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化学保护教案 沈慧敏 杨宝生 梁巧兰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农药系 2005.12
1 植 物 化 学 保 护 教 案 沈 慧 敏 杨 宝 生 梁 巧 兰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农药系 2005.12
章节 项目 绪论(2学时) 要求学生了解: 1. 植物化学保护的概念、植物化学保护包括的内容。2.植物化学保护的发展概况。 1)农药学的四个发展阶段,不同发展阶段中出现的农药具有的优缺点。 教学目的 2)我国著名的学者对农药学科发展作出的贡献。 2. 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3. 农药发展方向及目前开发新农药的途径。 4. 本课程研究范围、内容,学习目的及如何学好本课程。 1.重点介绍有机磷农药和菊酯类农药的发展历史,有机磷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人 Schrader(斯科拉德)研制的化学武器,战争结束后,经低毒改造后成为农药:菊酯类农 重点、难点 分析 药是生物农药的先锋,是仿生科学在农药中的应用先例。有机氯农药虽被淘汰,但应肯定 其在历史中的功绩,消灭按蚊,控制疟疾病,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2.还需介绍农药领域当前的研究方向及新农药的研发途径。 课程资源 搜集资料:图片或挂图、课件的制作:本章作为了解,对扩大学生知识视野、了解该学科 准备与课 的历史渊源、我国目前农药的研究领域与水平、空白领域以及激发学习兴趣具有非常主要 时分配 的意义,也是该课程最为精彩的一节课,计划1学时。 教学方案预设 调控 对策 一、 植物化学保护概念:本节课首先以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有害生物种类为起始点,引入 注意根 植物化学保护的概念,紧接导入人类为什么离不开农药,农药对人类及农业生产的产前及产后 据学生 的贡献。农药伴随着人类在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进程走过了100多年的历史,导出农药的发 的来源 展史。 和课堂 二、农药学发展概况 反应, 1.首先在20世纪30年代前,主要是无机农药时代,世界上主要以矿物性和植物性农药 调整语 为主,如Cu、汞(Hg))制剂、烟草、鱼藤、豆科植物(根)、菊科植物的花等。 速语 2.从20世纪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欧洲疟疾病大流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一一瑞 调,并 士科学家Muller马勒发现了DDT,消灭媒介按蚊,控制疟疾病的流行,挽救人类的生命,开 注意引 始了有机杀虫剂时代。希特勒的地下实验室里,德国科学家斯科拉德研制的化学武器有机磷化 入学生 合物剧毒的对硫磷,改造为低毒的1605t和甲基1605,作为杀虫剂使用。 最熟悉 3.70年代以来,由于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引起了“3R”问题,农用杀虫剂提出高效、 或感兴 低毒、广谱、低残留、不污染环境的要求,出现的菊酯类等仿生农药,称无公农药时代。 趣的实 4.为了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适应,农药的发展从非选择性向选择性转变,从化学农药 例 向生态合理和环境和谐性农药转变。农药的发展进入环境友好性农药时代。 三、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以农药的优点和缺点为出发点,如何发挥农药的优点,避免农药的负作用。 布置教学活动,辩论赛“化学农药的利与弊”,分成两个代表队:正方和反方。 四、目前农药研发途径和研究方向 1.目前农药研发途径:大量化合物筛选:类推法合成:生物模型:遗传工程农药。 2.农药研究方向:农药活性选择性:前体杀虫剂:害虫抗药性:农药环境毒理和田间毒 理及生物农药研究。 五、植物化学保护研究范围和内容:还要给学生介绍本课程涉及学科及学习本课程要求。 向学生介绍本课程有关的中外文参考书和期刊杂志。 小结:通过本章介绍激发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本课的方法。 作业或思考题:1.植物化学保护的概念。 2、植物化学保护的研究对象。 3、植物化学保护学习要求。 课后佚事 安排辩论赛。组建正方和反方代表队,辩手准备辩词。 -1-
