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密★启用前 绵阳市2010年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1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1卷1至2页,第Ⅱ卷3至10页。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1卷(选择题,共24分) 注意事项: 1.答第1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准确涂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 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镂空/褴褛糟粕/琥珀震慑人心/蹑手蹑脚 B.蕴藏/酝酿讪笑/潸然濒危动物/彬彬有礼 C.恫吓/吓唬星宿/宿营棱角分明/分外妖娆 D.哽咽/梗概露馅/谄媚 弄巧成拙/咄咄逼人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砥励闭门羹不能自己直书胸臆 B.妥帖家俱店脍灸人口流连忘返 C.寒暑游戏厅柳岸花明金碧辉煌 辍学度假村崭露头角分道扬镳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绝不 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 ②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 的江南丝竹。 我不得不变更我的计划,在七月中旬,不能再 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都 A.庸俗幽远留恋 B.粗俗悠远流连 C.庸俗幽远流连 D.粗俗悠远留恋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前小镇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自从建了化工厂,这里便烟尘四起,污水横流,早已今非昔 比了。 B好读书,也要注意选择。在各种书籍唾手可得的今天,一些人由于不辨优劣而败坏了读书的 胃 C.中国企业在盯着国外市场,国外产品也同样对中国市场虎视眈眈,我们必须用好世贸组织这根 杠杆 D在这种情况下,我的母亲并没有灰心,她对身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 加强烈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B.奥运会和世博会,是中华民族为全世界各国人民演奏的两场精彩的国际盛会
机密★启用前 绵阳市 2010 年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 1 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 1 卷 l 至 2 页,第Ⅱ卷 3 至 10 页。满分 150 分。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 1 卷(选择题,共 24 分) 注意事项: 1.答第 1 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准确涂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 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镂.空/褴褛. 糟粕./琥珀. 震慑.人心/蹑.手蹑脚 B.蕴.藏/酝.酿 讪笑/潸.然 濒.危动物/彬.彬有礼 C.恫吓./吓.唬 星宿./宿.营 棱角分.明/分.外妖娆 D.哽咽/梗.概 露馅/谄.媚 弄巧成拙/咄.咄逼人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砥励 闭门羹 不能自己 直书胸臆 B.妥帖 家俱店 脍灸人口 流连忘返 C.寒暑 游戏厅 柳岸花明 金碧辉煌 D.辍学 度假村 崭露头角 分道扬镳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绝不 ,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 ②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 的江南丝竹。 ③我不得不变更我的计划,在七月中旬,不能再 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都。 A.庸俗 幽远 留恋 B.粗俗 悠远 流连 C.庸俗 幽远 流连 D.粗俗 悠远 留恋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前小镇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自从建了化工厂,这里便烟尘四起,污水横流,早已今非昔 ... 比.了。 B.好读书,也要注意选择。在各种书籍唾手可得 ....的今天,一些人由于不辨优劣而败坏了读书的 胃口。 C.中国企业在盯着国外市场,国外产品也同样对中国市场虎视眈眈 ....,我们必须用好世贸组织这根 杠杆。 D.在这种情况下,我的母亲并没有灰心,她对身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 ....者的反感却更 加强烈了。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B.奥运会和世博会,是中华民族为全世界各国人民演奏的两场精彩的国际盛会
C.陶渊明的田园诗拓宽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题材范围,被誉为田园诗歌的一代宗师。 D.“天安”号事件致使韩朝绝交,媒体呼吁双方保持克制,要以世界和平大局为重。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 捕蛇者说 柳宗元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 已大风、挛疏、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 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日:“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 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余悲之,且日:“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日:“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 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 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 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 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 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 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邪? 余闻而愈悲。孔子日:“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 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吾嗣为之十二年 嗣:后代 B.若毒之乎 毒:痛恨,怨恨 C.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往往:处处 D.以尽吾齿 齿:年龄
