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中学分校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初二年级)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总分 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 1、请将下面一句话抄写在田字格中。要求书写正确、规范、工整。(2分) 智者不惑 仁者不忧 2、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锐不可当()震悚()拐弯抹角()颓唐 3、依据下列词语中的注音写出汉字:(2分) 寒jn()jian()灭狼j()j()躬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不久前,中央电视台举办了“隆力奇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选 手们的表现成为许多观众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 B.2006年6月9日,令广大球迷梦寐以求的世界杯足球赛在德国拉开帷 幕,历时一个月的64场精彩比赛将使球迷们大饱眼福。 C.大学生洪战辉带着妹妹上大学的事迹令人感动,他被评为2005年“感 动中国”十大人物,真是可歌可泣。 D.当记者来访震惊全国的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厂假药案的几位药检人员时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们居然都是非药学专业并从未接受过专业上岗培训的 5、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上的词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风中的桂花香消散了, 窗外那棵老槐树,不知什么时候有了黄叶
1 实验中学分校 2008——2009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初二年级) (考试时间:120 分钟 满分:120 分) 总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30 分) 1、 请将下面一句话抄写在田字格中。要求书写正确、规范、工整。(2 分) 智 者 不 惑 , 仁 者 不 忧 。 2、 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2 分) 锐不可当.( ) 震悚.( ) 拐弯抹.角( ) 颓.唐( ) 3、 依据下列词语中的注音写出汉字:(2 分) 寒 jìn ( ) jiān ( )灭 狼 jí( ) jū ( )躬 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 A.不久前,中央电视台举办了“隆力奇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选 手们的表现成为许多观众茶余饭后津津乐道 ....的话题。 B.2006 年 6 月 9 日,令广大球迷梦寐以求 ....的世界杯足球赛在德国拉开帷 幕,历时一个月的 64 场精彩比赛将使球迷们大饱眼福。 C.大学生洪战辉带着妹妹上大学的事迹令人感动,他被评为 2005 年“感 动中国”十大人物,真是可歌可泣 ....。 D.当记者来访震惊全国的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厂假药案的几位药检人员时, 令人不可思议 ....的是,他们居然都是非药学专业并从未接受过专业上岗培训的。 5、 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上的词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 风中的桂花香消散了, 。窗外那棵老槐树,不知什么时候有了黄叶
风一吹,黄叶就。秋天就这样明净又清爽地来了, 半轻松 半明快。 A.菊花的清香又飘起旋落在窗台上宛如我的心情 B.清香的菊花又飘起在窗台上旋落我的心情也如此 C.菊花的清香又飘起旋落在窗台上我的心情也如此 D.清香的菊花又飘起在窗台上旋落宛如我的心情 6、与下列作品有关的内容,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石壕吏 杜甫——诗圣一唐代 B.《核舟记》 《虞初新志》 魏学洢 明代 C.《朝花夕拾》一—散文集一—《阿长与<山海经>》——鲁迅 D.《鲁滨逊漂流记》一一长篇小说一一雨果一一英国 7、根据下面文字的内容和表达的需要,在横线处补全标题,最恰当的是 ()(2分) 万里长江横巨坝 2006年5月20日14时,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入仓,三峡大坝浇筑到 顶。毛泽东主席“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髙峡出平湖”的伟大畅 想变为现实。大坝建成后,防洪标准可以从10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千 年一遇的洪水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发电和航运等综合效益也将得到全面发 A.锦绣大地笑颜开 B银龙卧波美如画 C.万吨巨轮通四海 D.千秋伟业耀神州 8、依次填人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建筑是艺术,是 的音乐,又是简洁的哲理诗。任何建筑,不管 设计者与建造者是否 其实都在表达一种思想 A.凝固自觉B.凝练自觉 C.凝练自愿D.凝固自愿
2 风一吹,黄叶就 。秋天就这样明净又清爽地来了, ,一半轻松, 一半明快。 A.菊花的清香又飘起 旋落在窗台上 宛如我的心情 B.清香的菊花又飘起 在窗台上旋落 我的心情也如此 C.菊花的清香又飘起 旋落在窗台上 我的心情也如此 D.清香的菊花又飘起 在窗台上旋落 宛如我的心情 6、 与下列作品有关的内容,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石壕吏》 —— 杜甫 —— 诗圣 —— 唐代 B.《核舟记》 —— 《虞初新志》—— 魏学洢 —— 明代 C.《朝花夕拾》—— 散文集 ——《阿长与<山海经>》—— 鲁迅 D.《鲁滨逊漂流记》—— 长篇小说 —— 雨果 —— 英国 7、 根据下面文字的内容和表达的需要,在横线处补全标题,最恰当的是 ( )(2 分) 万里长江横巨坝 2006 年 5 月 20 日 14 时,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入仓,三峡大坝浇筑到 顶。毛泽东主席“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伟大畅 想变为现实。大坝建成后,防洪标准可以从 10 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千 年一遇的洪水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发电和航运等综合效益也将得到全面发 挥。 A.锦绣大地笑颜开 B.银龙卧波美如画 C.万吨巨轮通四海 D.千秋伟业耀神州 8、 依次填人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建筑是艺术,是_________的音乐,又是简洁的哲理诗。任何建筑,不管 设计者与建造者是否_________,其实都在表达一种思想。 A.凝固 自觉 B.凝练 自觉 C.凝练 自愿 D.凝固 自愿