- 1 - 章节 项目 绪 论 (2 学时) 教学目的 要求学生了解: 1. 植物化学保护的概念、植物化学保护包括的内容。2.植物化学保护的发展概况。 1) 农药学的四个发展阶段,不同发展阶段中出现的农药具有的优缺点。 2) 我国著名的学者对农药学科发展作出的贡献。 2. 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3. 农药发展方向及目前开发新农药的途径。 4. 本课程研究范围、内容,学习目的及如何学好本课程。 重点、难点 分析 1.重点介绍有机磷农药和菊酯类农药的发展历史,有机磷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人 Schrader(斯科拉德)研制的化学武器,战争结束后,经低毒改造后成为农药;菊酯类农 药是生物农药的先锋,是仿生科学在农药中的应用先例。有机氯农药虽被淘汰,但应肯定 其在历史中的功绩,消灭按蚊,控制疟疾病,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2.还需介绍农药领域当前的研究方向及新农药的研发途径。 课程资源 准备与课 时分配 搜集资料;图片或挂图、课件的制作;本章作为了解,对扩大学生知识视野、了解该学科 的历史渊源、我国目前农药的研究领域与水平、空白领域以及激发学习兴趣具有非常主要 的意义,也是该课程最为精彩的一节课,计划 1 学时。 教 学 方 案 预 设 调 控 对 策 一、 植物化学保护概念:本节课首先以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有害生物种类为起始点,引入 植物化学保护的概念,紧接导入人类为什么离不开农药,农药对人类及农业生产的产前及产后 的贡献。农药伴随着人类在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进程走过了 100 多年的历史,导出农药的发 展史。 二、 农药学发展概况 1.首先在 20 世纪 30 年代前,主要是无机农药时代,世界上主要以矿物性和植物性农药 为主,如 Cu、汞(Hg)制剂、烟草、鱼藤、豆科植物(根)、菊科植物的花等。 2.从 20 世纪 40 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欧洲疟疾病大流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瑞 士科学家 Muller 马勒发现了 DDT,消灭媒介按蚊,控制疟疾病的流行,挽救人类的生命,开 始了有机杀虫剂时代。希特勒的地下实验室里,德国科学家斯科拉德研制的化学武器有机磷化 合物剧毒的对硫磷,改造为低毒的 1605t 和甲基 1605,作为杀虫剂使用。 3.70 年代以来,由于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引起了“3R”问题,农用杀虫剂提出高效、 低毒、广谱、低残留、不污染环境的要求,出现的菊酯类等仿生农药,称无公农药时代。 4.为了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适应,农药的发展从非选择性向选择性转变,从化学农药 向生态合理和环境和谐性农药转变。农药的发展进入环境友好性农药时代。 三、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以农药的优点和缺点为出发点,如何发挥农药的优点,避免农药的负作用。 布置教学活动,辩论赛“化学农药的利与弊”,分成两个代表队:正方和反方。 四、目前农药研发途径和研究方向 1.目前农药研发途径:大量化合物筛选;类推法合成;生物模型;遗传工程农药。 2.农药研究方向:农药活性选择性;前体杀虫剂;害虫抗药性;农药环境毒理和田间毒 理及生物农药研究。 五、植物化学保护研究范围和内容:还要给学生介绍本课程涉及学科及学习本课程要求。 向学生介绍本课程有关的中外文参考书和期刊杂志。 小结:通过本章介绍激发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本课的方法。 作业或思考题:1.植物化学保护的概念。 2、植物化学保护的研究对象。 3、植物化学保护学习要求。 注意根 据学生 的来源 和课堂 反应, 调整语 速 语 调,并 注意引 入学生 最熟悉 或感兴 趣的实 例 课后佚事 安排辩论赛。组建正方和反方代表队,辩手准备辩词
