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市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初中期末质量监测八年级语文 试卷 命题人:陈建敏(万载县教研室) 审题人:蓝寿明(万载县教研室) 说明:1.本卷共四大题,22小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 给分。 、语言知识及运用(10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 A.溃退(kui) 寒噤 憎恶(e) 风雪载图 B.惊骇(hai) 绥靖 拂晓(fu) 销声匿迹 C.琐屑(xie) 震悚 脂粉(zhi) 眼花缭乱 荒缪 疟子(nue) 触目伤怀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所以西路当面之敌锐不可当,纷纷溃退 B.不讲究韵律的文句和段落,读起来就没有抑扬顿挫、节奏和谐的美感了 C.这个进球来得太突然了,以至于里昂队球迷还无法反应过来,嘘声不见了,整 个球场在这一秒鸦雀无声,沉默得有些诡异 D.两个强盗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 以至荡然无存。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B.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 C.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上,人类就一直面临着两种挑战,一是来自人类本身,一是来自大 自然 D.老师为了培养我们,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 4.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虽然7136个传统村落正在网上公示,其中255°个已经正式进入国家保护的视野,听上 去似乎是个不小的数字。 ②在四处呐喊终于为几千个中国传统村落要了“名分”之后,中国文联副主席、天津大
宜春市 2016—2017 学年第一学期初中期末质量监测八年级语文 试卷 命题人:陈建敏(万载县教研室) 审题人:蓝寿明(万载县教研室) 说明:1.本卷共四大题,22 小题,全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 给分。资*源%库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0 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 分) A. 溃.退(kuì) 寒噤 憎恶. (è) 风雪载图 B. 惊骇.(hài) 绥靖 拂.晓(fú) 销声匿迹 C. 琐屑.(xiè) 震悚 脂.粉(zhǐ) 眼花缭乱 D. 诘.问(jié) 荒缪 疟.子(nüè) 触目伤怀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A. 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所以西路当面之敌锐不可当 ....,纷纷溃退。 B. 不讲究韵律的文句和段落,读起来就没有抑扬顿挫 ....、节奏和谐的美感了。 C. 这个进球来得太突然了,以至于里昂队球迷还无法反应过来,嘘声不见了,整 个球场在这一秒鸦雀无声 ....,沉默得有些诡异。 D. 两个强盗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 以至荡然无存 ....。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B. 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 C. 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上,人类就一直面临着两种挑战,一是来自人类本身,一是来自大 自然。 D. 老师为了培养我们,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 4.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虽然7136个传统村落正在网上公示,其中2555个已经正式进入国家保护的视野,听上 去似乎是个不小的数字。 ②在四处呐喊终于为几千个中国传统村落要了“名分”之后,中国文联副主席、天津大
