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课单元1课程概述新能源汽车吴晓斌.新能源汽车概论[M].北授课多媒体教室所属课程选用教材概论地点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7.第一次课(3+2)大一下学期学生2授课对象学时项目名称(1)课程信息介绍(2)课程内容介绍(3)课汽修2001/2002教学内容授课班级程教学要求(1)学生思维活跃,喜欢被关注,被认可;(2)信息化能力强,能熟练应用网络查阅资料;学情分析(3)新技术感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差。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思政目标(1)能够说出本课程在专业中的教学目标(1)增强诚信意识;位置:(1)了解课程定位;(2)爱国主义精神;(2)能够说出新能源汽车的特点(2)掌握课程的主要内容;(3)弘扬社会主义核(3)能够遵守课程的教学要求;(3)了解课程的教学要求,心价值观。(1)新能源汽车概论的主要内容;教学重点(2)新能源汽车的教学要求。教学重难点教学难点(1)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内容以问题为导向,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将整个教学过教学组织与程分为课前、课堂、课后三个教学环节,将职业核心素养和文化素养教学策略方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课前:通过智能课堂观看视频、文字资源等完成课前预习,智能课堂线上完成,教师可通过教师端口查看学生资源浏览和完成情况;教学组织课中:教师针对性讲解,启发学生思考参与讨论,完成课堂活动(即时问答、头脑风暴、随堂测验、课堂表现等);线上+线下结合;课后:通过智能课堂资源查漏补缺,布置课后测验;线上完成。教学策略1.智能课堂课件:上课课件教学资源与讨论:关于新能源汽车了解的讨论等手段视频:新能源汽车的主要介绍动画:无课前发布任务、上传对应资源和课件。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1 第一次课 单元 1 课程概述 所属课程 新能源汽车 概论 选用教材 吴晓斌.新能源汽车概论[M].北 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7. 授课 地点 多媒体教室 项目名称 第一次课 授课对象 (3+2)大一下学期学生 学时 2 教学内容 (1)课程信息介绍(2)课程内容介绍(3)课 程教学要求 授课班级 汽修 2001/2002 学情分析 (1)学生思维活跃,喜欢被关注,被认可; (2)信息化能力强,能熟练应用网络查阅资料; (3)新技术感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差。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思政目标 (1)了解课程定位; (2)掌握课程的主要内容; (3)了解课程的教学要求; (1)能够说出本课程在专业中的 位置; (2)能够说出新能源汽车的特点; (3)能够遵守课程的教学要求; (1)增强诚信意识; (2)爱国主义精神; (3)弘扬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新能源汽车概论的主要内容; (2)新能源汽车的教学要求。 教学难点 (1)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内容; 教学策略 教学组织与 方法 以问题为导向,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将整个教学过 程分为课前、课堂、课后三个教学环节,将职业核心素养和文化素养 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教学策略 教学组织 课前:通过智能课堂观看视频、文字资源等完成课前预习,智能课堂 线上完成,教师可通过教师端口查看学生资源浏览和完成情况; 课中:教师针对性讲解,启发学生思考参与讨论,完成课堂活动(即 时问答、头脑风暴、随堂测验、课堂表现等);线上+线下结合; 课后:通过智能课堂资源查漏补缺,布置课后测验;线上完成。 教学资源与 手段 1.智能课堂 课件:上课课件 讨论:关于新能源汽车了解的讨论等 视频:新能源汽车的主要介绍 动画:无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课前发布任务、上传对应资源和课件
观看新能源汽车的相关视频。查找自己认为比较好的新能源汽车,参学生准备与智能课堂讨论。教学实施过程教学环节思政元素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教师智能课堂发布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爱国①传统汽车的优势和劣势?课前主义教育②参与讨论:传统汽车的现状。学生完成讨论。教师根据学生完成进度及时提醒。①学生投影介绍自认为性能好的传统汽车;介绍内燃机的发展史,引用汽车行业的②教师点评,引导学生了解国内传统汽车的不足;对比驱动电1.学生展示点机和内燃机的效率,介绍内燃机的发展历史,无数工程师的艰名人故事培养学生评互动(10min)锲而不舍的敬业精辛付出,近20年仅仅将效率提升了3个百分点。神。③教师引入新能源汽车。实现弯道超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①新能源汽车概论的课程定位及课程信息。2.知识讲解弘扬社会主义核心②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内容。课(65min)价值观,传播爱党、③本课程的课程要求堂爱国、积极向上的正教学能量通过测验,及时发现错误,及时修正①教师智能课堂发布随堂测验,学生完成测验;4.测验点评并形成正确的认(10min)②教师对学生测验情况点评,讲解错题。知。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5.课堂总结①教师总结知识点。布置任务②布置课后拓展任务。(5min)①完成智能课堂课课后测验课后拓展②查漏补缺、复习巩固①发展短板的故事:传统汽车的技术缺陷进行爱国主义教育②闲言碎语:学生走神,闲言碎语敲打,手指操提高注意力,借“题外话"发挥育人思政特色的作用。①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宏伟战略,认识到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意义。反馈反思学生反馈②手指操的肢体活动自己印象深刻。2
