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 全集 LIENING QUANJI 第一卷 1893一1894年
列 宁 全 集 LIENING QUANJI 第 一 卷 1893—1894年
凡例 1.正文和附录中的文献分别按写作或发表时间编排。在个别 情况下,为了保持一部著作或一组文献的完整性和有机联系,编 排顺序则作变通处理。 2.每篇文献标题下括号内的写作或发表日期是编者加的。文 献本身在开头已注明日期的,标题下不另列日期 3.1918年2月14日以前俄国通用俄历,这以后改用公历。两 种历法所标日期,在1900年2月以前相差12天(如俄历为1日, 公历为13日),从1900年3月起相差13天。编者加的日期,公 历和俄历并用时,俄历在前,公历在后。 4.目录中凡标有星花*的标题,都是编者加的。 5.在引文中尖括号〈〉内的文字和标点符号是列宁加的。 6.未说明是编者加的脚注为列宁的原注。 7.《人名索引》、《文献索引》条目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 在《人名索引》条头括号内用黑体字排的是真姓名;在《文献索 引》中,带方括号【]的作者名、篇名、日期、地点等等,是 编者加的
凡 例 1.正文和附录中的文献分别按写作或发表时间编排。在个别 情况下,为了保持一部著作或一组文献的完整性和有机联系,编 排顺序则作变通处理。 2.每篇文献标题下括号内的写作或发表日期是编者加的。文 献本身在开头已注明日期的,标题下不另列日期。 3.1918年2月14日以前俄国通用俄历,这以后改用公历。两 种历法所标日期,在1900年2月以前相差12天(如俄历为1日, 公历为13日),从1900年3月起相差13天。编者加的日期,公 历和俄历并用时,俄历在前,公历在后。 4.目录中凡标有星花 的标题,都是编者加的。 5.在引文中尖括号〈 〉内的文字和标点符号是列宁加的。 6.未说明是编者加的脚注为列宁的原注。 7.《人名索引》、《文献索引》条目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 在《人名索引》条头括号内用黑体字排的是真姓名;在《文献索 引》中,带方括号[ ]的作者名、篇名、日期、地点等等,是 编者加的
1 《列宁全集》第二版编辑说明 《列宁全集》第二版是根据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决定,由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的。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和俄国布尔什维克党把马克思 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帝国主义时代世界形势的最新发展,同俄国的 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使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一个经济和文化比较 落后的国家获得胜利,并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 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列宁主义。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 继续和发展,它在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方面, 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作出了伟大的贡献。马克思列宁主义是 真正科学的世界观,它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类提供了认识 世界和改造世界最强大的思想武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 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长期革 命斗争和建设事业中取得胜利的一条基本历史经验。在新的历史 时期,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高度文明和高度民主的现代化社会 主义国家,同样必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这就要求我们 必须认真地系统地学习和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因此,编译出版 一部文献更加丰富、译文更加准确、资料更加充实的《列宁全 集》,具有重要意义。 《列宁全集》第一版是依照苏联编辑的《列宁全集》俄文第四
《列宁全集》第二版编辑说明 《列宁全集》第二版是根据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决定,由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的。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和俄国布尔什维克党把马克思 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帝国主义时代世界形势的最新发展,同俄国的 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使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一个经济和文化比较 落后的国家获得胜利,并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 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列宁主义。