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海拉尔区初三语文学科检测试题 2014年5月 温馨提示 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语言积累及运用(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和煦xu 妖娆rao滑稽j忍俊不禁jn B.胆怯qe炽烈zh 踌躇chou 恃才放旷shi C.拮据j畸形q怪癖p 锐不可当dang D.哽咽ye 惬意q旧e 教诲hui 惟妙惟肖xiao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嘻戏 谰言 油光可鉴 吹毛求疵 B.琐屑 铿锵 人迹罕至 锋芒毕露 C.销蚀 诘责 泄干里 根深谛固 D.阔绰 阴晦 冥思暇想 消声匿迹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B.赵亮真是别有用心,办的手抄报从内容到形式都很精彩。 C.一谈起学习经验,班长就夸夸其谈,真让同学们钦佩不已 D.领奖台上,奥运冠军挥动双臂,神采飞扬,充满着民族自豪感。 4.古诗默写。(8分)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蒹葭》) (2)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 ,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4)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5)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 (6)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中表达对天下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但愿人长 久 (7)《论语》中多记录了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 ,勿施于人”告诫我们要
2014 年海拉尔区初三语文学科检测试题 2014 年 5 月 温馨提示: 本试卷共 6 页,满分为 120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一、语言积累及运用 (20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 和煦.xù 妖娆.ráo 滑稽. jī 忍俊不禁.jìn B. 胆怯.qiè 炽.烈 zhì 踌.躇 chóu 恃.才放旷 shì C. 拮据.jū 畸.形 qí 怪癖.pǐ 锐不可当.dāng D. 哽咽.yè 惬.意 qiè 教诲. huì 惟妙惟肖.xiào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嘻戏 谰言 油光可鉴 吹毛求疵 B.琐屑 铿锵 人迹罕至 锋芒毕露 C.销蚀 诘责 一泄千里 根深谛固 D.阔绰 阴晦 冥思暇想 消声匿迹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 ....的效果。 B.赵亮真是别有用心 ....,办的手抄报从内容到形式都很精彩。 C.一谈起学习经验,班长就夸夸其谈 ....,真让同学们钦佩不已。 D.领奖台上,奥运冠军挥动双臂,神采飞扬 ....,充满着民族自豪感。 4.古诗默写。(8 分) (1)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蒹葭》) (2)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 ,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4) 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5) 山重水复疑无路, 。 (陆游《游山西村》) (6) 苏轼在《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一词中表达对天下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但愿人长 久 , 。” (7)《论语》中多记录了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 ,勿施于人”告诫我们要
尊重他人意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说求知要实事求是;沿用至今的成 语 既强调了在学习方面不断温习的重要,也阐明回忆过去能 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现在的道理 5.综合性学习(2分) 阅读下面的三则材料,写出你探究的结果。 材料—母虎抚养幼虎有三个过程。开始,它岀去捕食回来,把最嫩的肉用爪子撕成碎 片,喂给幼虎。后来,它捕食回来,自己把肉吃掉,剩下的骨头扔给幼虎啃。再后来,它捕 食回来,自己把肉吃掉,把骨头扔掉,幼虎要吃,它就大吼一声,不让它吃。过几天,幼虎 饿得实在受不了,就离开母亲,自己找食吃,且不再回来。 材料二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 其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材料三曾有一幅题为“如此爱心″的漫画,画面是:父亲送儿子上大学,衣着时髦的 儿子空着手,与别人谈笑风生,而父亲却肩扛手提,佝偻着身子帮儿子排队报名 探究的结果 6.名著阅读(4分) 我的体能和智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增无已…我的青春,是的,我感到我的青春才刚 刚开始。我已经隐隐约约看到目标在前,虽然尚不清楚,但正在一天天地接近…啊!如果我 能摆脱这种疾病,我定能拥抱整个世界!….不,我不能忍受下去。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它永远不能使我完全屈服。啊,如果能活上干百次那就太好了 (1)上面语段中,“我”是 ,“这种疾病”是指 (2分) (2)《名人传》作者罗曼·罗兰在序言中大声疾呼:“打开窗子吧!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 呼吸一下英雄们的气息。”请结合作品说说你从中呼吸到的“英雄们的气息”。(2分) 、古诗文阅读(15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7-8题。(3分)
