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稍微谈谈辩证法。两个变革 ……………………………… 410 附录 古谢夫同志和捷依奇同志的冲突事件 …………………… 416 给中央委员的信(5月13日〔26日〕)……………………… 426—430 三个中央委员的声明(5月13日〔26日〕)………………… 431—432 告全党书(5月下半月) …………………………………… 435—436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总委员会文献(5—6月) ……………… 437—454 1.对议程的意见(5月31日〔6月13日〕) …………………………… 437 2.关于召开各党联席代表会议的发言 (5月31日〔6月13日〕) …………………………………………… 438 3.关于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出席国际社会党代表大会 的代表问题的发言(5月31日〔6月13日〕) ……………………… 442 4.关于必须对“公察克党人”的报纸进行监督的意见 (5月31日〔6月13日〕) …………………………………………… 444 5.对马尔托夫关于中央机关报和中央委员会召回 驻党总委员会代表的权利的决议案的意见 (6月5日〔18日〕) ………………………………………………… 445 6.关于增补各委员会委员和中央委员会增补各委员会 委员的权利的发言(6月5日〔18日〕)……………………………… 446 7.就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问题的 表决程序所作的发言(6月5日〔18日〕)…………………………… 450 8.关于《黎明报》的发言(6月5日〔18日〕)…………………………… 452 9.关于公布党总委员会会议记录问题的发言 (6月5日〔18日〕) ………………………………………… 453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委员会国外代表关于移交 权力的声明(7月15日〔28日〕)………………………………… 455 目 录 5
(十八)稍微谈谈辩证法。两个变革 ……………………………… 410 附录 古谢夫同志和捷依奇同志的冲突事件 …………………… 416 给中央委员的信(5月13日〔26日〕)……………………… 426—430 三个中央委员的声明(5月13日〔26日〕)………………… 431—432 告全党书(5月下半月) …………………………………… 435—436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总委员会文献(5—6月) ……………… 437—454 1.对议程的意见(5月31日〔6月13日〕) …………………………… 437 2.关于召开各党联席代表会议的发言 (5月31日〔6月13日〕) …………………………………………… 438 3.关于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出席国际社会党代表大会 的代表问题的发言(5月31日〔6月13日〕) ……………………… 442 4.关于必须对“公察克党人”的报纸进行监督的意见 (5月31日〔6月13日〕) …………………………………………… 444 5.对马尔托夫关于中央机关报和中央委员会召回 驻党总委员会代表的权利的决议案的意见 (6月5日〔18日〕) ………………………………………………… 445 6.关于增补各委员会委员和中央委员会增补各委员会 委员的权利的发言(6月5日〔18日〕)……………………………… 446 7.就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问题的 表决程序所作的发言(6月5日〔18日〕)…………………………… 450 8.关于《黎明报》的发言(6月5日〔18日〕)…………………………… 452 9.关于公布党总委员会会议记录问题的发言 (6月5日〔18日〕) ………………………………………… 453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委员会国外代表关于移交 权力的声明(7月15日〔28日〕)………………………………… 455 目 录 5
附 录 俄国革命社会民主党人国外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的 材料(1903年9—10月) ………………………………… 457—466 1.关于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的报告的 提纲(9月27日和10月13日〔10月10日和26日〕 之间) ……………………………………………………………… 457 2.同盟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札记(10月13日〔26日〕) ………… 464 《民粹派化的资产阶级和惊慌失措的民粹派》一文 材料(1903年10月29日和11月5日〔11月11日和 18日〕之间) …………………………………………………… 467—475 1.尔·《论土地问题》一文摘要 …………………………………… 467 2.《民粹派化的资产阶级和惊慌失措的民粹派》 一文的几个提纲 ………………………………………… 469 给《火星报》编辑部的信的内容要点(1903年11月7日 和19日〔11月20日和12月2日〕之间)………………………… 476 《进一步,退两步》一书材料(1904年1—2月)……………… 477—496 1.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记录的简略摘要………… 477 2.从记录看代表的态度…………………………………………… 481 3.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火星报》组织 的成员 ………………………………………………………… 488 4.泥潭派…………………………………………………………… 489 5.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派别划分与 各类表决 ……………………………………………………… 491 6.小册子的结尾部分……………………………………………… 495 7.关于8月18日多数派代表非正式会议的考证 …………… 496 6 列 宁 全 集 第 八 卷
