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下)》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21401040 课程名称:古代汉语(下)(Ancient Chinese No.2) 课程类别:必修课 内容概要: 《古代汉语》是高等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属于语言学科的范畴,并 具有工具课的性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培养他们阅读理解和 研究古代文献的能力、从事汉语言文字学研究的能力和从事文言文教学的能力。修完此课, 学生应能够顺利地阅读今人注释的文言文,能够借助工具书阅读具有一定难度的无注释的文 言文,能够借助工具书和古注阅读难度较大的古代文献资料,会利用古代的文献资料和所学 的古汉语知识理论分析研究汉语问题,能够高质量地完成中学文言文教学任务。 教材: 蒋冀骋古代汉语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5。 参考书目: 1.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2004: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3.郭锡良古代汉语商务印书馆,2015
2 《古代汉语(下)》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21401040 课程名称:古代汉语(下)(Ancient Chinese No.2) 课程类别:必修课 内容概要: 《古代汉语》是高等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属于语言学科的范畴,并 具有工具课的性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培养他们阅读理解和 研究古代文献的能力、从事汉语言文字学研究的能力和从事文言文教学的能力。修完此课, 学生应能够顺利地阅读今人注释的文言文,能够借助工具书阅读具有一定难度的无注释的文 言文,能够借助工具书和古注阅读难度较大的古代文献资料,会利用古代的文献资料和所学 的古汉语知识理论分析研究汉语问题,能够高质量地完成中学文言文教学任务。 教 材: 蒋冀骋 古代汉语 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5。 参考书目: 1.许慎 说文解字 中华书局,2004; 2.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3.郭锡良 古代汉语 商务印书馆,2015
《汉语史》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21401100 课程名称:汉语史(Histo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课程类别:必修课 内容概要: 汉语史是汉语从古至今发展变化的历史,是关于汉语历史的学科。主要内容包括:汉语 史的研究对象以及分期,汉语语音史,汉语词汇史,汉语语法史。学习和研究汉语史,意在 弄清汉语在不同历史时期语音、词汇、语法的基本面貌和特征及其发展变化,探索其发展变 化的特点和原因,揭示出汉语发展的内部规律。 由于课程内容丰富,学时较短,教师讲课时要注意指导性、启发性和示范性,讲重点、 难点,避免一般性地重复教材。 教材: 1.赵振铎《中国语言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 参考书目: 1.王力汉语语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2.何九盈、陈复华古韵通晓(第一、第五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3.唐作藩音韵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4.唐作藩普通话语音史话语文出版社,1999: 5.唐作藩上古音手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82: 6.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7.赵秉璇、竺家宁古汉语复声母论文集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
3 《汉语史》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21401100 课程名称:汉语史(Histo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课程类别:必修课 内容概要: 汉语史是汉语从古至今发展变化的历史,是关于汉语历史的学科。主要内容包括:汉语 史的研究对象以及分期,汉语语音史,汉语词汇史,汉语语法史。学习和研究汉语史,意在 弄清汉语在不同历史时期语音、词汇、语法的基本面貌和特征及其发展变化,探索其发展变 化的特点和原因,揭示出汉语发展的内部规律。 由于课程内容丰富,学时较短,教师讲课时要注意指导性、启发性和示范性,讲重点、 难点,避免一般性地重复教材。 教 材: 1.赵振铎《中国语言学史》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 参考书目: 1.王力 汉语语音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2.何九盈、陈复华 古韵通晓(第一、第五章)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3.唐作藩 音韵学教程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4.唐作藩 普通话语音史话 语文出版社,1999; 5.唐作藩 上古音手册 江苏古籍出版社,1982; 6.郭锡良 汉字古音手册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7.赵秉璇、竺家宁 古汉语复声母论文集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
《汉字学》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21401090 课程名称:汉字学(Chinese Characters) 课程类别:选修课 内容概要: 汉字学是一门语言类的选修课程,是通过文字学基本知识的讲授和基本能力的训练, 使学生具备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了解和掌握国家现行的语言文字政策,培养民族自尊心和 自豪感,为今后从事文字类工作如编辑、记者、文秘等铺平道路,为中等学校语文教学培养 合格的教师,为有关方向培养研究性人才。本课程系统地介绍汉语文献语言的文字学知识, 注重文字学知识与古代汉语知识的结合。通过分析汉字的形体演变、结构和古籍中的重要用 字现象,说明古书中有关的字义、用字和语言问题,加深对古书中的文字和语言的认识。 教材: 1.唐生周等编著汉字学教程,北京:语文出版社,2013。 参考书目: 1.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 2.王宁汉字构形学讲座,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4 《汉字学》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21401090 课程名称:汉字学(Chinese Characters) 课程类别:选修课 内容概要: 汉字学是一门语言类的选修课程,是通过文字学基本知识的讲授和基本能力的训练, 使学生具备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了解和掌握国家现行的语言文字政策,培养民族自尊心和 自豪感,为今后从事文字类工作如编辑、记者、文秘等铺平道路,为中等学校语文教学培养 合格的教师,为有关方向培养研究性人才。本课程系统地介绍汉语文献语言的文字学知识, 注重文字学知识与古代汉语知识的结合。通过分析汉字的形体演变、结构和古籍中的重要用 字现象,说明古书中有关的字义、用字和语言问题,加深对古书中的文字和语言的认识。 教 材: 1.唐生周等编著 汉字学教程,北京:语文出版社,2013。 参考书目: 1.裘锡圭 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 2.