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鸿优化系列丛书 志鸿优化网,永远提供更新的: 丛书主编任志湖。 http://www.zhyh.org 综合检测(B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小题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0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关于牛顿运动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惯性就是物体保持静止状态的性质 B.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作用效果总相同 C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就是加速度 D.力的国际制单位“牛顿”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定义的 答案p 解析惯性就是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选项A错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作用效果不一 定相同,选项B错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与质量有关,选项C错误;单位“牛顿”是根据牛顿 第二定律定义的,选项D正确。 2.某同学自编了这样一道题:“一架小型客机从静止开始在跑道上滑行,经过时刻1=20s离开地面。它 在跑道上滑行过程中的位移x=400m,离开地面的平均速度v1=40/s,求它滑行过程的瞬时速度 2。”从题中可以看出,该同学用的概念正确的有() A.位移x B.时刻t C.平均速度1 D.瞬时速度2 答案A 解析=20s指的是时间,选项B错误。1=40m/s是瞬时速度,2是平均速度,选项C、D错误。x=400 m是位移,选项A正确。 3.一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下列速度ⅴ和位移x 的关系图像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 1
1 综合检测(B 卷) (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7 小题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8~10 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4 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 1.下列关于牛顿运动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惯性就是物体保持静止状态的性质 B.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作用效果总相同 C.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就是加速度 D.力的国际制单位“牛顿”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定义的 答案:D 解析:惯性就是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选项 A 错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作用效果不一 定相同,选项 B 错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与质量有关,选项 C 错误;单位“牛顿”是根据牛顿 第二定律定义的,选项 D 正确。 2.某同学自编了这样一道题:“一架小型客机从静止开始在跑道上滑行,经过时刻 t=20 s 离开地面。它 在跑道上滑行过程中的位移 x=400 m,离开地面的平均速度 v1=40 m/s,求它滑行过程的瞬时速度 v2。”从题中可以看出,该同学用的概念正确的有( ) A.位移 x B.时刻 t C.平均速度 v1 D.瞬时速度 v2 答案:A 解析:t=20 s 指的是时间,选项 B 错误。v1=40 m/s 是瞬时速度,v2 是平均速度,选项 C、D 错误。x=400 m 是位移,选项 A 正确。 3.一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下列速度 v 和位移 x 的关系图像中,能描述该过程的是( )
