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型等温线 兴在整个压力范围内凸向下,曲线没有拐 点B,此种吸附甚为少见。 兴曲线下凸表明此种吸附所凭借的作用力 相当弱。吸附质对固体不浸润时的吸附, 如水在石墨上的吸附即属此例
III型等温线 在整个压力范围内凸向下,曲线没有拐 点B,此种吸附甚为少见。 曲线下凸表明此种吸附所凭借的作用力 相当弱。吸附质对固体不浸润时的吸附, 如水在石墨上的吸附即属此例
Ⅳ型等温线 一---一--一一-·-一 兴开始部分即低P/P区,与Ⅱ型等温线类 似凸向上 在较高P/P区,吸附明显增加,这可能 是发生了毛细管凝聚的结果。 由于毛细管凝聚,在这个区内,有可能 观察到滞后现象、即在脱附时得到的等 温线与吸附时得到的等温线不重合
IV型等温线 开始部分即低P/Po区,与II型等温线类 似凸向上。 在较高P/Po区,吸附明显增加,这可能 是发生了毛细管凝聚的结果。 由于毛细管凝聚,在这个区内,有可能 观察到滞后现象、即在脱附时得到的等 温线与吸附时得到的等温线不重合
V型等温线 兴在实际上也比较少见 在较高P/P。区也存在毛细管凝聚与滞 后
V型等温线 在实际上也比较少见。 在较高P/P。区也存在毛细管凝聚与滞 后
---一--一-----一---------- 兴吸附等温线的形状充分表明了吸附质和 吸附剂的本性。因此,对等温线的研究 可以获取有关吸附剂和吸附性质的信息。 比如用I或Ⅳ型等温线可以计算固体比 表面积。 因为ⅣV型等温线是中等孔的特征表现, 且同时具有拐点B和滞后环,因而被用于 中等范围孔的分布计算
吸附等温线的形状充分表明了吸附质和 吸附剂的本性。因此,对等温线的研究 可以获取有关吸附剂和吸附性质的信息。 比如用II或IV型等温线可以计算固体比 表面积。 因为IV型等温线是中等孔的特征表现, 且同时具有拐点B和滞后环,因而被用于 中等范围孔的分布计算
IV型等温线(中孔分布 0.4 0.3 600 三0.2 200 0.0 015202.53.03.54.0 040.60.81 Pore diameter(nm) Relative pressure(P/P)
IV型等温线(中孔分布〕 1.0 1.5 2.0 2.5 3.0 3.5 4.0 0.0 0.1 0.2 0.3 0.4 (a) (b) dV/dD pore volume(cm 3g-1) Pore diameter (nm) 0.0 0.2 0.4 0.6 0.8 1.0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a) (b) Vol. adsorbed (cm 3/g STP) Relative pressure (P/P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