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实现对应功能。口令程序段的功能要求:a.提示用户输入一个口令。b.用户输入口令后,若口令对,则提示通过并可执行后续程序:否则不通过。c.可对口令输入次数进行限制(如:重复输入3次都不对,则自动退出系统)。显示数据时,一页显示不下,可分页显示。④文件方式存储数据信息,并保证系统运行中数据的一致性。系统概述:基本要求:项目讲授课程目标1四:通过对典型的电电话薄信息数据库的数据项主要包括:姓指导课程目标2电话话信息管理流名、工作单位、电话号码、E-mail地址。试簿管课程目标3程进行分析,完设计一电话薄信息管理系统,使之满足以下上机理系要求:成具有电话薄信答疑统的息录入、添加、(1)功能要求:设计删除、修改、浏①系统以菜单方式工作。览、排序、查询②电话薄信息录入、添加功能。等相关管理功能③电话薄信息删除功能。的应用系统。④电话薄信息修改功能。③电话薄信息浏览功能。③电话薄信息排序功能:按照电话号码和姓名排序并显示排序结果。③电话筹信息查询功能:按姓名和工作单位查询并显示查询结果。(2)其他要求:①设计一个主函数和多个子函数,每个子函数完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子功能。②程序运行时,首先进行口令检查,再显示菜单。并能根据菜单调用相应的函数实现对应功能。口令程序段的功能要求:a.提示用户输入一个口令。b.用户输入口令后,若口令对,则提示通过并可执行后续程序:否则不通过。c.可对口令输入次数进行限制(如:重复输入3次都不对,则自动退出系统)。③显示数据时,一页显示不下,可分页
数实现对应功能。口令程序段的功能要 求: a. 提示用户输入一个口令。 b. 用户输入口令后,若口令对,则提 示通过并可执行后续程序;否则不 通过。 c. 可对口令输入次数进行限制(如: 重复输入 3 次都不对,则自动退出 系统)。 ③ 显示数据时,一页显示不下,可分页 显示。 ④ 文件方式存储数据信息,并保证系统 运行中数据的一致性。 项 目 四 : 电 话 簿 管 理 系 统 的 设计 系统概述: 通过对典型的电 话簿信息管理流 程进行分析,完 成具有电话簿信 息录入、添加、 删除、修改、浏 览、排序、查询 等相关管理功能 的应用系统。 基本要求: 电话簿信息数据库的数据项主要包括:姓 名、工作单位、电话号码、E-mail 地址。试 设计一电话簿信息管理系统,使之满足以下 要求: (1)功能要求: ① 系统以菜单方式工作。 ② 电话簿信息录入、添加功能。 ③ 电话簿信息删除功能。 ④ 电话簿信息修改功能。 ⑤ 电话簿信息浏览功能。 ⑥ 电话簿信息排序功能:按照电话号码 和姓名排序并显示排序结果。 ⑦ 电话簿信息查询功能:按姓名和工作 单位查询并显示查询结果。 (2)其他要求: ① 设计一个主函数和多个子函数,每个 子函数完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子功能。 ② 程序运行时,首先进行口令检查,再 显示菜单。并能根据菜单调用相应的函 数实现对应功能。口令程序段的功能要 求: a. 提示用户输入一个口令。 b. 用户输入口令后,若口令对,则提 示通过并可执行后续程序;否则不 通过。 c. 可对口令输入次数进行限制(如: 重复输入 3 次都不对,则自动退出 系统)。 ③ 显示数据时,一页显示不下,可分页 讲授 指导 上机 答疑 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 2 课程目标 3
显示。④文件方式存储数据信息,并保证系统运行中数据的一致性。三、教学方式、课程思政和时间安排1.教学方式程序设计语言课程设计由指导教师指定学生选择课程设计内容(四项目选其一)并完成该系统设计,教学方式包含讲授、指导、上机、答疑等。2.课程思政设计思政目标思政元素融入方法课程设计教学内容1.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培养学生的远大理坚定理想信念、爱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设计。想。树立学生的“四国、爱社会主义、爱历史与现实相结合、2.教师信息管理系统个自信”。引导学生人民、爱集体、科学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设计。养成科学、严谨的工技术现代化、科学精显性教育与隐性教3.图书信息管理系作态度,培养学生的神、工匠精神、理论育相结合、正面教育统的设计。创新思维,提高学生自信、文化自信、政与纪律约束相结合。4.电话筹管理系统的创新能力,弘扬时治意识、民族精神、的设计。代精神。时代精神。3.时间安排共2周,安排在第2学期完成。四、场所安排校内B3机房。五、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根据平时表现、代码质量及系统演示答辩、课程设计说明书完成情况,综合评分。课程设计不得无故缺席,平时成绩占30%,课程设计说明书成绩占30%,代码完成质量和系统演示答辩成绩占40%。考核对应课程考核/评价内容环节目标课程目标1平时表现课程设计过程中平时表现情况、态度评价、遵守实验规课程目标2100分则、出勤率等。课程目标3代码质量及课程目标1代码完成质量和系统演示答辩检查,包括正确性、创新系统演示答辩课程目标2性、工作量大小,回答问题的准确性、清晰程度等。100分课程目标3课程目标1课程设计说明书评价课程设计方案合理性和先进性、文字表达准确性、课程目标2100分格式规范性、内容的完整性等。课程目标3
