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起病,病程1年 ©临床表现:血尿、水肿、高血压为特点,常伴肾 功能不全(少尿和GFR减低) ©是一组病因不同,严重程度不同的疾病: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学龄儿童5-14岁最常 见,泌尿系统感染第一位,预后最后 ·急性非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起病,病程1年 临床表现:血尿、水肿、高血压为特点,常伴肾 功能不全(少尿和GFR减低) 是一组病因不同,严重程度不同的疾病: •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学龄儿童5-14岁最常 见,泌尿系统感染第一位,预后最后 • 急性非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 ©} 病因和发病机制 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 肾炎 ·可能的抗原成分 ·细胞壁成分(M-蛋白) ·肾炎菌株协同蛋白(NSAP)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 病因和发病机制 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 肾炎 • 可能的抗原成分 • 细胞壁成分(M-蛋白) • 肾炎菌株协同蛋白(NSAP)
发病机理 1.循环免疫复合物学说:A族β溶血性链球菌的致肾炎 菌株+相应抗体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着于肾小球 局部,激活补体免疫损伤和炎症 2.免疫复合物原位形成学说:已植入肾小球局部的抗 原+相应抗体—一植入处抗原抗体反应 3.自身免疫学说:某些链球菌通过神经氨酸酶一改变 机体1gG的化学组成或免疫原性一→自家免疫导致的 免疫损伤 4.细胞免疫学说:延迟超敏反应在肾小球损伤中发挥 作用
发病机理 1. 循环免疫复合物学说: A族β溶血性链球菌的致肾炎 菌株+相应抗体 循环免疫复合物 沉着于肾小球 局部,激活补体 免疫损伤和炎症 2. 免疫复合物原位形成学说:已植入肾小球局部的抗 原+相应抗体 植入处抗原抗体反应 3. 自身免疫学说:某些链球菌通过神经氨酸酶 改变 机体lgG的化学组成或免疫原性 自家免疫导致的 免疫损伤 4. 细胞免疫学说:延迟超敏反应在肾小球损伤中发挥 作用
」 典型临床表现 1.前驱感染:呼吸道感染问歇期平均10天,皮肤感染 间歇期平均20天 2.主诉:少尿、眼肿、乏力、头痛、纳差、腹痛、恶 心、呕吐等非特异症状 3.查体: 。 高血压:多轻中度增高(正常值:学龄前 <120/80mmHg,学龄期<130/90mmHg) ·水肿:颜面为主,非可凹性 ·尿常规:100%血尿,50-70%可肉眼血尿 (酸性浓茶色,碱性洗肉水样) 蛋白尿:多数<3g/d,+*一++
典型临床表现 1. 前驱感染:呼吸道感染间歇期平均10天,皮肤感染 间歇期平均20天 2. 主诉:少尿、眼肿、乏力、头痛、纳差、腹痛、恶 心、呕吐等非特异症状 3. 查体: • 高血压:多轻-中度增高(正常值:学龄前 <120/80mmHg,学龄期<130/90mmHg) • 水肿:颜面为主,非可凹性 • 尿常规:100%血尿,50-70%可肉眼血尿 (酸性 浓茶色,碱性 洗肉水样) 蛋白尿:多数<3g/d,+~—++
©严重临床表现 ·循环充血:气急、心率快、奔马律、肺底细湿罗音、 肝大压痛等 ·高血压脑病:血压脑血管痉挛 脑缺氧水肿 头痛、频吐、一过性黑朦、嗜睡、惊厥、 昏迷、脑 疝等;当血压>140/90mmHg伴视力障碍、惊厥、昏 迷三项之一者要注意高血压脑病 ·急性肾功能不全
严重临床表现 • 循环充血: 气急、心率快、奔马律、肺底细湿罗音、 肝大压痛等 • 高血压脑病:血压 脑血管痉挛 脑缺氧水肿 头痛、频吐、一过性黑朦、嗜睡、惊厥、昏迷、脑 疝等;当血压>140/90mmHg伴视力障碍、惊厥、昏 迷三项之一者要注意高血压脑病 • 急性肾功能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