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资料A参考之第七课时 基础知识 之一:专题解说一、词语型例:结合语境,线上仿写恰当的同语 果生命是水,尊严就是流动:如果生命是火,尊严就是燃烧:如果生命是鹰,尊严就是搏击 二、修辞型比喻例2仿照例句写一句子,要求句子由两个比喻句组成,比喻要合乎情理,分句间要有联系。“历史”、 “时间”仍为本体 例句:如果历史是一条长河.那么时间就是这条长河上涌起的波涛, 仿写:如果历史是一曲乐章,那么时间就是这曲乐章上跳动的音符 排比例3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句子,使之与前面的句子构成排比句 大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高山无语,却体现出巍峨: 蓝天无语,却显露出高远:大地无语,却展示出广博。 鲜花无语,却散发出芬芳:青春无语,却散发出活力。 拟人例4按照例句的思路及句式将后面的句子填写完整。例:什么样的年龄最理想,鲜花说,开放的年龄千枝竞秀 什么样的青春最辉煌,大阳说,燃烧的青春一片光芒 什么样的心灵最明亮,月亮说,纯洁的心灵晶莹透亮。 什么样的人生最美好,海燕说,奋斗的人生快乐无。 引用例5仿照下面的句:我梦想:来到塞外的大漠,在夕阳的金黄中感受“长河落日圆”的壮丽 我梦想:来到海边的沙滩,从波涛的澎湃中感受“乱石穿空的,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惊心动魄 梦想:来到白雪皑皑的高山,在朝阳的艳丽中,领略“红装素裹”的分外妖娆 三、托物寓意型 例6.仿照示例,任选事物,用语言解释其特点并阐发一定的道理 示例:蜡烛1、站得不端正,必然泪多命短 2、为不能照亮所有的黑暗而流泪 仿写:粉笔1、一张智慧的犁,耕耘在黑土上。2、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仿写:煤1、千年的期盼,只为燃烧自己的一生。2、不经受磨炼,发不出生命的光辉 例7任选一事物,仿照例句的格式写一个句子 例句:教师的周围飘着粉笔屑,不,那并不是粉笔屑.而是教师撒出的智慧的花朵 仿写:教室的前面有块黑板.不,那并不是黑板.而是播种知识的沃土 四、名著名人名言型 例8.仿写句子,使内容句式与前句协调 例句: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幸福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收获 仿写:幸福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道:幸福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追求 之二:实战演练一、语言积累与运用(40分) 1、请将下列句子写在相应的方格里,要求书写正确、清晰、美观。(2分)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啜泣(chuo)枯涸(g) 酝酿( niang)B、应和(he)肥硕(shuo) 尸骸(hai) C、猝然(c)一瞬间(shun)洗濯(zhuo)D、寂寥(lioo) 嶙峋( lin xun 峰峦(nuan) 3、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遭踏它。B、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不可既,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 从我丈夫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获益非浅。D、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周笔畅童年照片曝光,其姿势表情让人忍俊不禁。B、初一(2)班的班长思想品德好,工作能力强,可谓德高望重。 C、他们从小青梅竹马,发誓即使是海枯石烂也不分开。D、登上巴岳山天灯石,无限风光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5、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我们只有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种考验前充满信心 B、夏天的西湖,是人们避暑纳凉、读书学习的好季节 C、我们要时刻牢记交通法规,确保自己与他人的安全,行安全路,做文明人。 D、有专家指出,运动量过少是导致肥胖的主要原因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 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2)我一直于科学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 (3)云,能够帮助我们 阴晴风雨 天气变化 (4)你把我的 引向远古,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 A、烘托沉迷识别思念B、衬托沉醉辨别思绪C、烘托沉醉识别思绪D、衬托沉迷辨别思念 7、仿照下列句式造句(“爱”的对象可填人、景、物等)(3分) 例句: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香飘四野。仿句:人们都爱 、对联俗称“对子”,具有上下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等特点。下面这幅对联的下联的次序打乱了,请你根据对联的特点,重 新排列之后写在下面横线上。(3分) 上联:三尺讲台迎冬夏 下联:热血写一腔春秋 9、名著阅读填空。(3分) 《爱的教育》是 (国籍)作家德·亚米契斯为九至十三岁的孩子创作的一部小说,它采 的形式, 讲述一个叫作 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 10、综合探究(4分) 假设你是某一景物,向游人倾诉你的心声,写一段文字,运用拟人、比喻或排比等修辞手法,50字左右。 11、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传不习乎?(2) 却话巴山夜雨时 听取蛙声一片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 (5)几处早莺争暖树, (6) ,随风直到夜郎西
语文教学资料 A 参考之 第七课时 一、基础知识 之一:专题解说 一、词语型 例:结合语境,线上仿写恰当的同语 如果生命是水,尊严就是流动; 如果生命是火,尊严就是燃烧;如果生命是鹰,尊严就是搏击。 二、修辞型 比喻 例 2 仿照例句写一句子,要求句子由两个比喻句组成,比喻要合乎情理,分句间要有联系。“历史”、 “时间”仍为本体。 例句:如果历史是一条长河.那么时间就是这条长河上涌起的波涛, 仿写;如果历史是一曲乐章,那么时间就是这曲乐章上跳动的音符。 排比 例 3.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句子,使之与前面的句子构成排比句 大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高山无语,却体现出巍峨; 蓝天无语,却显露出高远;大地无语,却展示出广博。 鲜花无语,却散发出芬芳;青春无语,却散发出活力。 拟人 例 4 按照例句的思路及句式将后面的句子填写完整。例:什么样的年龄最理想,鲜花说,开放的年龄千枝竞秀。 什么样的青春最辉煌,大阳说,燃烧的青春一片光芒。 什么样的心灵最明亮,月亮说,纯洁的心灵晶莹透亮。 什么样的人生最美好,海燕说,奋斗的人生快乐无。 引用 例 5 仿照下面的句; 我梦想:来到塞外的大漠,在夕阳的金黄中感受“长河落日圆”的壮丽。 我梦想:来到海边的沙滩,从波涛的澎湃中感受“乱石穿空的,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惊心动魄。 我梦想:来到白雪皑皑的高山,在朝阳的艳丽中,领略“红装素裹”的分外妖娆。 三、托物寓意型 例 6.仿照示例,任选事物,用语言解释其特点并阐发一定的道理。 示例:蜡烛 1、站得不端正,必然泪多命短。 2、为不能照亮所有的黑暗而流泪。 仿写:粉笔 1、一张智慧的犁,耕耘在黑土上。 2、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仿写:煤 1、千年的期盼,只为燃烧自己的一生。 2、不经受磨炼,发不出生命的光辉。 例 7.任选一事物,仿照例句的格式写一个句子。 例句:教师的周围飘着粉笔屑,不,那并不是粉笔屑.而是教师撒出的智慧的花朵。 仿写:教室的前面有块黑板.不,那并不是黑板.而是播种知识的沃土。 四、名著名人名言型 例 8.仿写句子,使内容句式与前句协调。 例句: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 幸福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收获。 