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 漢字和傳統思想 ·中国学术思想史的形态特征: 经今古文之争、“儒”之由来 ·传统思想影响汉字的两个层面: 构字和整理、阐释和解析 ·从汉字切入思想研究的方法: 以字考经、按经证字 ●实例:“止戈为武”“中庸之道
漢字和傳統思想 •中国学术思想史的形态特征: 经今古文之争、 “儒”之由来 •传统思想影响汉字的两个层面: 构字和整理、阐释和解析 •从汉字切入思想研究的方法: 以字考经、按经证字 •实例:“止戈为武”“中庸之道
一、中国学术思想史的形态特征 具汉字与思想史的关系问题 具张之洞《书目答问》:“由小学入经学者,其 经学可信;由经学入史学者,其史学可信;由 经学、史学入理学者,其理学可信;以经学 、 史学兼词章者,其词章有用;以经学、小学兼 经济者,其经济成就远大。” 贪臧克和《中国文字与儒学思想》:“中国学术 思想史,实在就是一部注疏史…文字上的注 疏,既作为用,也算得上就是体
一 、中国学术思想史的形态特征 汉字与思想史的关系问题 张之洞《书目答问》:“由小学入经学者,其 经学可信;由经学入史学者,其史学可信;由 经学、史学入理学者,其理学可信;以经学、 史学兼词章者,其词章有用;以经学、小学兼 经济者,其经济成就远大。 ” 臧克和《中国文字与儒学思想》:“中国学术 思想史,实在就是一部注疏史……文字上的注 疏,既作为用,也算得上就是体。
经今古文 豹元 盗膏 司 具 《漢書·藝文志》: 清武 孔子宅, 欲以廣其宫,而得古简 記 7 《論語》、《孝經》,凡戴十篇家 也。 前51年,宣帝石渠閤會議,增殺逢汁四人。 成帝時,劉歆“校秘書,見春秋蛙氏傳》 不襞世元车?刻酸国镶太常博王 爭立古文經傳於學 正体 秦 楚 齐 燕 三晋 中山 马 紧紧 零 等 集秉朱 果住年 平聚 年 秀 秀 半 奎 圣 朵斧冬 苯桥
经今古文之争 清 华 简 《漢書·藝文志》: “武帝末,魯共王壞孔子宅, 欲以廣其宮,而得古文《尚書》及《禮記》、 《論語》、《孝經》,凡數十篇,皆古字也。 ” 前 51 年,宣帝石渠閣會議,增設博士至十四人。 成帝時,劉歆“校秘書,見古文《春秋左氏傳》” 哀帝建平元年(6),劉歆作《移讓太常博士 書》,爭立古文經傳於學官
经今古文之争 具光武初仍設今文經十四博士,後力增《左氏傳》。 具章帝白虎觀會議《白虎通議》,將今文經學與讖 緯糅合。 具鄭玄杂今古文、混注經典。 具靈帝時,蔡邕《熹平石經》,調和兩派。 具王肃伪造《古文尚书》《孔子家语》《孔叢子》, 撰《圣证论》攻訐鄭玄
经今古文之争 光武初仍設今文經十四博士,後力增《左氏傳》。 章帝白虎觀會議《白虎通議》,將今文經學與讖 緯糅合。 鄭玄杂今古文、混注經典。 靈帝時,蔡邕《熹平石經》,調和兩派。 王肃伪造《古文尚书》《孔子家语》《孔叢子》, 撰《圣证论》攻訐鄭玄
经今古文之争 深淺-詩書禮樂易春秋 ·先後-易書詩禮樂春秋 孔子-受命改制 ·孔子-史學家 ·以公羊春秋為主 以周禮為主 重視家法及微言大義 重視家法及訓詁 ·主張經世致用 ·主張復古改制 專憑記憶默窝,不足信:名·被指全由劉歆偽造 今存儀禮、公羊、谷梁 今存毛詩、周禮、左傳 及小戴禮記、韓詩外傳 0 緯書,以為孔子微言大 ·斥緯書為誣妄 義間有傳者
经今古文之争 光武初仍設今文經十四博士,後力增《左氏傳》。 章帝白虎觀會議《白虎通議》,將今文經學與讖 緯糅合。 鄭玄雜今古文、混注經典。 靈帝時,蔡邕《熹平石經》,調和兩派。 王肅偽造《古文尚書》《孔子家語》《孔叢子》, 撰《聖證論》攻訐鄭玄 。 • 先後--易書詩禮樂春秋 • 孔子--史學家 • 以周禮為主 • 重視家法及訓詁 • 主張復古改制 • 被指全由劉歆偽造 • 今存毛詩、周禮、左傳 • 斥緯書為誣妄 • …… • 深淺--詩書禮樂易春秋 • 孔子--受命改制 • 以公羊春秋為主 • 重視家法及微言大義 • 主張經世致用 • 專憑記憶默寫,不足信 • 今存儀禮、公羊、谷梁 及小戴禮記、韓詩外傳 • 緯書,以為孔子微言大 義間有傳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