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 设计靖电学校董天明
莫泊桑(1850-1893),法国作家。1850年8月5日 生于法国西北部诺曼底省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 1870年到巴黎攻读法学,适逢普汪战争爆发,遂应 征入伍。退伍后,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职。 19世纪70年代是他文学创作的 重要阶段,他的舅父和母亲的 好友、著名作家福楼拜是他的 文学导师。莫泊桑的文学成就 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有世界 短篇小说巨匠的美称。主要作 品有《羊脂球》《我的叔叔于 勒》《项链》《俊友》等。 莫泊桑
莫泊桑(1850—1893),法国作家。1850年8月5日 生于法国西北部诺曼底省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 1870年到巴黎攻读法学,适逢普汪战争爆发,遂应 征入伍。退伍后,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职。 19世纪70年代是他文学创作的 重要阶段,他的舅父和母亲的 好友、著名作家福楼拜是他的 文学导师。莫泊桑的文学成就 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有世界 短篇小说巨匠的美称。主要作 品有《羊脂球》《我的叔叔于 勒》《项链》《俊友》等
左拉(18401902) 19世纪后半期法国重 要的批判现实主义作 家,自然主义文学理 论的主要倡导者, 生写成数十部长篇小 说,代表作为《萌 芽》。 左拉与莫泊桑交往甚 密,他在得知莫泊桑 英年早逝的消息后不 胜痛惜,以无比悲伤 的心情于1893年7月6 日在莫泊桑葬礼上发 表了演说
左拉(1840—1902), 19世纪后半期法国重 要的批判现实主义作 家,自然主义文学理 论的主要倡导者,一 生写成数十部长篇小 说,代表作为《萌 芽》。 左拉与莫泊桑交往甚 密,他在得知莫泊桑 英年早逝的消息后不 胜痛惜,以无比悲伤 的心情于1893年7月6 日在莫泊桑葬礼上发 表了演说
体感知划分结构 全文六段,可分成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向莫泊桑致敬。 第二部分(第23段):从两个方面 写对莫泊桑的深情回忆。 第三部分(第45段):精辟地论述 莫泊桑在文学史上的杰出地位 第四部分(第6段):以“永在”的赞 词结束演说
全文六段,可分成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向莫泊桑致敬。 第二部分(第2—3段):从两个方面 写对莫泊桑的深情回忆。 第三部分(第4—5段):精辟地论述 莫泊桑在文学史上的杰出地位。 第四部分(第6段):以“永在”的赞 词结束演说。 整体感知 划分结构
思考:第1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 情感? 文章第1段一方面把作者自己炽烈 的惜之情和深切的细怀之情全部 地托出,为演讲的展开定了强有 力的感情基调;另一方面也把听众 “同样的情感”引发出来,形成情 感和认识上的一致和共鸣
思考:第1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 情感? • 文章第1 段一方面把作者自己炽烈 的痛惜之情和深切的缅怀之情全部 地托出,为演讲的展开奠定了强有 力的感情基调;另一方面也把听众 “同样的情感”引发出来,形成情 感和认识上的一致和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