仿写:幸福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道; 幸福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追求。 之二:实战演练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40 分) 1、请将下列句子写在相应的方格里,要求书写正确、清晰、美观。(2 分)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啜.泣(chuò) 枯涸.(gù) 酝酿.(niànɡ)B、应和.(hè) 肥硕.(shuò) 尸骸.(hài) C、猝.然(cù) 一瞬.间(shùn) 洗濯.(zhuó)D、寂寥.(liǎo) 嶙峋..(lín xún) 峰峦.(nuán) 3、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 分)( ) A、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遭踏它。B、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不可既,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 C、从我丈夫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获益非浅。D、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3 分)( ) A、周笔畅童年照片曝光,其姿势表情让人忍俊不禁 ....。 B、初一(2)班的班长思想品德好,工作能力强,可谓德高望重 ....。 C、他们从小青梅竹马,发誓即使是海枯石烂 ....也不分开。D、登上巴岳山天灯石,无限风光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 5、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 ) A、我们只有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种考验前充满信心。 B、夏天的西湖,是人们避暑纳凉、读书学习的好季节。 C、我们要时刻牢记交通法规,确保自己与他人的安全,行安全路,做文明人。 D、有专家指出,运动量过少是导致肥胖的主要原因。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 (1)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 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2)我一直 于科学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 (3)云,能够帮助我们 阴晴风雨,预知天气变化。 (4)你把我的 引向远古,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 A、烘托 沉迷 识别 思念 B、衬托 沉醉 辨别 思绪 C、烘托 沉醉 识别 思绪 D、衬托 沉迷 辨别 思念 7、仿照下列句式造句(“爱”的对象可填人、景、物等)(3 分) 例句: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香飘四野。 仿句:人们都爱 , , 。 8、对联俗称“对子”,具有上下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等特点。下面这幅对联的下联的次序打乱了,请你根据对联的特点,重 新排列之后写在下面横线上。(3 分) 上联:三尺讲台迎冬夏 下联:热血 写 一腔 春秋 9、名著阅读填空。(3 分) 《爱的教育》是 (国籍)作家德·亚米契斯为九至十三岁的孩子创作的一部小说,它采用 的形式, 讲述一个叫作 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 10、综合探究(4 分) 假设你是某一景物,向游人倾诉你的心声,写一段文字,运用拟人、比喻或排比等修辞手法,50 字左右。 11、古诗文默写。(每空 1 分,共 10 分) (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传不习乎? (2) ,却话巴山夜雨时。 (3) ,听取蛙声一片。 (4)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 (5)几处早莺争暖树, 。 (6) ,随风直到夜郎西
(7)《天净沙秋思》的主旨句是 (8)《次北固山下》中描写景物、节令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1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学而不思则罔( 不可以不弘毅( 是知也(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4、根据提示用原文填空(5分) (1)阐述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是 (3)请从选段中写出2个至今沿用的成语 15、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你是如何对待的?学了选文第②则之后有何感悟?请简要谈谈。(3分) 二、现代文阅读 破车效应傅志伟 ①王庄人看准蛋鸡养殖,家家建鸡舍,户户闻鸡啼,短短几年时间,村民们就相继推倒了土坯房,住上了二层楼。人们兜 里有了钞票,便嫌弃乡里的学校教学条件差,不惜花大钱,也要将孩子送进城里读书。 ②村中首富王老闷的儿子王小满忽然辍学了。小满是老闷的独子,更是老闷的未来。以前过穷日子的时候,老闷想方设法, 也要让孩子上学。如今富了,小满却辍了学,这使王老闷很是想不通,越想越头疼的时候,便想起了城里的“土作家”朋友, 这人虽然没有写出什么惊世之作,却是满肚子民间智慧 ③作家身着皱巴巴的西装,头发散乱,鼻梁上架着一副代表知识分子的眼镜,几个好奇的村民尾随着,想看看破葫芦里能 倒出什么怪药 ④作家像拉家常似的问小满:“能告诉我退学的真实想法吗?” ⑤“现在学习压力大,将来就业压力更大,”小满说,“不知你听说没有,现在大学生找工作,都流行零工资了。” ⑥作家又问:“如果不再上学,你对自己的未来做何打算呢?” ⑦“养鸡,“倒蛋’!”小满显然经过一番考虑 ⑧“经过禽流感,养鸡也在走向规模化、科学化。”作家继续问道,“就你学的那点知识 应时代的发展吗?” 小满有点嗤之以鼻了:“你看看我们村的专业户,哪个是高中毕业,你再看看我们村的收 个比大学生少! ⑩作家将小满领到村口,缓缓说道:“我来的时候,发现你们村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我的汽车竟然不如三轮农用车跑得快。” ω的确,由于熟悉地理环境,加上一些三轮农用车司机安全意识差,村里的三轮农用车黑烟滚滚、马达轰鸣、风驰电掣 横冲直撞,倒逼得其他高档车辆小心翼翼,亦步亦趋 02“你想过没有,三轮农用车进入城市,进入高速公路后会是什么情况?”作家再次问道。 03小满沉默不语,猜测作家话中的含义。“三轮农用车在农村号称‘飞毛腿’,它之所以在农村飞速奔跑,甚至没有驾驶 证的人都可以驾车上路,速度超过汽车,是因为路况不佳和自身廉价,是因为缺少有序监督,是一种畸形现象 040作家自解自答道:“至于说三轮农用车进入城市不伦不类,驶上高速公路更是不可能发生。因为高速前进的城市和高速 公路,禁止三轮农用车通行,连通行的证件都不会发放。这些话我可以概括为‘破车效应’ 0小满恍然大悟,恭恭敬敬地给作家深鞠一躬,愉快地重返校园。 (《思维与智慧》2008年第3期) 1.请用一句话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 2.结合文意,具体解释文中加点词“民间智慧”的含义 3.根据全文,谈谈你对“破车效应”这一概念的理解和认识。 4.文中的“作家”具有什么特点?请加以简要概括。 5.你读了本文后有什么感受?请联系实际作答。 尊重周云龙 ①前不久,一批台湾作家来江苏访乡采风,著名诗人余光中在江苏教育电视台的演播室里见到阔别54年的老同学李镇东。 当主持人问李镇东读过老同学多少首诗时,李镇东的回答多少让在场的观众有些尴尬。他说:“没读过。”余光中笑了。观众 ②不读老同学的诗,似乎并没有妨碍李镇东与余光中成为好朋友,他们在演播室内相拥而泣……忽然悟出,朋友之间最重 要的是相互尊重,而尊重其实是一个多项选择题,对朋友的兴趣、爱好、性格、事业,可以全部“情投意合”,也可以在某 点上相知、相通、相谐,有时候甚至可以“背道而驰”。真正的朋友总是非常尊重对方的选择。“尊重”的答案丰富多彩。 ③一直以为,尊重就是认可、赞同,绝不否定、舍弃,现在想想实在是有些误读。朋友,其实只要彼此内心尊敬、重视, 足矣。我们应当给对方自由发展的空间。强求“你唱我和”、“步调一致”,甚至唯唯诺诺、召之即来,其实早已搀杂了别的 (摘自《新华日报》) 6.根据上下文,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余光中笑了。观众们也笑了 7.文中说“‘尊重’的答案丰富多彩”,为什么?请说说理由。 8.第二段中,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表达自己感悟的?这样有什么作用?
