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阶段:有机杀虫剂时代 (40-70年代) 20世纪,四十年代自发现DDT、六六六 后,开始了有机杀虫剂时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欧洲疟疾病大流行,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瑞士科学家Muller 马勒发现了DDT,消灭媒介昆虫按蚊, 控制疟疾病的流行,挽救了上万人的生 命
第二阶段:有机杀虫剂时代 (40-70年代) ◼ 20世纪,四十年代自发现DDT、六六六 后,开始了有机杀虫剂时代。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欧洲疟疾病大流行,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瑞士科学家Muller 马勒发现了DDT,消灭媒介昆虫按蚊, 控制疟疾病的流行,挽救了上万人的生 命
第二阶段:有机杀虫剂时代 (40-70年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希特勒的地下实验室里 发现了宥机磷化合物二对硫磷(1600),德国 科学家斯科拉德研制的化学武器。 ■ 剧毒的1600改造为毒性稍低的1605t和甲基 1605,作为杀虫剂使用 自此后有机氯、,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等杀虫 剂大批涌现,其特点: ①杀虫谱和杀虫效果大大提高, ②作用方式多种多样,如触杀作用,胃毒作用, 熏蒸作用,内吸作用等
第二阶段:有机杀虫剂时代 (40-70年代)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希特勒的地下实验室里 发现了有机磷化合物-对硫磷(1600),德国 科学家斯科拉德研制的化学武器。 ◼ 剧毒的1600改造为毒性稍低的1605t和甲基 1605,作为杀虫剂使用。 ◼ 自此后有机氯、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等杀虫 剂大批涌现,其特点: ➢ ①杀虫谱和杀虫效果大大提高, ➢ ②作用方式多种多样,如触杀作用,胃毒作用, 熏蒸作用,内吸作用等
第三阶段:无公害农筠时代 (70-20世纪末) 70年代以来,由于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引 起了“3R”问题: 害虫再猖獗 (Resurgence) ,害虫抗药性 (Resistance) >农药残留污染(Residue ) ■ 对农用杀虫剂提出要向高效、低毒、广谱、低 残留、不污染环境的方向发展,出现的一些激 素类、沙蚕毒素、菊酯类等仿生农药,称无公 农药时代
第三阶段:无公害农药时代 (70-20世纪末) ◼ 70年代以来,由于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引 起了“3R”问题: ➢ 害虫再猖獗 (Resurgence) ➢ 害虫抗药性 (Resistance) ➢ 农药残留污染 (Residue ) ◼ 对农用杀虫剂提出要向高效、低毒、广谱、低 残留、不污染环境的方向发展,出现的一些激 素类、沙蚕毒素、菊酯类等仿生农药,称无公 农药时代
第三代无公事农药的特京: ①广谱; ②对害虫击倒力很强,如菊酯类; ③对高等动物低毒; ④不污染环境(因化合物来源于自然界, 在环境中易分解代谢不残留)
第三代无公害农药的特点: ➢ ①广谱; ➢ ②对害虫击倒力很强,如菊酯类; ➢ ③对高等动物低毒; ➢ ④不污染环境(因化合物来源于自然界, 在环境中易分解代谢不残留)
第四阶段:环镜友好性农药时 代一21世纪农筠发展虽旋律 人类对生存环境的保护意识不断增强 为了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适应,农药的发展从非选择 性向选择性转变,从化学农药向生态合理和环境和谐性农 药转变。 生物合理农药(biorational pesticides) 理想环境化合物(ideal environmental chemicals) 环境和谐农药(envionment acceptable pesticides或 envionment friendely pesticides) 农药发展主旋律是“对有害生物高效,对非靶标生物和环 境安全
第四阶段:环境友好性农药时 代— 21世纪农药发展主旋律 ◼ 人类对生存环境的保护意识不断增强 ◼ 为了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适应,农药的发展从非选择 性向选择性转变,从化学农药向生态合理和环境和谐性农 药转变。 ➢ 生物合理农药(biorational pesticides) ➢ 理想环境化合物(ideal environmental chemicals) ➢ 环境和谐农药(envionment acceptable pesticides 或 envionment friendely pesticides)等。 ◼ 农药发展主旋律是“对有害生物高效,对非靶标生物和环 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