尊重他人意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说求知要实事求是;沿用至今的成 语 既强调了在学习方面不断温习的重要,也阐明回忆过去能 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现在的道理…… 5.综合性学习(2 分) 阅读下面的三则材料,写出你探究的结果。 材料一 母虎抚养幼虎有三个过程。开始,它出去捕食回来,把最嫩的肉用爪子撕成碎 片,喂给幼虎。后来,它捕食回来,自己把肉吃掉,剩下的骨头扔给幼虎啃。再后来,它捕 食回来,自己把肉吃掉,把骨头扔掉,幼虎要吃,它就大吼一声,不让它吃。过几天,幼虎 饿得实在受不了,就离开母亲,自己找食吃,且不再回来。 材料二 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 其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材料三 曾有一幅题为“如此爱心”的漫画,画面是:父亲送儿子上大学,衣着时髦的 儿子空着手,与别人谈笑风生,而父亲却肩扛手提,佝偻着身子帮儿子排队报名。 探究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名著阅读(4 分) “我的体能和智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增无已……我的青春,是的,我感到我的青春才刚 刚开始。我已经隐隐约约看到目标在前,虽然尚不清楚,但正在一天天地接近……啊!如果我 能摆脱这种疾病,我一定能拥抱整个世界!……不,我不能忍受下去。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它永远不能使我完全屈服。啊,如果能活上千百次那就太好了!” (1)上面语段中,“我”是______ ,“这种疾病”是指___________。(2 分) (2)《名人传》作者罗曼·罗兰在序言中大声疾呼:“打开窗子吧!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 呼吸一下英雄们的气息。”请结合作品说说你从中呼吸到的“英雄们的气息”。 (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阅读(15 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 7-8 题。(3 分)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朗读下面诗句并划分出朗读节奏。(1分)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8.在我国文学史上,歌咏泰山的作品很多,但杜甫的《望岳》诗被誉为咏泰山的绝唱。请自选角度、自选 内容(如诗歌的炼字、名句品析、写作手法等)进行鉴赏。(2分) (二)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9~13题。(12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岁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必以分人。”对日:“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 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败 绩。公将驰之。刿日:“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宋公及楚人战于泓①。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②济③。司马④日:“彼众我寡,及 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日:“未可。”既陈 ⑤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注释】①泓:泓水②既:尽,完了③济:渡过④司马:统帅军队的最高长官,这里指 子鱼。⑤陈:同“阵”,摆好阵势 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齐师伐我 伐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朗读下面诗句并划分出朗读节奏。(1 分)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8.在我国文学史上,歌咏泰山的作品很多,但杜甫的《望岳》诗被誉为咏泰山的绝唱。请自选角度、自选 内容(如诗歌的炼字、名句品析、写作手法等)进行鉴赏。(2 分) (二)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 9~13 题。(12 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 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 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宋公及楚人战于泓①。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②济③。司马④曰:“彼众我寡,及 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 ⑤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注释】①泓:泓水 ②既:尽,完了 ③济:渡过 ④司马:统帅军队的最高长官,这里指 子鱼。 ⑤陈:同“阵”,摆好阵势。 9.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2 分) (1)齐师伐.我 伐:
(2)宋人既成列既: 10.下列四项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何以战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B.战于长勺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C.小大之狱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D.登轼而望之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②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12.用原文语句答题。(2分) (1)甲文中“齐师败绩”是因为鲁国抓住了发动进攻的时机 (2)乙文中“宋师败绩”是因为宋公错失了发动进攻的两个时机:一是楚人未既济,二 是 13.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但从选文可以看出,他身上也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地方。请找出 一处作简要分析。(2分) 三、现代文阅读(35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4-19题。(13分) 汉语可以治病 ①美国费城有一个小学五年级学生,聪明好学。一天,他看报上的天气预报,竟然连报 上的一个字也不认识了。后经医生诊断,这个孩子患了一种叫“失读症”的病。 ②我们知道,人的大脑皮层有一个语言中枢,是人类语言能力的生理基础,它的作用就 是调控人类的语言行为。这个中枢一旦因脑外受损或因脑血管供血障碍,人的语言行为便会 出现障碍,常见的有“失语症"。“失读症”是失语症中的—种。这个美国少年患上这种病是 脑外伤造成的 ③传统的看法是,人脑的语言中枢在大脑左半球,按这个观点推论。,只要左半球的这个