显示。 ④ 文件方式存储数据信息,并保证系统 运行中数据的一致性。 三、教学方式、课程思政和时间安排 1.教学方式 程序设计语言课程设计由指导教师指定学生选择课程设计内容(四项目选其一)并完 成该系统设计,教学方式包含讲授、指导、上机、答疑等。 2.课程思政设计 课程设计教学内容 思政目标 思政元素 融入方法 1.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的设计。 2.教师信息管理系统 的设计。 3. 图书信息管理系 统的设计。 4. 电话簿管理系统 的设计。 培养学生的远大理 想。树立学生的“四 个自信”。引导学生 养成科学、严谨的工 作态度,培养学生的 创新思维,提高学生 的创新能力,弘扬时 代精神。 坚定理想信念、爱祖 国、爱社会主义、爱 人民、爱集体、科学 技术现代化、科学精 神、工匠精神、理论 自信、文化自信、政 治意识、民族精神、 时代精神。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历史与现实相结合、 共性与个性相结合、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 育相结合、正面教育 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3.时间安排 共 2 周,安排在第 2 学期完成。 四、场所安排 校内 B3 机房。 五、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根据平时表现、代码质量及系统演示答辩、课程设计说明书完 成情况,综合评分。课程设计不得无故缺席,平时成绩占 30%,课程设计说明书成绩占 30%, 代码完成质量和系统演示答辩成绩占 40%。 考核 环节 考核/评价内容 对应课程 目标 平时表现 100 分 课程设计过程中平时表现情况、态度评价、遵守实验规 则、出勤率等。 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 2 课程目标 3 代码质量及 系统演示答辩 100 分 代码完成质量和系统演示答辩检查,包括正确性、创新 性、工作量大小,回答问题的准确性、清晰程度等。 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 2 课程目标 3 课程设计说明书 100 分 评价课程设计方案合理性和先进性、文字表达准确性、 格式规范性、内容的完整性等。 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 2 课程目标 3
《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周数:2学分:1适用专业:物联网工程执笔人:朱扬清审核人:编写日期:2022年3月一、目的和要求1.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能够根据实际数据库系统项目的要求,合理确定设计/开发研究方案,正确选择技术路线,在技术分析基础上,进行系统实现,并获得有效成果。在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及环境等因素。课程目标2: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和专业知识,设计并实现数据库系统数据分析模块,根据实际进行数据分析与预测。能够根据物联网工程领域的实验系统,安全可靠地开展实验,并有效地获取实验数据。课程目标3:能够运用现代数据库设计工具、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设计数据库系统,能够解释软硬件开发工具的使用原理和方法,具备使用物联网工程领域关键环节开发工具的能力。课程目标对物联网工程专业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如下:课程目标对物联网工程专业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支撑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权重3.设计/开发33.4能够在设计中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M课程目标1解决方案律、文化及环境等因素。4.3能够根据物联网工程领域的实验系统,安全可M4.研究课程目标2靠地开展实验,并有效地获取实验数据。5.1能够解释软硬件开发工具的使用原理和方法,5.使用现代具备使用物联网工程领域关键环节开发工具的能课程目标3M工具力。2.要求(1)掌握数据库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掌握B/S结构数据库应用系统的特点与使用场合。具备查阅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确定项目设计的思路和方案。(2)掌握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实施、数据库运行与维护六个阶段相关的技术,具备与物联网行业进行业务交流的数据库设计能力。(3)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技术,掌握Windows等操作系统下开发环境的搭建,能够评述各种开发技术和开发工具的技术特点。二、主要内容
