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一)课堂教学内容及安排思政元素/思对应的序学教学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目标政案例(简课程目号时方法标述)教学重点:开学第1强国有我,主讲新能源汽车关键课一课程简介介绍中国新式、1绪论技术,新能源汽2目标3案例教学难点:环境、能能源汽车行车的发展趋势业发展前景式源与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汽车主匠心精神,主讲教学重点:混合动力要部件、特点与电动汽车的汽车的定义与类型介绍新能源式、技术难点22目标3原理教学难点:纯电动汽汽车开发核案例纯电动汽车的结心技术式车的结构与布置形式构与布置形式科学求是精线上教学重点:电池的分神,介绍市线下动力电池类与性能指标电动汽车对动力场调查数据展混目标332电池性能要求教学难点:燃料电池合式技术及科学事实电动汽车的类型教学反应真理钻牛角尖精电机驱动系统的教学重点:电动汽车主讲神,介绍真式、组成及布置形常用电机类型电机驱动技是项目中细目标342案例术式,电机功率控教学难点:电动汽车节决定成败式制器性能指标的案例教学重点:电动汽车案例充电技术基础式、学生应掌握电动技术标准是新能源汽车开发设计的互动目标35汽车充电系统组2教学难点:电动汽车充放电技术准则讨论充电系统组成与充电成与充电原理式原理14
14 六、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 (一)课堂教学内容及安排 序 号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学 时 重难点 思政元素/思 政案例(简 述) 教学 方法 对应的 课程目 标 1 绪论 新能源汽车关键 技术,新能源汽 车的发展趋势 2 教学重点:开学第 1 课—课程简介 教学难点:环境、能 源与新能源汽车 强国有我, 介绍中国新 能源汽车行 业发展前景 主讲 式、 案例 式 目标 3 2 电动汽车的 原理 混合动力汽车主 要部件、特点与 技术难点 纯电动汽车的结 构与布置形式 2 教学重点:混合动力 汽车的定义与类型 教学难点:纯电动汽 车的结构与布置形式 匠心精神, 介绍新能源 汽车开发核 心技术 主讲 式、 案例 式 目标 3 3 动力电池 技术 电动汽车对动力 电池性能要求 2 教学重点:电池的分 类与性能指标 教学难点:燃料电池 电动汽车的类型 科学求是精 神,介绍市 场调查数据 及科学事实 反应真理 线上 线下 展混 合式 教学 目标 3 4 电机驱动技 术 电机驱动系统的 组 成 及 布 置 形 式,电机功率控 制器 2 教学重点:电动汽车 常用电机类型 教学难点:电动汽车 性能指标 钻牛角尖精 神,介绍真 是项目中细 节决定成败 的案例 主讲 式、 案例 式 目标 3 5 新能源汽车 充放电技术 学生应掌握电动 汽车充电系统组 成与充电原理 2 教学重点:电动汽车 充电技术基础 教学难点:电动汽车 充电系统组成与充电 原理 技术标准是 开发设计的 准则 案例 式、 互动 讨论 式 目标 3
1总计0七、考核形式与成绩评定(一)评价方式评价方式及比例(%)课程目标大作成绩比例(%)课堂作业表现业401003030课程目标3403030100合计(二)评价标准考评价标准分课程考核点核中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值目标方(90-100(75-89(70-79分)(60-70分)(0-59分)考核点1:混合及时完成作及时完成及时完成完成作没有完成动力汽车的定业,作业规作业,作作作业,得分业,得分作业得分30义与类型;纯电范准确得分业完成得业(70-79(60-70(0-59动汽车的结构(90-100分(80-89分)分)分)分)与布置形式分)课程参与互积极互动,目标3动,及时及时准确准确回答没有回答课考核点2:电池及时准确回准确回答老师问题回答老师老师问题的分类与性能堂答老师问题30老师问题问题得分得分得分得分指标:电动汽车表得分(70-79(60-70(0-59常用电机类型现(90-100(80-89分)分)分)分)分)15
15 总计 1 0 —— 七、考核形式与成绩评定 (一)评价方式 (二)评价标准 课程 目标 考核点 考 核 方 分 值 评价标准 优秀 (90-100 良好 (75-89 中等 (70-79 分) 及格 (60-70 分) 不及格 (0-59 分) 课程 目标 3 考核点 1:混合 动力汽车的定 义与类型;纯电 动汽车的结构 与布置形式 作 业 30 及时完成作 业,作业规 范准确得分 (90-100 分) 及时完成 作业,作 业完成得 分(80-89 分) 及时完成 作业,得分 (70-79 分) 完成作 业,得分 (60-70 分) 没有完成 作业得分 (0-59 分) 考核点 2:电池 的分类与性能 指标;电动汽车 常用电机类型 课 堂 表 现 30 积极互动, 及时准确回 答老师问题 得分 (90-100 分) 参与互 动,及时 准确回答 老师问题 得分 (80-89 分) 及时准确 回答老师 问题得分 (70-79 分) 准确回答 老师问题 得分 (60-70 分) 没有回答 老师问题 得分 (0-59 分) 课程目标 评价方式及比例(%) 成绩比例(%) 作业 课堂 表现 大作 业 . 课程目标 3 30 30 40 100 合计 30 30 40 100
考试得分考试得分考试得分考试得分大考试得分考核点3:电动作(90-100(80-89(70-79(60-70(60-7040汽车性能指标业分)分)分)分)分)合计100八、教材与参考资料(一)教材选用/教材及实训指导书《新能源汽车概论》,刘星,机械工业出版社,2023年8月《新能源汽车概论》,贾利军,机械工业出版社,2023年6月(二)参考书目序编者出版社出版时间教材名称(或版本)号1《新能源汽车概论》高建平2023年1月机械工业出版社《新能源汽车概论》2刘星机械工业出版社2023年8月3贾利军《新能源汽车概论》机械工业出版社2023年6月(三)网络资源(1)超星平台网址:https://mooc1.chaoxing.com/course-ans/ps/229886879九、其他说明本大纲经课程所属学院制定人、审订人、审批人签字后方可生效,以上内容由课程所属学院负责解释。制定人:费强审订人:费强审批人:严其艳时间:2024年4月7日16
