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纲撰写人:刘子英课程组负责人:李伟杰大纲审核人:邸明伟,高振华撰写日期:2018.8.2823
23 大纲撰写人:刘子英 课程组负责人:李伟杰 大纲审核人:邸明伟,高振华 撰写日期:2018.8.28
《军事理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军事理论课程代码:B3000010学分:1.0学时:16(讲课学时:16实验学时:0课内实践学时:0)课程性质:通识教育课英文名称:Militarytheory选用教材:张立双.普通高校军事理论教程(1版4次)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出版.2012年7月参考书:《孙子兵法》开课学期:秋季学期适用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开课单位:学工武装部一、课程目标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获得以下能力:1、帮助大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理论,树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将个体理想和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紧密结合;2、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意识,能够与不同学科背景的同学进行有效沟通合作,更好的适应我国人才培养战略目标和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需要;3、强化大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树立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保卫者的角色意识。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毕业要求课程目标指标点课程目标9.1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与其他成员进行有效沟9通,合作共事1,2、3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24
24 《军事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军事理论 课程代码:B3000010 学分:1.0 学时:16(讲课学时:16 实验学时:0 课内实践学时:0) 课程性质:通识教育课 英文名称:Military theory 选用教材:张立双.普通高校军事理论教程(1 版 4 次).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出 版.2012 年 7 月. 参考书:《孙子兵法》 开课学期:秋季学期 适用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开课单位:学工武装部 一、课程目标 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获得以下能力: 1、帮助大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理论,树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增强国防观念 和国家安全意识,将个体理想和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紧密结合; 2、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意识,能够与不同学科背景 的同学进行有效沟通合作,更好的适应我国人才培养战略目标和加强国防后备力 量建设的需要; 3、强化大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树立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保 卫者的角色意识。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9 9.1 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与其他成员进行有效沟 通,合作共事 课程目标 1,2、3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理论教学(16学时)1、世界军事(1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2)内容:国际战略环境;国际战略格局;中国周边安全环境要求学生:掌握国际战略格局的基本概念和构成要素、基本类型和基本特征,掌握战略基本理论,了解世界战略格局的概况,正确分析。2、中国国防(2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2)内容:概述:中国古代、近代国防;新中国国防建设;中国武装力量;国防法规;国防动员。要求学生:了解国防的类型和职能、简史以及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掌握国防的基本要素和法规,明确公民的国防义务和权利,树立大国防观念,明晰国防不能仅靠个人力量,需国家人民精诚协作,共建坚固国防。3、军事思想(8学时)(支撑课程目标2、3)内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孙子兵法》及其在国内外的影响;毛泽东军事思想概述;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历史地位;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概述;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地位和作用;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地位与作用;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地位与作用: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概述;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要求学生:实现军事思想的古为今用;学会用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现代战争和国防建设的有关问题,确立无产阶级战争观;对我军建设的重要意义,提高分析当代国际军事形势的能力:学会用江泽民国际和军队建设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国际形势和国际建设的有关问题,确立无产阶级战争观;学会运用胡锦涛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实践指导,明确多兵种协同作战,合作共事。4、高技术战争(5学时)(支撑课程目标2、3)内容:军事高技术概述;军事高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高技术与新军事变革;精确制导武器概述;精确制导武器的制导技术;精确制导武器的种类;伪装技术:隐身技术和隐身武器。侦察与监视技术:侦察与监视技术手段;侦察与监视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侦察与监视技术的发展趋势。电子对抗技术概述;电子对抗的25
25 理论教学(16 学时) 1、世界军事(1 学时)(支撑课程目标 1、2) 内容:国际战略环境;国际战略格局;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要求学生:掌握国际战略格局的基本概念和构成要素、基本类型和基本特征, 掌握战略基本理论,了解世界战略格局的概况,正确分析。 2、中国国防(2 学时)(支撑课程目标 1、2) 内容:概述;中国古代、近代国防;新中国国防建设;中国武装力量;国防 法规;国防动员。 要求学生:了解国防的类型和职能、简史以及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掌握国 防的基本要素和法规,明确公民的国防义务和权利,树立大国防观念,明晰国防 不能仅靠个人力量,需国家人民精诚协作,共建坚固国防。 3、军事思想(8 学时)(支撑课程目标 2、3) 内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孙子兵法》及其在国内外的影响; 毛泽东军事思想概述;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历史地位;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概述;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邓小 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地位和作用;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地位与作用;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 容;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地位与作用;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 概述;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要求学生:实现军事思想的古为今用;学会用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立场、观点、 方法分析现代战争和国防建设的有关问题,确立无产阶级战争观;对我军建设的 重要意义,提高分析当代国际军事形势的能力;学会用江泽民国际和军队建设思 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国际形势和国际建设的有关问题,确立无产阶级战争 观;学会运用胡锦涛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实践指导,明确多兵种协同作战,合 作共事。 4、高技术战争(5 学时)(支撑课程目标 2、3) 内容:军事高技术概述;军事高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高技术与新军事变革; 精确制导武器概述;精确制导武器的制导技术;精确制导武器的种类;伪装技术; 隐身技术和隐身武器。侦察与监视技术;侦察与监视技术手段;侦察与监视技术 在军事上的应用;侦察与监视技术的发展趋势。电子对抗技术概述;电子对抗的