(2)宋人既.成列 既: 10.下列四项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何以.战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B.战于.长勺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C. 小大之.狱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D.登轼而.望之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①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②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12. 用原文语句答题。(2 分) (1)甲文中“齐师败绩”是因为鲁国抓住了发动进攻的时机: (2)乙文中“宋师败绩”是因为宋公错失了发动进攻的两个时机:一是楚人未既济,二 是 13.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但从选文可以看出,他身上也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地方。请找出 一处作简要分析。(2 分) 三、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4--19题。(13分) 汉语可以治病 ①美国费城有一个小学五年级学生,聪明好学。一天,他看报上的天气预报,竟然连报 上的一个字也不认识了。后经医生诊断,这个孩子患了一种叫“失读症”的病。 ②我们知道,人的大脑皮层有一个语言中枢,是人类语言能力的生理基础,它的作用就 是调控人类的语言行为。这个中枢一旦因脑外受损或因脑血管供血障碍,人的语言行为便会 出现障碍,常见的有“失语症”。“失读症”是失语症中的一种。这个美国少年患上这种病是 脑外伤造成的。 ③传统的看法是,人脑的语言中枢在大脑左半球,按这个观点推论 ,只要左半球的这个
中枢受损,就会发生失语症或失读症,不管他是哪个国家、哪个地区。但事实却不全是这样 ④科学家经调查发现,中国和日本患失读症的人要比欧美少得多,这是为什么?经过多次 实验,发现了一个基本的,却是最简单的事实:中国和日本都使用汉字,欧美人使用的是拼 音文字,他们记认字音和字义,使用的是大脑左半球,而且仅仅是左半球,但中国人、日本 人使用汉字,对大脑的利用精细得多,左半球记认字音字义,右半球记认字形(连字义),而 且左右两半球均衡协作。这就是中国、日本患失读症少的原因。 ⑤更有趣的是,美国科学家对中国儿童和美国儿童的阅读能力和某些智商做比较实验 发现中国儿童的智商要高得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儿童学的是汉语,因此他们的大脑 左、右半球得到了更充分、更均衡的锻炼 ⑥根据汉字与大脑两半球的这种关系,费城的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试验:他们首先教这 位美国少年学汉字、汉语,接着在一张纸上,上行写英语句子,下行写同样意思的汉语句子, 要这位美国少年看着汉字读出英语句子来,结果,这位美国少年毫不费力的把英语句子念了 出来。试验初步成功了。 ⑦不过,这个实验有一个问题,即汉语句子只起“唤醒”英语句子的作用,不等于把病 治好了,根据以后的实验表明,这一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因为在不断“唤醒”的作用下,患 者能慢慢恢复英语的阅读能力。 ⑧汉语、汉字的学习和使用,可以使人们更充分、更均衡地使用大脑两半球,其意义是 非常深远的。已有人提出用学习汉语、汉字的方法提高西方儿童的智能,还有其他一些想法 和研究,我们感兴趣地期待着这些研究成果 14.请用简练的话概括本文说明的内容。(2分) 15.“失语症”一词中引号的作用是: (1分) “失语症”产生的原因是 (2分) 16.第⑤段最末一句中的两个“更”字能去掉吗?为什么?(2分) 17.第⑥段“根据汉字与大脑两半球这种关系”中“这种关系”具体是指什么关系?(2分) 18.这篇文章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2分) A.空间顺序举例子作比较B.时间顺序举例子分类别 C.逻辑顺序举例子分类别D.逻辑顺序举例子作比较 19.请简要谈谈读了本文后所生发的有关汉语的感想。(2分)
中枢受损,就会发生失语症或失读症,不管他是哪个国家、哪个地区。但事实却不全是这样。 ④科学家经调查发现,中国和日本患失读症的人要比欧美少得多,这是为什么?经过多次 实验,发现了一个基本的,却是最简单的事实:中国和日本都使用汉字,欧美人使用的是拼 音文字,他们记认字音和字义,使用的是大脑左半球,而且仅仅是左半球,但中国人、日本 人使用汉字,对大脑的利用精细得多,左半球记认字音字义,右半球记认字形(连字义),而 且左右两半球均衡协作。这就是中国、日本患失读症少的原因。 ⑤更有趣的是,美国科学家对中国儿童和美国儿童的阅读能力和某些智商做比较实验, 发现中国儿童的智商要高得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儿童学的是汉语,因此他们的大脑 左、右半球得到了更.充分、更.均衡的锻炼。 ⑥根据汉字与大脑两半球的这种关系,费城的心理学家做了这样一个试验:他们首先教这 位美国少年学汉字、汉语,接着在一张纸上,上行写英语句子,下行写同样意思的汉语句子, 要这位美国少年看着汉字读出英语句子来,结果,这位美国少年毫不费力的把英语句子念了 出来。试验初步成功了。 ⑦不过,这个实验有一个问题,即汉语句子只起“唤醒”英语句子的作用,不等于把病 治好了,根据以后的实验表明,这一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因为在不断“唤醒”的作用下,患 者能慢慢恢复英语的阅读能力。 ⑧汉语、汉字的学习和使用,可以使人们更充分、更均衡地使用大脑两半球,其意义是 非常深远的。已有人提出用学习汉语、汉字的方法提高西方儿童的智能,还有其他一些想法 和研究,我们感兴趣地期待着这些研究成果。 14.请用简练的话概括本文说明的内容。(2 分) 15.“失语症”一词中引号的作用是: (1 分) “失语症”产生的原因是 (2 分) 16.第⑤段最末一句中的两个“更”字能去掉吗?为什么?(2 分) 17. 第⑥段“根据汉字与大脑两半球这种关系”中“这种关系”具体是指什么关系?(2 分) 18.这篇文章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2 分) A.空间顺序 举例子 作比较 B.时间顺序 举例子 分类别 C.逻辑顺序 举例子 分类别 D.逻辑顺序 举例子 作比较 19.请简要谈谈读了本文后所生发的有关汉语的感想。(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