志鸿优化系列丛书 志鸿优化网,永远提供更新的: 丛书主编任志湖。 http://www.zhyh.org 答案A 解析由匀加速运动速度与位移的关系2-2x,可知x图像应为开口向x轴正方向的抛物线的一部 分,选项C、D错误;当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由2-v2=2a2x,得2=v2+2a2x,且a2<0,所以x图 像应为开口向x轴负方向的抛物线的一部分,选项A正确,B错误。 4.大小相等的力F按如图所示的四种方式作用在相同的物体上,使物体能沿不同粗糙程度的水平面 匀速运动,则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最大的是( 30 B 答案A 解析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有FA=F,FB=Fcos30°,F℃=Fcos30°,FD=Fcos60°,知物体与水平面间 的摩擦力最大的是A选项。 5.下图为甲物体和乙物体在平直地面上同向运动的1图像,己知10时甲在乙前方x0=60m处,则在 0~4s的时间内甲和乙之间的最大距离为() 4 /(m.s) A.8m B.14m C.68m D.52m 答案 2
2 答案:A 解析:由匀加速运动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v 2=2a1x,可知 v-x 图像应为开口向 x 轴正方向的抛物线的一部 分,选项 C、D 错误;当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由 v 2 -𝑣0 2=2a2x,得 v 2=𝑣0 2+2a2x,且 a2<0,所以 v-x 图 像应为开口向 x 轴负方向的抛物线的一部分,选项 A 正确,B 错误。 4.大小相等的力 F 按如图所示的四种方式作用在相同的物体上,使物体能沿不同粗糙程度的水平面 匀速运动,则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最大的是( ) 答案:A 解析: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有 FfA=F,FfB=Fcos 30°,FfC=Fcos 30°,FfD=Fcos 60°,知物体与水平面间 的摩擦力最大的是 A 选项。 5.下图为甲物体和乙物体在平直地面上同向运动的 v-t 图像,已知 t=0 时甲在乙前方 x0=60 m 处,则在 0~4 s 的时间内甲和乙之间的最大距离为( ) A.8 m B.14 m C.68 m D.52 m 答案:C
志鸿优化系列丛书 志鸿优化网,永远提供更新的: 丛书主编任志河。 http://www.zhyh.org 解析在0~4s的时间内甲和乙有最大距离时,甲和乙的速度相等,即1=3s时甲和乙有最大距离。0~3 s的时间内甲的位移大小为x×2×8m+×(4+8)×1m=l4m,x×3x4m=-6m,则在04s的时间内 甲和乙之间的最大距离为△r=0+x甲-x乙=68m,选项C正确。 6.一列火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人站在第一节车厢前端的路旁观测,第一节车厢通过他 历时2s,整列火车通过他历时6s,则这列火车的车厢有() A3节 B.6节 C.9节 D.12节 答案 解析设-节车厢的长为,则12at2nlat2,将1-2s2=6s代入上面两式,解得n=9,选项C正 确。 7.如图所示,小球A质量为m,木块B质量为2m,两物体通过竖直轻弹簧连接放置在水平面上静止。 现对A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恒力F,使小球A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当弹簧恢复原长时小球A速度恰好 最大,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在木块B对地面压力为零时,小球A的加速度大小为() AO nBm A.3g B.1.5g C.2g D.2.5g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当弹簧处于原长时A球速度最大,则F=mg,当木块B对地面压力为零时,弹簧处于伸 长状态,对B受力分析,此时有a=2mg,对A根据牛顿运动定律有c+mg-F=ma,解得a=2g,选项C正 确。 8.一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从A点运动到C点所用的时间为1,B为AC段的中点,物体在AB段运 动的平均速度为v,在BC段运动的平均速度为2v,则() A.物体在AC段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B.A、C之间的距离为1.5v1 C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号 D.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答案AC 3
3 解析:在 0~4 s 的时间内甲和乙有最大距离时,甲和乙的速度相等,即 t=3 s 时甲和乙有最大距离。0~3 s 的时间内甲的位移大小为 x 甲= 1 2 ×2×8 m+ 1 2 ×(4+8)×1 m=14 m,x 乙= 1 2 ×3×4 m=6 m,则在 0~4 s 的时间内 甲和乙之间的最大距离为 Δx=x0+x 甲-x 乙=68 m,选项 C 正确。 6.一列火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人站在第一节车厢前端的路旁观测,第一节车厢通过他 历时 2 s,整列火车通过他历时 6 s,则这列火车的车厢有( ) A.3 节 B.6 节 C.9 节 D.12 节 答案:C 解析:设一节车厢的长为 l,则 l=1 2 𝑎𝑡1 2 ,nl=1 2 𝑎𝑡2 2 ,将 t1=2 s,t2=6 s 代入上面两式,解得 n=9,选项 C 正 确。 