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学题库 、名词解释 1.地下水:埋藏在地表以下土层或岩石空隙中的水。 2.自然界的水循环:存在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的水,彼此密切联系,处于 不断运动和相互转化之中的过程。 3.河流:降水或由地下涌出的水,汇集在地面低洼处,在重力作用下,经常或 周期性的沿着水流本身造成的槽型凹地流动,形成河流 4.径流:指一个流域内的降水除去消耗于蒸发以外的全部水流 5.空隙性:岩石空隙的多少、大小、连通程度及分布状况等性质。 6.孔隙度:就是一定体积岩石中的孔隙体积与该岩石总体积之比。 7.岩石的水理性质:岩石表现出来的控制水分活动的各种性质。 8.含水层:能够透过并给出相当水量的岩层。 9.隔水层:那些不能透过与给出水,或者透过与给出水的数量是微不足道的岩 层。 10.潜水:埋藏于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含水层中 的重力水。 11.承压水:充满于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重力水。 12.渗透:地下水在岩石空隙中运动 13.渗流:连续充满整个 岩石空间,只考虑地下水的流向的假想水流。 14.层流:水流质点有秩序的、互不混杂的流动。 15.紊流:水流质点无秩序的、互相混杂的流动。 16.流网:由一系列等水头线与流线所组成的网格称为流网。 17.孔隙水:赋存于沉积物颗粒构成的孔隙网络之中,也分布于松散沉积物及胶 结不良的沉积物的孔隙中的地下水。 18裂隙水:储存并运移于岩层裂隙中的地下水。 19.岩溶水:可溶性岩层的溶蚀空隙中的地下水。 、填空题 1.水文地质学的任务是研究地下水的(形成)(运动)(水质)(水量)(埋藏) 和(分布)的规律。 2.大气圈的水主要存在于大气(对流层)中。发生在海陆之间的循环过程称为 (大循环):发生在局部范围内的循环过程称为(小循环)。 3.人类活动改变水均衡主要方式(修建水库和引水渠)(修建大型调水工程) 4.蒸发的形式有(水面蒸发)(土面蒸发)(叶面蒸发) 56 径流的表示方法有(流量)(径流总量)(径流深度)(径流模数)(径流系数) 岩石的空隙分为(孔隙)(裂隙)(溶穴),溶穴包括(溶孔)(溶蚀裂隙)(溶 洞)(暗河)等。 7.裂隙率可用(体积裂隙率)(面裂隙率)(线裂隙率)三种方法表示。 8.岩石中水的存在形式(气态水)(结合水)(重力水)(支持毛细水)(悬挂毛 细水)(孔角毛细水)(固态水) 9.岩石的水理性质包括(容水性)(持水性)(给水性)(透水性) 10.按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可将地下水分为(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 11.按含水介质可将地下水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12.潜水面的形状和特征在图上的表示方法(水文地质剖面图)(等水位线图)
水文地质学题库 一、名词解释 1. 地下水:埋藏在地表以下土层或岩石空隙中的水。 2. 自然界的水循环:存在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的水,彼此密切联系,处于 不断运动和相互转化之中的过程。 3. 河流:降水或由地下涌出的水,汇集在地面低洼处,在重力作用下,经常或 周期性的沿着水流本身造成的槽型凹地流动,形成河流。 4. 径流:指一个流域内的降水除去消耗于蒸发以外的全部水流。 5. 空隙性:岩石空隙的多少、大小、连通程度及分布状况等性质。 6. 孔隙度:就是一定体积岩石中的孔隙体积与该岩石总体积之比。 7. 岩石的水理性质:岩石表现出来的控制水分活动的各种性质。 8. 含水层:能够透过并给出相当水量的岩层。 9. 隔水层:那些不能透过与给出水,或者透过与给出水的数量是微不足道的岩 层。 10. 潜水:埋藏于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含水层中 的重力水。 11. 承压水:充满于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重力水。 12. 渗透:地下水在岩石空隙中运动 13. 渗流:连续充满整个岩石空间,只考虑地下水的流向的假想水流。 14. 层流:水流质点有秩序的、互不混杂的流动。 15. 紊流:水流质点无秩序的、互相混杂的流动。 16. 流网:由一系列等水头线与流线所组成的网格称为流网。 17. 孔隙水:赋存于沉积物颗粒构成的孔隙网络之中,也分布于松散沉积物及胶 结不良的沉积物的孔隙中的地下水。 18. 裂隙水:储存并运移于岩层裂隙中的地下水。 19. 岩溶水:可溶性岩层的溶蚀空隙中的地下水。 二、填空题 1. 水文地质学的任务是研究地下水的(形成)(运动)(水质)(水量)(埋藏) 和(分布)的规律。 