王宁 汉字构形学讲座,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现代汉语(上)》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21401010 课程名称:现代汉语(上)(Contemporary Chinese Language No..I) 课程类别:必修课 内容概要: 汉语是汉民族的语言,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现代汉语包括多种方言和 民族共同语。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 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普通话不光是现代汉民族的交际工具,同时又是国家 法定的全国通用的语言。就是说,它在全国范围内通用,包括民族自治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 的地方。民族地区可以同时使用普通话、本民族的通用语言和方言。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 通话,并不是要消灭少数民族语言,也不是要消灭汉语方言,而是要使公民普遍具备普通话 应用能力,并自觉使用普通话,以消除交际障碍。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方言都可以在特定地 区、一定范围内继续使用。 现代汉语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形式。口语是人们口头上应用的语言,具有口语的风格。 其特征在于简短、疏放,有较多省略。这种风格的形成,是由于口语常呈现为当面交谈,有 特定的语境衬托,又有身手势态和语音变化的帮助,因而具有较多的辅助性信息作为支持。 但是口语的声音一发即逝,难于流传久远。为了克服口语受到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缺点,古 人创造出文字来记录口语。因而,在可听的口语之外,又产生了可见的书面语。书面语是用 文字写下来的语言,是以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具有与口语不同的风格。书面语趋于周密、 严谨;结构完整,长句较多。这种风格的形成,往往是由于书面语缺少不同语境下当面会话 所具备的种种辅助信息,不得不要求语句自身严谨与完备。 “现代汉语”课程是汉语语言文字学的基础,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学期的教学内容包 括总论、语音、文字和词汇4个部分,总论部分简要介绍现代汉语的形成过程,汉语方言的 分布情况。语音部分的内容有语音的物理属性、语音的生理基础、元音和辅音的音质描写及 发音训练、音节结构、声调、语调和轻重音、音位、语流音变。文字部分的主要内容有汉字 的特点、汉字的结构、汉字的简化和整理、字量和字序等。词汇部分的主要内容有词的构造、 词义和语素义、多义词、词聚(同义词、反义词、上下位词)、词的释义、外来词等。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上述的基础知识,并能利用所学知识分析现代汉语语音、文字、词 汇、等各种现象。 教材: 1.黄伯荣、李炜现代汉语(上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参考书目: 1.罗常培、王均普通语音学纲要商务印书馆,1981: 2.梁东汉汉字的结构及其流变上海教育出版社,1959: 3.张斌新编现代汉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4.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5 《现代汉语(上)》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21401010 课程名称:现代汉语(上)(Contemporary Chinese Language No.1) 课程类别:必修课 内容概要: 汉语是汉民族的语言,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现代汉语包括多种方言和 民族共同语。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 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普通话不光是现代汉民族的交际工具,同时又是国家 法定的全国通用的语言。就是说,它在全国范围内通用,包括民族自治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 的地方。民族地区可以同时使用普通话、本民族的通用语言和方言。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 通话,并不是要消灭少数民族语言,也不是要消灭汉语方言,而是要使公民普遍具备普通话 应用能力,并自觉使用普通话,以消除交际障碍。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方言都可以在特定地 区、一定范围内继续使用。 现代汉语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形式。口语是人们口头上应用的语言,具有口语的风格。 其特征在于简短、疏放,有较多省略。这种风格的形成,是由于口语常呈现为当面交谈,有 特定的语境衬托,又有身手势态和语音变化的帮助,因而具有较多的辅助性信息作为支持。 但是口语的声音一发即逝,难于流传久远。 为了克服口语受到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缺点,古 人创造出文字来记录口语。因而,在可听的口语之外,又产生了可见的书面语。书面语是用 文字写下来的语言,是以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具有与口语不同的风格。书面语趋于周密、 严谨;结构完整,长句较多。这种风格的形成,往往是由于书面语缺少不同语境下当面会话 所具备的种种辅助信息,不得不要求语句自身严谨与完备。 “现代汉语”课程是汉语语言文字学的基础,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学期的教学内容包 括总论、语音、文字和词汇 4 个部分,总论部分简要介绍现代汉语的形成过程,汉语方言的 分布情况。语音部分的内容有语音的物理属性、语音的生理基础、元音和辅音的音质描写及 发音训练、音节结构、声调、语调和轻重音、音位、语流音变。文字部分的主要内容有汉字 的特点、汉字的结构、汉字的简化和整理、字量和字序等。词汇部分的主要内容有词的构造、 词义和语素义、多义词、词聚(同义词、反义词、上下位词)、词的释义、外来词等。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上述的基础知识,并能利用所学知识分析现代汉语语音、文字、词 汇、等各种现象。 教 材: 1.黄伯荣、李炜 现代汉语(上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参考书目: 1.罗常培、王均 普通语音学纲要 商务印书馆,1981; 2.梁东汉 汉字的结构及其流变 上海教育出版社,1959; 3.张斌 新编现代汉语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4.符淮青 现代汉语词汇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现代汉语(下)》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21401020 课程名称:现代汉语(下)(Contemporary Chinese Language No.2) 课程类别:必修课 内容概要: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它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汉语作为一种 语言,具有一切语言共同的属性。从结构上,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形式),以词汇为建 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从功能上看,它可分三个方 面:一是人与人的关系,语言是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不分阶级,一视同仁地为社会全体成 员服务。