《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周数:2 学分:1 适用专业:物联网工程 执 笔 人 : 朱 扬 清 审 核 人 : 编写日期:2022 年 3 月 一、目的和要求 1.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1:能够根据实际数据库系统项目的要求,合理确定设计/开发研究方案,正 确选择技术路线,在技术分析基础上,进行系统实现,并获得有效成果。在设计过程中综合 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及环境等因素。 课程目标 2: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和专业知识,设计并实现数据库系统数据分析模块, 根据实际进行数据分析与预测。能够根据物联网工程领域的实验系统,安全可靠地开展实验, 并有效地获取实验数据。 课程目标 3:能够运用现代数据库设计工具、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和面向对象程序设 计语言设计数据库系统,能够解释软硬件开发工具的使用原理和方法,具备使用物联网工程 领域关键环节开发工具的能力。 课程目标对物联网工程专业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如下: 课程目标对物联网工程专业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2. 要求 (1) 掌握数据库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掌握 B/S 结构数据库应用系统的特点 与使用场合。具备查阅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确定项目设计的思路和方案。 (2)掌握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实施、数 据库运行与维护六个阶段相关的技术,具备与物联网行业进行业务交流的数据库设计能力。 (3)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技术,掌握 Windows 等操作系统下开发环境的搭建,能 够评述各种开发技术和开发工具的技术特点。 二、主要内容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支撑 权重 3. 设计/开发 解决方案 3.4 能够在设计中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 律、文化及环境等因素。 课程目标 1 M 4.研究 4.3 能够根据物联网工程领域的实验系统,安全可 靠地开展实验,并有效地获取实验数据。 课程目标 2 M 5. 使用现代 工具 5.1 能够解释软硬件开发工具的使用原理和方法, 具备使用物联网工程领域关键环节开发工具的能 力。 课程目标 3 M
序教学对应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号方式目标1)根据自己所选题目,通过文献查阅和项目要求及制约因素分析,初选设计(研究)方案:数据库系统设计讲授课程目标12)通过经济技术分析,探讨和论证方案合理选题研讨性,筛选后确定最终方案和研究技术路线。3)形成设计(研究)方案成果。1)掌握数据库开发方法:2)采用专业软件进行数据库建模;系统开发与测试讲授3)进行数据库设计与实现:课程目标22答疑(处理数据)4)进行数据库系统各个功能模块开发:5)数据载入及系统功能测试;6)形成系统功能。1)撰写课程设计报告:评审2)能够正确理解,并回应老师提出的问题,整理和完善成果,讲解课程目标3对成果中不完善之处进行修正:3参加答辩答疑3)能够在答辩过程中做到准备充分,回答问审查题准确,准确表达观点。三、教学方式、课程思政和时间安排1.教学方式《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设计》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教师因材施教,依据不同的题目、问题进行指导。2.课程思政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思政目标思政元素融入方法1.数据库系统设计培养学生的远大理坚定理想信念、爱祖灌输与渗透相结合、选题。想,实现个人价值与国、爱社会主义、爱理论与实际相结合、2.系统开发与测试社会价值的统一。树人民、爱集体、科学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立学生的“四个自(处理数据)。技术现代化、科学精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3.整理和完善成果,信”。引导学生养成神、工匠精神、热爱相结合、正面教育与参加答辩。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工作、热爱岗位、职纪律约束相结合度,培养学生努力钻业道德、爱学校、理研的工匠精神,增强论自信、文化自信、学生科技报国的责任政治意识、民族精神、担当,培养学生的创时代精神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弘扬时代精神。3.时间安排共2周,在第4学期实践周完成。四、场所安排在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完成系统开发与测试主要工作,查阅子资料、分析资料、撰写课程设计报告可以在学生宿舍、图书馆等场所完成