分类及其主要内容;雷达对抗:光电对抗;航天技术概念;航天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历程;夜视技术概述:夜视器材的分类、工作原理及其特点:夜视器材在军事上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激光技术概述;激光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激光对抗和激光技术的发展趋势;军队指挥自动化概述;军事指挥自动化系统的组成: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趋势:信息化作战概述: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信息化战争与国防建设。要求学生:树立打赢高技术局部战争的思想:把握精确制导技术及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趋势;了解伪装与隐身技术的应用对现代战争产生了哪些影响;懂得对抗侦察监视的技术措施;了解通信对抗、雷达对抗、光电对抗的原理和方法;掌握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概况;了解夜视技术的工作原理:掌握激光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了解新军事变革的发展趋势;使学生了解国家对未来信息化战争人才的迫切需求,树立报效祖国国防的志向。四、教学方法1、网络授课。2、采用网络讲授法,模拟真实课堂环境,通过网络给学生提供有效地培训环境。直接、快速、精炼的让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理论,达到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的目的。3、问题探究法,教师在网上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学生比较独立的探究和研究,探求获得相关军事理论知识。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式本课程为考查科目,课程总评成绩主要由期末成绩综合评定。期未成绩以论文形式提交。成绩分配评价环节评估毕业要求论文9.1(100分)论文撰写情况大纲撰写人:陈国华、霍鹏飞课程组负责人:陈国华大纲审核人:邸明伟、高振华撰写日期:2018.8.1926
26 分类及其主要内容;雷达对抗;光电对抗;航天技术概念;航天技术在军事上的 应用;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历程;夜视技术概述;夜视器材的分类、工作原理及 其特点;夜视器材在军事上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激光技术概述;激光技术在军事 上的应用;激光对抗和激光技术的发展趋势;军队指挥自动化概述;军事指挥自 动化系统的组成;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趋势;信息化作战概述;信息化战 争的基本特征;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信息化战争与国防建设。 要求学生:树立打赢高技术局部战争的思想;把握精确制导技术及精确制导 武器的发展趋势;了解伪装与隐身技术的应用对现代战争产生了哪些影响;懂得 对抗侦察监视的技术措施;了解通信对抗、雷达对抗、光电对抗的原理和方法; 掌握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概况;了解夜视技术的工作原理;掌握激光技术在军事 上的应用;了解新军事变革的发展趋势;使学生了解国家对未来信息化战争人才 的迫切需求,树立报效祖国国防的志向。 四、教学方法 1、网络授课。 2、采用网络讲授法,模拟真实课堂环境,通过网络给学生提供有效地培训 环境。直接、快速、精炼的让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理论,达到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 安全意识的目的。 3、问题探究法,教师在网上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学生比较 独立的探究和研究,探求获得相关军事理论知识。 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式 本课程为考查科目,课程总评成绩主要由期末成绩综合评定。 期末成绩以论文形式提交。 成绩分配 评价环节 评估毕业要求 论文 论文撰写情况 9.1(100 分) 大纲撰写人:陈国华、霍鹏飞 课程组负责人:陈国华 大纲审核人:邸明伟、高振华 撰写日期:2018.8.19
《军事训练》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军事训练课程代码:B2270010学分:2.0实践时间:2周课程性质:实践教学英文名称:Militarytraining选用教材:张立双.普通高校军事理论教程(1版4次)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出版.2012年7月开课学期:秋季学期适用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开课单位:学工武装部一、课程目标通过军事训练,使学生获得以下能力:1、树立大学生的及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将个体理想和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紧密结合:2、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的作风,加强组织纪律性,锤炼意志品质,培养相互协作的意识,促进团队成员的沟通交流与精诚合作,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3、强化大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能够胜任团队中的角色,承担责任,树立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保卫者的角色意识。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9.1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与其他成员进行有效沟课程目标通,合作共事2、399.2具备团队精神、合作意识以及集体荣誉感,能够胜任课程目标团队成员和负责人的角色与责任,有效开展工作1、2、327
27 《军事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军事训练 课程代码:B2270010 学分:2.0 实践时间:2 周 课程性质:实践教学 英文名称:Military training 选用教材:张立双.普通高校军事理论教程(1 版 4 次).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出 版.2012 年 7 月. 开课学期:秋季学期 适用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开课单位:学工武装部 一、课程目标 通过军事训练,使学生获得以下能力: 1、树立大学生的及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 识,将个体理想和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紧密结合; 2、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的作风,加强组织纪律性,锤炼意志品质,培养相 互协作的意识,促进团队成员的沟通交流与精诚合作,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3、强化大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能够胜任团队中的角色,承担责 任,树立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保卫者的角色意识。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9 9.1 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与其他成员进行有效沟 通,合作共事 课程目标 2、3 9.2 具备团队精神、合作意识以及集体荣誉感,能够胜任 团队成员和负责人的角色与责任,有效开展工作 课程目标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