2. 大气圈的水主要存在于大气(对流层)中。发生在海陆之间的循环过程称为 (大循环);发生在局部范围内的循环过程称为(小循环)。 3. 人类活动改变水均衡主要方式(修建水库和引水渠)(修建大型调水工程) 4. 蒸发的形式有(水面蒸发)(土面蒸发)(叶面蒸发) 5. 径流的表示方法有(流量)(径流总量)(径流深度)(径流模数)(径流系数) 6. 岩石的空隙分为(孔隙)(裂隙)(溶穴),溶穴包括(溶孔)(溶蚀裂隙)(溶 洞)(暗河)等。 7. 裂隙率可用(体积裂隙率)(面裂隙率)(线裂隙率)三种方法表示。 8. 岩石中水的存在形式(气态水)(结合水)(重力水)(支持毛细水)(悬挂毛 细水)(孔角毛细水)(固态水) 9. 岩石的水理性质包括(容水性)(持水性)(给水性)(透水性) 10. 按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可将地下水分为(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 11. 按含水介质可将地下水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12. 潜水面的形状和特征在图上的表示方法(水文地质剖面图)(等水位线图)
13.包气带水包括(土壤水)(上层滞水) 14.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包括(温度)(颜色)(味)(嗅)(透明度)(比重)(导电 性)(放射性) 15.地下水的化学性质包括(酸碱性)(硬度 (总矿化度 16地下水的化学成分的形成作用包括(溶滤作用)(浓缩作用)(脱碳酸作用》 (脱流酸作用)(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混合作用)(人类活动在地下水化学 成分形成中的作用) 17.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包括(大气降水)(地表水)(凝结水)(其他含水层的水) 和与人类活动 有关的补给来源 18.地下水的排泄方式有(点状排泄)(线状排泄)和(面状排泄 19.泉跟据补给来源分为(上升泉)和(下降泉),泉跟据形成条件分为(侵蚀泉) (接触泉)(溢流泉)(断层泉) 20.影响地下水动态的自然因素包括(气象因素)(水文因素)(地质因素) 21.潜水的动态类型分为(蒸发型)(径流型)和(弱径流型) 22.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岩石的成分与结构)(岩石的透水性)(水的侵蚀能力 (水的流动性) 三、简答颜 地下水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答,①地下水是重要的水利资源。②地下水是重要的立资頒。③地下水是有效 的找矿标志 ④地下热水是宝贵的热能资源 ⑤地下水是矿床开采的严 电威 ⑥地下水可造成士壤盐渍化、沼泽化,破坏土壤肥力。⑦地下水活动使某些工程 效益受到损失。⑧地下水过量的取用和污染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 2.含水层的构成应具备哪些条件? 答:①且有储存重力水的店间②具备储存地下水的地质构告③且有充足的补给来 潜水的特征有哪些: 答:①潜水具有自由水面。②潜水无隔水顶板。③潜水水位、水量、水质等动态 变化与气象水文、地形等因素有关。④潜水易受人为因素的污染⑤潜水是重要的 供水水源 标用水位线图可以醒的空际问颜右哪此? 答:①确定潜水的流向②确定潜水面的水力坡度③判断潜水和地表水的补排关系 ④确定潜水埋藏深度⑤确定泉水出露位置和沼泽化范围©判断含水层岩性或厚 度的变化⑦确定含水层厚度⑧作为布置引水工程设施的依据 5.承压水的特征有哪些? 答:①承压水具有承压性②承压水的补给区和分布区不 一改③承压水的动态变得 不显著④承压水的化学成分 般比较复杂⑤承压含水层的厚度 般不随补给量 的增减而变化⑥承压水一股不易受污染 6.运用等水压线图可以解决的实际问题有那些? 答:①确定承压水的流向②确定承压水的水力坡度、判断含水层岩性和厚度变化 ③确定承压水位埋藏深度④确定承压含水层的藏深度⑤确定承压水水头值 大小⑥可以确定潜水与承压水间的相互关系 人工补给地下水的目的有哪些 答:①补充地下水资源,增大含水层的存储量,进行季节和多年性调节②调节水 温提供冷、热水源③保持含水层的水头压力,防止或控制地面的沉降④改善地下