序 号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教学 方式 对应课程 目标 1. 数据库系统设计 选题 1)根据自己所选题目,通过文献查阅和项目 要求及制约因素分析,初选设计(研究)方案; 2)通过经济技术分析,探讨和论证方案合理 性,筛选后确定最终方案和研究技术路线。 3)形成设计(研究)方案成果。 讲授 研讨 课程目标 1 2. 系统开发与测试 (处理数据) 1)掌握数据库开发方法; 2)采用专业软件进行数据库建模; 3)进行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4)进行数据库系统各个功能模块开发; 5)数据载入及系统功能测试; 6)形成系统功能。 讲授 答疑 课程目标 2 3. 整理和完善成果, 参加答辩 1)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2)能够正确理解,并回应老师提出的问题, 对成果中不完善之处进行修正; 3)能够在答辩过程中做到准备充分,回答问 题准确,准确表达观点。 评审 讲解 答疑 审查 课程目标 3 三、教学方式、课程思政和时间安排 1.教学方式 《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设计》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教师因材施教,依据不同的题目、 问题进行指导。 2.课程思政设计 课程教学内容 思政目标 思政元素 融入方法 1. 数据库系统设计 选题。 2. 系统开发与测试 (处理数据)。 3. 整理和完善成果, 参加答辩。 培养 学生 的远 大理 想,实现个人价值与 社会价值的统一。树 立学 生的 “ 四个 自 信”。引导学生养成 科学、严谨的工作态 度,培养学生努力钻 研的工匠精神,增强 学生科技报国的责任 担当,培养学生的创 新思维,提高学生的 创新能力,弘扬时代 精神。 坚定理想信念、爱祖 国、爱社会主义、爱 人民、爱集体、科学 技术现代化、科学精 神、工匠精神、热爱 工作、热爱岗位、职 业道德、爱学校、理 论自信、文化自信、 政治意识、民族精神、 时代精神 灌输与渗透相结合、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共性与个性相结合、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 相结合、正面教育与 纪律约束相结合 3.时间安排 共 2 周,在第 4 学期实践周完成。 四、场所安排 在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完成系统开发与测试主要工作,查阅子资 料、分析资料、撰写课程设计报告可以在学生宿舍、图书馆等场所完成
五、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评分项评分标准9-10:从实际业务领域选题,与社会联系紧密;7-8:从自己兴趣出发,与社会实际问题有一定联系:5-6:从自己兴趣出发,与社会实际联系较为一般;选题(10分)3-4:从自己兴趣出发,选题与社会联系较为薄弱;0-2:选题较为随意,既不能体现自己兴趣,也不能与社会挂钩。18-20:数据库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全面、模型清晰、功能完整;14-17:数据库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模型较为清晰、功能较为完整;数据库设计(208-13:有最多2个要求点没有完成,最多不超过2个功能分)点因集成问题影响使用;4-7:有最多4个要求点没有完成,最多不超过4个功能点因集成问题影响使用:0-3:超过5个任务点没有完成18-20:系统功能完整,执行效率符合要求;14-17:系统功能完整,存在不影响系统使用的集成问题;系统开发8-13:有最多2个任务点没有完成,最多不超过2个功能与测试程序功能(20分)点因集成问题影响使用:(处理数4-7:有最多4个任务点没有完成,最多不超过4个功能据)点因集成问题影响使用:0-3:超过5个任务点没有完成,没有做集成9-10:界面美观、精致,交互方便;系统界面风格和交互风格统一;7-8:界面美观,交互合理;系统界面风格大体一致:交互风格统一;界面交互(10分)5-6:有最多2个任务点没有完成,最多不超过2个功能点因集成问题影响使用:3-4:有最多4个任务点没有完成,最多不超过4个功能点因集成问题影响使用:0-2:超过5个任务点没有完成,没有做集成数据测试(10分)9-10:数据选择典型,能够全面反映系统功能;
五、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 评分项 评分标准 选题(10 分) 9-10:从实际业务领域选题,与社会联系紧密; 7-8:从自己兴趣出发,与社会实际问题有一定联系; 5-6:从自己兴趣出发,与社会实际联系较为一般; 3-4:从自己兴趣出发,选题与社会联系较为薄弱; 0-2:选题较为随意,既不能体现自己兴趣,也不能与社 会挂钩。 系统开发 与 测 试 (处理数 据) 数据库设计(20 分) 18-20:数据库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 计全面、模型清晰、功能完整; 14-17:数据库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 计模型较为清晰、功能较为完整; 8-13:有最多 2 个要求点没有完成,最多不超过 2 个功能 点因集成问题影响使用; 4-7:有最多 4 个要求点没有完成,最多不超过 4 个功能 点因集成问题影响使用; 0-3:超过 5 个任务点没有完成 程序功能(20 分) 18-20:系统功能完整,执行效率符合要求; 14-17:系统功能完整,存在不影响系统使用的集成问题; 8-13:有最多 2 个任务点没有完成,最多不超过 2 个功能 点因集成问题影响使用; 4-7:有最多 4 个任务点没有完成,最多不超过 4 个功能 点因集成问题影响使用; 0-3:超过 5 个任务点没有完成,没有做集成。 界面交互(10 分) 9-10:界面美观、精致,交互方便;系统界面风格和交互 风格统一; 7-8:界面美观,交互合理;系统界面风格大体一致;交 互风格统一; 5-6:有最多 2 个任务点没有完成,最多不超过 2 个功能 点因集成问题影响使用; 3-4:有最多 4 个任务点没有完成,最多不超过 4 个功能 点因集成问题影响使用; 0-2:超过 5 个任务点没有完成,没有做集成。 数据测试(10 分) 9-10:数据选择典型,能够全面反映系统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