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植物病害防治 植物病害的防治主要是以作物为中心,合理有 效运用各项措施预防或控制病害的发生发展,将病 害造成的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的水平之下,并且力 求做到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使作物生 产符合我国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益农业的新要求 防治的目的:降低群体植物的发病率或产量的 损失率,以减少经济损失。具特殊价值或意义的单 个植物,如单株果树、庭园行道树、名胜古迹风景 树等,仍要妥善保护,有时还要进行病害治疗
第十七章 植物病害防治 植物病害的防治主要是以作物为中心,合理有 效运用各项措施预防或控制病害的发生发展,将病 害造成的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的水平之下,并且力 求做到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使作物生 产符合我国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益农业的新要求。 防治的目的:降低群体植物的发病率或产量的 损失率,以减少经济损失。具特殊价值或意义的单 个植物,如单株果树、庭园行道树、名胜古迹风景 树等,仍要妥善保护,有时还要进行病害治疗
第一节植物病害防治的原理 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流行取决于寄主、病 原物和环境因素的作用,植物病害的防治措 施应从这三方面入手,削弱或终止病害循环 过程。 1.增强寄主抗病性或保护寄主不受侵染 选用及培育抗病品种 根据地区土壤性质和气候条件,选用最适 合当地生长的作物种类; 加强整地、施肥、管理,增强植物生长势, 提高抗病性; 施用保护性杀菌剂,保护植株不受侵染
第一节 植物病害防治的原理 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流行取决于寄主、病 原物和环境因素的作用,植物病害的防治措 施应从这三方面入手,削弱或终止病害循环 过程。 1.增强寄主抗病性或保护寄主不受侵染 选用及培育抗病品种; 根据地区土壤性质和气候条件,选用最适 合当地生长的作物种类; 加强整地、施肥、管理,增强植物生长势, 提高抗病性; 施用保护性杀菌剂,保护植株不受侵染
2.消灭或控制病原物 实行植物检疫,防止病原物传入; 砍除病株及转主寄主,清除病株残体以 减少侵染来源; 土壤消毒和轮作以减少土壤中的病原物; 消灭媒介昆虫,防止接种体传播; 种子和无性繁殖材料的化学和热力处理, 以杀死其中携带的病原物; 喷洒或注射杀菌剂进行化学治疗
2.消灭或控制病原物 实行植物检疫,防止病原物传入; 砍除病株及转主寄主,清除病株残体以 减少侵染来源; 土壤消毒和轮作以减少土壤中的病原物; 消灭媒介昆虫,防止接种体传播; 种子和无性繁殖材料的化学和热力处理, 以杀死其中携带的病原物; 喷洒或注射杀菌剂进行化学治疗
3.改变环境条件使其有利于寄主而不利于病 原物。 理论上,这三个方面只要有一个方面的 措施有效,就可以防止病害发生或流行 生产实践中,大多数病害不能用单一的 方法取得满意的防治效果。只有从多方面采 取措施才能控制病害流行
3.改变环境条件使其有利于寄主而不利于病 原物 。 理论上,这三个方面只要有一个方面的 措施有效,就可以防止病害发生或流行。 生产实践中,大多数病害不能用单一的 方法取得满意的防治效果。只有从多方面采 取措施才能控制病害流行
植物病害的防治方法可分为植物 病害检疫、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 种、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 治六个方面
植物病害的防治方法可分为植物 病害检疫、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 种、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 治六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