(7)《天净沙 秋思》的主旨句是 。 (8)《次北固山下》中描写景物、节令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 。 1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3 分) 学而不思则罔.( ) 不可以不弘毅..( ) 是知.也(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4、根据提示用原文填空(5 分) (1)阐述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是: (3)请从选段中写出 2 个至今沿用的成语: 15、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你是如何对待的? 学了选文第②则之后有何感悟?请简要谈谈。(3 分) 二、现代文阅读 破车效应 傅志伟 ①王庄人看准蛋鸡养殖,家家建鸡舍,户户闻鸡啼,短短几年时间,村民们就相继推倒了土坯房,住上了二层楼。人们兜 里有了钞票,便嫌弃乡里的学校教学条件差,不惜花大钱,也要将孩子送进城里读书。 ②村中首富王老闷的儿子王小满忽然辍学了。小满是老闷的独子,更是老闷的未来。以前过穷日子的时候,老闷想方设法, 也要让孩子上学。如今富了,小满却辍了学,这使王老闷很是想不通,越想越头疼的时候,便想起了城里的“土作家”朋友, 这人虽然没有写出什么惊世之作,却是满肚子民间智慧 ....。 ③作家身着皱巴巴的西装,头发散乱,鼻梁上架着一副代表知识分子的眼镜,几个好奇的村民尾随着,想看看破葫芦里能 倒出什么怪药。 ④作家像拉家常似的问小满:“能告诉我退学的真实想法吗?” ⑤“现在学习压力大,将来就业压力更大,”小满说,“不知你听说没有,现在大学生找工作,都流行零工资了。” ⑥作家又问:“如果不再上学,你对自己的未来做何打算呢?” ⑦“养鸡,‘倒蛋’!”小满显然经过一番考虑。 ⑧“经过禽流感,养鸡也在走向规模化、科学化。”作家继续问道,“就你学的那点知识,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吗?” ⑨小满有点嗤之以鼻了:“你看看我们村的专业户,哪个是高中毕业,你再看看我们村的收入,哪个比大学生少!” ⑩作家将小满领到村口,缓缓说道:“我来的时候,发现你们村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我的汽车竟然不如三轮农用车跑得快。” ⑾的确,由于熟悉地理环境,加上一些三轮农用车司机安全意识差,村里的三轮农用车黑烟滚滚、马达轰鸣、风驰电掣、 横冲直撞,倒逼得其他高档车辆小心翼翼,亦步亦趋。 ⑿“你想过没有,三轮农用车进入城市,进入高速公路后会是什么情况?”作家再次问道。 ⒀小满沉默不语,猜测作家话中的含义。“三轮农用车在农村号称‘飞毛腿’,它之所以在农村飞速奔跑,甚至没有驾驶 证的人都可以驾车上路,速度超过汽车,是因为路况不佳和自身廉价,是因为缺少有序监督,是一种畸形现象。” ⒁作家自解自答道:“至于说三轮农用车进入城市不伦不类,驶上高速公路更是不可能发生。因为高速前进的城市和高速 公路,禁止三轮农用车通行,连通行的证件都不会发放。这些话我可以概括为‘破车效应’。” ⒂小满恍然大悟,恭恭敬敬地给作家深鞠一躬,愉快地重返校园。 (《思维与智慧》2008 年第 3 期) 1. 请用一句话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20 字。 2.结合文意,具体解释文中加点词“民间智慧”的含义。 3. 根据全文,谈谈你对“破车效应”这一概念的理解和认识。 4. 文中的“作家”具有什么特点?请加以简要概括。 5. 你读了本文后有什么感受?请联系实际作答。 尊 重 周云龙 ①前不久,一批台湾作家来江苏访乡采风,著名诗人余光中在江苏教育电视台的演播室里见到阔别 54 年的老同学李镇东。 当主持人问李镇东读过老同学多少首诗时,李镇东的回答多少让在场的观众有些尴尬。他说:“没读过。”余光中笑了。观众 们也笑了。 ②不读老同学的诗,似乎并没有妨碍李镇东与余光中成为好朋友,他们在演播室内相拥而泣……忽然悟出,朋友之间最重 要的是相互尊重,而尊重其实是一个多项选择题,对朋友的兴趣、爱好、性格、事业,可以全部“情投意合”,也可以在某一 点上相知、相通、相谐,有时候甚至可以“背道而驰”。真正的朋友总是非常尊重对方的选择。“尊重”的答案丰富多彩。 ③一直以为,尊重就是认可、赞同,绝不否定、舍弃,现在想想实在是有些误读。朋友,其实只要彼此内心尊敬、重视, 足矣。我们应当给对方自由发展的空间。强求“你唱我和”、“步调一致”,甚至唯唯诺诺、召之即来,其实早已搀杂了别的 成分。 (摘自《新华日报》) 6.根据上下文,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余光中笑了。观众们也笑了。 7.文中说“‘尊重’的答案丰富多彩”,为什么?请说说理由。 8.第二段中,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表达自己感悟的?这样有什么作用?
