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化污水处理厂的调试及试运行 某染化污水处理厂位于浙江省某市精细化工园区内,曹娥江 口以东的杭州湾南岸围垦滩涂地上。厂区总占地面积为 282344.61m2。 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10万m3/d,设计分成三组并联运行, 每组设计流量为3.3万m3/d,其中调节池、公用设施及泵房等 按10万m3/d规模一次建成,折板絮凝池、涡凹气浮池、厌氧 池、组合式MSBR生化反应池一期工程只建设其中一组。进入污 水处理厂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大致比例为4:1。其中工业 废水以染料、医药、化纤等生产废水为主,约占90%。设计出 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478-96)中规定的染料 行业二级排放标准。 1工艺流程 采用物化-生化组合处理工艺。物化部分采用混凝气浮,生 化部分采用厌氧和组合式MSBR反应池。其工艺流程见图1。 PAC PAM 大园节油折板製凝气气泽池]“讯也MNR 出水 进水 图1处理工艺主流程示意 2主要构筑物、设备及参数
染化污水处理厂的调试及试运行 某染化污水处理厂位于浙江省某市精细化工园区内,曹娥江 口以东的杭州 湾南岸围垦 滩涂地上。 厂区总占 地面积为 282344.61 m2。 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 10 万 m3/d,设计分成三组并联运行, 每组设计流量为 3.3 万 m3/d ,其中调节池、公用设施及泵房等 按 10 万 m3/d 规模一次建成,折板絮凝池、涡凹气浮池、厌氧 池、组合式 MSBR 生化反应池一期工程只建设其中一组。进入污 水处理厂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大致比例为 4∶1。其中工业 废水以染料、医药、化纤等生产废水为主,约占 90%。设计出 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478-96)中规定的染料 行业二级排放标准。 1 工艺流程 采用物化-生化组合处理工艺。物化部分采用混凝气浮,生 化部分采用厌氧和组合式 MSBR 反应池。其工艺流程见图 1。 图 1 处理工艺主流程示意 2 主要构筑物、设备及参数
2.1调节池 调节池按10万m3/d规模一次建成,2座,单池有效水深4. 5m,容积12500m3,停留时间6h。采用空气搅拌,强度为0. 6m3/(m2·min)。 2.2折板絮凝池 共3组,每组并联2格。总停留时间8min,每格絮凝池分 3段,一段为异波折板,设计流速为0.32m/s;二段为同波折板, 设计流速为0.15m/s;三段为平行垂直折板,设计流速为0.08 m/s。每格平面尺寸为18m×1.3m,单池有效水深4m。 2.3涡凹气浮池 采用美国CAF-525型涡凹气浮成套工艺。水池采用钢筋混 凝土结构,共3组,每组并联2格。气浮池上设散气叶轮、刮渣 机、螺旋推进器等设备。每套设备总功率10.1kW,包括曝气机 4台,单台流量525m3/h,刮渣机1台。每格水池尺寸为22.1 m×4.28m×1.84m,有效容积138m3,停留时间12min。 2.4厌氧池 厌氧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共3组,每组分3格完全独立 的矩形池。为保证厌氧处理效果,池内污水上下交错流动,同时 设潜水搅拌器,每台功率7.5kW,每格设4台搅拌器。厌氧池