7.如图所示,小球 A 质量为 m,木块 B 质量为 2m,两物体通过竖直轻弹簧连接放置在水平面上静止。 现对 A 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恒力 F,使小球 A 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当弹簧恢复原长时小球 A 速度恰好 最大,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g。则在木块 B 对地面压力为零时,小球 A 的加速度大小为( ) A.3g B.1.5g C.2g D.2.5g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当弹簧处于原长时 A 球速度最大,则 F=mg,当木块 B 对地面压力为零时,弹簧处于伸 长状态,对 B 受力分析,此时有 kx=2mg,对 A 根据牛顿运动定律有 kx+mg-F=ma,解得 a=2g,选项 C 正 确。 8. 一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从 A 点运动到 C 点所用的时间为 t,B 为 AC 段的中点,物体在 AB 段运 动的平均速度为 v,在 BC 段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2v,则( ) A.物体在 AC 段运动的平均速度为4 3 v B.A、C 之间的距离为 1.5vt C.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2𝑣 𝑡 D.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𝑣 𝑡 答案:AC
志鸿优化系列丛书 志鸿优化网,永远提供更新的! 丛书主编任志湖。 http://www.zhyh.org 解析物体在AC段的平均速度D= =专,选项A正确,4、C间的距离x-1字,选项B错误AB 段的平均速度为g,则vaBC段的平均速度为2y,则2C联立两式解得Cv4=2,则加速度 2 2 aG:4-华选项C正确,D错误。 t 9.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在挡板作用下静止在倾角为0的光滑斜面上,下列关于小球受力的 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的重力在乙种情况下不产生对斜面的作用效果 B.小球均受重力、斜面的弹力、挡板的弹力 C.小球受到挡板的作用力的大小、方向均相同 D.撤去挡板,小球所受合力方向将沿斜面向下 答案BD 解析根据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的受力特点知,两球受挡板作用力的方向分别为水平向右和沿斜面向上, 重力按实际作用效果可分解为使物体压紧斜面的力和使物体压紧挡板的力。撤去挡板后,小球受力 的大小、方向也随之发生变化,甲、乙两种情况下小球所受的合力大小均为mgs0,方向沿斜面向 下,选项B、D正确。 10.如图所示,A、B质量均为m,叠放在轻质弹簧上(弹簧下端固定于地面上),对A施加一竖直向下、 大小为F(F>2mg)的力,将弹簧再压缩一段距离(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而处于平衡状态,现突然撤 去力F。设两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A、B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为F,则关于F、的说法正确的是 (重力加速度为g)( 7n777 A.刚撤去外力F时,FNm+里 2 B.弹簧弹力等于F时,FA号 C.两物体A、B的速度最大时,FN=mg D.弹簧恢复原长时,FN=mg
4 解析:物体在 AC 段的平均速度𝑣 = 𝑥 𝑥 2 𝑣 + 𝑥 2 2𝑣 = 4 3 v,选项 A 正确;A、C 间的距离 x=𝑣t= 4 3 vt,选项 B 错误;AB 段的平均速度为 v,则 v= 𝑣𝐴+𝑣𝐵 2 ,BC 段的平均速度为 2v,则 2v= 𝑣𝐵+𝑣𝐶 2 ,联立两式解得 vC-vA=2v,则加速度 a= 𝑣𝐶 -𝑣𝐴 𝑡 = 2𝑣 𝑡 ,选项 C 正确,D 错误。 9.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在挡板作用下静止在倾角为 θ 的光滑斜面上,下列关于小球受力的 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的重力在乙种情况下不产生对斜面的作用效果 B.小球均受重力、斜面的弹力、挡板的弹力 C.小球受到挡板的作用力的大小、方向均相同 D.撤去挡板,小球所受合力方向将沿斜面向下 答案:BD 解析:根据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的受力特点知,两球受挡板作用力的方向分别为水平向右和沿斜面向上, 重力按实际作用效果可分解为使物体压紧斜面的力和使物体压紧挡板的力。撤去挡板后,小球受力 的大小、方向也随之发生变化,甲、乙两种情况下小球所受的合力大小均为 mgsin θ,方向沿斜面向 下,选项 B、D 正确。 10. 如图所示,A、B 质量均为 m,叠放在轻质弹簧上(弹簧下端固定于地面上),对 A 施加一竖直向下、 大小为 F(F>2mg)的力,将弹簧再压缩一段距离(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而处于平衡状态,现突然撤 去力 F。设两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 A、B 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为 FN,则关于 FN 的说法正确的是 (重力加速度为 g)( ) A.刚撤去外力 F 时,FN= 𝑚𝑔+𝐹 2 B.弹簧弹力等于 F 时,FN= 𝐹 2 C.两物体 A、B 的速度最大时,FN=mg D.弹簧恢复原长时,FN=mg