2 学生准备 观看新能源汽车的相关视频。查找自己认为比较好的新能源汽车,参 与智能课堂讨论。 教学实施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 思政元素 课前 教师智能课堂发布问题: ①传统汽车的优势和劣势? ②参与讨论:传统汽车的现状。 学生完成讨论。教师根据学生完成进度及时提醒。 引导学生进行爱国 主义教育 课 堂 教 学 1.学生展示点 评互动 (10min) ①学生投影介绍自认为性能好的传统汽车; ②教师点评,引导学生了解国内传统汽车的不足;对比驱动电 机和内燃机的效率,介绍内燃机的发展历史,无数工程师的艰 辛付出,近 20 年仅仅将效率提升了 3 个百分点。 ③教师引入新能源汽车。 介绍内燃机的发展 史,引用汽车行业的 名人故事培养学生 锲而不舍的敬业精 神。 2.知识讲解 (65min) ①新能源汽车概论的课程定位及课程信息。 ②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内容。 ③本课程的课程要求 实现弯道超车的社 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传播爱党、 爱国、积极向上的正 能量 4.测验点评 (10min) ①教师智能课堂发布随堂测验,学生完成测验; ②教师对学生测验情况点评,讲解错题。 通过测验,及时发 现错误,及时修正 并形成正确的认 知。养成“今日事今 日毕”的习惯。 5.课堂总结 布置任务 (5min) ①教师总结知识点。 ②布置课后拓展任务。 课后拓展 ①完成智能课堂课课后测验 ②查漏补缺、复习巩固 思政特色 ①发展短板的故事:传统汽车的技术缺陷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②闲言碎语:学生走神,闲言碎语敲打,手指操提高注意力,借“题外话”发挥育人 的作用。 反馈反思 学生反馈 ①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宏伟战略,认识到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意义。 ②手指操的肢体活动自己印象深刻
①如何通过思政元素的引入增加课堂的温度需要进一步优化设计。教师反思②课堂上思政元素还需进一步挖掘。项目一单元1新能源汽车现状与发展趋势认知新能源汽车吴晓斌.新能源汽车概论[M].北授课多媒体教室所属课程选用教材概论地点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7新能源汽车2现状与发展(3+2))大一下学期学生学时项目名称授课对象趋势(1)新能源汽车的定义(2)我国新能源汽车汽修2001/2002教学内容授课班级的现状和发展前景(1)学生思维活跃,喜欢被关注,被认可;(2)信息化能力强,能熟练应用网络查阅资料;学情分析(3)新技术感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差。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思政目标(1)能够说出发展新能源汽车的(1)提高节能环保意(1)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定义;意义识;教学目标(2)了解国内外新能源汽车(2)能够列举新能源汽车的类型;(2)为国争光、永攀高的现状;(3)能够说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峰的爱国精神;(3)了解国内外新能源汽车(3)增加科技报国的趋势的发展趋势责任感、使命感。(1)新能源汽车的定义;教学重点(2)新能源汽车的类型。教学重难点教学难点(1)新能源汽车的类型;以问题为导向,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将整个教学过教学组织与程分为课前、课堂、课后三个教学环节,将职业核心素养和文化素养教学策略方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如下图所示:课前:通过智能课堂观看视频、文字资源等完成课前预习,智能课堂线上完成,教师可通过教师端口查看学生资源浏览和完成情况;教学策略教学组织课中:教师针对性讲解,启发学生思考参与讨论,完成课堂活动(即时问答、头脑风暴、随堂测验、课堂表现等);线上+线下结合;课后:通过智能课堂资源查漏补缺,布置课后测验;线上完成。3