2.1 调节池 调节池按 10 万 m3/d 规模一次建成,2 座,单池有效水深 4. 5 m,容积 12 500 m3,停留时间 6 h。采用空气搅拌,强度为 0. 6 m3/(m2·min)。 2.2 折板絮凝池 共 3 组,每组并联 2 格。总停留时间 8 min,每格絮凝池分 3 段,一段为异波折板,设计流速为 0.32 m/s;二段为同波折板, 设计流速为 0.15 m/s;三段为平行垂直折板,设计流速为 0.08 m/s。每格平面尺寸为 18 m×1.3 m,单池有效水深 4 m。 2.3 涡凹气浮池 采用美国 CAF-525 型涡凹气浮成套工艺。水池采用钢筋混 凝土结构,共 3 组,每组并联 2 格。气浮池上设散气叶轮、刮渣 机、螺旋推进器等设备。每套设备总功率 10.1 kW,包括曝气机 4 台,单台流量 525 m3/h,刮渣机 1 台。每格水池尺寸为 22.1 m×4.28 m×1.84 m,有效容积 138 m3,停留时间 12 min。 2.4 厌氧池 厌氧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共 3 组,每组分 3 格完全独立 的矩形池。为保证厌氧处理效果,池内污水上下交错流动,同时 设潜水搅拌器,每台功率 7.5 kW,每格设 4 台搅拌器。厌氧池
停留时间为6h,有效水深6m,每组水池尺寸为60m×24m 6.8m。为提高厌氧池内的污泥浓度,池内设置自由摆动 型弹性立体填料,填料体积占厌氧池有效容积的30%。 2.5组合式MSBR生化反应池 组合式生化反应池共3组,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每组反应 池为一矩形水池,用隔墙分为缺氧区,主曝气区,序批区(2个) 工艺结构见图2。污水连续进入缺氧区、主曝气区,然后进入序 批区,两个序批区交替充当沉淀池周期运行。若序批区A沉淀 出水,则序批区B进行缺氧、好氧和静止沉淀等序批反应。序 批区B在进行缺、好氧反应的同时,回流混合液进入缺氧区与原 污水混合。半个周期结束后,序批区A和序批区B的功能交换, 剩余污泥在序批区沉淀出水的后期排放。 气区 批区A内环 出水 主眼气 进水 缺氧区 主曝气区 序批区B 内循环|出 图2MSBR组合生化池工艺结构示意 组合式生化反应池的主要参数为:每组设计流量3.3万m3 /d,反应池尺寸74m×45m×6.8m,有效水深6m。缺氧区有
停留时间为 6 h,有效水深 6 m,每组水池尺寸为 60 m×2 4 m × 6.8 m。 为提高厌氧池内的污泥浓度,池内设置自由摆动 型弹性立体填料,填料体积占厌氧池有效容积的 30%。 2.5 组合式 MSBR 生化反应池 组合式生化反应池共 3 组,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每组反应 池为一矩形水池,用隔墙分为缺氧区,主曝气区,序批区(2 个)。 工艺结构见图 2。污水连续进入缺氧区、主曝气区,然后进入序 批区,两个序批区交替充当沉淀池周期运行。若序批区 A 沉淀 出水,则序批区 B 进行缺氧、好氧和静止沉淀等序批反应。序 批区 B 在进行缺、好氧反应的同时,回流混合液进入缺氧区与原 污水混合。半个周期结束后,序批区 A 和序批区 B 的功能交换, 剩余污泥在序批区沉淀出水的后期排放。 图 2 MSBR 组合生化池工艺结构示意 组合式生化反应池的主要参数为:每组设计流量 3.3 万 m3 /d,反应池尺寸 74 m×45 m ×6.8 m,有效水深 6 m。缺氧区有
效容积3240m3,停留时间2.3h;主曝气区有效容积10260 m3,停留时间7.4h,MSS3.5g/L,泥龄40d,污泥负荷0.1 3 kobO/( kgMLSS·d);序批区有效容积3240m3,停留 时间2.3h,混合液回流比100%~300%,MLSS3.5g/L,污 泥负荷0.08 koBO/( kgMLSS·d) 3调试运行 由于一期工程只完成设计规模的1组,因此只对单组工艺流 程进行调试,设计进水流量为3.3万m3/d。 3.1预处理 预处理部分的调试工作主要包括调节进水pH、调整折板絮 凝池进水流量、混凝剂聚合氯化铝(PAC)和助凝剂阴离子聚丙 烯酰胺(PAM)投加量,以及考察气浮池的运行效果。 现场试验时进水pH7~9,COD700~1000mg/L,流量80 0m3/h,PAC投加量500mg/L,PAM投加量5mg/L,COD去除 率25%~30%。对原设计做了两方面的改进:①将原设计流量调 整为800m3/h。因为废水流速过快,气浮池出水带渣很严重, 导致COD去除率下降;②原设计中PAM直接投加在气浮池前端的 曝气室内,发现由于PAM反应时间不够,絮凝体结合不完全。故 将PAM投加点前移至折板絮凝池的第三段(平行垂直折板段) 增长其反应时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效容积 3 240 m3,停留时间 2.3 h;主曝气区有效容积 10 260 m3,停留时间 7.4 h,MLSS 3.5 g/L,泥龄 40 d,污泥负荷 0.1 3 kgBOD /(kgMLSS·d);序批区有效容积 3 240 m3,停留 时间 2.3 h,混合液回流比 1 00%~300%,MLSS 3.5 g/L,污 泥负荷 0.08 kgBOD/(kgMLSS·d)。 