章节 项目 第一章植物化学保护基本概念(4学时) 教学 1.掌握农药的含义与常规分类方法,毒力与毒性、药效的概念,毒力与药效的关系、表示方法及计算 目的 方法(LD。),影响药效的主要因素。 2.掌握农药对农作物的影响,农药对人畜的毒性。 本章是本课程的基础,应采用图片或多媒体等辅助手段的相衬,加强理解,增强认识,因是概念,讲 授时的描述语言一定要严谨、准确,以防口误,混淆概念,应举出大量科研成果例证帮助学生理解。 一、农药的含义及毒力毒性的概念 1.本节为本章的重点,应着重讲清农药、毒力、毒性、药效的概念及农药常规分类,毒力与药效的 关系,毒力与毒性的表示方法,尤其是致死中量(LD)、共毒系数(CTC)及相对毒力指数及不同药剂药效 的计算方法,还要掌握影响药效的主要因素。 2.毒力、毒性、药效、共毒系数在病虫害防治研究中及农业生产实践中的重要性。 重点、难 二、农药对农作物的影响 点分析 1.应让学生了解农药使用不当会对作物产生药害,掌握药害的定义、药害的种类及药害产生的因素, 举例说明农药在生产中产生药害,给农业生产带来的损失。 2.掌握农药对作物安全性的表示方法一一安全性指数或治疗系数的计算公式。 三.农药对人畜的毒性 1.农药对人畜毒性分为三种形式: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慢性毒性及有机磷急性中毒后引发的迟发 性神经毒性。 2.掌握我国卫生部将农药按毒性分类的分级标准,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慢性毒性的常规测定方法 和Ames测定方法、原理及特点。 4.农药科学使用的基本原则,学生通过以上学习,可以自学。下次课作为提问的内容。 课程资 课件的制作,配合搜集的图片。有些农药中毒过程、作物发生药害的反应最好能制成Flsh。 源准备 本章讲授4学时。 与课时 分配 教学方案预设 调控 对策 启示:农药含义包括内容,农药含义的扩展,农用毒剂与医药毒剂的区别,理想农药具备的条件。 在讲课时, 农药常规分类方法:按防治对象分类方法。 一定要注意 二、 毒力与毒性,毒力与药效的关系和区别:毒力与毒性表示方法(致死中量、有效中量、相对毒力指 描述的准确 数、忍受极限中浓度、共毒系数),农药药效计算方法。 严谨,语速 三、农药对农作物的影响:药害概念,农药药害的症状、药害类型及药害与药效影响因素的比较。 放慢,并时 四、农药对人畜的毒性:卫生部农药对人畜毒性分类标准应让学生掌握。 刻根据学生 五、农药科学使用原则:略讲,自学内容,下次课复习。 的反应调整 总结:农药含义及几个相关的概念: 作业或思考题 1.掌握下列概念:农药、毒力与毒性、药害与药效、致死中量、有效中量、相对毒力指数、忍受极限 中浓度、共毒系数。 2.农药按防治对象分类分为几种? 3.影响农药药效和药害的影响是什么?农药对农作物的药害分为几种? 4.农药对人畜毒性分为几种?我国卫生部将农药按毒性分为几种? 5.Ames测定方法的原理是什么? 课后佚事 布置课后作业:1.甲氰菊酯对二点叶螨的毒力测定结果如下,求甲氰菊酯对蚜虫的毒力回归式及致 死中量值(LDs0)。2.杀灭菊酯、氧化乐果及1:5的氧乐菊酯混剂对棉蚜的测定毒力分别为:2.3465ug /头、0.9465ug/头及0.5632ug/头,以氧化乐果为标准药剂,求氧乐菊酯混剂共毒系数(CTC) 值。3.下列几种杀虫剂防治麦蚜的防治效果,除草剂的田间防治效果,杀菌剂防治白粉病的田间药 效结果。4.以辛硫磷为标准药剂,计算下列生物测定中几种杀虫剂对蚜虫的相对毒力指数(RT): 5.求多菌灵对黑根霉的有效中量EDs和值。 -2-
