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鸿优化系列丛书 志鸿优化网,永远提供更新的: 丛书主编任志湖。 http://www.zhyh.org 综合检测(A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小题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0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太空跳伞是一种挑战人类极限的运动,某极限运动员乘氦气球到达39k高空后纵身跳下,在平流 层接近真空的环境里自由落体持续了60s,在距离地面21km时才打开降落伞减速。关于该运动员 在这段自由落体运动时间里的位移或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认为重力加速度g取10/s2,且不随 高度的变化而变化)() A.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是3.9×104m B.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是2.1×10m C.自由落体运动的末速度是6.0×10?m/s D.自由落体运动的平均速度是6.0×102m/s 含案c 解析根据题意,运动员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1-60s,因此,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h-32-1.8×10m, 选项A、B错误;运动员自由落体的末速度v=g1=6.0×102m/s,选项C正确;自由落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可=-3.0×102m/s,选项D错误。 2.如图所示的实验可以用来研究物体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当手拉木板从木块下抽出时,弹簧测力 计的示数为F,由此可知() T风 木板 》木块 A.木板与桌面间的滑动摩擦力等于F: B.木块与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等于F: C.绳子对木板的拉力等于F D.人手对绳子的拉力等于F 1
1 综合检测(A 卷) (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7 小题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8~10 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4 分, 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 1.太空跳伞是一种挑战人类极限的运动,某极限运动员乘氦气球到达 39 km 高空后纵身跳下,在平流 层接近真空的环境里自由落体持续了 60 s,在距离地面 21 km 时才打开降落伞减速。关于该运动员 在这段自由落体运动时间里的位移或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认为重力加速度 g 取 10 m/s2 ,且不随 高度的变化而变化)( ) A.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是 3.9×104 m B.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是 2.1×104 m C.自由落体运动的末速度是 6.0×102 m/s D.自由落体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6.0×102 m/s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运动员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 t=60 s,因此,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 h=1 2 gt2=1.8×104 m, 选项 A、B 错误;运动员自由落体的末速度 v=gt=6.0×102 m/s,选项 C 正确;自由落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𝑣 = 1 2 v=3.0×102 m/s,选项 D 错误。 2.如图所示的实验可以用来研究物体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当手拉木板从木块下抽出时,弹簧测力 计的示数为 Ff,由此可知( ) A.木板与桌面间的滑动摩擦力等于 Ff B.木块与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等于 Ff C.绳子对木板的拉力等于 Ff D.人手对绳子的拉力等于 Ff
志鸿优化系列丛书 志鸿优化网,永远提供更新的: 丛书主编任志河。 http://www.zhyh.org 答案B 解析由于木块静止,所受滑动摩擦力等于弹簧的弹力F,选项B正确,A错误;绳子对木板的拉力、人 手对绳子的拉力都未知,选项C、D错误。 3.以%=20m/s的速度竖直上抛一小球,2s后以相同的初速度在同一点竖直上抛另一小球。g取10 m/s2,则两球相碰处离出发点的高度是() A.10m B.15m C.20m D.30m 含案B 解析设第二个小球抛出后经1时间与第一个小球相遇,根据位移相等有w(1+2s)81+2s2=o13P, 解得1=ls代入位移公式h=w3r,解得h-15m,选项B正确。 4.减速带是交叉路口常见的一种交通设施,车辆驶过减速带时要减速,以保障行人的安全。当汽车前 轮刚爬上减速带时,减速带对车轮的弹力为F,下图中弹力F画法正确且分解合理的是() 车轮 速带 速带 主轮 减速带 D 答案B 解析减速带对车轮的弹力方向垂直车轮和减速带的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选项A、C错误;按照力 的作用效果分解,将F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水平方向的分力产生的效果减慢汽车的速度,竖直 方向的分力产生向上运动的作用效果,选项B正确,D错误。 5.如图所示,有A、B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并排放在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上,B球被竖直板挡住。 不计一切摩擦,则A、B之间的作用力与竖直挡板对B的作用力之比为() B A号 c 2