语文教学资料B参考之第七课时 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之一:专题解说请在下面的横线上紧接上文再写一个句子。 古往今来,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都曾做出过非同寻常的努力,因而在事业上创造了辉煌的业绩。试想,如果没有李时 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没有他数十年如一日的搜集整理、笔耕不息,哪里会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 解题思路:题目中要求考生"紧接上文再写一个句子",这实际上是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所作的规定,内容上说,应该举像 时珍一样在古今史册上有影响的人物,而且还必须写出这个人物不同寻常的努力及辉煌的业绩:形式上说,"再写一个句子” 就是要求所写的句子要与上一句话的句式一致,须有表假设的关联词语,有两个并列的否定句,结尾还必须用一个表感叹(或 反问)的句子。 本题答案(仿句题命题组没有提供答案,这里只是举例,不作为规定答案,下同):如果没有陈景润孜孜不倦,甘守清 贫,没有他成千上万次的精心演算,分析推 仿照下面两个比喻句的句式,以"时间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将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 解题思路:这道题目,难度不高,设计很巧,有利于发挥考生的创造性。例句的特点,先是比喻,再加阐释。因此,解题 时候,先要思考和抓住"时间"的本质特征,再选择恰当的喻体,最后揭示喻体对我们的影响和作用。答题的时候需要注意 点,一是句式(明喻句 对我们 响和作用),二是语意衔接,两个比喻句的意思有联系的。 本题答案:时间好比一位妙手 良医,它能帮助我们医治流血的心灵。时间犹如一个万能的慰藉者,它能开导我们忘 记人生的创痛。 时间有如一位循循善诱的智者,他能引导求学者构筑知识的大厦。时间好比一位点屏成蝇的画家 这两例中比喻句是并列关系。它们基于对时间"的同一认识,从不同角度选择喻体,揭示出本体作用 时间好比一个万花筒,它能让我们看到世间百相 助我们分辩出真善美和假丑恶 时间好比一本教科书,它能帮助我们阅尽人世的沧桑。时间如同一口百宝箱,它将让我们尽情领略生活的幸福。 这两例中比喻句是递进关系。它们在对"时间"的同一认识的基础上,从同一角度,分层次地选择喻体,揭示出时间的意义。 砺石,它能帮助奋斗者砥砺意志,战胜困难,获得成功。时间又好比是一桶腐蚀剂,它会使怯懦者消磨斗志 这两个比喻句是对照关系。在对"时间"的同一认识上,从正反两个方面选择喻体,揭示出本体"时间"的作用 之二:实战演练1、请你把下面的文字抄写在方格子里,相信你一定能写得准确、工整、美观。(2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下列词语字形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 A、阻遏(ye)地窖(jao)尴尬(ga)锐不可挡(dang)B、仄歪(∂e)琐屑(xie)取缔(di)蹒跚( panshan学步 C、荒谬(mu)吊唁(yan)嫉妒(jⅱ)心浮气燥(zao)D、瓦砾(i)沉淀(dian)愧怍(zuo)一片狼籍(j) 3、根据课文,下列句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芦花荡》:“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一一用拟人手法写出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抗日斗争精神与 B、《蜡烛》:“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中的“火焰”是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精神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烈士的哀思。 C、《背影》:“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一一作者当时是一个北大学生,自然很聪明地理解到父亲的爱 D、《阿长与<山海经>》:“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霹雳”和“震悚”分别是心理、动作反应,此句写 “我”意外获得《山海经》所产生的震惊、惊喜、激动、内疚、感激等复杂的感情。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参加李阳《疯狂英语》活动的都是我校的共青团员和中学生 B、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C、党的十七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写进了报告,表明了党和国家对环境保护和提高公民生态道德建设的重视。 D、为了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班委会健全并建立了一系列的班级管理制度 5、根据例句,以“亲情”为题,仿写两个句子。(2分) 情,是母亲疲惫时我端上的一盆热乎乎的洗脚水。亲情, 6、请在空格内为下面的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15字)(2分) 东方网10月29日消息:10月29日18时01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实施第三次变轨,这也是卫星入轨后的第二次近 地点变轼 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主任饶顺和介绍说,嫦娥一号卫星在24小时轨道飞行第3圈时,远望三号测量船在近地点顺利发现 据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总工程师王也隽介绍,这次近地点变轨后,卫星将由24小时周期轨道进入48小时周期轨道, 远地点高度将由7万多公里提高到12万多公里,这将改变我国航天测控最远为8万公里的历史,开创新的航天测控纪录 7、名著填空(3分)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也不因虚度年华 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一一—这样,在临死的时候,它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 业一一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这段著名的文字是前苏联著名作家 (填人名)的作品 (填作品 名)中的主人公 填人名)说的。 8、按要求默写句子。(10分,每空1分) (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2)气蒸云梦泽 (3) 览众山小。(5)《陋室铭》中表现主人交往之雅的诗句是 4)在《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使诗人杜甫生出忧国和思亲之情,即所谓“ (6)请写出两句关于战争或莲花的诗句