附 录 俄国革命社会民主党人国外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的 材料(1903年9—10月) ………………………………… 457—466 1.关于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的报告的 提纲(9月27日和10月13日〔10月10日和26日〕 之间) ……………………………………………………………… 457 2.同盟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札记(10月13日〔26日〕) ………… 464 《民粹派化的资产阶级和惊慌失措的民粹派》一文 材料(1903年10月29日和11月5日〔11月11日和 18日〕之间) …………………………………………………… 467—475 1.尔·《论土地问题》一文摘要 …………………………………… 467 2.《民粹派化的资产阶级和惊慌失措的民粹派》 一文的几个提纲 ………………………………………… 469 给《火星报》编辑部的信的内容要点(1903年11月7日 和19日〔11月20日和12月2日〕之间)………………………… 476 《进一步,退两步》一书材料(1904年1—2月)……………… 477—496 1.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记录的简略摘要………… 477 2.从记录看代表的态度…………………………………………… 481 3.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火星报》组织 的成员 ………………………………………………………… 488 4.泥潭派…………………………………………………………… 489 5.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派别划分与 各类表决 ……………………………………………………… 491 6.小册子的结尾部分……………………………………………… 495 7.关于8月18日多数派代表非正式会议的考证 …………… 496 6 列 宁 全 集 第 八 卷
《关于退出〈火星报〉编辑部的一些情况》一信的 片断异文(不晚于1904年2月7日〔20日〕)……………………… 497 注释 ……………………………………………………… 499—547 年表 ……………………………………………………… 548—567 插 图 1903年列宁《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记事》 手稿第1页 ………………………………………………………………… 3 1903年列宁《中央委员会和中央机关报编辑部 告反对派成员书草稿》手稿的一页 ……………………………………… 31 1904年1月17日(30日)列宁在党总委员会会议上提出的 中央委员会代表的《不同意见》手稿第1页 …………………………… 145 1904年列宁撰写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传单《告俄国 无产阶级书》……………………………………………………………… 171 1904年列宁《进一步,退两步》手稿第71页 ……………………………… 249 1904年列宁《告全党书》手稿第1页 ……………………………………… 435 目 录 7
《关于退出〈火星报〉编辑部的一些情况》一信的 片断异文(不晚于1904年2月7日〔20日〕)……………………… 497 注释 ……………………………………………………… 499—547 年表 ……………………………………………………… 548—567 插 图 1903年列宁《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记事》 手稿第1页 ………………………………………………………………… 3 1903年列宁《中央委员会和中央机关报编辑部 告反对派成员书草稿》手稿的一页 ……………………………………… 31 1904年1月17日(30日)列宁在党总委员会会议上提出的 中央委员会代表的《不同意见》手稿第1页 …………………………… 145 1904年列宁撰写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传单《告俄国 无产阶级书》……………………………………………………………… 171 1904年列宁《进一步,退两步》手稿第71页 ……………………………… 249 1904年列宁《告全党书》手稿第1页 ……………………………………… 435 目 录 7
前 言 本卷收载列宁1903年9月至1904年7月,即俄国社会民主 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后布尔什维克同孟什维克在组织问题上激烈 斗争时期的讲话和著作。 这一时期,俄国正处在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前夜。人民 反对专制制度的斗争持续发展。1904年1月爆发的日俄战争加剧 了俄国的革命危机。“处处都感到伟大风暴即将到来。一切阶级都 动了起来,准备应变。”(《列宁全集》第2版第39卷第6—7页)无 产阶级要在革命中发挥领导作用,就必须建立一个集中统一的革 命政党。1903年7—8月举行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 会解决了这一任务。这次代表大会通过了统一的纲领和章程,建立 了中央机关。列宁的建党思想取得了胜利。机会主义派成为少数 派(即孟什维克),布尔什维克在中央机关中占了优势。代表大会 之后,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面临的任务是巩固已经取得的胜 利,在代表大会各项决议的基础上把所有党组织团结起来,领导广 大无产阶级和农民群众做好迎接即将来临的革命战斗的准备。然 而,孟什维克不甘心在代表大会上失败,仍坚持其机会主义立场, 继续进行分裂活动。1903年9月,孟什维克召开派别会议,建立秘 密的反党中心—— 少数派常务局,制定派别活动的纲领和夺取党 中央机关的措施。10月,在普列汉诺夫支持下,孟什维克夺取了中