2 答案:B 解析:由于木块静止,所受滑动摩擦力等于弹簧的弹力 Ff,选项 B 正确,A 错误;绳子对木板的拉力、人 手对绳子的拉力都未知,选项 C、D 错误。 3.以 v0=20 m/s 的速度竖直上抛一小球,2 s 后以相同的初速度在同一点竖直上抛另一小球。g 取 10 m/s2 ,则两球相碰处离出发点的高度是( ) A.10 m B.15 m C.20 m D.30 m 答案:B 解析:设第二个小球抛出后经 t 时间与第一个小球相遇,根据位移相等有 v0(t+2 s)- 1 2 g(t+2 s)2=v0t- 1 2 gt2 , 解得 t=1 s,代入位移公式 h=v0t- 1 2 gt2 ,解得 h=15 m,选项 B 正确。 4.减速带是交叉路口常见的一种交通设施,车辆驶过减速带时要减速,以保障行人的安全。当汽车前 轮刚爬上减速带时,减速带对车轮的弹力为 F,下图中弹力 F 画法正确且分解合理的是( ) 答案:B 解析:减速带对车轮的弹力方向垂直车轮和减速带的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选项 A、C 错误;按照力 的作用效果分解,将 F 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水平方向的分力产生的效果减慢汽车的速度,竖直 方向的分力产生向上运动的作用效果,选项 B 正确,D 错误。 5.如图所示,有 A、B 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并排放在倾角为 30°的固定斜面上,B 球被竖直板挡住。 不计一切摩擦,则 A、B 之间的作用力与竖直挡板对 B 的作用力之比为( ) A. √3 2 B. √3 3 C. √3 4 D. √3 6
志鸿优化系列丛书 志鸿优化网,永远提供更新的! 丛书主编任志湖。 http://www.zhyh.org 答案c 解析A、B之间的作用力等于A的重力沿着斜面的分力,即F1=mgsin30°,B球与竖直挡板间的作 用力方向与指板垂直,把A、B看成-个整体,即-2mgam30,所以号=县选项C正确。 `F2 6.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正方体物块置于风洞内的水平面上,其一面与风速垂直,当风速为时刚好 能推动该物块。己知风对物块的推力F∝S2,其中v为风速,S为物块迎风面积。当风速变为2%时, 刚好能推动用同一材料做成的另一正方体物块,则该物块的质量为() A.4m B.8m C.32m D.64m 含案p 解析根据题意知F-kS2,其中k为常量,根据水平方向二力平衡有umg=kS2,设物块的密度为p,正方 体物块的边长为1则m-pP,S-,得mg-侣),即mc,根据比值法,当风速为2时,该物块的质 量为64m.选项D正确。 7.物体A、B、C均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A、B、mc,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分 别为A、B、C,用平行于水平面的拉力F分别拉物体A、B、C,所得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如 图所示,A、B两物体的图线平行,则以下关系正确的是( A.mA<mB<mc B.mA<mB=mc C.uA<uB-uc D.uA=UB=uc 答案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umg=ma,得出加速度与力的函数关系为a mg,可以看出图像的斜率 为品A、B两物体的图像斜率相等,C的斜率最小,所以质量mA=m<mc,选项A、B错误;图像的纵截 距为-g,B和C的纵截距相等,A物体的截距最大,所以得出动摩擦因数A<B=C,所以选项C正确,D 错误。 3
3 答案:C 解析:A、B 之间的作用力等于 A 的重力沿着斜面的分力,即 F1=mgsin 30°,B 球与竖直挡板间的作 用力 F2 方向与挡板垂直,把 A、B 看成一个整体,即 F2=2mgtan 30°,所以𝐹1 𝐹2 = √3 4 ,选项 C 正确。 6.如图所示,一质量为 m 的正方体物块置于风洞内的水平面上,其一面与风速垂直,当风速为 v0 时刚好 能推动该物块。已知风对物块的推力 F∝Sv2 ,其中 v 为风速,S 为物块迎风面积。当风速变为 2v0 时, 刚好能推动用同一材料做成的另一正方体物块,则该物块的质量为( ) A.4m B.8m C.32m D.64m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知 F=kSv2 ,其中 k 为常量,根据水平方向二力平衡有 μmg=kSv2 ,设物块的密度为 ρ,正方 体物块的边长为 l,则 m=ρl 3 ,S=l2 ,得 μmg=k( 𝑚 𝜌 ) 2 3 v 2 ,即 m∝v 6 ,根据比值法,当风速为 2v0 时,该物块的质 量为 64m,选项 D 正确。 7.物体 A、B、C 均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它们的质量分别为 mA、mB、mC,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分 别为 μA、μB、μC,用平行于水平面的拉力 F 分别拉物体 A、B、C,所得加速度 a 与拉力 F 的关系如 图所示,A、B 两物体的图线平行,则以下关系正确的是( ) A.mA<mB<mC B.mA<mB=mC C.μA<μB=μC D.μA=μB=μC 答案:C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μmg=ma,得出加速度与力的函数关系为 a= 𝐹 𝑚 -μg,可以看出图像的斜率 为 1 𝑚 ,A、B 两物体的图像斜率相等,C 的斜率最小,所以质量 mA=mB<mC,选项 A、B 错误;图像的纵截 距为-μg,B 和 C 的纵截距相等,A 物体的截距最大,所以得出动摩擦因数 μA<μB=μC,所以选项 C 正确,D 错误
志鸿优化系列丛书 志鸿优化网永远提供更新的! 丛书主编任志湖。 http://www.zhyh.org 8.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刹车试验,若从=0时起汽车在运动过程中的位移与速度的二次方之间的关系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x/m 100021(m2.82) A.1=0时汽车的速度为10m/s B.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为2s C.刹车过程经过3s时汽车的位移为7.5m D.刹车过程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10m/s2 答案AB 图由国像可得x一2+10根据.w2-2可得x六器解得a=5m尽w=0mk选项A正 确,D错误:汽车刹车过程的时间为10迎-2s,选项B正确:汽车经过2s停止,因而经过35时汽车的 a 位移为x=10(要先判断在所给时间内,汽车是否已停止运动),选项C错误。 9.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为F,如果它们之间的夹角0固定不变,使其中一个力增大,则() A合力F一定增大 B.合力F的大小可能不变 C.合力F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D.当0°<0<90°时,合力F一定减小 答案BC 解析当两个力同向时,一个力增大,则合力一定增大;当两个力反向时,一个力增大,则合力可能减小,可 能增大,也可能大小不变,选项A错误,B、C正确;当0°<0<90°时,一个力增大,则合力一定增大,选 项D错误。 10.如图所示,小球放在光滑的墙与装有铰链的光滑薄板之间,薄板在F作用下逆时针转动,在墙与薄 板之间的夹角0缓慢地从90°逐渐减小的过程中() A.小球对薄板的正压力增大 B.小球对墙的正压力减小 C.小球对墙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 D.小球对薄板的压力不可能小于小球的重力