16 考核点 3:电动 汽车性能指标 大 作 业 40 考试得分 (90-100 分) 考试得分 (80-89 分) 考试得分 (70-79 分) 考试得分 (60-70 分) 考试得分 (60-70 分) 合计 100 八、教材与参考资料 (一)教材选用/教材及实训指导书 《新能源汽车概论》,刘星,机械工业出版社,2023 年 8 月 《新能源汽车概论》,贾利军,机械工业出版社,2023 年 6 月 (二)参考书目 序 号 编者 教材名称(或版本) 出版社 出版时间 1 高建平 《新能源汽车概论》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3 年 1 月 2 刘星 《新能源汽车概论》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3 年 8 月 3 贾利军 《新能源汽车概论》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3 年 6 月 (三)网络资源 (1)超星平台网址: https://mooc1.chaoxing.com/course-ans/ps/229886879 九、其他说明 本大纲经课程所属学院制定人、审订人、审批人签字后方可生效,以上内容 由课程所属学院负责解释。 制定人:费强 审订人:费强 审批人:严其艳 时间:2024 年 4 月 7 日
《工程制图I-I》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工程制图-1I课程名称Engineering Drawing课程编码11007E0009课程类别学科(专业类)教育课程基础必修课程考试课程性质考核方式3. 060学分总学时高等数学50课堂教学学时先修课程工程制图II、机械设计基础、新能源汽车结构原10后续课程课内实践学时理、机械零部件测绘实训、机械设计软件及应用第1、2学期机电工程学院开课学期开课单位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适用专业2024级人才培养方案编写依据二、课程简介《工程制图1-II》是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它既是联系设计系列和工艺系列课程的纽带,也是联系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教学课的桥梁。该课程学科交叉性强、实践性强,综合应用性强,课程的教学质量和课程建设对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工程制图1-II》教学目的是使大一新生理解并掌握研究和解决空间几何问题以及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理论和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查阅国家标准的本领,掌握投影理论的原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分析问题能力、空间想象构形能力以及对空间几何问题的图解能力,使学生熟练掌握识读和绘制常见机械类专业图样的基本技能,具有精益求精、敬业奉献、持续专注的工匠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本课程的学习将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打下坚实基础:为学生毕业后就业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培训职业17
17 《工程制图 I-II》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工程制图 I-II Engineering DrawingI 课程编码 11007E0009 课程类别 学科(专业类)教育课程 课程性质 基础必修课程 考核方式 考试 总学时 60 学分 3.0 课堂教学学时 50 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 课内实践学时 10 后续课程 工程制图 II、机械设计 基础、新能源汽车结构原 理、机械零部件测绘实 训、机械设计软件及应用 开课学期 第 1、2 学期 开课单位 机电工程学院 适用专业 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 编写依据 2024 级人才培养方案 二、课程简介 《工程制图 I-II》是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它既是联 系设计系列和工艺系列课程的纽带,也是联系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教学课的桥 梁。该课程学科交叉性强、实践性强,综合应用性强,课程的教学质量和课程建 设对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工程制图 I-II》教学目的是使大一新生理解并掌握研究和解决空间几何问题 以及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理论和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查阅国家 标准的本领,掌握投影理论的原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分析问题能力、空间 想象构形能力以及对空间几何问题的图解能力,使学生熟练掌握识读和绘制常见机 械类专业图样的基本技能,具有精益求精、敬业奉献、持续专注的工匠精神和良 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本课程的学习将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课 程设计、毕业设计打下坚实基础;为学生毕业后就业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培训职业