C.陶渊明的田园诗拓宽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题材范围,被誉为田园诗歌的一代宗师。 D.“天安”号事件致使韩朝绝交,媒体呼吁双方保持克制,要以世界和平大局为重。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_8 题。 捕蛇者说 柳宗元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 已大风、挛疏、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 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日:“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 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余悲之,且日:“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日:“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 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 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 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 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 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 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邪?” 余闻而愈悲。孔子日:“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 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吾嗣.为之十二年 嗣:后代 B.若毒.之乎 毒:痛恨,怨恨 C.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往往:处处 D.以尽吾齿. 齿:年龄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啮人,无御之者 B、殚其地之出 宁可以急相弃邪 前人之述备矣 C.则弛然而卧 D、苛政猛于虎也 杀而鬻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是古代文体名,内容大多是一事一议,也就是借一件事或一种现象来表述作者对某些 事物或问题的见解。 B.永州郊外出产一种奇异的毒蛇,朝廷每年都向百姓征收,弄得民不聊生,不能捕蛇抵押租税 的百姓纷纷逃亡他乡 C.文章第四段写蒋氏自陈心曲,作者反复运用对比、衬托手法,使“赋敛之毒”比“异蛇之毒” 更加怵目惊心 D.本文通过蒋氏祖孙三代人宁可死于毒蛇之害而免于苛税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残酷压 迫剥削劳动人民的罪行。 【密★启用前】 绵阳市2010年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语文试卷 第Ⅱ卷(共126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8页。请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三、(25分) 9.把第1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4分) 答 (2)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4分) 答: 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干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啮人,无御之者 B、殚其地之.出 宁可以.急相弃邪 前人之.述备矣 C.则弛然而.卧 D、苛政猛于.虎也 杀而.鬻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是古代文体名,内容大多是一事一议,也就是借一件事或一种现象来表述作者对某些 事物或问题的见解。 B.永州郊外出产一种奇异的毒蛇,朝廷每年都向百姓征收,弄得民不聊生,不能捕蛇抵押租税 的百姓纷纷逃亡他乡。 C.文章第四段写蒋氏自陈心曲,作者反复运用对比、衬托手法,使“赋敛之毒”比“异蛇之毒” 更加怵目惊心。 D.本文通过蒋氏祖孙三代人宁可死于毒蛇之害而免于苛税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残酷压 迫剥削劳动人民的罪行。 【密★启用前】 绵阳市 2010 年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语文试卷 第Ⅱ卷(共 126 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 8 页。请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三、(25 分) 9.把第 1 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4 分) 答: (2)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4 分) 答: 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 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1)这是一首 (体裁),作者韩愈为唐代“ ”的领袖。(2分) (2)这首诗表达了韩愈对朝廷“既忠且怨”的复杂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答 1.综合性学习。(11分) 博雅中学举办第九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以“七彩神话”为主题的探究学习是其中的活动之 请你走进缤纷绚烂的神话天地,走进神奇美妙的神话世界 【神话与诗歌】 (1)在下列表格中填出相应的内容。(2分) 神话故事 诗句 精卫填海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莫道匹夫枉逐日,艳阳岁岁照桃林 牛郎织女 B 答:A (《迢迢牵牛星》) 【神话人物谈 (2)上面表格中神话故事的主人公的性格有什么共同特点?