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水文地质图编制要求 一、编图目的及任务 综合水文地质图是全面扼要、清晰的反映测 绘区的水文地质条件。 主要任务是: (1)阐明测绘区地下水的类型及其埋藏特点, 含水岩石的年代和成分,水质,水量分布变化 规律。 (2)反映地下水的形成特点。 (3)提供能满足确定今后调查或开发地下水 所必不可少的数据资料
综合水文地质图编制要求 一、编图目的及任务 综合水文地质图是全面扼要、清晰的反映测 绘区的水文地质条件。 主要任务是: (1)阐明测绘区地下水的类型及其埋藏特点, 含水岩石的年代和成分,水质,水量分布变化 规律。 (2)反映地下水的形成特点。 (3)提供能满足确定今后调查或开发地下水 所必不可少的数据资料
二、综合水文地质图的布局 综合水文地质图包括:图名、比例尺、综合水文 地质图、水文地质剖面图、图例、责任表。布局见下 图。 黄壁庄地区综合水文地质图 1:25000 图例 图 综合水文地质图 例 水文地质剖面图 责任表
二、综合水文地质图的布局 综合水文地质图包括:图名、比例尺、综合水文 地质图、水文地质剖面图、图例、责任表。布局见下 图。 例 图 图 例 责任表 综合水文地质图 水文地质剖面图 1:25000 黄壁庄地区综合水文地质图
三、图名 图名要求是全称:××省××市黄壁庄地区综合 水文地质图 本次实习图名为:黄壁庄地区综合水文地质图
三、图名 图名要求是全称:××省××市黄壁庄地区综合 水文地质图 本次实习图名为:黄壁庄地区综合水文地质图
四、综合水文地质图 1.综合水文地质图上应反映的内容 (1)各年代含水岩系和非含水岩系。 (2)含水岩系的富水性。 (3)地下水的流向及其天然出露现象(泉,矿泉, 温泉等)。 (4)地下水矿化度等值线。 (5)地形和地表水流与水体。 (6)控制性井、泉、钻孔资料(涌水量、水化学成 分和矿旷化度、含水层渗透系数、地下水埋深、地层剖 面)。 (1)、(2)项是图件反映的中心内容。富水性、矿 化度、埋藏深度用不同符号图例表示,地下水其它特 征可另编辅助图件,如水化学图、埋藏深度图等说明
四、综合水文地质图 1. 综合水文地质图上应反映的内容 (1)各年代含水岩系和非含水岩系。 (2)含水岩系的富水性。 (3)地下水的流向及其天然出露现象(泉,矿泉, 温泉等)。 (4)地下水矿化度等值线。 (5)地形和地表水流与水体。 (6)控制性井、泉、钻孔资料(涌水量、水化学成 分和矿化度、含水层渗透系数、地下水埋深、地层剖 面)。 (1)、(2)项是图件反映的中心内容。富水性、矿 化度、埋藏深度用不同符号图例表示,地下水其它特 征可另编辅助图件,如水化学图、埋藏深度图等说明
2.图上各种内容的表示方法和要求 (1)含水层(含水层组)与隔水层(隔水层 组)。 ①含水层(含水层组)在图上均按地质时 代图例上色,第四纪各种沉积物则按各种成因 类型的规定上色,色彩相重时,第四纪采用浅 色。 ②隔水层(隔水层组)采用网格表示。不 透水地层用正方格(相间3厘米的细线)。透 水而不含水的用斜方格,相对不透水的用45° 的斜线条
2. 图上各种内容的表示方法和要求 (1)含水层(含水层组)与隔水层(隔水层 组)。 ① 含水层(含水层组)在图上均按地质时 代图例上色,第四纪各种沉积物则按各种成因 类型的规定上色,色彩相重时,第四纪采用浅 色。 ② 隔水层(隔水层组)采用网格表示。不 透水地层用正方格(相间3厘米的细线)。透 水而不含水的用斜方格,相对不透水的用45° 的斜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