- 2 - 章节 项目 第一章 植物化学保护基本概念(4 学时) 教学 目的 1.掌握农药的含义与常规分类方法,毒力与毒性、药效的概念,毒力与药效的关系、表示方法及计算 方法(LD50),影响药效的主要因素。 2.掌握农药对农作物的影响,农药对人畜的毒性。 重点、难 点分析 本章是本课程的基础,应采用图片或多媒体等辅助手段的相衬,加强理解,增强认识,因是概念,讲 授时的描述语言一定要严谨、准确,以防口误,混淆概念,应举出大量科研成果例证帮助学生理解。 一、农药的含义及毒力毒性的概念 1.本节为本章的重点,应着重讲清农药、毒力、毒性、药效的概念及农药常规分类,毒力与药效的 关系,毒力与毒性的表示方法,尤其是致死中量(LD50)、共毒系数(CTC)及相对毒力指数及不同药剂药效 的计算方法,还要掌握影响药效的主要因素。 2.毒力、毒性、药效、共毒系数在病虫害防治研究中及农业生产实践中的重要性。 二、农药对农作物的影响 1.应让学生了解农药使用不当会对作物产生药害,掌握药害的定义、药害的种类及药害产生的因素, 举例说明农药在生产中产生药害,给农业生产带来的损失。 2.掌握农药对作物安全性的表示方法——安全性指数或治疗系数的计算公式。 三.农药对人畜的毒性 1.农药对人畜毒性分为三种形式: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慢性毒性及有机磷急性中毒后引发的迟发 性神经毒性。 2.掌握我国卫生部将农药按毒性分类的分级标准,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慢性毒性的常规测定方法 和 Ames 测定方法、原理及特点。 4.农药科学使用的基本原则,学生通过以上学习,可以自学。下次课作为提问的内容。 课程资 源准备 与课时 分配 课件的制作,配合搜集的图片。有些农药中毒过程、作物发生药害的反应最好能制成 Flash。 本章讲授 4 学时。 教 学 方 案 预 设 调 控 对 策 一、 启示:农药含义包括内容,农药含义的扩展,农用毒剂与医药毒剂的区别,理想农药具备的条件。 农药常规分类方法:按防治对象分类方法。 二、 毒力与毒性,毒力与药效的关系和区别;毒力与毒性表示方法(致死中量、有效中量、相对毒力指 数、忍受极限中浓度、共毒系数),农药药效计算方法。 三、 农药对农作物的影响:药害概念,农药药害的症状、药害类型及药害与药效影响因素的比较。 四、 农药对人畜的毒性:卫生部农药对人畜毒性分类标准应让学生掌握。 五、 农药科学使用原则:略讲,自学内容,下次课复习。 总结:农药含义及几个相关的概念; 作业或思考题 1.掌握下列概念:农药、毒力与毒性、药害与药效、致死中量、有效中量、相对毒力指数、忍受极限 中浓度、共毒系数。 2.农药按防治对象分类分为几种? 3.影响农药药效和药害的影响是什么?农药对农作物的药害分为几种? 4.农药对人畜毒性分为几种?我国卫生部将农药按毒性分为几种? 5.Ames 测定方法的原理是什么? 在讲课时, 一定要注意 描述的准确 严谨,语速 放慢,并时 刻根据学生 的反应调整 课后佚事 布置课后作业:1.甲氰菊酯对二点叶螨的毒力测定结果如下,求甲氰菊酯对蚜虫的毒力回归式及致 死中量值(LD50)。2.杀灭菊酯、氧化乐果及 1:5 的氧乐菊酯混剂对棉蚜的测定毒力分别为:2.3465ug /头、0.9465ug/头及 0.5632ug/头,以氧化乐果为标准药剂,求氧乐菊酯混剂共毒系数(CTC) 值。3.下列几种杀虫剂防治麦蚜的防治效果,除草剂的田间防治效果,杀菌剂防治白粉病的田间药 效结果。4.以辛硫磷为标准药剂,计算下列生物测定中几种杀虫剂对蚜虫的相对毒力指数(IRT): 5.求多菌灵对黑根霉的有效中量 ED50 值
章节 项目 第二章农药剂型加工与应用(8学时) 教学 1.掌握农药的分散度与药剂性能的关系,常用农药辅助剂,表面活性种类和应用原理,常用的农药剂型 目的 和新出现剂型的加工方法的质量标准。 2.掌握农药的使用方法,各种农药使用方法中应注意的问题,了解农药药械的工作原理和常见药械种类。 本章是本课程的应用基础,应采用图片或多媒体等辅助手段相衬,加强理性认识,尽量收集一些农药 加工中的出现新成果和信息,尤其是国外农药加工业的发展趋势,因在农药加工中,总的发展方向是向着高 效能、有利于保护环境和减少对人畜的危害、剂型多样化、针对性和省力气的方向发展。因此讲到每一种 剂型和使用方法时都要围着这个中心,讲授时的描述语言一定要准确,应举出大量科研成果例证帮助学生 理解。 一、农药的分散度与药剂性能的关系 1.本节为本章的基础,应着重讲清原药、原油、原粉、制剂、剂型等概念及原药为什么不能直接使 用,为什么需要加工,介绍分散度与分散体系的概念,农药要获得良好的防治效果,就要提高分散度,创 造良好的分散体系。 重点、难 2.