9、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赤潮已成为世界性的一种公害,很多地区和国家发生都很频繁 B.中国读者通过《时间简史》这本书了解了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 C.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举办第一届奥运歌曲征集活动。 D.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前提。 10、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比喻) B.柏油路晒化了,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比喻) C.不到白洋淀,哪里去吃这样新鲜的东西?(反问) D.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 蛮所干的事情。(反语) 11、按要求填空或补全名句。(1×10=10分) 1)听妇前致词, 2)气蒸云梦泽, 3)《望岳》中表现作者凌云壮志的诗句是 4)《春望》中作者移情于物,倍显伤感的诗句是: 5)白头搔更短, 6)树树皆秋色, 7)大道之行也 ,选贤与能, 现代文阅读:(15分) (一)(7分) ①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 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 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②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 容易了。③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 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④我赶紧拭干了
3 9、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赤潮已成为世界性的一种公害,很多地区和国家发生都很频繁。 B.中国读者通过《时间简史》这本书了解了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 C.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举办第一届奥运歌曲征集活动。 D.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前提。 10、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比喻) B.柏油路晒化了,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比喻) C.不到白洋淀,哪里去吃这样新鲜的东西?(反问) D.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 蛮所干的事情。(反语) 11、按要求填空或补全名句。(1×10=10 分) 1) 听妇前致词, 。 2) 气蒸云梦泽, 。 3) 《望岳》中表现作者凌云壮志的诗句是: 4) 《春望》中作者移情于物,倍显伤感的诗句是: , 。 5) 白头搔更短, 。 6) 树树皆秋色, 。 7) 大道之行也, ,选贤与能, 。 二、现代文阅读:(15 分) (一)(7 分) ①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 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②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 容易了。③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 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④我赶紧拭干了
泪。⑤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⑥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 走了。⑦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⑧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⑨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 大衣上。⑩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 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3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 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 我的眼泪又来了。 文中写父亲背影的是哪三句话?将正确的序号填入括号中()1分 A、①③⑥B、⑥⑦Q4 C、①③00D、①⑦Q0 2、选出能表明上文所写事情内容的小标题,将序号填入括号中()1分 A、父子情B、父亲的背影C、惜别D、买橘送别 3、文中哪些词语具体地写出父亲“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选出正 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答() (1分) A、用两手攀两脚缩身子微倾B、蹒跚地走慢慢探身穿过铁道 C、抱了橘子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D、蹒跚探身爬上爬下 4、文章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两种描写方法描绘了父亲的形象? (2分) 5、作者着力刻画了父亲怎样一个“背影”?将你的答案填写在横线。(2分) 答:父亲 的背影。 (二)(8分) 前苏联卫国战争时期,流传着这样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德国法西斯溃退 前夕,决定处死关押的二百多名苏联公民。敌人心血来潮,竟灭绝人性地想出 一个奇特的处死方式。他们弄来一个歪歪扭扭的篮球架,上面的球筐也锈得不 那么圆了。盖世太保手拿一个篮球,狞笑着对那些苏联人说:“现在给你们 个活命的机会,谁能站在这里10次投篮8次命中,即当场释放,否则统统枪
