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10用估算法求静态工作点 由式(7.1)~(7.3)得 p≈0.04mA=40uA C=B/3=37.5×0.04mA=1.5mA CEUc-lR=12-1.5×4=6V 20用图解法求静态工作点 由 CEC Cc-icRc=12-4c得 M点(12,0);N点(0,3)
解: 1 0 用估算法求静态工作点 由式(7. 1)~(7. 3)得 IB ≈0.04mA=40µA IC ≈βIB =37.5×0.04mA=1.5mA UCE =UCC - ICRC=12-1.5×4=6V 2 0 用图解法求静态工作点 由 uCE = UCC - iCRC = 12 - 4iC 得 M点(12,0); N点(0,3)
MN与B=b=40μA的那条输出特性曲线相交点,即 是静态工作点Q。从曲线上可查出:1=40uA, 5mA,U=6V。与估算法所得结果一致 3电路参数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 (1)RB增大时,L减小,Q点降低,三极管趋向于 截止。 (2)RB减小时,DB增大,Q点抬高,三极管趋向 于饱和。此时三极管均会失去放大作用
MN与iB =IB =40μA的那条输出特性曲线相交点,即 是 静 态 工 作 点 Q 。 从 曲 线 上 可 查 出 : IB =40μA , IC =1.5mA,UCE =6V。与估算法所得结果一致。 3.电路参数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 (1) RB 增大时,IB减小,Q点降低,三极管趋向于 截止。 (2) RB 减小时,IB 增大,Q点抬高,三极管趋向 于饱和。此时三极管均会失去放大作用
713动态分析 图解法 (1)负载开路时输入和输出电压、电流波形的分 析 根据u波形,在输入特性曲线上求i和up的波形 根据i波形,在输出特性曲线和直流负载线上求 uc和up的变化,如图75所示
1. 图解法 (1) 负载开路时输入和输出电压、电流波形的分 析 根据ui波形,在输入特性曲线上求iB和uBE的波形 根据iB波形,在输出特性曲线和直流负载线上求 iC、uRC和uCE的变化 ,如图7.5所示。 7.1.3 动态分析
is(pA B (uA) 60 20uA ,IV) 40 0 20HA 上_20 r ii 20 IB 40uA Un(V) 2 0.20.40.60.81.0 v 0. 02sinwAv)2x 图75(a)
图7.5(a)
②)带负载时输入和输出电压、电流波形分析 作交流负载线: 10先作出直流负载线MN,确定Q点。 2在u坐标轴上,以UE为起点向正方向取一段 R1的电压值,得到C点。 3过CQ作直线CD,即为交流负载线,如图7.5所 (3)放大电路的非线性失真 截止失真:三极管进人截止区而引起的失真。通 过减小基极偏置电阻RB的阻值来消除
(2) 带负载时输入和输出电压、电流波形分析 作交流负载线: 1 0 先作出直流负载线MN,确定Q点。 2 0 在uCE坐标轴上,以UCE为起点向正方向取一段IC R / L 的电压值,得到C点。 3 0 过CQ作直线CD,即为交流负载线,如图7. 5所 示。 (3) 放大电路的非线性失真 截止失真: 三极管进人截止区而引起的失真 。通 过减小基极偏置电阻RB的阻值来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