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前洲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卷2011.1 积累与运用(共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或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栈桥(zhn) 消(xiao)声匿迹 B.颧骨 分道扬镳(biao) C.俨然(yan) 筹莫展(chou) D.恣睢(sui) 郑重其事( zheng) 2.依次填人下面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 宝藏。 ②在那次为汶川大地震举行的各种赈灾活动中,人们点燃一支支贮满真情的蜡 烛 受灾的人们渡过难关,走出灾难 ③要培养自己创造性的思维,必须首先具备 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 和意识 A.寻找祈求追求 B.寻求乞求追求 C.寻找乞求探求 D.寻求祈求探求 3.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 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A.谪: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B.旧制:旧时的规模。 C.属:同“嘱”,嘱托。 D.作文:文章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这部名著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 B.今后的路该怎么走,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 C.我们并不完全否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说这希望是非常渺茫的。 D.经过整顿,场内外秩序明显好转,观众出入场不再拥挤 5.下列对名著的评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格列佛游记》的主人公是:格列佛。他游历了大人国、小人国、智马国、慧骃国。 B.《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的一本回忆性散文集,共10篇。原题为《旧事重题》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成功地塑造了奥斯特洛夫斯基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D.《水浒》生动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主要人物有宋 江、林冲、鲁智深、吴用等。 6.对下面女接线员的言外之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位著名的政治活动家进行竞选活动。这天,他在参观精神病医院时,有急事儿 想从医院打个电话出去,由于是分机一直没有打出去。他暴跳如雷,对着话筒里的女接 线员吼道:“姑娘,你知道我是谁?”“不知道。”女接线员答道,“但我知道,你是从 哪儿打来的! A.不管你是谁,都一样。 B.你就是那打电话的人 C.你是个精神病人 D.我知道,但我不告诉你 二、阅读与赏析(49分) (一)(3分) 夜宿山寺 (唐李白)
无锡市前洲中学九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卷 2011.1 一、积累与运用(共 l5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或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3 分) ( ) A.栈桥(zhàn) 消(xiāo)声匿迹 B.颧骨(quán) 分道扬镳(biāo) C.俨然(yǎn) 一筹莫展(chóu) D.恣睢(suī) 郑重其事(zhèng) 2.依次填人下面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 ①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 宝藏。 ②在那次为汶川大地震举行的各种赈灾活动中,人们点燃一支支贮满真情的蜡 烛,_________受灾的人们渡过难关,走出灾难。 ③要培养自己创造性的思维, 必须首先具备 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 和意识 。 A. 寻找 祈求 追求 B.寻求 乞求 追求 C. 寻找 乞求 探求 D.寻求 祈求 探求 3.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 分) ( )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 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A.谪: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B.旧制:旧时的规模。 C.属:同“嘱”,嘱托。 D.作文:文章。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 ) A.这部名著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 B.今后的路该怎么走,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 C.我们并不完全否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说这希望是非常渺茫的。 D.经过整顿,场内外秩序明显好转,观众出入场不再拥挤。 5.下列对名著的评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 分) ( ) A.《格列佛游记》的主人公是:格列佛。 他游历了大人国、小人国、智马国、慧骃国。 B.