语文教学资料 B 参考之 第七课时 一、 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之一:专题解说 请在下面的横线上紧接上文再写一个句子。 古往今来,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都曾做出过非同寻常的努力,因而在事业上创造了辉煌的业绩。试想,如果没有李时 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没有他数十年如一日的搜集整理、笔耕不息,哪里会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 解题思路:题目中要求考生"紧接上文再写一个句子",这实际上是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所作的规定,内容上说,应该举像 李时珍一样在古今史册上有影响的人物,而且还必须写出这个人物不同寻常的努力及辉煌的业绩;形式上说,"再写一个句子" 就是要求所写的句子要与上一句话的句式一致,须有表假设的关联词语,有两个并列的否定句,结尾还必须用一个表感叹(或 反问)的句子。 本题答案(仿句题命题组没有提供答案,这里只是举例,不作为规定答案,下同):如果没有陈景润孜孜不倦,甘守清 贫,没有他成千上万次的精心演算,分析推证,又哪里会有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的攻克! 二、 仿照下面两个比喻句的句式,以"时间"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将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 解题思路:这道题目,难度不高,设计很巧,有利于发挥考生的创造性。例句的特点,先是比喻,再加阐释。因此,解题 的时候,先要思考和抓住"时间"的本质特征,再选择恰当的喻体,最后揭示喻体对我们的影响和作用。答题的时候需要注意两 点,一是句式(明喻句,喻体对我们的影响和作用),二是语意衔接,两个比喻句的意思有联系的。 本题答案: 时间好比一位妙手回春的良医,它能帮助我们医治流血的心灵。时间犹如一个万能的慰藉者,它能开导我们忘 记人生的创痛。 时间有如一位循循善诱的智者,他能引导求学者构筑知识的大厦。时间好比一位点屏成蝇的画家,他会帮助勤奋者描绘辉 煌的明天。 这两例中比喻句是并列关系。它们基于对"时间"的同一认识,从不同角度选择喻体,揭示出本体作用。 时间好比一个万花筒,它能让我们看到世间百相。时间好比一块试金石,它能帮助我们分辩出真善美和假丑恶。 时间好比一本教科书,它能帮助我们阅尽人世的沧桑。时间如同一口百宝箱,它将让我们尽情领略生活的幸福。 这两例中比喻句是递进关系。它们在对"时间"的同一认识的基础上,从同一角度,分层次地选择喻体,揭示出时间的意义。 时间如同一块砺石,它能帮助奋斗者砥砺意志,战胜困难,获得成功。时间又好比是一桶腐蚀剂,它会使怯懦者消磨斗志, 虚度生命,沦于平庸。 这两个比喻句是对照关系。在对"时间"的同一认识上,从正反两个方面选择喻体,揭示出本体"时间"的作用。 之二:实战演练 1、请你把下面的文字抄写在方格子里,相信你一定能写得准确、工整、美观。(2 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下列词语字形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 分) A、阻遏(yè) 地窖(jiào) 尴尬(gà) 锐不可挡(dăng) B、仄歪(zè) 琐屑(xiè) 取缔(dì) 蹒跚(pánshān)学步 C、荒谬(mìu) 吊唁(yăn ) 嫉妒(jì) 心浮气燥(zào) D、瓦砾(lí) 沉淀(diàn)愧怍(zùo) 一片狼籍(jí) 3、根据课文,下列句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芦花荡》:“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用拟人手法写出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抗日斗争精神与 意志。 B、《蜡烛》:“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中的“火焰”是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精神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烈士的哀思。 C、《背影》:“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作者当时是一个北大学生,自然很聪明地理解到父亲的爱。 D、《阿长与<山海经>》:“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霹雳”和“震悚”分别是心理、动作反应,此句写 “我”意外获得《山海经》所产生的震惊、惊喜、激动、内疚、感激等复杂的感情。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 分) A、参加李阳《疯狂英语》活动的都是我校的共青团员和中学生。 B、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C、党的十七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写进了报告,表明了党和国家对环境保护和提高公民生态道德建设的重视。 D、为了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班委会健全并建立了一系列的班级管理制度。 5、根据例句,以“亲情”为题,仿写两个句子。(2 分) 亲情,是母亲疲惫时我端上的一盆热乎乎的洗脚水。亲情, 。亲情, 。 6、请在空格内为下面的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 15 字)(2 分) 东方网 10 月 29 日消息:10月29日18时01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实施第三次变轨,这也是卫星入轨后的第二次近 地点变轨。 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主任饶顺和介绍说,嫦娥一号卫星在24小时轨道飞行第3圈时,远望三号测量船在近地点顺利发现 目标,把相关数据传送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同时把有关指令发至嫦娥一号卫星。 据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总工程师王也隽介绍,这次近地点变轨后,卫星将由24小时周期轨道进入48小时周期轨道, 远地点高度将由7万多公里提高到12万多公里,这将改变我国航天测控最远为8万公里的历史,开创新的航天测控纪录。 7、名著填空(3 分)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也不因虚度年华 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它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 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这段著名的文字是前苏联著名作家 (填人名)的作品 (填作品 名)中的主人公 填人名)说的。 8、按要求默写句子。(10 分,每空 1 分) (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 。(2)气蒸云梦泽, 。 (3) ,一览众山小。(5)《陋室铭》中表现主人交往之雅的诗句是: , 。 (4)在《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使诗人杜甫生出忧国和思亲之情,即所谓“ , 。” (6)请写出两句关于战争或莲花的诗句: ,