讲清农药分散度对药剂性能的影响及分散度和分散体系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重要性。 点分析 二、农药辅助剂 1.应让学生了解农药中最常用的助剂及其作用,根据不同药剂和使用目的选用的助剂有什么作用。 2.表面活性剂的种类与使用原理,这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这里要涉及一些表面化学、热力学和流体 物理学、力学和数学的基本理论,一定要备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掌握概念:乳浊液、悬浮液。 三.农药剂型 掌握乳油、可湿性粉剂、粒剂、微胶囊剂、烟剂、种衣剂、可溶性粉剂的组成、加工方法和质量标准。 了解微乳剂、热雾剂、气雾剂、水分散粒剂和泡腾片剂的组成、加工和特性。 四.掌握农药的常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药械按雾化程度的分为几类?重点掌握喷雾法、农药混用、 熏蒸法、土壤施药、种苗浸沾法和毒饵法。 五.飞机化学防治:主要掌握漂移性喷洒和针对性喷洒,农药喷雾质量的检查方法。其它内容为自学。 课程资 课件的制作,配合搜集的图片。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现象、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原理、乳化作用等内容最 源准备 好能制成Flash.。农药药械应从网上收集各种喷雾药械的图片。 与课时 本章讲授4学时。 分配 教学方案预设 调控 对策 一. 启示:在第二节表面活性种类及应用原理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要加进一些有关颗粒运动的 在讲课时, 物理知识,增加认识。表面活性剂具备的条件和表面张力的来源不太好理解,应准备一些表面张力测定 一定要注意 方法的实例,因为有表面张力的存在而使用液体的滴数减少。 描述的准确 二.表面活性剂的种类与使用原理:内容较多且难理解,涉及的知识面多而广, 严谨,语速 三,农药剂型中剂型种类也较多,应进行分类,归纳,尽量结合农业生产实际和农药研了发的方向 放慢,并时 介绍。 刻根据学生 四。农药使用方法:常规方法多讲,讲细,新方法和不常用的方法略讲,也尽量结合农业生产实际, 的反应调整 举一些实例,引导学生朝者应用的方向发展 五.飞机化学防治:略讲,最好让学生自学。 总结:每一次上完课后应小结一次,整章全部讲完后,再总结。让学生了解每一章和每一节中的重点。 作业或思考题 1.掌握下列概念:辅助剂、乳浊液、悬浮液、原药、原油、原粉、制剂、剂型、分散度、缓释剂、种 衣剂、微胶囊剂、表面张力。 2.原药为什么不能直接使用?分散度对药剂性能有何影响?常用的助剂是哪四种?其它类型助剂是哪些? 2.表面活性剂的概念及表面活性剂具备的条件。为何混合型表面活性配制的乳浊液比单一乳化剂配成 的乳浊液稳定?表面活性种类有哪些? 3.常见的农药剂型有哪些?各剂型的组成、分类、特点和加工方法?可湿性粉剂的质量标准和我国可 湿粉的质量标准是什么?乳油在水中的分布状态有几种?超低容量剂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4.近年来出现的新剂型有哪些?这些剂型的组成和质量标准是什么? -3-
- 3 - 章节 项目 第二章 农药剂型加工与应用(8 学时) 教学 目的 1.掌握农药的分散度与药剂性能的关系,常用农药辅助剂,表面活性种类和应用原理,常用的农药剂型 和新出现剂型的加工方法的质量标准。 2.掌握农药的使用方法,各种农药使用方法中应注意的问题,了解农药药械的工作原理和常见药械种类。 重点、难 点分析 本章是本课程的应用基础,应采用图片或多媒体等辅助手段相衬,加强理性认识,尽量收集一些农药 加工中的出现新成果和信息,尤其是国外农药加工业的发展趋势,因在农药加工中,总的发展方向是向着高 效能、有利于保护环境和减少对人畜的危害、剂型多样化、针对性和省力气的方向发展。因此讲到每一种 剂型和使用方法时都要围着这个中心,讲授时的描述语言一定要准确,应举出大量科研成果例证帮助学生 理解。 一、农药的分散度与药剂性能的关系 1.本节为本章的基础,应着重讲清原药、原油、原粉、制剂、剂型等概念及原药为什么不能直接使 用,为什么需要加工,介绍分散度与分散体系的概念,农药要获得良好的防治效果,就要提高分散度,创 造良好的分散体系。 