学教授冯骥才的担忧却丝毫没有减轻。 ③比这更让他忧虑的是,还是找不出一个特别好的办法从现在的困境中走出去。 ④“依然阻挡不住村落的濒危和被破坏,很多纳入国家名录的村落已经面目全非。 ⑤但当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已评审到第四批时,这位发起者却注意到一个令人痛心的现实。 A.①④⑤③② B.①⑤④③② C.②①④⑤③ D.②①⑤④③ 5.下列语序调整后意义变化最大的一项是()(2分) A.完成任务再吃饭一一任务完成再吃饭 B.有话跟你说一一跟你有话说 C.你去了就回来一一你回来了就去 D.你慢点吃一一你吃慢点 、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词,回答6~7题。(4分) 岁暮到家 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注释】蒋士铨(1725-1784):清代戏曲家、文学家,是性灵派诗人代表人物之 与袁牧、赵翼合称江右三大家 6.下面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首联从母亲的角度落笔,写其日夜思念自己的儿子,看到儿子在年底前回到家中,喜 悦之情难以掩饰。 B.颔联以寒衣在身和家信墨新,写出了儿子对母亲的牵挂,担心母亲在家辛苦,所以频 繁写信回家 C.后四句叙述儿子到家时的情形,疼儿之语声声在耳,让人心碎,怎忍在母亲面前为旅 途劳顿而发怨言让母亲担心。 D.尾联表达自己长年在外,不能侍奉左右,反而连累老母牵挂的愧怍之情。 7.下面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全诗细腻地刻画了对久别回家的儿子无比怜爱、关切的慈母形象 B.诗歌用华丽的语言,细腻地表现了久别回家后母子相见时真挚而复杂的感情
学教授冯骥才的担忧却丝毫没有减轻。 ③比这更让他忧虑的是,还是找不出一个特别好的办法从现在的困境中走出去。 ④“依然阻挡不住村落的濒危和被破坏,很多纳入国家名录的村落已经面目全非。” ⑤但当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已评审到第四批时,这位发起者却注意到一个令人痛心的现实。 A. ①④⑤③② B. ①⑤④③② C. ②①④⑤③ D. ②①⑤④③ 5.下列语序调整后意义变化最大的一项是( )(2分) A.完成任务再吃饭——任务完成再吃饭 B.有话跟你说——跟你有话说 C.你去了就回来——你回来了就去 D.你慢点吃——你吃慢点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 分) (一)阅读下面的词,回答 6~7 题。(4 分) 岁暮到家 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注释】蒋士铨(1725—1784):清代戏曲家、文学家,是性灵派诗人代表人物之一, 与袁牧、赵翼合称江右三大家。 6.下面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资*源%库 A.首联从母亲的角度落笔,写其日夜思念自己的儿子,看到儿子在年底前回到家中,喜 悦之情难以掩饰。 B.颔联以寒衣在身和家信墨新,写出了儿子对母亲的牵挂,担心母亲在家辛苦,所以频 繁写信回家。 C.后四句叙述儿子到家时的情形,疼儿之语声声在耳,让人心碎,怎忍在母亲面前为旅 途劳顿而发怨言让母亲担心。 D.尾联表达自己长年在外,不能侍奉左右,反而连累老母牵挂的愧怍之情。 7.下面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全诗细腻地刻画了对久别回家的儿子无比怜爱、关切的慈母形象。 B.诗歌用华丽的语言,细腻地表现了久别回家后母子相见时真挚而复杂的感情
