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试验方案实施与数据采集技术 第一节试验方案实施 试验地的选择(见上一章) 试验地的区划和标记 主要注意在进行试验地区化时要根据试验地面积、小区 大小、非试验条件差异状况、重复区、保护行等合理规划 小区标记一般采用用罗马数字标明重复区(区组),下 角标处理代号,例如I2,Ⅳ5等 试验地规划完成后,应按准确的比例绘制一张田间区划 平面图。图上除标明区组(或重复区)和小区的编号外,还 应标出小区的面积、株(畦)数、行株距、行(畦)的方向 主要生产设施的位置和名称以及试验区的总面积等
第三章 试验方案实施与数据采集技术 第一节 试验方案实施 一、试验地的选择(见上一章) 二、试验地的区划和标记 主要注意在进行试验地区化时要根据试验地面积、小区 大小、非试验条件差异状况、重复区、保护行等合理规划。 小区标记一般采用用罗马数字标明重复区(区组),下 角标处理代号,例如Ⅰ2,Ⅳ5等 。 试验地规划完成后,应按准确的比例绘制一张田间区划 平面图。图上除标明区组(或重复区)和小区的编号外,还 应标出小区的面积、株(畦)数、行株距、行(畦)的方向、 主要生产设施的位置和名称以及试验区的总面积等
试材的准备与栽种 试验材料包括生物材料和非生物材料两大类。在田间试 验中,生物材料主要指作物的种子、秧苗、苗木、成年植株 或其上的部分器官。非生物材料则主要指农药、肥料、生长 调节剂和其他试验用品。 种试材当其作为处理的手段时,应着重要求其纯正、 准确,以确保处理本身的典型性。而当其作为非处理因子时 则应着重要求其均匀、一致,以贯彻“单一差异原则”,增 强处理间的可比性,从而降低试验误差。这是准备试材和应 用试材时所应掌握的基本原则。 四、试验地管理 试验地的田间管理措施正确与否,直接影响试验结果的 正确性。对田间管理的基本要求:一是作为试验条件的措施
三、试材的准备与栽种 试验材料包括生物材料和非生物材料两大类。在田间试 验中,生物材料主要指作物的种子、秧苗、苗木、成年植株 或其上的部分器官。非生物材料则主要指农药、肥料、生长 调节剂和其他试验用品。 一种试材当其作为处理的手段时,应着重要求其纯正、 准确,以确保处理本身的典型性。而当其作为非处理因子时, 则应着重要求其均匀、一致,以贯彻“单一差异原则”,增 强处理间的可比性,从而降低试验误差。这是准备试材和应 用试材时所应掌握的基本原则。 四、试验地管理 试验地的田间管理措施正确与否,直接影响试验结果的 正确性。对田间管理的基本要求:一是作为试验条件的措施
应合理安排,无论是新品种还是新技术原则上均设有对照 对照一般应当达到当地丰产的先进水平。否则,就不能正 确反映新品种或新技术在今后推广时所能达到的增产效果。 二是除了试验设计所规定的处理间差异外,其他栽培管理 措施应力求数量和质量的一致,一般管理措施,同一试验 至少是同一重复应在当天完成,时时应注意“唯一差异” 原则的应用。 五、档案记录 田间档案是指按一定格式对田间的基本情况、生长发 育动态、生产管理情况、以及当地的气象条件等进行系统 记载,并把这些资料进行科学分类管理,长期保存,以供 科研总结分析和指导生产。它是总结经验教训、分析增产 或减产的原因、解决生产问题、夺取高产、优质和高效益 的主要依据之一,是田间试验中不可缺少的资料
应合理安排,无论是新品种还是新技术原则上均设有对照, 对照一般应当达到当地丰产的先进水平。否则,就不能正 确反映新品种或新技术在今后推广时所能达到的增产效果。 二是除了试验设计所规定的处理间差异外,其他栽培管理 措施应力求数量和质量的一致,一般管理措施,同一试验, 至少是同一重复应在当天完成,时时应注意“唯一差异” 原则的应用。 五、档案记录 田间档案是指按一定格式对田间的基本情况、生长发 育动态、生产管理情况、以及当地的气象条件等进行系统 记载,并把这些资料进行科学分类管理,长期保存,以供 科研总结分析和指导生产。 它是总结经验教训、分析增产 或减产的原因、解决生产问题、夺取高产、优质和高效益 的主要依据之一,是田间试验中不可缺少的资料
记录的内容,应根据试验目的要求和不同类型的试验 园来确定。按照少而精的原则,掌握必要的关键项目进行 系统的观察记载,要用统一的记载标准,有专人负责,及 时、准确地记载,掌握全面而可靠的资料。一般内容有 (1)试验目的要求和各种处理项目的详细内容,并绘制田 间种植设计图和田间排列设计图,注明处理和重复。(2) 基本资料(包括试验园基本情况、植物、栽培技术等)。 (3)植物生长发育动态记载。(4)田间管理情况。(5) 年终总结.(6)气象条件。 六、田间试验的收获 园艺植物田间试验通常以产量为主要试验指标。因此, 收获与计产是田间试验实施过程中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 项田间作业。不同作物有不同的收获物,因而各有不同的 收获计产方法。其要点是
记录的内容,应根据试验目的要求和不同类型的试验 园来确定。按照少而精的原则,掌握必要的关键项目进行 系统的观察记载,要用统一的记载标准,有专人负责,及 时、准确地记载,掌握全面而可靠的资料。一般内容有: (1)试验目的要求和各种处理项目的详细内容,并绘制田 间种植设计图和田间排列设计图,注明处理和重复。(2) 基本资料(包括试验园基本情况、植物、栽培技术等)。 (3)植物生长发育动态记载。(4)田间管理情况。(5) 年终总结.(6)气象条件 。 六、田间试验的收获 园艺植物田间试验通常以产量为主要试验指标。因此, 收获与计产是田间试验实施过程中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一 项田间作业。不同作物有不同的收获物,因而各有不同的 收获计产方法。其要点是:
(1)核实小区计产面积或株数:收获前应掌握小区实有 的计产面积或株数,以便合理地进行收获和计产。必须指出 当扣除的面积或株数占小区计产面积或株数的25%以上时, 则此小区应从试验中删除(完全随机化试验设计)或作为缺 区对待(设区组的试验设计)。小区实有计产面积或株数的 计算公式如下: 小区实有计产面积(m2)=小区面积(m2)一保护 面积(m2)各项应扣除面积(m2) 丶区实有计产株数一小区株数一保护行株数一各项应扣除 株 (2)采收:按收获物的商品成熟度要求,一次或分批适期 采收;每次采收都应以小区(或单株)为单位;按收获物的 商品等级分项称重登记,计产部分的收获应在田间随收、随 极、随称量登记,收获完一个小区(或单株)再收获
(1)核实小区计产面积或株数:收获前应掌握小区实有 的计产面积或株数,以便合理地进行收获和计产。必须指出: 当扣除的面积或株数 占小区计产面积或株数的25%以上时, 则此小区应从试验中删除(完全随机化试验设计)或作为缺 区对待(设区组的试验设计)。小区实有计产面积或株数的 计算公式如下: 小区实有计产面积(m2)=小区面积(m2)-保护行 面积(m2)- 各项应扣除面积(m2) 小区实有计产株数=小区株数-保护行株数-各项应扣除 株 (2)采收 :按收获物的商品成熟度要求,一次或分批适期 采收;每次采收都应以小区(或单株)为单位;按收获物的 商品等级分项称重登记,计产部分的收获应在田间随收、随 分极、随称量登记,收获完一个小区(或单株)再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