9、以下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可爱者甚蕃蕃:多。B、濯清涟而不妖妖:美丽而不端庄 C、亭亭净植亭亭:耸立的样子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亵:亲近而又庄重 10、下列语句与“菊之爱,陶后鲜有闻”中“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问所从来,具答之 B、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C、何陋之有。 D、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11、文中写菊花和牡丹的用意是什么?请选出理解正确的一项。()(2分) A、文章通过对菊花、牡丹、莲三种花的德性品格的描写,以牡丹作反衬,用菊花作陪衬,突出了莲的美好形象。 B、文章通过对菊花、牡丹、莲的对比描述,突出了它们的德性品格。C、这两种花,人们都很熟悉,容易引起人们的联想 D、这两种花,一直为前人所钟爱,由前人所爱说到自己所爱,有强烈的比较效果。 12、文中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 (1分) 1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二、完美阅读 月湖随想杨东标 ①一泓湖水对于一座城市的意义是难以言喻的。比如说西湖对于杭州,可以说杭州正是凭借西湖的名声而飞扬起来的。月 湖当然没有西湖那样烟波浩淼,但是小有小的玲珑,小有小的妙处,何况它还在闹市的中心。魏明伦有《宁波月湖铭》曰:“喧 喧闹市之间,叠叠高楼之下。芳园留翠,保存静静一湖;曲径通幽,形若弯弯半月。”生动地誉之为“街心净土,市内桃源” 是的,在喧喧闹闹的市中心里,卧着一环清清的湖水,实在是这个城市的福分。 ②我最早认识月湖,还在年轻的时候。那时我在县城工作,每次出差到宁波,总会在月湖边走走。看浅水环环,波光粼粼, 花秋月,点缀其间。湖水温柔得可爱。湖边石阶上,总有一些女子曲着身子在洗菜浣衣,给人一幅宁静温馨的生活图景。 实,这座城市早就有了自来水,但是家庭主妇们还是喜欢到湖边来,自由自在,声息相传,捣杵声里传递着人们对自然的亲和 这幅图景就像一幅老照片定格在我的记忆里。那时候,人们认识月湖以及周遭的公园,更多的还停留在景观的审美意义上。月 湖真是宁波独特的一景 ③但是,仅仅这样来说月湖显然是不够的。当代中国的城市建设,正如雨后春笋一般在崛起。人们忽然感到水泥钢筋的堆 垒,实在有点沉重,人居越来越密集,空间越来越逼仄,头顶的蓝天越来越减色,连晚上的星星都不如昔年的明亮了。人们这 才悟到,一个绿色的生态的城市面貌,对于现代人的生存是何等的重要。有一年我在德国柏林的市中心走着,前面忽然出现 片有点原始野性的森林来,古树苍苍,落叶森森,踩在松软的落叶上,仿佛踩在历史的深处,让我真真切切地惊喜了一回。我 忽然觉得,城市原来还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构建的。其实,森林也罢,湖泊也罢,绿地也罢,其意义无不一样。一个刚性的城 市,因为有了它们的存在,才会显得丰富和柔软。宁波因为有了月湖,才平添了几分灵气和妩媚 ④无论是曙色初明的清晨或华灯闪烁的晚间,我们若去月湖走走一一值得一说的是,如今的月湖早已今非昔比,二十世纪 末,市政府做了一件功在千秋的大事,斥6亿巨资历时两年大规模地改建了月湖景区,3000余户居民迁离月湖,鳞次栉比的旧 宅夷为平地,景区、水域大大拓宽,一个集绿地、花草、亭榭、碧水、桥堤、古宅为一体的大公园跃然于市中心一一那是一个 多么气派的公园啊!空气变得清新,流水变得明亮,满眼绿树掩映,亭阁错落其间,人们在此或习拳,或起舞,或散步,或放歌 真是难得的和谐!月湖那一汪清凌凌的湖水就这样甜甜地滋润着宁波人的生活 ⑤当然,月湖的美妙还在于为我们展示了文化层面的意义。月湖的湖水并不深,却映照着太深太深的历史,它是甬城历史 化的蓄养地,也是浙东文化的中心点。唐宋以来,一代一代的文人墨客,在此吟诗作画,讲学授课,一个个诸如贺知章、王 安石、史浩、杨简、万斯同、全祖望等等名人大儒,都曾在月湖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一波波湖水,犹如一页页史书,记叙了当 年他们曾经结伴月湖的佳话。至今还保留着大方岳第、贺秘监祠、髙丽使馆、银台第、水则碑亭,还有菊花洲、芳草洲、芙蓉 洲等等,无不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让我们现在居住在这座城市的文化人,常常掩卷遐思,对湖神往。月湖犹在,岁序已新, 我们能为月湖以及这座城市的文化做点什么呢? (选自2007年1月23日《宁波日报》 文章开头说:“一泓湖水对于一座城市的意义是难以言喻的。”月湖对于宁波这座城市不仅具有景观审美意义和人居休闲意 义,还具有 意义。 2.第③段“刚性”一词的具体含义是 3.本文善用修辞,语言富有表现力。请参照示例,赏析下面这句话。 示例 句子:一波波湖水,犹如一页页史书,记叙了当年他们曾经结伴月湖的佳话。 赏析:运用比喻修辞,用“一波波湖水”比作“一页页史书”,形象贴切地写出了驻足月湖的名人大儒之众多,月湖历史 文化底蕴之丰厚。 句子:在喧喧闹闹的市中心里,卧着一环清清的湖水,实在是这个城市的福分 4.阅读第④段,说说如今月湖的“和谐”具体体现在哪里 5.阅读文章结尾部分,纵观全文,你从文化人“常常掩卷遐思,对湖神往”的神态中,读出他们怎样的感情。 6.依据下面资料,探究“水则碑”的相关问题 (1)“水则碑”中“则”的意思是 (2)水则碑不是硖闸,那么它在当时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资料一:查阅《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则”,有这样一些义项则。乃,是,就是。国连词。相当于 现代汉语的“就”、“便”、“那么”。国连词。表示假设,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假若”。 资料二:由宁波鼓楼南行不远,就可以看到湖水之中有一亭翼然,亭内有碑,碑上刻一“平”字,这就是月湖东北角 的水则碑。史载水则碑为南宋知府吴潜所立,后因城内河道湮灭,该碑埋于地下。1999年月湖景区改造,古碑遂得以重见天日。 资料三:古时月湖与江河相通。城之临江处置堰坝硖闸,以阻咸蓄淡,泄洪排涝
9、以下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可爱者甚蕃 蕃:多。 B、濯清涟而不妖 妖:美丽而不端庄。 C、亭亭净植 亭亭:耸立的样子。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亵:亲近而又庄重 10、下列语句与“菊之爱,陶后鲜有闻”中“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问所从来,具答之。 B、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C、何陋之有。 D、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11、文中写菊花和牡丹的用意是什么?请选出理解正确的一项。( )(2 分) A、文章通过对菊花、牡丹、莲三种花的德性品格的描写,以牡丹作反衬,用菊花作陪衬,突出了莲的美好形象。 B、文章通过对菊花、牡丹、莲的对比描述,突出了它们的德性品格。 C、这两种花,人们都很熟悉,容易引起人们的联想。 D、这两种花,一直为前人所钟爱,由前人所爱说到自己所爱,有强烈的比较效果。 12、文中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 。(1 分) 13、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二、完美阅读 月湖随想 杨东标 ①一泓湖水对于一座城市的意义是难以言喻的。比如说西湖对于杭州,可以说杭州正是凭借西湖的名声而飞扬起来的。月 湖当然没有西湖那样烟波浩淼,但是小有小的玲珑,小有小的妙处,何况它还在闹市的中心。魏明伦有《宁波月湖铭》曰:“喧 喧闹市之间,叠叠高楼之下。芳园留翠,保存静静一湖;曲径通幽,形若弯弯半月。”生动地誉之为“街心净土,市内桃源”, 是的,在喧喧闹闹的市中心里,卧着一环清清的湖水,实在是这个城市的福分。 ②我最早认识月湖,还在年轻的时候。那时我在县城工作,每次出差到宁波,总会在月湖边走走。看浅水环环,波光粼粼, 春花秋月,点缀其间。湖水温柔得可爱。湖边石阶上,总有一些女子曲着身子在洗菜浣衣,给人一幅宁静温馨的生活图景。其 实,这座城市早就有了自来水,但是家庭主妇们还是喜欢到湖边来,自由自在,声息相传,捣杵声里传递着人们对自然的亲和。 这幅图景就像一幅老照片定格在我的记忆里。那时候,人们认识月湖以及周遭的公园,更多的还停留在景观的审美意义上。