13. 包气带水包括(土壤水)(上层滞水) 14.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包括(温度)(颜色)(味)(嗅)(透明度)(比重)(导电 性)(放射性) 15. 地下水的化学性质包括(酸碱性)(硬度)(总矿化度) 16. 地下水的化学成分的形成作用包括(溶滤作用)(浓缩作用)(脱碳酸作用) (脱硫酸作用)(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混合作用)(人类活动在地下水化学 成分形成中的作用) 17. 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包括(大气降水)(地表水)(凝结水)(其他含水层的水) 和(与人类活动有关的补给来源) 18. 地下水的排泄方式有(点状排泄)(线状排泄)和(面状排泄) 19. 泉跟据补给来源分为(上升泉)和(下降泉),泉跟据形成条件分为(侵蚀泉) (接触泉)(溢流泉)(断层泉) 20. 影响地下水动态的自然因素包括(气象因素)(水文因素)(地质因素) 21. 潜水的动态类型分为(蒸发型)(径流型)和(弱径流型) 22. 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岩石的成分与结构)(岩石的透水性)(水的侵蚀能力) (水的流动性) 三、简答题 1. 地下水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答:①地下水是重要的水利资源。②地下水是重要的矿产资源。③地下水是有效 的找矿标志。④地下热水是宝贵的热能资源。⑤地下水是矿床开采的严重威胁。 ⑥地下水可造成土壤盐渍化、沼泽化,破坏土壤肥力。⑦地下水活动使某些工程 效益受到损失。⑧地下水过量的取用和污染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 2.含水层的构成应具备哪些条件? 答:①具有储存重力水的空间②具备储存地下水的地质构造③具有充足的补给来 源。 3.潜水的特征有哪些? 答:①潜水具有自由水面。②潜水无隔水顶板。③潜水水位、水量、水质等动态 变化与气象水文、地形等因素有关。④潜水易受人为因素的污染⑤潜水是重要的 供水水源。 4.运用等水位线图可以解决的实际问题有哪些? 答:①确定潜水的流向②确定潜水面的水力坡度③判断潜水和地表水的补排关系 ④确定潜水埋藏深度⑤确定泉水出露位置和沼泽化范围⑥判断含水层岩性或厚 度的变化⑦确定含水层厚度⑧作为布置引水工程设施的依据 5.承压水的特征有哪些? 答:①承压水具有承压性②承压水的补给区和分布区不一致③承压水的动态变化 不显著④承压水的化学成分一般比较复杂⑤承压含水层的厚度,一般不随补给量 的增减而变化⑥承压水一般不易受污染。 6.运用等水压线图可以解决的实际问题有哪些? 答:①确定承压水的流向②确定承压水的水力坡度、判断含水层岩性和厚度变化 ③确定承压水位埋藏深度④确定承压含水层的埋藏深度⑤确定承压水水头值的 大小⑥可以确定潜水与承压水间的相互关系 7.人工补给地下水的目的有哪些? 答:①补充地下水资源,增大含水层的存储量,进行季节和多年性调节②调节水 温提供冷、热水源③保持含水层的水头压力,防止或控制地面的沉降④改善地下
水的水质⑤防止或减少海水入侵 ①根据泉的出露情 可以判断岩层的含水性。②根据泉的流量可以确定含 水层的富水程度③根据泉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可以了解各个含水层的水质 特征④通过泉的动态观测,可以获得地下水动态的初步概念⑤根据泉的流量,可 以作为论证地下水允许开采量保证程度的依据⑥根据泉的流量,计算地下水径流 模数⑦泉的研究有利于判断地质构造。 9 L隙水的特征? 答:①孔隙水多呈层状均匀分布,孔隙之间相互连通,水力联系密切,同一个含 水层具有统一的地下水面。②孔隙水一般呈层流运动,很少有透水性突变和相应 的紊流运动状态。③孔隙水的埋藏分布和运动规律主要受地貌及第四纪沉积规律 的控制 0.裂隙水的特征? 答:①裂隙水的埋藏 、分布不均匀。 ②裂隙含水形态多种多样。③地质构造对裂 隙水的控制作用明显。④基岩地下水的动力性质比较复杂。 11.岩溶水的特征? 答:①岩溶含水层的富水性强,但含水不均匀②岩溶的发育具有向深部逐渐减弱 的规律③岩溶水在水力联系上也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 12. 水文地质测绘的主要目的? 答:①为各项经济建设远景规划提供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资料。②为生活生产、饮 用水提出找水方向和圈定水源地段,③为地下热水和矿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水化 学找矿提供资料。④为灾害防治提供水文地质资料。⑤为区域性小比例尺水文地 质编图和科研以及专门性的勘探工作提供资料及设计依据。 13. 水质测的? 答:①查明勘探区地 地貌、水文、 气象的基本特征。②确定各时代地层的岩 石含水性质,地下水类型,划分含水层与隔水层,选择供水目的层,判明供水目 的层与其他含水层间的关系。③阐明区内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的性质,地貌 条件及地下水动态一般特征。④评价含水层的富水性与区内地下水资源概况及其 开采条件⑤初步阐明区域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其形成条件,用杳地下水污垫情况 14. 