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植物侵染性病害的 发生发展 植物病害的发生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 下寄主与病原物相互作用的结果,病害的 发展乃是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病原物大量 侵染和繁殖,并造成植物减产或品质的下 降的过程
第十三章 植物侵染性病害的 发生发展 植物病害的发生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 下寄主与病原物相互作用的结果,病害的 发展乃是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病原物大量 侵染和繁殖,并造成植物减产或品质的下 降的过程
相互作用: 个体水平上的相互作用,这个过程以 病原物为主线,涉及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 病原物接种体的释放和传播、病原物侵染 寄主植物的过程以及病害的发展和延续。 群体水平上的相互作用—植物病害 流行与预测
⚫ 相互作用: ⚫ 个体水平上的相互作用,这个过程以 病原物为主线,涉及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 病原物接种体的释放和传播、病原物侵染 寄主植物的过程以及病害的发展和延续。 ⚫ 群体水平上的相互作用——植物病害 流行与预测
侵染循环( infection cycle) 每一种侵染性病害都要经历几个不同 的发展阶段,使病害和病原物得以发展和延 续。这种从前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 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称作病害循环 ( disease cycle),也称作侵染循环
侵染循环(infection cycle): 每一种侵染性病害都要经历几个不同 的发展阶段,使病害和病原物得以发展和延 续。这种从前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 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称作病害循环 (disease cycle),也称作侵染循环
病害循环与生活史的区别 生活史是以病原物为对象阐述病原物的生 长、繁殖、休眠过程; 病害循环主要是以特定寄主与病原物的 组合为对象,阐述病害的发生、发展和延续, 包括病原物与寄主植物的接触、侵入寄主、 建立寄生关系、表现症状、病原物的生长和 繁殖、病原物的传播以及病原物的越冬和越 夏
病害循环与生活史的区别: 生活史是以病原物为对象阐述病原物的生 长、繁殖、休眠过程; 病害循环主要是以特定寄主与病原物的 组合为对象,阐述病害的发生、发展和延续, 包括病原物与寄主植物的接触、侵入寄主、 建立寄生关系、表现症状、病原物的生长和 繁殖、病原物的传播以及病原物的越冬和越 夏
病害循环涉及的四个问题: (1)病原物的越冬( overwintering)或越 夏( oversummering) 2)病原物接种体的释放( inoculum release)与传播( transmission); 3)侵染过程( pathogenesis); (4)病害的初侵染( primary infection)和 再侵染( reinfection)
病害循环涉及的四个问题: ⑴ 病原物的越冬(overwintering)或越 夏(oversummering); ⑵ 病 原 物 接 种 体 的 释 放 ( inoculum release)与传播(transmission); ⑶ 侵染过程(pathogenesis); ⑷ 病害的初侵染(primary infection)和 再侵染(reinf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