分,期中选择题每题 2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8 题。(共 6 分) “微”是一种平等的力量 微博的本质是什么?是一种不超过 140 个字符的片断式言说?是一种无时无地不在的 即时通讯?还是一种人际交流的崭新模式? 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体形态,微博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其即时性和互动性的特征。一条 信息随着微博用户 “滚雪球”式转发,一传十,十传百,可以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之内获 得千万次的阅读,这是传统媒体难以比拟的。 然而,微博的意义远不止于“快速”。不同于传统媒体环境中“传”者与“受”者的显 著分野,微博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方式。传统互联网时代,有这样一句名言:“在网上,没有 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而在 Web2.0 时代,我们借用这句话说:“在微博上,没有人在乎你 是机构还是个人。”在微博上,无论你是机构、组织,还是名人,都同普通用户拥有完全平 等的发言权,“人人都有麦克风”,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平等也意味着选择的空间。在微博上,一条留言被阅读的次数,决定于发言者被关注的 程度。微博允许用户自由选择发言者予以关注,“听”与“不听”,“听”谁说的权利,全 在于每位网民自己手中。诚然,作为政府和社会组织,有着吸引更多“粉丝”的天然资本, 然而,从长远来看,能否取得更多公众的稳定关注,本质上取决于政府的发言质量,是否坦 诚、是否贴近,是否有用。 “微”是一种琐碎的表达。140 个字符容量限制,意味着寥寥数语即可成篇。这使不善 言者平添自信,也决定了这个平台拒绝宏大叙事,拒绝长篇大论,拒绝高高在上。对于政府 和机构而言,要在这个平台上更有效地发言,更有效地影响公众,就必须抛弃“公文式语 言”,适应这种平实的、人性化的交流,精思慎言,依靠有效的信息、坦诚的交流来吸引关 注,留住“粉丝
“与其在别处仰望,不如在这里并肩”,这是国内某微博的广告语,也很好地点出了微 博平等交流的实质。对于普通网民而言,当原本需要“仰望”而略显“遥远”的政府机关 化身自己关注者列表中一个普通的ID,“政府机关”便也具备了如同面对面朋友般的亲近 与亲和感。政府微博上,一条条柴米油盐的信息可能显得细微甚至平淡,但在这种细微和平 淡的交流背后,正是执政理念的不断进步,政治文明的点滴彰显。 16.下列对“微博的本质”的理解,符合作者所要强调的意思的一项是() A.微博是一种琐碎的表达,是有140个字符容量限制的片段式言说 B.微博是一种无时无地不在的即时通讯,具有即时性和互动性特征 C.微博是一种人际交流新模式,以平等的交流方式区别于传统媒体。 D.微博是一种为人津津乐道的全新的媒体形态,传统媒体难以比拟 17.下列对文中四句引文作用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是说传统互联网具有匿名性特点 B.“在微博上,没有人在乎你是机构还是个人”,是说在微博上人人平等。 C.“人人都有麦克风”,是说在机构、名人之后,普通用户才拥有发言权。 D.“与其在别处仰望,不如在这里并肩”,点明微博具有平等交流的实质 18.下列对“‘微’是一种平等的力量”的理解,不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 A.在微博上,每个人、每个机构或组织都拥有完全平等的发言权。 B.每位网民都有选择的空间,有自由选择发言都并予以关注的权利 C.政府机关与普通网民细微和平淡的交流拉近了两者之间的距离。 D.政府和机构能在微博平台上更有效地发言,更有效地影响公众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0题。(共4分)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跋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 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 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 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 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9.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声非加疾也(疾:快,速,这里引申为“洪亮”) B.而绝江河(绝:到达) C.而闻者彰(彰:清楚) D.用心躁也(躁:浮躁,不专一) 20.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以亲身体验的“终日思”与“须臾 学”对比,强调空想不如学习。 B.荀子的文字朴实浑厚,节选两段文字中选取的材料大都来源于生活,深入浅出,让 人感到亲切可信 C.第二段文字,作者从求学的方法和态度的角度来“劝学”,阐明学习要积累、要坚 持不懈和要讲方法的道理。 第二段运用了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的手法,从正反两面设喻,如“骐骥”与“驽马”, 蚓”与“鳝”等,形象生动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3题。(共9分)
“与其在别处仰望,不如在这里并肩”,这是国内某微博的广告语,也很好地点出了微 博平等交流的实质。对于普通网民而言,当原本需要“仰望”而略显 “遥远”的政府机关 化身自己关注者列表中一个普通的 ID,“政府机关”便也具备了如同面对面朋友般的亲近 与亲和感。政府微博上,一条条柴米油盐的信息可能显得细微甚至平淡,但在这种细微和平 淡的交流背后,正是执政理念的不断进步,政治文明的点滴彰显。 16.下列对“微博的本质”的理解,符合作者所要强调的意思的一项是( ) A.微博是一种琐碎的表达,是有 140 个字符容量限制的片段式言说。 B.微博是一种无时无地不在的即时通讯,具有即时性和互动性特征。 C.微博是一种人际交流新模式,以平等的交流方式区别于传统媒体。 D.微博是一种为人津津乐道的全新的媒体形态,传统媒体难以比拟。 17.下列对文中四句引文作用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是说传统互联网具有匿名性特点。 B.“在微博上,没有人在乎你是机构还是个人”,是说在微博上人人平等。 C.“人人都有麦克风”,是说在机构、名人之后,普通用户才拥有发言权。 D.“与其在别处仰望,不如在这里并肩”,点明微博具有平等交流的实质。 18.下列对“‘微’是一种平等的力量”的理解,不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 ) A.在微博上,每个人、每个机构或组织都拥有完全平等的发言权。 B.每位网民都有选择的空间,有自由选择发言都并予以关注的权利。 C.政府机关与普通网民细微和平淡的交流拉近了两者之间的距离。 D.政府和机构能在微博平台上更有效地发言,更有效地影响公众。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9—20 题。(共 4 分)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 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 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 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 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9.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声非加疾.也(疾:快,速,这里引申为“洪亮”) B.而绝.江河(绝:到达) C.而闻者彰.(彰:清楚) D.用心躁.也(躁:浮躁,不专一) 20.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以亲身体验的“终日思”与“须臾 学”对比,强调空想不如学习。 B.荀子的文字朴实浑厚,节选两段文字中选取的材料大都来源于生活,深入浅出,让 人感到亲切可信。 C.第二段文字,作者从求学的方法和态度的角度来“劝学”,阐明学习要积累、要坚 持不懈和要讲方法的道理。 D.第二段运用了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的手法,从正反两面设喻,如“骐骥”与“驽马”, “蚓”与“鳝”等,形象生动。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3 题。(共 9 分)