《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的一本 回忆性散文集,共 10 篇。原题为《旧事重题》。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成功地塑造了奥斯特洛夫斯基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D.《水浒》生动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主要人物有宋 江、林冲、鲁智深、吴用等。 6.对下面女接线员的言外之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 一位著名的政治活动家进行竞选活动。 这天,他在参观精神病医院时,有急事儿 想从医院打个电话出去,由于是分机一直没有打出去。他暴跳如雷,对着话筒里的女接 线员吼道:“姑娘,你知道我是谁?” “不知道。”女接线员答道,“但我知道,你是从 哪儿打来的!” A.不管你是谁,都一样。 B.你就是那打电话的人。 C.你是个精神病人。 D.我知道,但我不告诉你。 二、阅读与赏析(49 分) (一)(3 分) 夜宿山寺 (唐 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7.对上面这首诗理解和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第一句中的“百尺”是实数,表现楼很高。 B.第二句用夸张的手法写站在楼上就可以摘到月亮星星。 C.第三、四句中“不敢”和“恐、惊”是相呼应的,侧面表达了山寺之奇高 D.全诗用了大胆的想象,把一座宏伟建筑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二)(12分) 桑怿传(节选)欧阳修 怿)又闻襄城有盗十许人,独提一剑以往,杀数人,缚其余。汝旁县为之无盗, 京西转运使奏其事,授郏城尉……怿虽举进土,而不甚知书,然其所为皆合道理,多此 类。姑居雍丘,遭大水,有粟二廪,将以舟载之。见民走避溺者,遂弃其粟,以舟载 民。见民荒岁,聚其里人饲之。粟尽乃止。怿善剑及铁简,力过数人而有谋略。 8.下列句中的“以”与“以舟载民”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不以物喜 B.咨臣以当世之事 C.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D.可以一战 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文段主要写了桑怿的两件事 B.在桑怿做郏城尉的时候,他除掉了好多个强盗。 C.桑怿虽没有文读过多少书,但所作所为事情都合乎情理。 D.在此文中,桑怿表现出了有勇有谋、体恤民情的品质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缚其余 ②见民走避溺者: ③怿善剑及铁简 ④粟尽乃止: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汝旁县为之无盗,京西转运使奏其事。(2分 译: (2)见民荒岁,聚其里人饲之。(2分) 译 (三)(6分) 低碳生活处处可为 ①面对环境的恶化,科学家都鼓励人们过低碳生活。 ②就个人而言,每个人可以从自我做起,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尽量减少碳足迹,选择 低碳生活。例如,少开一天车,少吃一顿肉食大餐,少用一次性筷子,少开一盏灯等等,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7.对上面这首诗理解和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3 分) ( ) A.第一句中的“百尺”是实数,表现楼很高。 B.第二句用夸张的手法写站在楼上就可以摘到月亮星星。 C.第三、四句中“不敢”和“恐、惊”是相呼应的,侧面表达了山寺之奇高。 D.全诗用了大胆的想象,把一座宏伟建筑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二)(12 分) 桑怿传(节选) 欧阳修 (怿)又闻襄城有盗十许人,独提一剑以往,杀数人,缚.其余。汝旁县为之无盗, 京西转运使奏其事,授郏城尉……怿虽举进士,而不甚知书,然其所为皆合道理,多此 类。姑居雍丘,遭大水,有粟二廪,将以舟载之。见民走.避溺者,遂弃其粟,以舟载 民。见民荒岁,聚其里人饲之。粟尽乃止。怿善.剑及铁简,力过.数人而有谋略。 8.下列句中的“以”与“以舟载民”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 ) A.不以物喜 B.咨臣以当世之事 C.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D.可以一战 9.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2 分) ( ) A.文段主要写了桑怿的两件事。 B.在桑怿做郏城尉的时候,他除掉了好多个强盗。 C.桑怿虽没有文读过多少书,但所作所为事情都合乎情理。 D.在此文中,桑怿表现出了有勇有谋、体恤民情的品质。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 分) ①缚.其余: ②见民走.避溺者: ③怿善.剑及铁简: ④粟尽.乃止: 11.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 汝旁县为之无盗,京西转运使奏其事。 (2 分) 译: (2) 见民荒岁,聚其里人饲之。 (2 分) 译: (三)(6 分) 低碳生活处处可为 ①面对环境的恶化,科学家都鼓励人们过低碳生活。 ②就个人而言,每个人可以从自我做起,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尽量减少碳足迹,选择 低碳生活。例如,少开一天车,少吃一顿肉食大餐,少用一次性筷子,少开一盏灯等等,都