电阻率法在 《文勘查中的应 有哪些 答:①覆盖层的厚度,隐伏的古河床和掩埋的冲洪积扇的位置②断层裂隙带岩脉 等的产状和位置,含水层宽度及厚度③钻井的地质剖面④地下水位流向和渗透流 速⑤地下水的矿化度和咸水淡水的分布范围⑥暗河的位置和隐伏岩溶的分布⑦ 永久冻土层下限的埋藏深度等。 加论述 1.影响地下水的因素 答: 气象因素①气温:温度增高,气体活跃性增加。气体溢出,减少地下 水中气体成分含量。②湿度:绝对温度不变,气温下降,相对湿度增加。 ③降水:取决于降水强度,特续时间和当地的入参条件④蒸发 (二)水文因素①水系和流域②径流 (三)地质因素①地层岩性:沙砾石层有较好的孔隙含水层,厚度大的砂层有较 丰富的水量,在坚硬岩石中主要的含水层和透水层是洞穴发育的岩溶地层,其中 有丰富的地下水②地质构造:表现在构造的形态特征和力学性质及其规模上。③ 地貌条件:控制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同时反应分布和埋藏条件。地形形态
水的水质⑤防止或减少海水入侵。 8.泉的水文地质意义? 答:①根据泉的出露情况,可以判断岩层的含水性。②根据泉的流量可以确定含 水层的富水程度③根据泉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可以了解各个含水层的水质 特征④通过泉的动态观测,可以获得地下水动态的初步概念⑤根据泉的流量,可 以作为论证地下水允许开采量保证程度的依据⑥根据泉的流量,计算地下水径流 模数⑦泉的研究有利于判断地质构造。 9.孔隙水的特征? 答:①孔隙水多呈层状均匀分布,孔隙之间相互连通,水力联系密切,同一个含 水层具有统一的地下水面。②孔隙水一般呈层流运动,很少有透水性突变和相应 的紊流运动状态。③孔隙水的埋藏分布和运动规律主要受地貌及第四纪沉积规律 的控制。 10.裂隙水的特征? 答:①裂隙水的埋藏、分布不均匀。②裂隙含水形态多种多样。③地质构造对裂 隙水的控制作用明显。④基岩地下水的动力性质比较复杂。 11.岩溶水的特征? 答:①岩溶含水层的富水性强,但含水不均匀②岩溶的发育具有向深部逐渐减弱 的规律③岩溶水在水力联系上也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 12.水文地质测绘的主要目的? 答:①为各项经济建设远景规划提供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资料。②为生活生产、饮 用水提出找水方向和圈定水源地段。③为地下热水和矿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水化 学找矿提供资料。④为灾害防治提供水文地质资料。⑤为区域性小比例尺水文地 质编图和科研以及专门性的勘探工作提供资料及设计依据。 13.水文地质测绘的任务? 答:①查明勘探区地质、地貌、水文、气象的基本特征。②确定各时代地层的岩 石含水性质,地下水类型,划分含水层与隔水层,选择供水目的层,判明供水目 的层与其他含水层间的关系。③阐明区内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的性质,地貌 条件及地下水动态一般特征。④评价含水层的富水性与区内地下水资源概况及其 开采条件。⑤初步阐明区域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其形成条件,调查地下水污染情况。 14.电阻率法在水文勘查中的应用有哪些? 答:①覆盖层的厚度,隐伏的古河床和掩埋的冲洪积扇的位置②断层裂隙带岩脉 等的产状和位置,含水层宽度及厚度③钻井的地质剖面④地下水位流向和渗透流 速⑤地下水的矿化度和咸水淡水的分布范围⑥暗河的位置和隐伏岩溶的分布⑦ 永久冻土层下限的埋藏深度等。 四、论述 1.影响地下水的因素? 答:(一)气象因素①气温:温度增高,气体活跃性增加。气体溢出,减少地下 水中气体成分含量。②湿度:绝对温度不变,气温下降,相对湿度增加。 ③降水:取决于降水强度,持续时间和当地的入渗条件④蒸发 (二)水文因素①水系和流域②径流 (三)地质因素①地层岩性;沙砾石层有较好的孔隙含水层,厚度大的砂层有较 丰富的水量,在坚硬岩石中主要的含水层和透水层是洞穴发育的岩溶地层,其中 有丰富的地下水②地质构造:表现在构造的形态特征和力学性质及其规模上。③ 地貌条件:控制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同时反应分布和埋藏条件。地形形态
直接影响降水的入渗量。沟谷密度和切割深度是决定地下水排泄的重要条件。当 距排水基准面的地形高差越大时,地下水埋藏越深。 (四)人为因素①开发地下水②兴修水利③发展灌溉④矿山排水⑤人工回灌
直接影响降水的入渗量。沟谷密度和切割深度是决定地下水排泄的重要条件。当 距排水基准面的地形高差越大时,地下水埋藏越深。 (四)人为因素①开发地下水②兴修水利③发展灌溉④矿山排水⑤人工回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