志鸿优化系列丛书 志鸿优化网永远提供更新的! 丛书主编任志湖。 http://www.zhyh.org 答案BC 解析刚撒去外力F时,由牛顿第二定律知对A、B整体有F=2ma1,对物体A有F-mg=ma1,联立得 FN号+mg,选项A错误:当弹黄弹力大小等于F时,有F-2mg-2ma,FN-mg=ma,联立得N艺选项B 正确;当两物体A、B的加速度为零时,两者速度最大,则有FN=mg,选项C正确;当弹簧恢复原长时,弹 簧不提供弹力,此时两物体恰好分离,A、B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为0,选项D错误。 二、实验题(共2小题,共18分) 11.(8分)(2020山东卷)2020年5月,我国进行了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测量,其中一种方法是通过使用重 力仪测量重力加速度,进而间接测量海拔高度。某同学受此启发就地取材设计了如下实验,测量当地 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实验步骤如下: 手机 垫块 777727777727777777777777777777777 必 ()如图甲所示,选择合适高度的垫块,使木板的倾角为53°,在其上表面固定一与小物块下滑路径平 行的刻度尺(图中未画出)。 ()调整手机使其摄像头正对木板表面,开启视频录像功能。将小物块从木板顶端释放,用手机记录 下小物块沿木板向下做加速直线运动的情况。然后通过录像的回放,选择小物块运动路径上合适的 一点作为测量参考点,得到小物块相对于该点的运动距离L与运动时间1的数据。 (西该同学选取部分实验数据,画出了马1图像,利用图像数据得到小物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5.6 m/s2。 (i)再次调节垫块,改变木板的倾角,重复实验。 回答以下问题 (1)当木板的倾角为37°时,所绘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得,物块过测量参考点时速度的大小为 一/s,选取图线上位于坐标纸网格交叉点上的A、B两点,利用A、B两点数据得到小物块下滑 加速度的大小为 一m/s2。(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5
5 答案:BC 解析:刚撤去外力 F 时,由牛顿第二定律知对 A、B 整体有 F=2ma1,对物体 A 有 FN-mg=ma1,联立得 FN= 𝐹 2 +mg,选项 A 错误;当弹簧弹力大小等于 F 时,有 F-2mg=2ma2,FN-mg=ma2,联立得 FN= 𝐹 2 ,选项 B 正确;当两物体 A、B 的加速度为零时,两者速度最大,则有 FN=mg,选项 C 正确;当弹簧恢复原长时,弹 簧不提供弹力,此时两物体恰好分离,A、B 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为 0,选项 D 错误。 二、实验题(共 2 小题,共 18 分) 11.(8 分)(2020·山东卷)2020 年 5 月,我国进行了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测量,其中一种方法是通过使用重 力仪测量重力加速度,进而间接测量海拔高度。某同学受此启发就地取材设计了如下实验,测量当地 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实验步骤如下: 甲 (ⅰ)如图甲所示,选择合适高度的垫块,使木板的倾角为 53°,在其上表面固定一与小物块下滑路径平 行的刻度尺(图中未画出)。 (ⅱ)调整手机使其摄像头正对木板表面,开启视频录像功能。将小物块从木板顶端释放,用手机记录 下小物块沿木板向下做加速直线运动的情况。然后通过录像的回放,选择小物块运动路径上合适的 一点作为测量参考点,得到小物块相对于该点的运动距离 L 与运动时间 t 的数据。 (ⅲ)该同学选取部分实验数据,画出了2𝐿 𝑡 -t 图像,利用图像数据得到小物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 5.6 m/s2。 (ⅳ)再次调节垫块,改变木板的倾角,重复实验。 回答以下问题: (1)当木板的倾角为 37° 时,所绘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得,物块过测量参考点时速度的大小为 m/s;选取图线上位于坐标纸网格交叉点上的 A、B 两点,利用 A、B 两点数据得到小物块下滑 加速度的大小为 m/s2。(结果均保留 2 位有效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