可以减少碳足迹;甚至用餐做菜时选择烹饪方式也可以减少碳足迹。以土豆为例,用烤箱烘 烤土豆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用锅煮的要多,而用锅煮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比微波炉做产生的多。 所以,用微波炉做土豆就是一种更好的低碳生活。 ③另外,棉布衣服与化纤衣服,爬楼梯与坐电梯,走路与开车等等,都是前者是低碳生 活,后者是高碳生活。生产化纤衣服要消费更多的石油和能源,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所以 应当选择棉布衣服。在家居用电上,使用风电或水电等清洁能源产生的碳排放会比使用热电 低。在交通出行方面,小排放量汽车在同距离时碳排放量较少,应大力推广小排量节能环保 型汽车 ④因此,人类的低碳生活处处可为 12.第②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13.第③自然段中“生产化纤衣服要消费更多的石油和能源,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一句中 为什么连用两个“更多”?(2分) 14.再举两个日常生活中反映“低碳生活”的例子。(2分) (四)(4分) 生活中需要思索 ①记得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的座右铭是“思考一切”,这句话告诉我们,生活中需 要思索。 ②翻开中外五干年的历史画卷,不难发现,大凡有过卓越成就的人,都与“思索”结 有不解之缘。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在牛顿提出了天体运动方面的定律之后,经过自己反复 思索和实验,终于发现了震惊世界科坛的“狭义相对论″。爱迪生在实验灯泡的过程中, 经受了几万次试验的失败,终于,他成功了。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成功就是思索的结果。 不能想象,他在其中任何一次失败之后,停止了思索,而最终能够制成电灯来造福人类。 可见,思索是何等的重要。凡事思索了再做,做起来就会比较得心应手。这种例子是不胜
可以减少碳足迹;甚至用餐做菜时选择烹饪方式也可以减少碳足迹。以土豆为例,用烤箱烘 烤土豆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用锅煮的要多,而用锅煮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比微波炉做产生的多。 所以,用微波炉做土豆就是一种更好的低碳生活。 ③另外,棉布衣服与化纤衣服,爬楼梯与坐电梯,走路与开车等等,都是前者是低碳生 活,后者是高碳生活。生产化纤衣服要消费更多..的石油和能源,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所以 应当选择棉布衣服。在家居用电上,使用风电或水电等清洁能源产生的碳排放会比使用热电 低。在交通出行方面,小排放量汽车在同距离时碳排放量较少,应大力推广小排量节能环保 型汽车。 ④因此,人类的低碳生活处处可为。 12.第②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 分) 13.第③自然段中“生产化纤衣服要消费更多..的石油和能源,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一句中 为什么连用两个“更多”?(2 分) 14.再举两个日常生活中反映“低碳生活”的例子。(2 分) (四)(4 分) 生活中需要思索 ①记得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的座右铭是“思考一切”,这句话告诉我们,生活中需 要思索。 ②翻开中外五千年的历史画卷,不难发现,大凡有过卓越成就的人,都与“思索”结 有不解之缘。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在牛顿提出了天体运动方面的定律之后,经过自己反复 思索和实验,终于发现了震惊世界科坛的“狭义相对论”。爱迪生在实验灯泡的过程中, 经受了几万次试验的失败,终于,他成功了。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成功就是思索的结果。 不能想象,他在其中任何一次失败之后,停止了思索,而最终能够制成电灯来造福人类。 可见,思索是何等的重要。凡事思索了再做,做起来就会比较得心应手。这种例子是不胜
枚举的。 ③那么,青年面对生活是否也要注重思索呢?答案也应当是肯定的 ④青春是短暂的,但它却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在青年时期,一个人要审慎 地思索人生的意义,探索生活的道路。走好这一步,在人的一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就这一点来说,青年更需要思索。 ⑤如今,我们面临社会经济转型,面对现代产业和高新技术,将会遇到许多不甚了解, 甚至是全新的问题。时代在向我们挑战,青年人任重道远,不思索行吗? ⑥生活中需要思索 15.本文的论点是什么?(2分) 16.第②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2分) (五)(14 清塘荷韵 季羡林 ①楼前有清塘数亩。记得三十多年前初搬来时,池塘里好像是有荷花的,我的记忆里还 残留着一些绿叶红花的碎影。后来时移事迁,岁月流逝,池塘里却变得“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再也不见什么荷花了。中国没有人不爱荷花的。可我们楼前池塘中独独 缺少荷花。每次看到或想到,总觉得是一块心病。 ②莲子,据说,如果埋在淤泥中,能够干千年不烂因此,我用铁锤在莲子上砸开了-条 缝,让莲芽能够破壳而岀,不至永远埋在泥中。把五六颗敲破的莲子投λ池塘中,下面就是 听天命了。这样一来,我每天就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边上去看上几次。心里总是希望,忽 然有一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翠绿的莲叶长出水面。可是,事与原违,投下去的第一年 直到秋凉落叶,水面上也没有出现什么东西。经过了寂寞的冬天,到了第二年,春水盈塘