C.诗中“怜”“呼”“问”等词把母亲对爱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写得真实、生动,情深意 D.诗中的“风尘”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喻在外漂泊的艰辛劳累。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8~11题(10分) 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①,臣臣,父父,子子。”景公曰:“善哉!信如君不 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岂得而食诸!”他日,又复问政于孔子,孔子曰: “政在节财。”景公说,将欲以尼谿②田封孔子。晏婴进曰:“夫儒者滑稽③而不可轨法④ 倨傲自顺⑤,不可以为下⑥;崇丧遂哀,破产⑦厚葬,不可以为俗:游说乞贷⑧,不可以为 国。”后景公敬见孔子,不问其礼。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注释】①君君:国君要像国君。第一“君”是名词,第二个“君”是动词。②尼谿(x i):地名。谿,同“溪”。③滑稽:能言善辩。④轨法:用法度来规范。⑤倨傲自顺:高傲自 大自以为是。⑥不可以为下:不能任用(他们)来教育百姓。⑦破产:丧失财产。⑧贷:借贷 8.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景公/问政孔子 B.又复问政/于孔子 C.不可以/为下 D.后景公/敬见孔子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节( 10.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 (1)虽有粟,吾岂得而食诸! (2)游说乞贷,不可以为国。 11.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 (2分) (三)古诗文积累(6分) 12.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每空一分) (1)至于夏水襄陵 (2)荡胸生层云
C.诗中“怜”“呼”“问”等词把母亲对爱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写得真实、生动,情深意 重。资*源%库 D.诗中的“风尘”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喻在外漂泊的艰辛劳累。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 8~11 题(10 分) 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①,臣臣,父父,子子。”景公曰:“善哉!信如君不 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岂得而食诸!”他日,又复问政于孔子,孔子曰: “政在节.财。”景公说.,将欲以尼谿②田封孔子。晏婴进曰:“夫儒者滑稽③而不可轨法④; 倨傲自顺⑤,不可以为下⑥;崇丧遂哀,破产⑦厚葬,不可以为俗;游说乞贷⑧,不可以为 国。”后景公敬见孔子,不问其礼。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注释】①君君:国君要像国君。第一“君”是名词,第二个“君”是动词。②尼谿 (x ī):地名。谿,同“溪”。③滑稽:能言善辩。④轨法: 用法度来规范。⑤倨傲自顺:高傲自 大自以为是。⑥不可以为下:不能任用(他们)来教育百姓。⑦破产:丧失财产。⑧贷:借贷。 8.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景公/问政孔子 B.又复问政/于孔子 C.不可以/为下 D.后景公/敬见孔子 9.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 分) (1)节( ) (2)说( ) 10.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 分) (1)虽有粟,吾岂得而食诸! (2)游说乞贷,不可以为国。 11.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 (2 分) (三)古诗文积累(6 分) 12.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每空一分) (1)至于夏水襄陵, 。 (2)荡胸生层云,
