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水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 土壤、岩石中的放射性物质向水环境的转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 它取决于地质、水文、土壤和岩石的种类、理化特性等。 比如,铀原子通常存在于岩石晶格中,晶格破坏,即岩石溶解时,它 由岩石转入水中,因此,影响溶解度的全部因素,都影响铀从岩石向 水中的转移。 同时,若水富含碳酸,铀也很容易随水转移——铀容易移动的主要原因。 由于水中放射性物质的含量受到多种因素制约,所以世界各国河水、 海水的放射性含量存在较大差异
2.水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 土壤、岩石中的放射性物质向水环境的转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 它取决于地质、水文、土壤和岩石的种类、理化特性等。 比如,铀原子通常存在于岩石晶格中,晶格破坏,即岩石溶解时,它 由岩石转入水中,因此,影响溶解度的全部因素,都影响铀从岩石向 水中的转移。 同时,若水富含碳酸,铀也很容易随水转移——铀容易移动的主要原因。 由于水中放射性物质的含量受到多种因素制约,所以世界各国河水、 海水的放射性含量存在较大差异
(1)河水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 铀 不同地区河水中铀的地理分布受多种盐类分布规律的影响,一般来 说,含矿物盐较少的河流含铀量较低,盐类组分较高的河流其含铀 量也较高。 我国对露天水源铀的限制浓度为50ug 钍我国对露天水源钍的限制浓度为100g 镭 我国对露天水源2Ra的限制浓度为30pCi。 天然水中的镭易被粘土和有机物吸附,所以放射性矿泉附近的沉积 物中含镭量较高
(1) 河水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 不同地区河水中铀的地理分布受多种盐类分布规律的影响,一般来 说,含矿物盐较少的河流含铀量较低,盐类组分较高的河流其含铀 量也较高。 铀 我国对露天水源铀的限制浓度为50μg/l。 钍 我国对露天水源钍的限制浓度为100μg/l。 镭 我国对露天水源226Ra的限制浓度为30pCi/l。 天然水中的镭易被粘土和有机物吸附,所以放射性矿泉附近的沉积 物中含镭量较高
温泉主要用于疗养,但有些温泉属于放射性矿泉,其含镭量高,有的 含氡量高,都不适宜农业和生活使用。 矿泉是珍贵的疗养资源。矿泉水作为饮料,需经专业机构鉴定,必须 符合《饮用水水质标准》。就放射性而言,应无人工放射性核素的污 染,氡一般不超过1×10-9C讥,镭不超过5×10-1Ci
温泉主要用于疗养,但有些温泉属于放射性矿泉,其含镭量高,有的 含氡量高,都不适宜农业和生活使用。 矿泉是珍贵的疗养资源。矿泉水作为饮料,需经专业机构鉴定,必须 符合《饮用水水质标准》。就放射性而言,应无人工放射性核素的污 染,氡一般不超过1×10-9Ci/l,镭不超过5×10-11Ci/l
(2)海水中的天然放射性 1943年以前,海水中只含天然放射性物质,而不含人工放射性。海 水中的天然放射性物质主要来源于河流泥沙的注入、海底岩石的侵 蚀风化以及宇宙射线。 ①海水中的铀含量 据推算,海洋所含铀的总量为42×109吨,较陆地铀的总含量高 4200倍。 海水中,随深度不同,铀的含量可能有较大变化,其存在的化学形 式为铀的络合物。 铀在海水中的滞留时间约为10万年
(2)海水中的天然放射性 1943年以前,海水中只含天然放射性物质,而不含人工放射性。海 水中的天然放射性物质主要来源于河流泥沙的注入、海底岩石的侵 蚀风化以及宇宙射线。 ①海水中的铀含量 据推算,海洋所含铀的总量为4.2×109 吨,较陆地铀的总含量高 4200倍。 海水中,随深度不同,铀的含量可能有较大变化,其存在的化学形 式为铀的络合物。 铀在海水中的滞留时间约为10万年
②海水中的铺含量 海水中的铀含量很低,不同海域及不同深度的海水含量有较大变化, 海底沉积物中镭的含量较海水高。 ③海水中的钍含量 海水中的钍含量不随深度增加而呈规律变化,但由近海岸到远海, 其浓度逐渐减少,可有几十倍之差。 ④海水中的40K含量 天然钾中4K虽然仅占钾元素的0.0119%,但因海水含钾量高,约 为380mg,所以海水的天然放射性主要由4K组成,其放射性强度 总量可达46×1011Ci,含量大体上也是恒定的
②海水中的镭含量 海水中的铀含量很低,不同海域及不同深度的海水含量有较大变化, 海底沉积物中镭的含量较海水高。 ③海水中的钍含量 海水中的钍含量不随深度增加而呈规律变化,但由近海岸到远海, 其浓度逐渐减少,可有几十倍之差。 ④海水中的40K含量 天然钾中40K虽然仅占钾元素的0.0119%,但因海水含钾量高,约 为380mg/l,所以海水的天然放射性主要由40K组成,其放射性强度 总量可达4.6×1011Ci,含量大体上也是恒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