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作一点统计 ………………………………………………… 365 一个社会党的一小段历史(2月底)…………………………… 371—375 附 录 《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分裂》一文提纲 (1916年6月21日〔7月4日)以后)………………………… 377—379 在格·叶·季诺维也夫关于“论废除武装”文章的 书面意见上作的批注(8月) ……………………………… 380—381 《帝国主义和对它的态度》一文提纲(不晚于10月)……… 382—384 《瑞士社会民主党内齐美尔瓦尔德左派的任务》提纲的 要点(10月23日〔11月5日〕以前)………………………… 385—388 《瑞士社会民主党对战争态度的提纲》的“实践部分”草稿 (11月底—12月初)…………………………………………… 389—390 为讨论瑞士社会民主党内齐美尔瓦尔德左派的任务而 准备的提纲要点(12月初)………………………………… 391—394 《关于1905年革命的报告》的提纲 (1917年1月9日〔22日〕以前)……………………………… 395—399 《统计学和社会学》一书提纲(1月) ………………………… 400—404 注释 ……………………………………………………… 405—454 年表 ……………………………………………………… 455—490 插 图 1916年列宁《论面目全非的马克思主义和“帝国主义经济主义”》 一文手稿第1页 ……………………………………………………… 117 目 录
第一章 作一点统计 ………………………………………………… 365 一个社会党的一小段历史(2月底)…………………………… 371—375 附 录 《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分裂》一文提纲 (1916年6月21日〔7月4日)以后)………………………… 377—379 在格·叶·季诺维也夫关于“论废除武装”文章的 书面意见上作的批注(8月) ……………………………… 380—381 《帝国主义和对它的态度》一文提纲(不晚于10月)……… 382—384 《瑞士社会民主党内齐美尔瓦尔德左派的任务》提纲的 要点(10月23日〔11月5日〕以前)………………………… 385—388 《瑞士社会民主党对战争态度的提纲》的“实践部分”草稿 (11月底—12月初)…………………………………………… 389—390 为讨论瑞士社会民主党内齐美尔瓦尔德左派的任务而 准备的提纲要点(12月初)………………………………… 391—394 《关于1905年革命的报告》的提纲 (1917年1月9日〔22日〕以前)……………………………… 395—399 《统计学和社会学》一书提纲(1月) ………………………… 400—404 注释 ……………………………………………………… 405—454 年表 ……………………………………………………… 455—490 插 图 1916年列宁《论面目全非的马克思主义和“帝国主义经济主义”》 一文手稿第1页 ……………………………………………………… 117 目 录
1916年列宁《致拥护反战斗争以及同投靠本国政府的 社会党人斗争的工人》一文手稿第1页……………………………… 279 1917年列宁《关于1905年革命的报告》手稿第1页 …………………… 315 列 宁 全 集 第 二 十 八 卷
1916年列宁《致拥护反战斗争以及同投靠本国政府的 社会党人斗争的工人》一文手稿第1页……………………………… 279 1917年列宁《关于1905年革命的报告》手稿第1页 …………………… 315 列 宁 全 集 第 二 十 八 卷
前 言 本卷收载列宁在1916年7月至1917年2月俄国发生第二次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期间所写的著作。 1916年下半年和1917年初,世界政治中出现了由帝国主义 战争转向帝国主义和平的迹象。交战的两个帝国主义集团都已疲 备不堪,任何一方都没有取得决定性的优势。人民群众蒙受战争的 深重灾难,愤激情绪大为增长。各交战国国内的革命形势趋向激 化,殖民地和附属国被压迫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日益声势浩大。在 这种形势下,帝国主义资产阶级开始酝酿签订和约,以便“和平地” 分赃,“和平地”解除千百万无产者的武装,用微小的让步来掩盖他 们继续掠夺殖民地和压迫弱小民族的勾当。列宁在这个时期继续 制定布尔什维克党在战争、和平和革命问题上的理论和策略,继续 揭露和批判社会沙文主义、中派主义和社会和平主义,进一步发展 了列宁关于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以及民族殖民地问题的学 说。 在帝国主义时代,民族自决权问题成了特别紧要和迫切的问 题。列宁在1916年7月撰写的《论尤尼乌斯的小册子》和《关于自 决问题的争论总结》两篇文章,总结了1915—1916年展开的一场 有俄国、德国、荷兰和波兰的社会党人参加的关于民族自决权的国 际性争论,批评了罗·卢森堡、安·潘涅库克等人在帝国主义时代 Ⅰ