如果让我写一本小说,以北平作背景,我不至于害怕,因为我可以捡着我知道的写,而 躲开我所不知道的。但要让我把北平一一道来,我没办法。北平的地方那么大,事情那么多, 我知道的真是太少了,虽然我生在那里,一直到廿七岁才离开。以名胜说,我没到过陶然亭, 这多可笑!以此类推,我所知道的那点只是“我的北平”,而我的北平大概等于牛的一毛。 可是,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 在我想做一件事讨她老人家喜欢的时候,我独自微微地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 时候,我欲落泪。言语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表达出来 我爱北平也近乎这个。夸奖这个古城的某一点是容易的,可是那就把北平看得太小了。我所 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 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细 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只是说不出而已。 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 但我不是诗人,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一种像由音乐与图画所引起的爱。这不但是辜负了 北平,也对不住我自己,因为我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它是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 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个古城所赐给的。我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因为我心中有个北平。可 是我说不出来! 21.第二段开头划线句通过什么手法来表达对北平的爱?能起到什么样的艺术效果。(3分) 22.找出第三段中与“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相呼应的一句话,并简析这句话有什么作用。(3 分) 23.作者多次提到自己对北平的爱“说不出来”,试探究“说不出来”的原因有哪些?(3 分) (四)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24、25两题。(共6分) 新晴(刘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24.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根据哪些意象可以看出?(2分) 25.这首诗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请结合有关诗句作简要分析。(4 分) 三、积累与运用(本题有3小题,共15分。 26.将下列语段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 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
如果让我写一本小说,以北平作背景,我不至于害怕,因为我可以捡着我知道的写,而 躲开我所不知道的。但要让我把北平一一道来,我没办法。北平的地方那么大,事情那么多, 我知道的真是太少了,虽然我生在那里,一直到廿七岁才离开。以名胜说,我没到过陶然亭, 这多可笑!以此类推,我所知道的那点只是“我的北平”,而我的北平大概等于牛的一毛。 可是,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 在我想做一件事讨她老人家喜欢的时候,我独自微微地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 时候,我欲落泪。言语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表达出来。 我爱北平也近乎这个。夸奖这个古城的某一点是容易的,可是那就把北平看得太小了。我所 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 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细 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只是说不出而已。 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 但我不是诗人,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一种像由音乐与图画所引起的爱。这不但是辜负了 北平,也对不住我自己,因为我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它是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 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个古城所赐给的。我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因为我心中有个北平。可 是我说不出来! 21.第二段开头划线句通过什么手法来表达对北平的爱?能起到什么样的艺术效果。(3 分) 22.找出第三段中与“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相呼应的一句话,并简析这句话有什么作用。(3 分) 23.作者多次提到自己对北平的爱“说不出来”,试探究“说不出来”的原因有哪些?(3 分) (四)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 24、25 两题。(共 6 分) 新 晴 (刘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24.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根据哪些意象可以看出?(2 分) 25.这首诗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请结合有关诗句作简要分析。(4 分) 三、积累与运用(本题有 3 小题,共 15 分。) 26.将下列语段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 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