4 8.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刹车试验,若从 t=0 时起汽车在运动过程中的位移与速度的二次方之间的关系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0 时汽车的速度为 10 m/s B.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为 2 s C.刹车过程经过 3 s 时汽车的位移为 7.5 m D.刹车过程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10 m/s2 答案:AB 解析:由图像可得 x=- 1 10v 2+10,根据 v 2 -𝑣0 2=2ax 可得 x= 1 2𝑎 v 2 - 𝑣0 2 2𝑎 ,解得 a=-5 m/s2 ,v0=10 m/s,选项 A 正 确,D 错误;汽车刹车过程的时间为 t= 0-𝑣0 𝑎 =2 s,选项 B 正确;汽车经过 2 s 停止,因而经过 3 s 时汽车的 位移为 x=10 m(要先判断在所给时间内,汽车是否已停止运动),选项 C 错误。 9.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为 F,如果它们之间的夹角 θ 固定不变,使其中一个力增大,则( ) A.合力 F 一定增大 B.合力 F 的大小可能不变 C.合力 F 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D.当 0°<θ<90°时,合力 F 一定减小 答案:BC 解析:当两个力同向时,一个力增大,则合力一定增大;当两个力反向时,一个力增大,则合力可能减小,可 能增大,也可能大小不变,选项 A 错误,B、C 正确;当 0°<θ<90°时,一个力增大,则合力一定增大,选 项 D 错误。 10.如图所示,小球放在光滑的墙与装有铰链的光滑薄板之间,薄板在 F 作用下逆时针转动,在墙与薄 板之间的夹角 θ 缓慢地从 90°逐渐减小的过程中( ) A.小球对薄板的正压力增大 B.小球对墙的正压力减小 C.小球对墙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 D.小球对薄板的压力不可能小于小球的重力
志鸿优化系列丛书 志鸿优化网,永远提供更新的! 丛书主编任志湖。 http://www.zhyh.org 答案AD 解析根据小球重力的作用效果,可以将重力G分解为小球压板的力F1和小球压墙的力F2,作出平行 四边形如图所示,当0减小时,F1、F2均增大,而且在初始(0=90°)时F1最小,等于G,选项A、D正 确。 二、实验题(共2小题,共18分) 11.(10分)某同学在做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主要的两个实验步骤如下: ①把橡皮条的一端用图钉固定于P点,同时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将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位置O。这时 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则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分别为F4=N、FB= No 甲 B 丙 ②假如橡皮条的自由端仅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着,也把它拉到O点位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 示,则Fc=N。 (2)用4mm表示1N,在图丙中作出力FA、F:和Fc的图示。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在图丙中作出FA 和FB的合力F,F的大小为 N。 (3)实验的结果能否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选填“能或“不能)。 答案1)①3.404.00②6.00 J
5 答案:AD 解析:根据小球重力的作用效果,可以将重力 G 分解为小球压板的力 F1 和小球压墙的力 F2,作出平行 四边形如图所示,当 θ 减小时,F1、F2 均增大,而且在初始(θ=90°)时,F1最小,等于 G,选项 A、D 正 确。 二、实验题(共 2 小题,共 18 分) 11.(10 分)某同学在做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主要的两个实验步骤如下: ①把橡皮条的一端用图钉固定于 P 点,同时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将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位置 O。这时 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则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分别为 FA= N、FB= N。 甲 乙 丙 ②假如橡皮条的自由端仅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着,也把它拉到 O 点位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 示,则 FC= N。 (2)用 4 mm 表示 1 N,在图丙中作出力 FA、FB 和 FC的图示。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在图丙中作出 FA 和 FB 的合力 F,F 的大小为 N。 (3)实验的结果能否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选填“能”或“不能”)。 答案:(1)①3.40 4.00 ②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