前 言 本卷收载列宁在1916年7月至1917年2月俄国发生第二次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期间所写的著作。 1916年下半年和1917年初,世界政治中出现了由帝国主义 战争转向帝国主义和平的迹象。交战的两个帝国主义集团都已疲 备不堪,任何一方都没有取得决定性的优势。人民群众蒙受战争的 深重灾难,愤激情绪大为增长。各交战国国内的革命形势趋向激 化,殖民地和附属国被压迫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日益声势浩大。在 这种形势下,帝国主义资产阶级开始酝酿签订和约,以便“和平地” 分赃,“和平地”解除千百万无产者的武装,用微小的让步来掩盖他 们继续掠夺殖民地和压迫弱小民族的勾当。列宁在这个时期继续 制定布尔什维克党在战争、和平和革命问题上的理论和策略,继续 揭露和批判社会沙文主义、中派主义和社会和平主义,进一步发展 了列宁关于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以及民族殖民地问题的学 说。 在帝国主义时代,民族自决权问题成了特别紧要和迫切的问 题。列宁在1916年7月撰写的《论尤尼乌斯的小册子》和《关于自 决问题的争论总结》两篇文章,总结了1915—1916年展开的一场 有俄国、德国、荷兰和波兰的社会党人参加的关于民族自决权的国 际性争论,批评了罗·卢森堡、安·潘涅库克等人在帝国主义时代 Ⅰ
放弃民族自决权要求的错误观点,深入地论述了列宁在1916年初 撰写的《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自决权(提纲)》(见本版第27卷)中 提出的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论尤尼乌斯的小册子》一文批判了罗·卢森堡和德国左派集 团“国际派”的下述论点:在帝国主义时代不可能再有任何民族战 争,因为世界已经被一小撮帝国主义强国瓜分完毕,任何民族战争 都会由于触犯某一帝国主义强国或帝国主义联盟的利益而转化为 帝国主义战争。列宁批评说,罗·卢森堡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具体 情况要具体分析的要求,她把1914年爆发的战争是帝国主义战争 而不是民族战争的正确估计搬到帝国主义时代的一切战争上去, 忘记了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运动,抹杀了帝国主义战争和民族战 争之间的差别。列宁指出:在帝国主义时代,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 民族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拥有10亿人的殖民地已经出现了民族解 放运动;甚至在欧洲也不能认为不可能发生民族战争,例如受民族 压迫的或被兼并的弱小国家反对帝国主义强国的民族战争,更不 用说欧洲东部的大规模民族运动。列宁还认为,在一定的条件下, 帝国主义战争也有可能转化为民族战争。列宁说,假如欧洲无产阶 级今后20年还是软弱无力,假如目前这场战争的结局是拿破仑那 样的人获得胜利并且奴役许多有生命力的民族国家,假如美国和 日本帝国主义再继续维持20年或更长的时间,那就可能在欧洲发 生伟大的民族战争。列宁的这个论断为后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所 证实。 《关于自决问题的争论总结》一文揭示了波兰以及荷兰的左派 社会民主党人在民族问题上的错误观点。波兰社会民主党人认为, 民族自决权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因为社会主义消灭造成民族 Ⅱ 列 宁 全 集 第 二 十 八 卷
放弃民族自决权要求的错误观点,深入地论述了列宁在1916年初 撰写的《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自决权(提纲)》(见本版第27卷)中 提出的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论尤尼乌斯的小册子》一文批判了罗·卢森堡和德国左派集 团“国际派”的下述论点:在帝国主义时代不可能再有任何民族战 争,因为世界已经被一小撮帝国主义强国瓜分完毕,任何民族战争 都会由于触犯某一帝国主义强国或帝国主义联盟的利益而转化为 帝国主义战争。列宁批评说,罗·卢森堡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具体 情况要具体分析的要求,她把1914年爆发的战争是帝国主义战争 而不是民族战争的正确估计搬到帝国主义时代的一切战争上去, 忘记了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运动,抹杀了帝国主义战争和民族战 争之间的差别。