平海夕漫漫。 (4)日暮乡关何处是 5)在中国的自然景色中,古有“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危悚山峦、有“孤舟蓑笠 翁,独钓寒江雪”的淡雅水墨、还有 的豪壮风沙 (用王维《使至塞上》句子填空。 三、现代文阅读(26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13~16题。(14分) 客气就见外了 ①我的一位好友,以前曾在山区的一所小学当老师,说是一所小学,其实就两个 老师,都是外乡人,连同学前班,总共有四个年级,25个学生。学校所在的地方很偏僻 就在一个山包上,学生也就局限于这个村子,村里也就二十来家人,离乡政府所在的街道有 四公里,都是狭窄难走的山路,是那种一上一下的陡坡,对面看得见,走到面前要半天,来 回一趟去赶街得要两个钟头,一个星期可以赶一次街,买一些日常的生活用品。不过,他们 很少到街上去买菜,即使要买的话,也是买一点猪肉,因为要上课,往往就是托村里去赶街 的人买一点,却从来不买新鲜的蔬菜。 ②那次,我跟随他们到学校去玩,正赶上栽秧那段时间,三天的时间里,都没有在学校 吃过一顿饭,我看他们煮饭的灶房,差不多已有好长时间没有煮过饭了,切菜的刀子也锈迹 斑斑了 ③等他们放了学,就有学生说家长说了他家今天栽秧要老师到他家吃饭,两位老师也不 客气,带着我就来到学生家,到了学生家才发现,这家栽秧的人家请了很多人来栽秧,朋友 跟我说,村里人的习惯,哪家栽秧,村里的妇女都去帮助栽秧,主人家只需要办好伙食就行 了,即使最困难的人家都会把自己家里过年杀猪时留下的最好的肉煮了,家里养着的鸡杀了, 招待来帮忙的人,就像请客一样,一点都不会怠慢帮忙的人。 ④听说我是远道而来的客人,主人异常热情,朋友的客人就是他们的客人,朋友能带着 我到他们家去吃饭,那是主人家最大的人情。主人家一点也不把我当做外人,拿出了他们平 常吃的那种稍微黑一点的粑粑来招待我,吃饭的时候,把在他们看来最肥的那种肉夹到我的 碗里,吃了厚厚的肥肉才有力气干活的。吃完饭,主人家说:“下午饭一定要来哟!”在回学 校的路上,朋友跟我解释说:一般到了栽秧这段时间,都到村里的人家去吃饭,即使没有孩 子在学校读书的人家,只要到了栽秧那天,也都一定要请老师去吃饭,不去的话,就是看不 起这家人,人家会不高兴的
(3) ,平海夕漫漫。 (4)日暮乡关何处是, 。 (5)在中国的自然景色中,古有“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危悚山峦、有“孤舟蓑笠 翁,独钓寒江雪”的淡雅水墨、还有“ , ”的豪壮风沙。 (用王维《使至塞上》句子填空。) 三、现代文阅读(26 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 13~16 题。(14 分) 客气就见外了 ①我的一位好友,以前曾在山区的一所小学当老师,说是一所小学,其实就两个 老师,都是外乡人,连同学前班,总共有四个年级,25 个学生。学校所在的地方很偏僻, 就在一个山包上,学生也就局限于这个村子,村里也就二十来家人,离乡政府所在的街道有 四公里,都是狭窄难走的山路,是那种一上一下的陡坡,对面看得见,走到面前要半天,来 回一趟去赶街得要两个钟头,一个星期可以赶一次街,买一些日常的生活用品。不过,他们 很少到街上去买菜,即使要买的话,也是买一点猪肉,因为要上课,往往就是托村里去赶街 的人买一点,却从来不买新鲜的蔬菜。 ②那次,我跟随他们到学校去玩,正赶上栽秧那段时间,三天的时间里,都没有在学校 吃过一顿饭,我看他们煮饭的灶房,差不多已有好长时间没有煮过饭了,切菜的刀子也锈迹 斑斑了。 ③等他们放了学,就有学生说家长说了他家今天栽秧要老师到他家吃饭,两位老师也不 客气,带着我就来到学生家,到了学生家才发现,这家栽秧的人家请了很多人来栽秧,朋友 跟我说,村里人的习惯,哪家栽秧,村里的妇女都去帮助栽秧,主人家只需要办好伙食就行 了,即使最困难的人家都会把自己家里过年杀猪时留下的最好的肉煮了,家里养着的鸡杀了, 招待来帮忙的人,就像请客一样,一点都不会怠慢帮忙的人。 ④听说我是远道而来的客人,主人异常热情,朋友的客人就是他们的客人,朋友能带着 我到他们家去吃饭,那是主人家最大的人情。主人家一点也不把我当做外人,拿出了他们平 常吃的那种稍微黑一点的粑粑来招待我,吃饭的时候,把在他们看来最肥的那种肉夹到我的 碗里, 吃了厚厚的肥肉才有力气干活的。吃完饭,主人家说:“下午饭一定要来哟!”在回学 校的路上,朋友跟我解释说:一般到了栽秧这段时间,都到村里的人家去吃饭,即使没有孩 子在学校读书的人家,只要到了栽秧那天,也都一定要请老师去吃饭,不去的话,就是看不 起这家人,人家会不高兴的