二是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语言是认知世界的工具。事物的类别和事物之间的关系 都靠语言来表明。三是人与文化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人们凭借语言积累知识、形成 文化。 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之一。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汉语在国 内外都有很大的影响,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我国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往来有着悠久的历史,由 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原因,各兄弟民族的语言在发展中自然地、更多地接受了汉语的影响。 现在在各少数民族地区,学习和使用汉语的人越来越多。有的少数民族己经把汉语作为主要 的交际工具来使用,不少地区出现了双语现象。事实上,汉语已经成了我国各民族间的交际 语,并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协作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汉语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 一种语言,除了中国,汉语还分布在世界各大洲。在世界上,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汉语都是 我们国家的具有代表性的语言。 现代汉语课是高等学校汉语言文学等有关专业的一门基础课。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以 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和法规为依据,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系统 地讲授现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 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为他们将来从事语言文字工作、语文教学工作和现代汉语的研究工作 打好基础。 《现代汉语》下册主要包括语法和修辞两部分。语法部分:讲述现代汉语组词造句的规 则和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如各类词的用法、短语和句子的结构与类型,以及标点符号的用 法等,使学生具有辨识词性、分析句子和辨别句子正误的能力。修辞部分:讲述词语和句式 的选用、常用的修辞方式,使学生注意选词炼句,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提高汉语表达能力, 改进文风,逐步达到准确、鲜明、精练、生动的要求。 教材: 1.黄伯荣、李炜现代汉语(下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参考书目: 1.吕叔湘汉语语法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84: 2.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4: 3.张志公修辞概要上海教有出版社,1982: 4.王希杰修辞学新论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 6
6 《现代汉语(下)》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21401020 课程名称:现代汉语(下)(Contemporary Chinese Language No.2) 课程类别:必修课 内容概要: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它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汉语作为一种 语言,具有一切语言共同的属性。从结构上,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形式),以词汇为建 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从功能上看,它可分三个方 面:一是人与人的关系,语言是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不分阶级,一视同仁地为社会全体成 员服务。二是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语言是认知世界的工具。事物的类别和事物之间的关系 都靠语言来表明。三是人与文化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人们凭借语言积累知识、形成 文化。 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之一。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汉语在国 内外都有很大的影响,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我国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往来有着悠久的历史,由 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原因,各兄弟民族的语言在发展中自然地、更多地接受了汉语的影响。 现在在各少数民族地区,学习和使用汉语的人越来越多。有的少数民族已经把汉语作为主要 的交际工具来使用,不少地区出现了双语现象。事实上,汉语已经成了我国各民族间的交际 语,并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协作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汉语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 一种语言,除了中国,汉语还分布在世界各大洲。在世界上,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汉语都是 我们国家的具有代表性的语言。 现代汉语课是高等学校汉语言文学等有关专业的一门基础课。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以 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和法规为依据,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系统 地讲授现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 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为他们将来从事语言文字工作、语文教学工作和现代汉语的研究工作 打好基础。 《现代汉语》下册主要包括语法和修辞两部分。语法部分:讲述现代汉语组词造句的规 则和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如各类词的用法、短语和句子的结构与类型,以及标点符号的用 法等,使学生具有辨识词性、分析句子和辨别句子正误的能力。修辞部分:讲述词语和句式 的选用、常用的修辞方式,使学生注意选词炼句,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提高汉语表达能力, 改进文风,逐步达到准确、鲜明、精练、生动的要求。 教 材: 1.黄伯荣、李炜 现代汉语(下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参考书目: 1.吕叔湘 汉语语法论文集 商务印书馆,1984; 2.朱德熙 语法讲义 商务印书馆,1984; 3.张志公 修辞概要 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 4.王希杰 修辞学新论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