列宁指出:在帝国主义时代,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 民族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拥有10亿人的殖民地已经出现了民族解 放运动;甚至在欧洲也不能认为不可能发生民族战争,例如受民族 压迫的或被兼并的弱小国家反对帝国主义强国的民族战争,更不 用说欧洲东部的大规模民族运动。列宁还认为,在一定的条件下, 帝国主义战争也有可能转化为民族战争。列宁说,假如欧洲无产阶 级今后20年还是软弱无力,假如目前这场战争的结局是拿破仑那 样的人获得胜利并且奴役许多有生命力的民族国家,假如美国和 日本帝国主义再继续维持20年或更长的时间,那就可能在欧洲发 生伟大的民族战争。列宁的这个论断为后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所 证实。 《关于自决问题的争论总结》一文揭示了波兰以及荷兰的左派 社会民主党人在民族问题上的错误观点。波兰社会民主党人认为, 民族自决权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因为社会主义消灭造成民族 Ⅱ 列 宁 全 集 第 二 十 八 卷
压迫的经济前提,从而使民族自决权没有任何基础。他们断定,在 社会主义下将不存在国家,社会主义社会中的民族只有文化和语 言单位的性质,地域划分只能根据生产的需要来确定。列宁在批驳 这种不考虑一般的国家问题的非政治的理论时写道,以经济为基 础的社会主义决不完全归结于经济,要铲除民族压迫,必须有社会 主义生产这个基础,但是,在这个基础上还必须有民主的国家组 织、民主的军队等等。无产阶级把资本主义改造成社会主义之后, 就会造成完全铲除民族压迫的可能,而只有在各方面都充分实行 民主,直到按照居民的共同感情确定国界,直到有分离的充分自 由,这种可能才会变为现实。也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加速民族 的接近和融合,其结果便是国家消亡。 列宁在批判波兰社会民主党人在殖民地问题上把欧洲和殖民 地对立起来的错误时阐述了资本主义国家中的革命运动同殖民地 的民族解放运动之间的紧密关系。列宁一再提起马克思提出的“压 迫其他民族的民族是不能自由的”这一国际主义原则,指出对压迫 国家的工人进行国际主义教育的重心应当是宣传并坚持被压迫国 家有分离的自由,把一切民族的利益置于本民族之上。同时列宁要 求被压迫民族的社会民主党人应强调各民族的联合、压迫民族和 被压迫民族的工人之间的团结,反对小民族的狭隘性、封闭性和互 相隔离。列宁认为,只有这样贯彻执行国际主义原则,才能在争取 社会主义的共同斗争中把各民族的劳动者团结起来并保证他们取 得胜利。列宁还指出,对工人阶级进行国际主义教育的任务在无产 阶级革命胜利以后仍然十分重要,因为“民族的恶感不会很快消 失;被压迫民族对压迫民族的憎恨(也是完全正当的)暂时还会存 在,只有社会主义胜利以后,在各民族间彻底确立了完全的民主关 前 言 Ⅲ
压迫的经济前提,从而使民族自决权没有任何基础。他们断定,在 社会主义下将不存在国家,社会主义社会中的民族只有文化和语 言单位的性质,地域划分只能根据生产的需要来确定。列宁在批驳 这种不考虑一般的国家问题的非政治的理论时写道,以经济为基 础的社会主义决不完全归结于经济,要铲除民族压迫,必须有社会 主义生产这个基础,但是,在这个基础上还必须有民主的国家组 织、民主的军队等等。无产阶级把资本主义改造成社会主义之后, 就会造成完全铲除民族压迫的可能,而只有在各方面都充分实行 民主,直到按照居民的共同感情确定国界,直到有分离的充分自 由,这种可能才会变为现实。也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加速民族 的接近和融合,其结果便是国家消亡。 列宁在批判波兰社会民主党人在殖民地问题上把欧洲和殖民 地对立起来的错误时阐述了资本主义国家中的革命运动同殖民地 的民族解放运动之间的紧密关系。列宁一再提起马克思提出的“压 迫其他民族的民族是不能自由的”这一国际主义原则,指出对压迫 国家的工人进行国际主义教育的重心应当是宣传并坚持被压迫国 家有分离的自由,把一切民族的利益置于本民族之上。同时列宁要 求被压迫民族的社会民主党人应强调各民族的联合、压迫民族和 被压迫民族的工人之间的团结,反对小民族的狭隘性、封闭性和互 相隔离。列宁认为,只有这样贯彻执行国际主义原则,才能在争取 社会主义的共同斗争中把各民族的劳动者团结起来并保证他们取 得胜利。列宁还指出,对工人阶级进行国际主义教育的任务在无产 阶级革命胜利以后仍然十分重要,因为“民族的恶感不会很快消 失;被压迫民族对压迫民族的憎恨(也是完全正当的)暂时还会存 在,只有社会主义胜利以后,在各民族间彻底确立了完全的民主关 前 言 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