⑤朋友他们两个都不抽烟,不过,我发现,在他们的办公室里,都摆着草烟和卷烟纸。 我好奇地问:“你们都不抽烟,摆着草烟干什么呢?”朋友说:“那是为了招呼村里的人而准 备的。农闲的时候,村里的人上山去放羊、放牛回来,见他们在上课,也不会去打扰,就会 进开着门的办公室里去卷上一支草烟,顺带把在山上捡的菌子放在办公室里。有时,下了课, 在灶房里不知是谁把自家地里的蒜苗拔了放在里面,或是在孩子来上学的时候,就把自家地 里的蔬菜掐一把带到学校里来,我们一般不买蔬菜。村里的人已经完全把我们当村里人看待 了,一点也不见外。” ⑥“难怪你们从来不买新鲜的蔬菜呢。”我说。 ⑦“这还不算,每逢村里人家有个红白喜事,我们必得去帮忙,也就是得去帮忙挂挂礼, 像村里人一样,送上五块钱的礼金,那是主人家莫大的面子了!”朋友说,“村里还专门给学 校划了块地,村里人出种子,化肥和人力,种上了玉米,等到收了玉米,杀上一只羊,全村 人在一起要聚一聚餐呢,那时你一定要来呀!” ⑧朋友他们已经融入了那个山村,村里人不在把他们当做外人,也就少了那些虚礼、客 套。不是所有的地方,跟所有的人,都需要客气,过多的礼貌也许意味着疏远,过分的客气 也许意味着距离,村里人想要是一种“自己人”独有的亲昵感,这,在现在,可是人与人之 间最为缺少的。 (选自《意林》2016年第3期) 13.文中哪些方面体现村里的人相互不客气?(4分) 14.作者在文中交代“三天的时间里,都没有在学校吃过一顿饭,我看他们煮饭的灶房,差 不多已有好长时间没有煮过饭了,切菜的刀子也锈迹斑斑了”这一内容有何用意?(3 分) 15.结合句中加点的词语,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 主人家…拿出了他们乎常吃的那种稍微黑,点的粑粑来招待我,吃饭的时候,把 在他们看来最肥的那种肉夹到我的碗里。 16.结合文章主旨和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过多的礼貌也许意味着疏远,过分的客气也许意 味着距离,村里人想要是一种‘自己人’独有的亲昵感,这,在现在,可是人与人之间 最为缺少的”一句的理解。(3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17~20题。(12分) 人类究竟可以活到多少岁 ①人类究竞可以活到多少岁?这向来是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传说上古时期的彭祖活了
⑤朋友他们两个都不抽烟,不过,我发现,在他们的办公室里,都摆着草烟和卷烟纸。 我好奇地问:“你们都不抽烟,摆着草烟干什么呢?”朋友说:“那是为了招呼村里的人而准 备的。农闲的时候,村里的人上山去放羊、放牛回来,见他们在上课,也不会去打扰,就会 进开着门的办公室里去卷上一支草烟,顺带把在山上捡的菌子放在办公室里。有时,下了课, 在灶房里不知是谁把自家地里的蒜苗拔了放在里面,或是在孩子来上学的时候,就把自家地 里的蔬菜掐一把带到学校里来,我们一般不买蔬菜。村里的人已经完全把我们当村里人看待 了,一点也不见外。” ⑥“难怪你们从来不买新鲜的蔬菜呢。”我说。 ⑦“这还不算,每逢村里人家有个红白喜事,我们必得去帮忙,也就是得去帮忙挂挂礼, 像村里人一样,送上五块钱的礼金,那是主人家莫大的面子了!”朋友说,“村里还专门给学 校划了块地,村里人出种子,化肥和人力,种上了玉米,等到收了玉米,杀上一只羊,全村 人在一起要聚一聚餐呢,那时你一定要来呀!” ⑧朋友他们已经融入了那个山村,村里人不在把他们当做外人,也就少了那些虚礼、客 套。不是所有的地方,跟所有的人,都需要客气,过多的礼貌也许意味着疏远,过分的客气 也许意味着距离,村里人想要是一种“自己人”独有的亲昵感,这,在现在,可是人与人之 间最为缺少的。 (选自《意林》2016 年第 3 期) 13.文中哪些方面体现村里的人相互不客气?(4 分) 14.作者在文中交代“三天的时间里,都没有在学校吃过一顿饭,我看他们煮饭的灶房,差 不多已有好长时间没有煮过饭了,切菜的刀子也锈迹斑斑了”这一内容有何用意?(3 分) 15.结合句中加点的词语,赏析下面的句子。(4 分) 主人家……拿出了他们平.常吃..的那种稍微黑一点 .....的粑粑来招待我,吃饭的时候,把 在他们看来最肥..的那种肉夹.到我的碗里。 16.结合文章主旨和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过多的礼貌也许意味着疏远,过分的客气也许意 味着距离,村里人想要是一种 ‘自己人’独有的亲昵感,这,在现在,可是人与人之间 最为缺少的”一句的理解。(3 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 17~20 题。(12 分) 人类究竟可以活到多少岁 ①人类究竟可以活到多少岁?这向来是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传说上古时期的彭祖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