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学大纲(2018版人才培养方案,2018年制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课 程 教 学 大 纲 (2018 版人才培养方案,2018 年制定)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目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大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大纲5《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9.14《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大纲《思想政治理论研讨课》课程教学大纲21...24《军事理论》课程教学大纲《军事训练》课程教学大纲.27《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30《大学计算机基础A》课程教学大纲.36.4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45《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高等数学B》课程教学大纲...48..54《无机化学B》课程教学大纲《无机化学实验B》课程教学大纲.58《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大纲..62《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66.72《大学物理B》课程教学大纲.78《大学物理实验B》课程教学大纲《有机化学A》课程教学大纲.83《有机化学实验A》课程教学大纲...95《电工电子学B》课程教学大纲100《机械设计基础B》课程教学大纲..105《物理化学B》课程教学大纲,110.115《物理化学实验B》课程教学大纲..119《机械制图基础(含CAD)》课程教学大纲《化工原理C》课程教学大纲.124《材料力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128《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大纲..133《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137《高分子物理》课程教学大纲..142《胶黏剂与胶接》课程教学大纲..148《高分子实验技术》课程教学大纲..153《聚合物反应原理》课程教学大纲160
目 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大纲. 14 《思想政治理论研讨课》课程教学大纲. 21 《军事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24 《军事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27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30 《大学计算机基础 A》课程教学大纲. 36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 41 《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45 《高等数学 B》课程教学大纲. 48 《无机化学 B》课程教学大纲. 54 《无机化学实验 B》课程教学大纲. 58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62 《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66 《大学物理 B》课程教学大纲. 72 《大学物理实验 B》课程教学大纲. 78 《有机化学 A》课程教学大纲. 83 《有机化学实验 A 》课程教学大纲. 95 《电工电子学 B》课程教学大纲 .100 《机械设计基础 B》课程教学大纲.105 《物理化学 B》课程教学大纲.110 《物理化学实验 B》课程教学大纲.115 《机械制图基础(含 CAD)》课程教学大纲.119 《化工原理 C》课程教学大纲.124 《材料力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128 《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大纲.133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137 《高分子物理》课程教学大纲.142 《胶黏剂与胶接》课程教学大纲.148 《高分子实验技术》课程教学大纲.153 《聚合物反应原理》课程教学大纲.160
《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大纲164《高聚物加工工程》课程教学大纲..170《高分子材料》课程教学大纲.175《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180《生物质材料》课程教学大纲..185《专业认知实践》课程教学大纲..189..192《化工原理课程实习》课程教学大纲《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实习》课程教学大纲.196...204《材料性能综合评价》课程教学大纲《高聚物加工工程课程实习》课程教学大纲.207.210《专业技能综合训练》课程教学大纲《毕业实习》课程教学大纲..217.221《创新创业实践》课程教学大纲《毕业设计(论文)》课程教学大纲226
《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大纲.164 《高聚物加工工程》课程教学大纲.170 《高分子材料》课程教学大纲.175 《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180 《生物质材料》课程教学大纲.185 《专业认知实践》课程教学大纲.189 《化工原理课程实习》课程教学大纲.192 《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实习》课程教学大纲.196 《材料性能综合评价》课程教学大纲.204 《高聚物加工工程课程实习》课程教学大纲.207 《专业技能综合训练》课程教学大纲.210 《毕业实习》课程教学大纲.217 《创新创业实践》课程教学大纲.221 《毕业设计(论文)》课程教学大纲.226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代码:B1700010学分:2.0学时:32(讲课学时:32实验学时:0课内实践学时:0)课程性质:通识教育课英文名称:BasicprinciplesofMarxism选用教材:1、高等教育出版社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参考书: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2、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3、恩格斯.费论4、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5、列宁.马克思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6、毛泽东.实践论、矛盾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7、中共中央宣传局.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2006年开课学期:春季学期适用专业:全校本科各专业先修课程:无开课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一、课程目标本课程使学生比较全面、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与实践,使学生具备下列能力: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和认识当今中国的实际和当前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了解中国国情,学习历史与文化、以及社会与经济管理方面的相关知识,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能力,具有人文素养、思辨能力、处事能力、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1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课程代码:B1700010 学 分:2.0 学 时:32(讲课学时:32 实验学时:0 课内实践学时:0) 课程性质:通识教育课 英文名称: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选用教材:1、高等教育出版社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北京:高等教育 出版社.2013 年. 参考书: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年. 2、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年. 3、恩格斯.费论. 4、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5、列宁.马克思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 6、毛泽东.实践论、矛盾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7、中共中央宣传局.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2006 年. 开课学期:春季学期 适用专业:全校本科各专业 先修课程:无 开课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一、课程目标 本课程使学生比较全面、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 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与实践,使学生具备下列能力: 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和认识当今中国的实际和当前所遇到的各种问 题的能力,了解中国国情,学习历史与文化、以及社会与经济管理方面的相关知 识,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 养学生勇于创新的能力,具有人文素养、思辨能力、处事能力、科学精神和社会 责任感;
2、使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认识不断探索和学习的必要性,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解决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拓展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力。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8.1了解国情,学习历史与文化、艺术与审美、生态文明等相关知识,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目标1具有人文素养、思辨能力、处事能力、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8能够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课程目标28.2理解诚实公正、诚信守则的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并能在工程实践中自觉遵守12.1认识不断探索和学习的必要性,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12课程目标2的意识,与时俱进三、各章教学结构及具体要求理论教学(32学时)1、绪论(2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内容:马克思主义概念: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要求学生:理解和把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以及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2、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6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2)内容:物质世界和实践;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要求学生: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实践的基本观点,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法,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打下理论基础。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4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2)内容:认识的本质及规律;真理与价值;认识与实践的统一。要求学生: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了解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与价值的关系,坚持理论创新2
2 2、使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 中的各种问题,认识不断探索和学习的必要性,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解决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拓展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力。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8 8.1 了解国情,学习历史与文化、艺术与审美、生态文明等相 关知识,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具有人文素养、思辨能力、处事能力、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能够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8.2 理解诚实公正、诚信守则的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并能在 工程实践中自觉遵守 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 2 12 12.1 认识不断探索和学习的必要性,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 的意识,与时俱进 课程目标 2 三、各章教学结构及具体要求 理论教学(32 学时) 1、绪论(2 学时)(支撑课程目标 1) 内容:马克思主义概念;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 革命性的统一;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要求学生:理解和把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以及 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 2、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6 学时)(支撑课程目标 1,2) 内容:物质世界和实践;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 动性。 要求学生: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世 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实践的基本观点,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法,为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打下理论基础。 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4 学时)(支撑课程目标 1,2) 内容:认识的本质及规律;真理与价值;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要求学生: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了解认识的本质及其 发展规律,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与价值的关系,坚持理论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