故事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愿 望?(3分) 【神话故事会】 (3)女娲补天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神话故事,请发挥想象,向同学们讲述这个故事。(故事须包含环 境、肖像、动作等要素。不少于60字。)(6分) 四、(10分) 12.请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1)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3)安得广厦千万间, 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黃鹤楼》)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7)雄关漫道真如铁, (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1)这是一首 (体裁),作者韩愈为唐代“ ”的领袖。(2 分) (2)这首诗表达了韩愈对朝廷“既忠且怨”的复杂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 分) 答: 1 1.综合性学习。(11 分) 博雅中学举办第九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以“七彩神话”为主题的探究学习是其中的活动之一。 请你走进缤纷绚烂的神话天地,走进神奇美妙的神话世界。 【神话与诗歌】 (1)在下列表格中填出相应的内容。(2 分) 神话故事 诗句 精卫填海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A 莫道匹夫枉逐日,艳阳岁岁照桃林 牛郎织女 B 答:A B (《迢迢牵牛星》) 【神话人物谈】 (2)上面表格中神话故事的主人公的性格有什么共同特点?故事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愿 望?(3 分) 答: 【神话故事会】 (3)女娲补天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神话故事,请发挥想象,向同学们讲述这个故事。(故事须包含环 境、肖像、动作等要素。不少于 60 字。)(6 分) 四、(10 分) 12.请用课文原句填空。(10 分) (1)沉舟侧畔千帆过,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3)安得广厦千万间, , 风雨不动安如山!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 , 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5)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7)雄关漫道真如铁, 。(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8)成语“扑朔迷离”,源自《木兰诗》,其中直接相关的两句诗是: (9)“月”本无情,只因诗人寓情于其中,“月”也就生出悲欢离合之情。李煜的《相见欢》“ 两句中的“月”是寂寞冷清的:王维《山居秋暝》“ 两句中的“月”是闲适安谧的 五、(3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20题。 )(16分) 囚首垢面的鲁迅 ①有人说鲁迅是“一身补丁,一团漆黑,一头直竖”。补丁指的是他身上的衣裳打着补丁,漆黑 是指他皮肤黑黑,直竖当然是指他的头发——鲁迅的一头“冲冠怒发”,无人不晓。 ②你见过爱因斯坦头发顺顺的照片吗?似乎没有。那是因为他头发总是乱蓬蓬的。他舍不得花时 间梳下头发。他对世界作出的巨大贡献让他获得崇高的荣誉,但他看得很淡,生活依然极其朴素。 应邀访问比利时,国王派专车以最高礼节迎接,然而接到的是一个头发乱蓬蓬,拎着个旧皮箱的 老头。一个对全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却要求逝后将骨灰撒在不为人知的地方,不发讣告, 不建坟基,不立纪念碑,免除所有宗教仪式,免除鲜花和音乐。他的心是一滴清水,无论外界如何 烟霭迷蒙,清者自清。 ③“囚首垢面而谈诗书”,这是古人的一句话,拿来形容鲁迅是很恰当的。沉迷于自己的理想生 活的人们,对于物质生活是淡泊的。鲁迅对于衣服极不讲究,据他自己说,小的时候,家里人叫他 穿新衣,又怕新衣弄脏,势必时常被监视警告,于是坐立都不自由了,这是一件最不舒服的事。因 此,他宁可穿得坏些,布制的更好。方便的时候,譬如吃完点心糖果之类,他手边如果没有抹布, 也可以很随便地往身上一揩。初到上海的时候,穿久了的蓝布夹袄破了,友人曾买到蓝色的毛葛换 做一件,做好之后给先生送去,他无论如何也不肯穿上身,说是滑溜溜的,不舒服。没有法子,这 件衣服只好转赠别人。直到最后一年,身体瘦弱得很,经不起重压,特做件丝棉的棕色湖线长袍, 但是穿不到几次,就变成临终穿在身上的殓衣。这恐怕是成人以后最讲究的件了。鲁迅先生的 条棉裤还是三十年前留学时代的,已经补过了很多回,周老太太有一次实在看不过去了,叫周太太 做了一条棉裤,等鲁迅上衙门的时候,偷偷地放在他的床上,希望他不留神能换上,万不料竞给他
(8)成语“扑朔迷离”,源自《木兰诗》,其中直接相关的两句诗是: , 。 (9)“月”本无情,只因诗人寓情于其中,“月”也就生出悲欢离合之情。李煜的《相见欢》“ , ” 两句中的“月”是寂寞冷清的;王维《山居秋暝》“ , ” 两句中的“月”是闲适安谧的。 五、(3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 13—20 题。 (一)(16 分) 囚首垢面的鲁迅 ①有人说鲁迅是“一身补丁,一团漆黑,一头直竖”。补丁指的是他身上的衣裳打着补丁,漆黑 是指他皮肤黑黑,直竖当然是指他的头发——鲁迅的一头“冲冠怒发”,无人不晓。 ②你见过爱因斯坦头发顺顺的照片吗?似乎没有。那是因为他头发总是乱蓬蓬的。他舍不得花时 间梳下头发。他对世界作出的巨大贡献让他获得崇高的荣誉,但他看得很淡,生活依然极其朴素。 应邀访问比利时,国王派专车以最高礼节迎接,然而接到的是一个头发乱蓬蓬,拎着一个旧皮箱的 老头。一个对全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却要求逝后将骨灰撒在不为人知的地方,不发讣告, 不建坟基,不立纪念碑,免除所有宗教仪式,免除鲜花和音乐。他的心,是一滴清水,无论外界如何 烟霭迷蒙,清者自清。 ③“囚首垢面而谈诗书”,这是古人的一句话,拿来形容鲁迅是很恰当的。沉迷于自己的理想生 活的人们,对于物质生活是淡泊的。鲁迅对于衣服极不讲究,据他自己说,小的时候,家里人叫他 穿新衣,又怕新衣弄脏,势必时常被监视警告,于是坐立都不自由了,这是一件最不舒服的事。因 此,他宁可穿得坏些,布制的更好。方便的时候,譬如吃完点心糖果之类,他手边如果没有抹布, 也可以很随便地往身上一揩。初到上海的时候,穿久了的蓝布夹袄破了,友人曾买到蓝色的毛葛换 做一件,做好之后给先生送去,他无论如何也不肯穿上身,说是滑溜溜的,不舒服。没有法子,这 件衣服只好转赠别人。直到最后一年,身体瘦弱得很,经不起重压,特做一件丝棉的棕色湖线长袍, 但是穿不到几次,就变成临终穿在身上的殓衣。这恐怕是成人以后最讲究的一件了。鲁迅先生的一 条棉裤还是三十年前留学时代的,已经补过了很多回,周老太太有一次实在看不过去了,叫周太太 做了一条棉裤,等鲁迅上衙门的时候,偷偷地放在他的床上,希望他不留神能换上,万不料竞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