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 继续和发展,它在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方面, 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作出了伟大的贡献。马克思列宁主义是 真正科学的世界观,它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类提供了认识 世界和改造世界最强大的思想武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 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长期革 命斗争和建设事业中取得胜利的一条基本历史经验。在新的历史 时期,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高度文明和高度民主的现代化社会 主义国家,同样必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这就要求我们 必须认真地系统地学习和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因此,编译出版 一部文献更加丰富、译文更加准确、资料更加充实的《列宁全 集》,具有重要意义。 《列宁全集》第一版是依照苏联编辑的《列宁全集》俄文第四 1
2 列宁全集 版第1一39卷译出的,除最后一卷外,其余各卷都是在1955 1959年出版的。第一版问世20多年来对我国人民学习和研究马 克思列宁主义起了很大作用。但这一版也有不足之处,这就是:大 量的列宁文献没有收录在内:译文还不够完善:各卷的参考资料 种类少,内容过于简略。 《列宁全集》第二版以《列宁全集》俄文第五版为基础并增收 《列宁文集》俄文版中的部分文献编辑而成。这部全集共60卷,分 三大部分:第1一43卷为著作卷,第44一53卷为书信卷,第54一 60卷为笔记卷。本版全集收载列宁文献9000多件,同第一版相 比,文献篇幅增加三分之一以上。 著作卷部分新增加的文献有文章、报告、决议草案、批示、指 示、命令以及未写成或未找到正式文献的各种提纲和草稿等等。有 些文献形式上属于书信类,但具有独立著述的性质或涉及重大的 方针政策,也编入著作卷。 书信卷部分同第一版相比,文献数量增加最多,其中大量的 是十月革命后有关国务活动的函电,内容涉及国家政权建设、经 济建设、党的建设、科学文化、对外关系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等 各个方面。 笔记卷部分收辑了列宁为研究某些专题所作的文献资料的摘 录、提要和批注等等,如《哲学笔记》、《关于帝国主义的笔记》、 《土地问题笔记》、《(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准备材料》等。 大部分著作卷和书信卷都有附录。编入著作卷附录的有本卷 某些正式文献的提纲和草稿、有关的笔记和批语,还有同列宁著 作直接有关的党的重要文献和涉及列宁生平事业的材料等。编入 书信卷附录的是一些由列宁签署或与其他人共同签署,但不能确
版第1—39卷译出的,除最后一卷外,其余各卷都是在1955— 1959年出版的。第一版问世20多年来对我国人民学习和研究马 克思列宁主义起了很大作用。但这一版也有不足之处,这就是:大 量的列宁文献没有收录在内;译文还不够完善;各卷的参考资料 种类少,内容过于简略。 《列宁全集》第二版以《列宁全集》俄文第五版为基础并增收 《列宁文集》俄文版中的部分文献编辑而成。这部全集共60卷,分 三大部分:第1—43卷为著作卷,第44—53卷为书信卷,第54— 60卷为笔记卷。本版全集收载列宁文献9000多件,同第一版相 比,文献篇幅增加三分之一以上。 著作卷部分新增加的文献有文章、报告、决议草案、批示、指 示、命令以及未写成或未找到正式文献的各种提纲和草稿等等。有 些文献形式上属于书信类,但具有独立著述的性质或涉及重大的 方针政策,也编入著作卷。 书信卷部分同第一版相比,文献数量增加最多,其中大量的 是十月革命后有关国务活动的函电,内容涉及国家政权建设、经 济建设、党的建设、科学文化、对外关系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等 各个方面。 笔记卷部分收辑了列宁为研究某些专题所作的文献资料的摘 录、提要和批注等等,如《哲学笔记》、《关于帝国主义的笔记》、 《土地问题笔记》、《〈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准备材料》等。 大部分著作卷和书信卷都有附录。编入著作卷附录的有本卷 某些正式文献的提纲和草稿、有关的笔记和批语,还有同列宁著 作直接有关的党的重要文献和涉及列宁生平事业的材料等。编入 书信卷附录的是一些由列宁签署或与其他人共同签署,但不能确 2 列 宁 全 集
第二版编辑说明 3 定是列宁草拟、口授或审订的函电。 本版的全部译文都依据最新版本的原文重新作过校订。 各卷有编者写的前言,介绍该卷所收文献的写作背景和主要 内容。书后附有资料性的注释、简介人物的人名索引、列宁引用 和提到的文献资料的索引、记述列宁主要实践活动和理论活动的 年表。 马克思恩格斯 中共中夹列宁 斯大林 著作编译局 1984年3月
定是列宁草拟、口授或审订的函电。 本版的全部译文都依据最新版本的原文重新作过校订。 各卷有编者写的前言,介绍该卷所收文献的写作背景和主要 内容。书后附有资料性的注释、简介人物的人名索引、列宁引用 和提到的文献资料的索引、记述列宁主要实践活动和理论活动的 年表。 中共中央马克思 恩格斯 列 宁 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1984年3月 第二版编辑说明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