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导学案 鉴赏小说中的环境描写 一、学习目标 1、梳理小说环境描写的有关知识 2、归纳掌握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 二、文本探究 课前阅读《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全文,思考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文中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的悲剧命运,与那个“团结大楼”有什么样的关系? 2.“团结大楼”中的人物为什么会有那样的表现? 三、归纳总结 (一)明确概念 1.社会环境:狭义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 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 广义社会环境是指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导 学 案 ――鉴赏小说中的环境描写 一、学习目标 1、梳理小说环境描写的有关知识 2、归纳掌握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 二、文本探究 课前阅读《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全文,思考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文中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的悲剧命运,与那个“团结大楼”有什么样的关系? 2.“团结大楼”中的人物为什么会有那样的表现? 三、归纳总结 (一)明确概念 1.社会环境:狭义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 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 广义社会环境是指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
2.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 等,自然环境描写又称为景物描写。 (二)小说环境描写的角度和方法 1.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2.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 (或由近到远) (三)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 1.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1)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 (2)交代人物的社会关系 (3)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1)渲染故事气氛 (2)烘托人物形象 (3)推动情节发展 (4)暗示社会环境 (5)深化作品主题
2.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 等,自然环境描写又称为景物描写。 (二)小说环境描写的角度和方法 1.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2.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 (或由近到远) (三)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 1.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1)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 (2)交代人物的社会关系 (3)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2.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1)渲染故事气氛 (2)烘托人物形象 (3)推动情节发展 (4)暗示社会环境 (5)深化作品主题
3.分析环境描写应注意的问题: (1)社会环境描写: 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 结合文段中相关语句分析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2)自然环境描写 一要与中心联系起来, 二要和人物个性、命运联系起来, 三要与故事的背景和情感基调联系起来。 四、跟踪练习 (一)回顾课文《林黛玉进贾府》中的环境描写。思考其作用。 (二)画出以下文段中有关环境描写的语句,并分析其作用。 1.《十里长街送总理》: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 了男女老少 2.《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林冲自到天王堂取了包裹,带了尖刀,拿了条花枪, 与差拨一同辞管营,两个取路投草料场来。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 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那雪早下得密了,但见:凛凛严凝雾气昏,空中
3.分析环境描写应注意的问题: (1)社会环境描写: 一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 二结合文段中相关语句分析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2)自然环境描写: 一要与中心联系起来, 二要和人物个性、命运联系起来, 三要与故事的背景和情感基调联系起来。 四、跟踪练习 (一)回顾课文《林黛玉进贾府》中的环境描写。思考其作用。 (二)画出以下文段中有关环境描写的语句,并分析其作用。 1.《十里长街送总理》: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 了男女老少。 2.《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林冲自到天王堂取了包裹,带了尖刀,拿了条花枪, 与差拨一同辞管营,两个取路投草料场来。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 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那雪早下得密了,但见:凛凛严凝雾气昏,空中
祥瑞降纷纷。须臾四野难分路,顷刻千山不见痕。银世界,玉乾坤,望中隐隐接 昆仑。若还下到三更后,仿佛填平玉帝门。林冲和差拨两个在路上,又没买酒吃 处,早来到草料场外。 …老军自和差拨回营里来。只说林冲就床上放了包裹被卧,就坐上生些焰火起 来。屋边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 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 3.鲁迅《祝福》的最后一段: 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 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 在朦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连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 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 五、总结规律: 高考常见的鉴赏小说环境描写的命题及分析 本文开头两段的场景描写有哪些特点和作用?(07湖北16题) 分析:先找出相关的场景描写,体会其特点,再联系作者写作意图,揣摩其作用
祥瑞降纷纷。须臾四野难分路,顷刻千山不见痕。银世界,玉乾坤,望中隐隐接 昆仑。若还下到三更后,仿佛填平玉帝门。林冲和差拨两个在路上,又没买酒吃 处,早来到草料场外。 ……老军自和差拨回营里来。只说林冲就床上放了包裹被卧,就坐上生些焰火起 来。屋边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 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 3.鲁迅《祝福》的最后一段: 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 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 在朦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连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 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 五、总结规律: 高考常见的鉴赏小说环境描写的命题及分析 1.本文开头两段的场景描写有哪些特点和作用?(07 湖北 16 题) 分析:先找出相关的场景描写,体会其特点,再联系作者写作意图,揣摩其作用
2.小说两次写到“一阵冷飕飕的风”,有什么作用?(08海南、宁夏12题) 分析:本题应立足全文,把握自然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3.文章开头两段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特点?你更喜欢哪一种?请从修辞手法的 运用上说明理由。(06江苏14题)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描写景物的方法。 4.指出第⑤自然段中景物描写所采用的手法,并简析该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08浙江19题) 分析:根据常见的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结合全文作答 五、巩固拓展
2.小说两次写到“一阵冷飕飕的风”,有什么作用?(08 海南、宁夏 12 题) 分析:本题应立足全文,把握自然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3.文章开头两段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特点?你更喜欢哪一种?请从修辞手法的 运用上说明理由。(06 江苏 14 题)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描写景物的方法。 4.指出第⑤自然段中景物描写所采用的手法,并简析该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08 浙江 19 题) 分析:根据常见的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结合全文作答。 五、巩固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