3 调试运行 由于一期工程只完成设计规模的 1 组,因此只对单组工艺流 程进行调试,设计进水流量为 3 .3 万 m3/d。 3.1 预处理 预处理部分的调试工作主要包括调节进水 pH、调整折板絮 凝池进水流量、混凝剂聚合氯化铝(PAC)和助凝剂阴离子聚丙 烯酰胺(PAM)投加量,以及考察气浮池的运行效果。 现场试验时进水 pH 7~9,COD 700~1 000 mg/L,流量 80 0 m3/h,PAC 投加量 500 mg/L , PAM 投加量 5 mg/L,COD 去除 率 25%~30%。对原设计做了两方面的改进:①将原设计流量调 整为 800 m3/h。因为废水流速过快,气浮池出水带渣很严重, 导致 COD 去除率下降;②原设计中 PAM 直接投加在气浮池前端的 曝气室内,发现由于 PAM 反应时间不够,絮凝体结合不完全。故 将 PAM 投加点前移至折板絮凝池的第三段(平行垂直折板段), 增长其反应时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2生化处理 生化调试最关键的是反应池的启动。污泥的培养驯化采用接 种培养法,即在厌氧池和MSBR反应池中加入其它污水处理厂的 泥浆(干污泥与废水搅和),开动MSBR池回流污泥泵进行内循 环。每日干污泥的供应量为80t,粪便污水8t。根据出水COD 和微生物相的变化,间隔几日往厌氧和好氧池内分别添加尿素5 00kg和过磷酸钙100kg。减小厌氧池搅拌强度,每格池中只开 个搅拌器,每隔12h切换一次,改善挂膜效果。MSBR好氧池 溶解氧控制在1.5~2.5mg/L。此后隔天排出部分上清液(600 1000m3)并加入新的污水,逐步加大负荷,此阶段不排泥。培 养期间通过镜检密切观察MSBR池中微生物相的变化;同时进行 进、出水水质及反映活性污泥性能指标的测定 10天之后观察,SV沉降比为4%左右,出水COD仍较高。 通过镜检观察到菌胶团比较松散,原生动物较少。为此增加供应 某污水处理厂新鲜二沉池污泥80t/d,共4天。10天之后继续 观察,镜检中岀现了轮虫等后生动物,但数量不是很多,这表明 污泥正在进一步驯化。再进一步提高BOD负荷,开始以600m3/ h连续进水,一天进20h。这段时期污泥增长速度很快,污泥S Ⅴ沉降比呈线性上升,出水COD一直比较稳定。继续提高负荷至 800m3/h,最终SV沉降比为15%左右,主曝气区污泥浓度为 2g/L。从直观上看,厌氧池组合填料微生物挂膜状况良好,M
3.2 生化处理 生化调试最关键的是反应池的启动。污泥的培养驯化采用接 种培养法,即在厌氧池和 MSBR 反应池中加入其它污水处理厂的 泥浆(干污泥与废水搅和),开动 MSBR 池回流污泥泵进行内循 环。每日干污泥的供应量为 80 t,粪便污水 8 t。根据出水 COD 和微生物相的变化,间隔几日往厌氧和好氧池内分别添加尿素 5 00 kg 和过磷酸钙 100 kg。减小厌氧池搅拌强度,每格池中只开 一个搅拌器,每隔 12 h 切换一次,改善挂膜效果。MSBR 好氧池 溶解氧控制在 1.5~2.5 mg/L。此后隔天排出部分上清液(600~ 1 000 m3)并加入新的污水,逐步加大负荷,此阶段不排泥。培 养期间通过镜检密切观察 MSBR 池中微生物相的变化;同时进行 进、出水水质及反映活性污泥性能指标的测定。 10 天之后观察,SV 沉降比为 4%左右,出水 COD 仍较高。 通过镜检观察到菌胶团比较松散,原生动物较少。为此增加供应 某污水处理厂新鲜二沉池污泥 80 t/d,共 4 天。10 天之后继续 观察,镜检中出现了轮虫等后生动物,但数量不是很多,这表明 污泥正在进一步驯化。再进一步提高 BOD 负荷,开始以 600 m3/ h 连续进水,一天进 20 h。这段时期污泥增长速度很快,污泥 S V 沉降比呈线性上升,出水 COD 一直比较稳定。继续提高负荷至 800 m3/h,最终 SV 沉降比为 15%左右,主曝气区污泥浓度为 2 g/L。 从直观上看,厌氧池组合填料微生物挂膜状况良好,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