月 湖真是宁波独特的一景。 ③但是,仅仅这样来说月湖显然是不够的。当代中国的城市建设,正如雨后春笋一般在崛起。人们忽然感到水泥钢筋的堆 垒,实在有点沉重,人居越来越密集,空间越来越逼仄,头顶的蓝天越来越减色,连晚上的星星都不如昔年的明亮了。人们这 才悟到,一个绿色的生态的城市面貌,对于现代人的生存是何等的重要。有一年我在德国柏林的市中心走着,前面忽然出现一 片有点原始野性的森林来,古树苍苍,落叶森森,踩在松软的落叶上,仿佛踩在历史的深处,让我真真切切地惊喜了一回。我 忽然觉得,城市原来还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构建的。其实,森林也罢,湖泊也罢,绿地也罢,其意义无不一样。一个刚性..的城 市,因为有了它们的存在,才会显得丰富和柔软。宁波因为有了月湖,才平添了几分灵气和妩媚。 ④无论是曙色初明的清晨或华灯闪烁的晚间,我们若去月湖走走——值得一说的是,如今的月湖早已今非昔比,二十世纪 末,市政府做了一件功在千秋的大事,斥 6 亿巨资历时两年大规模地改建了月湖景区,3000 余户居民迁离月湖,鳞次栉比的旧 宅夷为平地,景区、水域大大拓宽,一个集绿地、花草、亭榭、碧水、桥堤、古宅为一体的大公园跃然于市中心——那是一个 多么气派的公园啊!空气变得清新,流水变得明亮,满眼绿树掩映,亭阁错落其间,人们在此或习拳,或起舞,或散步,或放歌, 真是难得的和谐!月湖那一汪清凌凌的湖水就这样甜甜地滋润着宁波人的生活。 ⑤当然,月湖的美妙还在于为我们展示了文化层面的意义。月湖的湖水并不深,却映照着太深太深的历史,它是甬城历史 文化的蓄养地,也是浙东文化的中心点。唐宋以来,一代一代的文人墨客,在此吟诗作画,讲学授课,一个个诸如贺知章、王 安石、史浩、杨简、万斯同、全祖望等等名人大儒,都曾在月湖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一波波湖水,犹如一页页史书,记叙了当 年他们曾经结伴月湖的佳话。至今还保留着大方岳第、贺秘监祠、高丽使馆、银台第、水则碑亭 ....,还有菊花洲、芳草洲、芙蓉 洲等等,无不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让我们现在居住在这座城市的文化人,常常掩卷遐思,对湖神往。月湖犹在,岁序已新, 我们能为月湖以及这座城市的文化做点什么呢? (选自 2007 年 1 月 23 日《宁波日报》) 1.文章开头说:“一泓湖水对于一座城市的意义是难以言喻的。”月湖对于宁波这座城市不仅具有景观审美意义和人居休闲意 义,还具有 意义。 2.第③段“刚性”一词的具体含义是 。 3.本文善用修辞,语言富有表现力。请参照示例,赏析下面这句话。 示例 句子:一波波湖水,犹如一页页史书,记叙了当年他们曾经结伴月湖的佳话。 赏析:运用比喻修辞,用“一波波湖水”比作“一页页史书”,形象贴切地写出了驻足月湖的名人大儒之众多,月湖历史 文化底蕴之丰厚。 句子:在喧喧闹闹的市中心里,卧着一环清清的湖水,实在是这个城市的福分。 赏析: 4.阅读第④段,说说如今月湖的“和谐”具体体现在哪里。 5.阅读文章结尾部分,纵观全文,你从文化人“常常掩卷遐思,对湖神往”的神态中,读出他们怎样的感情。 6.依据下面资料,探究“水则碑”的相关问题。 (1)“水则碑”中“则”的意思是 。 (2)水则碑不是碶闸,那么它在当时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资料一:查阅《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则”, 有这样一些义项:①准则。 ②乃,是,就是。 ③连词。相当于 现代汉语的“就”、“便”、“那么”。④连词。表示假设,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假若”。 资料二:由宁波鼓楼南行不远,就可以看到湖水之中有一亭翼然,亭内有碑,碑上刻一“平”字,这就是月湖东北角 的水则碑。史载水则碑为南宋知府吴潜所立,后因城内河道湮灭,该碑埋于地下。1999 年月湖景区改造,古碑遂得以重见天日。 资料三:古时月湖与江河相通。城之临江处置堰坝碶闸,以阻咸蓄淡,泄洪排涝
语文教学资料G参考之第七课时 基础知识 之一:专题解说有些仿写题,从形式上看,往往使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从内容上看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例如:依照例句,选择某一事物,通过情景表达自己的感受。 例句: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 在仿写此题时,除了要注意从整体上把握结构外,还要注意三点:(1)要使用拟人修辞方法:(2)"墙角"是表示事物处所 的修饰语:(3)仿写的句子要表达自己的感受,要有哲理性。比如下面的几个仿写句子,请同学们分析一下正误 1、月下的恋人,你结婚时,玫瑰便枯萎了。 (从整体上看,结构与例句相符,但未使用拟人修辞格。) 2、小小的蜡烛,你燃烧自己时,世界便光明了。 (从整体上看,结构与例句相符,第二句也使用了拟人修辞格,但”小小”不是表示处所的)。 3、笼中的鸟,你安于现状时,自由便天折了 (从整体上看,结构与例句相符,也使用了拟人修辞格,且蕴含了深刻的晢理,符合仿写要求。)由此可见,在仿写时,要做 到"形似义合”。即在形式上,与例句相似:在内容上,与例句吻合。做到了这两点,不管题型怎么变化,都会迎刃而解 之二:实战演练请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第2-4题 夜幕降临,重庆水光潋滟,微风席席,令人神清气爽。高低起伏的山城错落有致,霓虹闪烁与万家灯火交相辉映,星光滟 滟,扑朔迷离,表现出现代化大都市特有的磅礴气势 灯初上,满载各国来宾的游船行驶在江中。长江、嘉陵江两江环抱的渝中半岛灯火辉煌,夜色把山城勾勒得婀娜多姿, 美不盛收。游江的嘉宾和岸边的观者无不为山城重庆特有的魅力所陶醉。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2分) A.交相辉映(ying)散发(fa)勾勒(le)B.霓(l)虹闪烁魅mei)力陶醉(zui)C.婀娜(no)多姿夜幕(m)满载(zi 3.下面是从文段中选出的词语,其中两个有误,请找出并改正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微风席席神清气爽 高低起伏 磅礴气势 灯火辉煌 美不盛收 应改为 4.结合文段体会下面两个词的意思,然后解释这两个词或者用它们各写一句话。(2分) (1)错落有致 (2)扑朔迷离 5.仿造划线的句子,再写两个,与划线的句子构成排比句。(4分) 我不明白,时间是怎样从我们身边悄悄溜走的呢?我在温馨舒适的床上睡觉,她从我美丽的梦边悄悄滑过:我在繁杂纷乱 的琐事中磨蹭,她从我的手边悄悄走 6.概括下面一则消息的标题,不超过12个字。(3分) 华龙网讯(记者周雨夏帆)昨夜,山城重庆万家灯火,喜气洋洋,20万发焰火把山城的夜空点燃,绚丽无比 晚9时15分,16万发焰火准时在南滨路点燃,南滨路的上空顿时升起无数火树银花,将两江四岸映得更为绚丽多姿。焰 火在慢慢下坠,突然,南滨路沿江一侧又冒出长达1公里的白色“瀑布”,静静地流入江中。数分钟后,又是数发焰火在高空 怒放,无数“红灯笼”慢慢地越升越高,然后缓缓落向江面。等“红灯笼”快要接近水面时,水中又突然冒出无数株白色火树, 轻扭腰肢,就像在跳一曲水上芭蕾。此时,从水中到地面,再到空中,水天一色,绚丽至极。9时40分,当焰火晚会在一片流 星雨般的焰火瀑布中突然闭 在现场观看的数万嘉宾和市民仍沉醉其中,久久没有回过神来。 当晚,还有4万发焰火在渝北、大渡口、九龙坡、沙坪坝等4个分放点燃放 7.下边是一位同学在市长峰会时,观看焰火晚会后写的片断,文字很美,但仔细读,就会发现下边划横线的地方,有四处存在 错误,请填出该句的序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或提出修改意见)。(4分) 重庆,是个美丽的季节。特别是峰会的焰火晚会,更是让人难以忘却。B一组组焰火从重庆城区腾空而起,犹如 开放的绚烂花朵在夜空绽放。焰火时而似火的瀑布喷涌而出:时而像发射的火箭冲天而上 C二会人红化出点点她光你 盏盏挂在空中的小灯笼……D半个多小时的美丽,极富想象力和创造力,无愧为一场惊天动地的视觉盛宴,E编织出一座美丽 空中花园,宛若天上人间。 