前 言 本卷收载列宁1903年9月至1904年7月,即俄国社会民主 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后布尔什维克同孟什维克在组织问题上激烈 斗争时期的讲话和著作。 这一时期,俄国正处在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前夜。人民 反对专制制度的斗争持续发展。1904年1月爆发的日俄战争加剧 了俄国的革命危机。“处处都感到伟大风暴即将到来。一切阶级都 动了起来,准备应变。”(《列宁全集》第2版第39卷第6—7页)无 产阶级要在革命中发挥领导作用,就必须建立一个集中统一的革 命政党。1903年7—8月举行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 会解决了这一任务。这次代表大会通过了统一的纲领和章程,建立 了中央机关。列宁的建党思想取得了胜利。机会主义派成为少数 派(即孟什维克),布尔什维克在中央机关中占了优势。代表大会 之后,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面临的任务是巩固已经取得的胜 利,在代表大会各项决议的基础上把所有党组织团结起来,领导广 大无产阶级和农民群众做好迎接即将来临的革命战斗的准备。然 而,孟什维克不甘心在代表大会上失败,仍坚持其机会主义立场, 继续进行分裂活动。1903年9月,孟什维克召开派别会议,建立秘 密的反党中心—— 少数派常务局,制定派别活动的纲领和夺取党 中央机关的措施。10月,在普列汉诺夫支持下,孟什维克夺取了中
央机关报《火星报》编辑部,并在党总委员会中占居多数席位。 1904年夏又夺取了中央委员会。孟什维克还四处进行蛊惑宣传, 诽谤、中伤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力图在国内地方党组织中扩展和巩 国自己的阵地。孟什维克的分裂和破坏活动造成了严重的党内危 机。本卷所收的文献主要反映列宁在孟什维克占了上风、布尔什 维克处于不利地位的时期为维护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的成果,反 对孟什维克的机会主义路线,争取党在布尔什维克立场上的团结 而进行的斗争。 《进一步,退两步(我们党内的危机)》一文是本卷中最主要的 著作。列宁在此文中论述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第二次代表大会上 划分为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的政治意义,批判了孟什维克在组 织问题上的机会主义,阐明了布尔什维克党的组织原则,发展了马 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学说。 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在会议进程中形成了4个基本派别:火 星派多数派、火星派少数派、中派和反火星派。火星派少数派在党 章第1条问题上坚持机会主义观点,同火星派多数派发生原则分 歧而与中派和反火星派结成联盟,继而在中央机关的选举问题上 以庸俗观念反对党性观点,采取无理取闹的手段争取席位。代表 大会最终划分出了多数派和少数派,即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 孟什维克力图歪曲和掩盖他们和布尔什维克在组织问题上的 原则分歧,把列宁的火星派多数派在代表大会上的胜利说成是偶 然的。为了让广大党员群众了解分歧的真实情况,认清斗争的意 义,对党内斗争作出独立的判断,列宁在《进一步,退两步》中以俄 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的记录和党的其他文件为根据, 用大量的事实说明代表大会上各派是怎样形成和演变的,令人信 列 宁 全 集 第 八 卷
央机关报《火星报》编辑部,并在党总委员会中占居多数席位。 1904年夏又夺取了中央委员会。孟什维克还四处进行蛊惑宣传, 诽谤、中伤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力图在国内地方党组织中扩展和巩 国自己的阵地。孟什维克的分裂和破坏活动造成了严重的党内危 机。本卷所收的文献主要反映列宁在孟什维克占了上风、布尔什 维克处于不利地位的时期为维护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的成果,反 对孟什维克的机会主义路线,争取党在布尔什维克立场上的团结 而进行的斗争。 《进一步,退两步(我们党内的危机)》一文是本卷中最主要的 著作。列宁在此文中论述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第二次代表大会上 划分为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的政治意义,批判了孟什维克在组 织问题上的机会主义,阐明了布尔什维克党的组织原则,发展了马 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学说。 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在会议进程中形成了4个基本派别:火 星派多数派、火星派少数派、中派和反火星派。火星派少数派在党 章第1条问题上坚持机会主义观点,同火星派多数派发生原则分 歧而与中派和反火星派结成联盟,继而在中央机关的选举问题上 以庸俗观念反对党性观点,采取无理取闹的手段争取席位。代表 大会最终划分出了多数派和少数派,即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 孟什维克力图歪曲和掩盖他们和布尔什维克在组织问题上的 原则分歧,把列宁的火星派多数派在代表大会上的胜利说成是偶 然的。为了让广大党员群众了解分歧的真实情况,认清斗争的意 义,对党内斗争作出独立的判断,列宁在《进一步,退两步》中以俄 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的记录和党的其他文件为根据, 用大量的事实说明代表大会上各派是怎样形成和演变的,令人信 列 宁 全 集 第 八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