4 泪。⑤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⑥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 走了。⑦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⑧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⑨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 大衣上。⑩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过一会说:“我走了, 到那边来信!” 我望着他走出去。⒀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 里边没人。”⒁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 我的眼泪又来了。 1、文中写父亲背影的是哪三句话?将正确的序号填入括号中( )1 分 A、① ③ ⑥ B、⑥ ⑦ ⒁ C、① ③ ⒁ D、① ⑦ ⒁ 2、选出能表明上文所写事情内容的小标题,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1 分 A、父子情 B、父亲的背影 C、惜别 D、买橘送别 3、文中哪些词语具体地写出父亲“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选出正 确的一项,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答( ) (1 分) A、用两手攀 两脚缩 身子微倾 B、蹒跚地走 慢慢探身 穿过铁道 C、抱了橘子 慢慢爬下 再抱起橘子 D、蹒跚 探身 爬上 爬下 4、文章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两种描写方法描绘了父亲的形象? (2 分) 5、作者着力刻画了父亲怎样一个“背影”?将你的答案填写在横线。(2 分) 答:父亲 的背影。 (二)(8 分) 前苏联卫国战争时期,流传着这样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德国法西斯溃退 前夕,决定处死关押的二百多名苏联公民。敌人心血来潮,竟灭绝人性地想出 一个奇特的处死方式。他们弄来一个歪歪扭扭的篮球架,上面的球筐也锈得不 那么圆了。盖世太保手拿一个篮球,狞笑着对那些苏联人说:“现在给你们一 个活命的机会,谁能站在这里 10 次投篮 8 次命中,即当场释放,否则统统枪
毙。”被关押的多为无辜百姓,谁会投篮啊?加之身体虚弱,许多人放弃了投 篮的机会,毅然走向刑场。 轮到卡西莫夫投篮了。他曾经是个优秀的篮球队员,但是长时间的坐牢, 面对这个支离破碎的篮球架,心里没有把握,但他还是决定试试这决定生命的 投篮。他接过盖世太保手中的篮球,沉静地站在篮球架前,望着篮筐,投出了 手中的球。球在筐里滚动了几下,还是进了。有了第一次进球,卡西莫夫增强 了信心,又接连投中了7个球,敌人震惊了,宣布将他释放。他刚要转身离去, 盖世太保冷笑着对他说:“再给你一次挽救别人的机会,如果你再投篮5次全 部投中的话,你和其他人就全部释放。如果一次投篮不中,你和其他人就一齐 处死。不过为了自己,你可以拒绝。”卡西莫夫望了一眼站在那里的一百多名 同胞,没有一个人哀求他,也没有一个人用乞求的眼神望他。他十分痛恨敌人 采用这种残忍的手段,以同胞们的生命做赌注。二股尊严的力量激励着他,他 想宁可与同胞们死在一起,也不苟目偷生,只要有一分生的希望,也要留给自 己的同胞妲妹。为了维护民族尊严,卡西莫夫接受了这5次投篮。尊严的力量 是无穷的,5次投篮全部命中,卡西莫夫用尊严挽救了一百多名同胞的生命。 尊严是神圣的,也是沉重的。维护尊严需要付出把山扛起的力量,一旦维 护了尊严,人也就如山一样高大,不可战胜。国家尊严,民族尊严,人格尊严, 重如山,不可侵犯。 1.用简洁的语言为这篇文章加一个题目 (1分) 2.选文第一段写“盖世太保手拿一个篮球,狞笑着对那些苏联人说……”, 第二段让卡西莫夫再投5次篮时是“冷笑着对他说”,试推测一下这两种神态 下盖世太保的想法各是什么。(2分) 3.为什么说这是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2分
5 毙。”被关押的多为无辜百姓,谁会投篮啊?加之身体虚弱,许多人放弃了投 篮的机会,毅然走向刑场。 轮到卡西莫夫投篮了。他曾经是个优秀的篮球队员,但是长时间的坐牢, 面对这个支离破碎的篮球架,心里没有把握,但他还是决定试试这决定生命的 投篮。他接过盖世太保手中的篮球,沉静地站在篮球架前,望着篮筐,投出了 手中的球。球在筐里滚动了几下,还是进了。有了第一次进球,卡西莫夫增强 了信心,又接连投中了 7 个球,敌人震惊了,宣布将他释放。他刚要转身离去, 盖世太保冷笑着对他说:“再给你一次挽救别人的机会,如果你再投篮 5 次全 部投中的话,你和其他人就全部释放。如果一次投篮不中,你和其他人就一齐 处死。不过为了自己,你可以拒绝。”卡西莫夫望了一眼站在那里的一百多名 同胞,没有一个人哀求他,也没有一个人用乞求的眼神望他。他十分痛恨敌人 采用这种残忍的手段,以同胞们的生命做赌注。一股尊严的力量激励着他,他 想宁可与同胞们死在一起,也不苟且偷生,只要有一分生的希望,也要留给自 己的同胞姐妹。为了维护民族尊严,卡西莫夫接受了这 5 次投篮。尊严的力量 是无穷的,5 次投篮全部命中,卡西莫夫用尊严挽救了一百多名同胞的生命。 尊严是神圣的,也是沉重的。维护尊严需要付出把山扛起的力量,一旦维 护了尊严,人也就如山一样高大,不可战胜。国家尊严,民族尊严,人格尊严, 重如山,不可侵犯。 1.用简洁的语言为这篇文章加一个题目 (1 分) 2.选文第一段写“盖世太保手拿一个篮球,狞笑着对那些苏联人说……”, 第二段让卡西莫夫再投 5 次篮时是“冷笑着对他说”,试推测一下这两种神态 下盖世太保的想法各是什么。(2 分) 3.为什么说这是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