处,应改为: 处,应改为: ③ 处,应改为 处,应改为 8.我们常常和老师的批语打交道,对批语再熟悉不过了,许多批语妙趣横生、耐人寻味请品析下面的批语。(3分) 鲁迅先生有次评阅许广平的论文《罗素的话》,写下批语:“拟给90分,其中给你5分(抄工3分,末尾几句议论2分) 其余85分给罗素。” 析 (50字以内) 9.古诗文积累(10分) (1)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白居易·《观刈麦》)(2)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3)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晏殊·《破阵子》) (4)今夜偏知舂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月夜》) (5)《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苏轼用典故表达希望朝廷重用,给他建功机会的诗句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6)“愁”历来都是文人墨客重要的思想元素。愁是温庭筠笔下“独倚望江楼”的殷切盼望;愁是范仲淹笔下“羌管悠悠 箱满地”的夜深箱浓,胡笛悠悠的睹物感怀:愁是李清照笔下“载不动许多愁”的千钧重量:愁是辛弃疾笔下“可怜白发生” 的壮志不遂的抑郁和愤慨 10.神州七号宇宙飞船上了天,可有些遗憾的是,在搭载上太空的物品中,没有书籍。假如允许,你准备推荐一本什么书? 果书的重量太大,只能以读书卡片的形式来代表,请以此方式反映。(4分) 读书卡片 编号:2006001 书名 作者: 来源:(此处不用作答) 内容摘录 心得体会(推荐理由)
语文教学资料 C 参考之 第七课时 一、基础知识 之一:专题解说 有些仿写题,从形式上看,往往使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从内容上看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例如:依照例句,选择某一事物,通过情景表达自己的感受。 例句: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在仿写此题时,除了要注意从整体上把握结构外,还要注意三点:(1)要使用拟人修辞方法;(2)"墙角"是表示事物处所 的修饰语;(3)仿写的句子要表达自己的感受,要有哲理性。比如下面的几个仿写句子,请同学们分析一下正误。 1、月下的恋人,你结婚时,玫瑰便枯萎了。 (从整体上看,结构与例句相符,但未使用拟人修辞格。) 2、小小的蜡烛,你燃烧自己时,世界便光明了。 (从整体上看,结构与例句相符,第二句也使用了拟人修辞格,但"小小"不是表示处所的)。 3、笼中的鸟,你安于现状时,自由便夭折了。 (从整体上看,结构与例句相符,也使用了拟人修辞格,且蕴含了深刻的哲理,符合仿写要求。)由此可见,在仿写时,要做 到"形似义合"。即在形式上,与例句相似;在内容上,与例句吻合。做到了这两点,不管题型怎么变化,都会迎刃而解。 之二:实战演练 请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第 2—4 题。 夜幕降临,重庆水光潋滟,微风席席,令人神清气爽。高低起伏的山城错落有致,霓虹闪烁与万家灯火交相辉映,星光滟 滟,扑朔迷离,表现出现代化大都市特有的磅礴气势。 华灯初上,满载各国来宾的游船行驶在江中。长江、嘉陵江两江环抱的渝中半岛灯火辉煌,夜色把山城勾勒得婀娜多姿, 美不盛收。游江的嘉宾和岸边的观者无不为山城重庆特有的魅力所陶醉。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2 分) A.交相辉映.(yìng) 散发. (fā) 勾勒.(lè) B.霓.(lí)虹闪烁 魅.(mèi)力 陶醉.(zuì) C.婀娜.(nà)多姿 夜幕.(mù) 满载.(zài) 3.下面是从文段中选出的词语,其中两个有误,请找出并改正在下面的横线上。(2 分) 微风席席 神清气爽 高低起伏 磅礴气势 灯火辉煌 美不盛收 (1) 应改为 ;(2) 应改为 。 4.结合文段体会下面两个词的意思,然后解释这两个词或者用它们各写一句话。(2 分) (1)错落有致: (2)扑朔迷离: 5.仿造划线的句子,再写两个,与划线的句子构成排比句。(4 分) 我不明白,时间是怎样从我们身边悄悄溜走的呢?我在温馨舒适的床上睡觉,她从我美丽的梦边悄悄滑过;我在繁杂纷乱 的琐事中磨蹭,她从我的手边悄悄走; , ; , 。 6.概括下面一则消息的标题,不超过 12 个字。(3 分) 华龙网讯 (记者 周雨 夏帆) 昨夜,山城重庆万家灯火,喜气洋洋,20 万发焰火把山城的夜空点燃,绚丽无比。 晚 9 时 15 分,16 万发焰火准时在南滨路点燃,南滨路的上空顿时升起无数火树银花,将两江四岸映得更为绚丽多姿。焰 火在慢慢下坠,突然,南滨路沿江一侧又冒出长达 1 公里的白色“瀑布”,静静地流入江中。数分钟后,又是数发焰火在高空 怒放,无数“红灯笼”慢慢地越升越高,然后缓缓落向江面。等“红灯笼”快要接近水面时,水中又突然冒出无数株白色火树, 轻扭腰肢,就像在跳一曲水上芭蕾。此时,从水中到地面,再到空中,水天一色,绚丽至极。9 时 40 分,当焰火晚会在一片流 星雨般的焰火瀑布中突然闭幕时,在现场观看的数万嘉宾和市民仍沉醉其中,久久没有回过神来。 当晚,还有 4 万发焰火在渝北、大渡口、九龙坡、沙坪坝等 4 个分放点燃放。 7.下边是一位同学在市长峰会时,观看焰火晚会后写的片断,文字很美,但仔细读,就会发现下边划横线的地方,有四处存在 错误,请填出该句的序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或提出修改意见)。(4 分) A 十月的重庆,是个美丽的季节。特别是峰会的焰火晚会,更是让人难以忘却。B 一组组焰火从重庆城区腾空而起,犹如 开放的绚烂花朵在夜空绽放。焰火时而似火的瀑布喷涌而出;时而像发射的火箭冲天而上;C 一会儿又幻化出点点烛光,像一 盏盏挂在空中的小灯笼……D 半个多小时的美丽,极富想象力和创造力,无愧为一场惊天动地的视觉盛宴,E 编织出一座美丽 的空中花园,宛若天上人间。 ① 处,应改为: ② 处,应改为: ③ 处,应改为: ④ 处,应改为: 8. 我们常常和老师的批语打交道,对批语再熟悉不过了,许多批语妙趣横生、耐人寻味请品析下面的批语。(3 分) 鲁迅先生有次评阅许广平的论文《罗素的话》,写下批语:“拟给 90 分,其中给你 5 分(抄工 3 分,末尾几句议论 2 分), 其余 85 分给罗素。” 品析: (50 字以内) 9. 古诗文积累(10 分) (1)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白居易·《观刈麦》)(2)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3)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晏殊·《破阵子》) (4)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月夜》) (5)《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苏轼用典故表达希望朝廷重用,给他建功机会的诗句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6)“愁”历来都是文人墨客重要的思想元素。愁是温庭筠笔下“独倚望江楼”的殷切盼望;愁是范仲淹笔下“羌管悠悠 霜满地”的夜深霜浓,胡笛悠悠的睹物感怀;愁是李清照笔下“载不动许多愁”的千钧重量;愁是辛弃疾笔下“可怜白发生” 的壮志不遂的抑郁和愤慨。 10. 神州七号宇宙飞船上了天,可有些遗憾的是,在搭载上太空的物品中,没有书籍。假如允许,你准备推荐一本什么书?如 果书的重量太大,只能以读书卡片的形式来代表,请以此方式反映。(4 分) 读书卡片 编号:2006001 类别: 书名: 作者: 来源:(此处不用作答) 内容摘录: 心得体会(推荐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