枚举的。 ③那么,青年面对生活是否也要注重思索呢?答案也应当是肯定的。 ④青春是短暂的,但它却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在青年时期,一个人要审慎 地思索人生的意义,探索生活的道路。走好这一步,在人的一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就这一点来说,青年更需要思索。 ⑤如今,我们面临社会经济转型,面对现代产业和高新技术,将会遇到许多不甚了解, 甚至是全新的问题。时代在向我们挑战,青年人任重道远,不思索行吗? ⑥生活中需要思索! 15.本文的论点是什么?(2 分) 16.第②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2 分) (五)(14 分) 清塘荷韵 季羡林 ①楼前有清塘数亩。记得三十多年前初搬来时,池塘里好像是有荷花的,我的记忆里还 残留着一些绿叶红花的碎影。后来时移事迁,岁月流逝,池塘里却变得“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再也不见什么荷花了。中国没有人不爱荷花的。可我们楼前池塘中独独 缺少荷花。每次看到或想到,总觉得是一块心病。 ②莲子,据说,如果埋在淤泥中,能够千年不烂。因此,我用铁锤在莲子上砸开了一条 缝,让莲芽能够破壳而出,不至永远埋在泥中。把五六颗敲破的莲子投入池塘中,下面就是 听天命了。这样一来,我每天就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边上去看上几次。心里总是希望,忽 然有一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翠绿的莲叶长出水面。可是,事与原违,投下去的第一年, 一直到秋凉落叶,水面上也没有出现什么东西。经过了寂寞的冬天,到了第二年,春水盈塘
绿柳垂丝,一片旖旎的风光。可是,我翘盼的水面却仍然没有露出什么荷叶。此时我已经完 全灰了心,以为大概不会再有长出荷花的希望了。我的目光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 ③有一天,我忽然发现,在我投莲子的地方长出了几个圆圆的绿叶,虽然颜色极惹人 喜爱,但是却细弱单薄,可怜兮兮地平卧在水面上像水浮莲的叶子一样。而且最初只长出了 五六个叶片。我总嫌这有点太少,总希望多长出几片来。于是,我盼星星,盼月亮,天天到 池塘边上去观望。有校外的农民来捞水草,我总请求他们手下留情,不要碰断叶片。真正的 奇迹岀现在第四年。严冬—过,池塘里又溢满了春水。到了一般荷花长叶的时候,在去年漂 浮着五六个叶片的地方,一夜之间,突然长出了一大片绿叶,而且看来荷花在严冬的冰下并 没有停止运动。因为在离开原有五六个叶片的那块基地比较远的池塘中心,也长出了叶片。 ④叶片扩张的速度,扩张范围的广大,都是惊人的快。几天之内,池塘内不小部分, 已经全为绿叶所覆盖。而且原来平卧在水面上的像是水浮莲一样的叶片,不知道从哪里聚集 来了力量,有一些竟然跃出了水面,长成了亭亭的荷叶。原来我心中还迟迟疑疑,怕池中长 的是水浮莲,而不是真正的荷花。这样一来,我心中的疑云扫而光:池塘中生长的真正是 荷花的子孙了。我心中狂喜,这几年总算是没有白等。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 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 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只要你肯费力来观察一下,就必然会承认这一点。现在摆在我 面前的就是我楼前池塘里的荷花。自从几个勇敢的叶片跃岀水面以后,许多叶片接踵而至。 一夜之间,就出来了几十枝,而且迅速地扩散、蔓延。不到十几天的工夫,荷叶已经蔓延得 遮蔽了整个池塘。从我撒种的地方出发,向东西南北四面扩展。我无法知道,荷花是怎样在 深水中淤泥里走动 ⑤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的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切。毎当夏 月塘荷盛开时,我毎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坐在石头上,静静地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
绿柳垂丝,一片旖旎的风光。可是,我翘盼的水面却仍然没有露出什么荷叶。此时我已经完 全灰了心,以为大概不会再有长出荷花的希望了。我的目光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 ③有一天,我忽然发现,在我投莲子的地方长出了几个圆圆的绿叶,虽然颜色极惹人 喜爱,但是却细弱单薄,可怜兮兮地平卧在水面上像水浮莲的叶子一样。而且最初只长出了 五六个叶片。我总嫌这有点太少,总希望多长出几片来。于是,我盼星星,盼月亮,天天到 池塘边上去观望。有校外的农民来捞水草,我总请求他们手下留情,不要碰断叶片。真正的 奇迹出现在第四年。严冬一过,池塘里又溢满了春水。到了一般荷花长叶的时候,在去年漂 浮着五六个叶片的地方,一夜之间,突然长出了一大片绿叶,而且看来荷花在严冬的冰下并 没有停止运动。因为在离开原有五六个叶片的那块基地比较远的池塘中心,也长出了叶片。 ④叶片扩张的速度,扩张范围的广大,都是惊人的快。几天之内,池塘内不小一部分, 已经全为绿叶所覆盖。而且原来平卧在水面上的像是水浮莲一样的叶片,不知道从哪里聚集 来了力量,有一些竟然跃出了水面,长成了亭亭的荷叶。原来我心中还迟迟疑疑,怕池中长 的是水浮莲,而不是真正的荷花。这样一来,我心中的疑云一扫而光:池塘中生长的真正是 荷花的子孙了。我心中狂喜,这几年总算是没有白等。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 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 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只要你肯费力来观察一下,就必然会承认这一点。现在摆在我 面前的就是我楼前池塘里的荷花。自从几个勇敢的叶片跃出水面以后 ,许多叶片接踵而至。 一夜之间,就出来了几十枝,而且迅速地扩散、蔓延。不到十几天的工夫,荷叶已经蔓延得 遮蔽了整个池塘。从我撒种的地方出发,向东西南北四面扩展。我无法知道,荷花是怎样在 深水中淤泥里走动。 ⑤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的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每当夏 月塘荷盛开时,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坐在石头上,静静地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