2.讲清农药分散度对药剂性能的影响及分散度和分散体系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重要性。 二、农药辅助剂 1.应让学生了解农药中最常用的助剂及其作用,根据不同药剂和使用目的选用的助剂有什么作用。 2.表面活性剂的种类与使用原理,这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这里要涉及一些表面化学、热力学和流体 物理学、力学和数学的基本理论,一定要备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掌握概念:乳浊液、悬浮液。 三.农药剂型 掌握乳油、可湿性粉剂、粒剂、微胶囊剂、烟剂、种衣剂、可溶性粉剂的组成、加工方法和质量标准。 了解微乳剂、热雾剂、气雾剂、水分散粒剂和泡腾片剂的组成、加工和特性。 四.掌握农药的常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药械按雾化程度的分为几类?重点掌握喷雾法、农药混用、 熏蒸法、土壤施药、种苗浸沾法和毒饵法。 五.飞机化学防治:主要掌握漂移性喷洒和针对性喷洒,农药喷雾质量的检查方法。其它内容为自学。 课程资 源准备 与课时 分配 课件的制作,配合搜集的图片。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现象、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原理、乳化作用等内容最 好能制成 Flash。农药药械应从网上收集各种喷雾药械的图片。 本章讲授 4 学时。 教 学 方 案 预 设 调 控 对 策 一.启示:在第二节表面活性种类及应用原理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要加进一些有关颗粒运动的 物理知识,增加认识。表面活性剂具备的条件和表面张力的来源不太好理解,应准备一些表面张力测定 方法的实例,因为有表面张力的存在而使用液体的滴数减少。 二.表面活性剂的种类与使用原理:内容较多且难理解,涉及的知识面多而广, 三. 农药剂型中剂型种类也较多,应进行分类,归纳,尽量结合农业生产实际和农药研了发的方向 介绍。 四.农药使用方法:常规方法多讲,讲细,新方法和不常用的方法略讲,也尽量结合农业生产实际, 举一些实例,引导学生朝着应用的方向发展 五.飞机化学防治:略讲,最好让学生自学。 总结:每一次上完课后应小结一次,整章全部讲完后,再总结。让学生了解每一章和每一节中的重点。 作业或思考题 1.掌握下列概念:辅助剂、乳浊液、悬浮液、原药、原油、原粉、制剂、剂型、分散度、缓释剂、种 衣剂、微胶囊剂、表面张力。 2.原药为什么不能直接使用?分散度对药剂性能有何影响?常用的助剂是哪四种?其它类型助剂是哪些? 2.表面活性剂的概念及表面活性剂具备的条件。为何混合型表面活性配制的乳浊液比单一乳化剂配成 的乳浊液稳定?表面活性种类有哪些? 3.常见的农药剂型有哪些?各剂型的组成、分类、特点和加工方法?可湿性粉剂的质量标准和我国可 湿粉的质量标准是什么?乳油在水中的分布状态有几种?超低容量剂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4.近年来出现的新剂型有哪些?这些剂型的组成和质量标准是什么? 在讲课时, 一定要注意 描述的准确 严谨,语速 放慢,并时 刻根据学生 的反应调整
5.常量喷雾和超低容量喷雾各有什么优缺点?农药混用、熏蒸法、土壤施药、种苗浸沾法和毒饵法就 注意什么问题?农药药械按雾化原理分为几类? 6.漂移性喷洒和针对性喷洒,农药喷雾质量的检查方法是什么? 课后佚事 为了增进学生对农药制剂的感性认识,应该让学生看一下农药各种剂型的标本。有条件可到农药厂 参观农药加工过程。 -4-
- 4 - 5.常量喷雾和超低容量喷雾各有什么优缺点?农药混用、熏蒸法、土壤施药、种苗浸沾法和毒饵法就 注意什么问题?农药药械按雾化原理分为几类? 6.漂移性喷洒和针对性喷洒,农药喷雾质量的检查方法是什么? 课后佚事 为了增进学生对农药制剂的感性认识,应该让学生看一下农药各种剂型的标本。有条件可到农药厂 参观农药加工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