实用技能。三、课程目标总目标:学生具有坚实工程制图1的基本理论基础、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并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创新,成为具备职业素养、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的专业人才。分目标:课程学习目标达成途径采用授课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启发式学法。课程目标-1.明确工程制图的研究对象、性质和课前自主学习、课堂讲授与讨论、课后练习、学习任务,掌握工程图样表达的基本要求和国课堂测验、答疑、与学生交流等环节,实时家标准有关制图的规定,掌握制图基本知识与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调整教学方案,以支技能撑目标1的达成贯彻以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采用授课教学课程目标-2.多面正投影基本原理及画法、正等法、案例教学法。课前自主学习、查阅文献,轴测投影的基本原理及画法、掌握简单形体图包括问题与案例研习、课堂测验、交流等环形绘制和投影节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调整教学方案,以支撑目标2的达成课程目标-3.能够掌握相贯线、组合体投影画法,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表达沟通能力,能采用演示教学法、实验法、启发式学法。课够就相对简单、工程上比较常见的机件给出正前自主学习、查阅文献,包括实验操作研习、确的视图表达方案,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交流等环节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调整教学力、工程实践能力、空间构型能力、创业创新方案,以支撑目标3的达成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四、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课程目贡献毕业要求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点标度18
18 实用技能。 三、课程目标 总目标:学生具有坚实工程制图 I 的基本理论基础、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并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创新,成为具备职业素养、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的专 业人才。 分目标: 课程学习目标 达成途径 课程目标-1.明确工程制图的研究对象、性质和 学习任务,掌握工程图样表达的基本要求和国 家标准有关制图的规定,掌握制图基本知识与 技能 采用授课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启发式学法。 课前自主学习、课堂讲授与讨论、课后练习、 课堂测验、答疑、与学生交流等环节,实时 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调整教学方案,以支 撑目标 1 的达成 课程目标-2.多面正投影基本原理及画法、正等 轴测投影的基本原理及画法、掌握简单形体图 形绘制和投影 贯彻以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采用授课教学 法、案例教学法。课前自主学习、查阅文献, 包括问题与案例研习、课堂测验、交流等环 节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调整教学方案,以 支撑目标 2 的达成 课程目标-3.能够掌握相贯线、组合体投影画法, 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表达沟通能力,能 够就相对简单、工程上比较常见的机件给出正 确的视图表达方案,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 力、工程实践能力、空间构型能力、创业创新 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采用演示教学法、实验法、启发式学法。课 前自主学习、查阅文献,包括实验操作研习、 交流等环节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调整教学 方案,以支撑目标 3 的达成 四、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点 课程目 标 贡献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