3 教师反思 ①如何通过思政元素的引入增加课堂的温度需要进一步优化设计。 ②课堂上思政元素还需进一步挖掘。 项目一单元 1 新能源汽车现状与发展趋势认知 所属课程 新能源汽车 概论 选用教材 吴晓斌.新能源汽车概论[M].北 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7. 授课 地点 多媒体教室 项目名称 新能源汽车 现状与发展 趋势 授课对象 (3+2)大一下学期学生 学时 2 教学内容 (1)新能源汽车的定义(2)我国新能源汽车 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授课班级 汽修 2001/2002 学情分析 (1)学生思维活跃,喜欢被关注,被认可; (2)信息化能力强,能熟练应用网络查阅资料; (3)新技术感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差。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思政目标 (1)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定义; (2)了解国内外新能源汽车 的现状; (3)了解国内外新能源汽车 的发展趋势; (1)能够说出发展新能源汽车的 意义; (2)能够列举新能源汽车的类型; (3)能够说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趋势; (1)提高节能环保意 识; (2)为国争光、永攀高 峰的爱国精神; (3)增加科技报国的 责任感、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新能源汽车的定义; (2)新能源汽车的类型。 教学难点 (1)新能源汽车的类型; 教学策略 教学组织与 方法 以问题为导向,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将整个教学过 程分为课前、课堂、课后三个教学环节,将职业核心素养和文化素养 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如下图所示: 教学策略 教学组织 课前:通过智能课堂观看视频、文字资源等完成课前预习,智能课堂 线上完成,教师可通过教师端口查看学生资源浏览和完成情况; 课中:教师针对性讲解,启发学生思考参与讨论,完成课堂活动(即 时问答、头脑风暴、随堂测验、课堂表现等);线上+线下结合; 课后:通过智能课堂资源查漏补缺,布置课后测验;线上完成
1.智能课堂课件:上课课件教学资源与讨论:关于新能源汽车的讨论等手段视频:汽车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新能源汽车介绍动画:无课前发布任务、上传对应资源和课件。教师准备教学准备观看汽车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新能源汽车介绍视频及课件。查找有影学生准备响力、技术相对成熟的新能源汽车,参与智能课堂讨论。教学实施过程教学环节思政元素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教师智能课堂发布问题引导学生科技报国①什么是新能源汽车,你了解有哪些新能源汽车?课前的责任感、使命感②参与讨论:新能源汽车的现状。学生完成讨论。教师根据学生完成进度及时提醒。①学生投影介绍搜集的新能源汽车;②教师点评,在介绍当前全球能源消耗现状时,通过图片、图1.学生展示点提高学生的节能环表等展示当今全球燃油消耗状况,引导学生了解新能源汽车评互动保意识(10min)的优势;③教师引入能源危机、环境污染与新能源汽车的关系。①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的定义。通过对比,增强为国2.知识讲解②国外新能源汽车的现状。争光、永攀高峰的爱(55min)国精神课③国内新能源汽车的现状堂①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增强学生科技报国3.启发思考教(10min)的责任感②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学通过测验,及时发现错误,及时修正①教师智能课堂发布随堂测验,学生完成测验4.测验点评并形成正确的认(10min)②教师对学生测验情况点评,讲解错题。知。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5.课堂总结①教师总结知识点。布置任务②布置课后拓展任务。(5min)
4 教学资源与 手段 1.智能课堂 课件:上课课件 讨论:关于新能源汽车的讨论等 视频:汽车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新能源汽车介绍 动画:无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课前发布任务、上传对应资源和课件。 学生准备 观看汽车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新能源汽车介绍视频及课件。查找有影 响力、技术相对成熟的新能源汽车,参与智能课堂讨论。 教学实施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 思政元素 课前 教师智能课堂发布问题: ①什么是新能源汽车,你了解有哪些新能源汽车? ②参与讨论:新能源汽车的现状。 学生完成讨论。教师根据学生完成进度及时提醒。 引导学生科技报国 的责任感、使命感 课 堂 教 学 1.学生展示点 评互动 (10min) ①学生投影介绍搜集的新能源汽车; ②教师点评,在介绍当前全球能源消耗现状时,通过图片、图 表等展示当今全球燃油消耗状况,引导学生了解新能源汽车 的优势; ③教师引入能源危机、环境污染与新能源汽车的关系。 提高学生的节能环 保意识 2.知识讲解 (55min) ①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的定义。 ②国外新能源汽车的现状。 ③国内新能源汽车的现状 通过对比,增强为国 争光、永攀高峰的爱 国精神 3.启发思考 (10min) ①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 ②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 增强学生科技报国 的责任感 4.测验点评 (10min) ①教师智能课堂发布随堂测验,学生完成测验; ②教师对学生测验情况点评,讲解错题。 通过测验,及时发 现错误,及时修正 并形成正确的认 知。养成“今日事今 日毕”的习惯。 5.课堂总结 布置任务 (5min) ①教师总结知识点。 ②布置课后拓展任务
①完成智能课堂课课后测验课后拓展②查漏补缺、复习巩固①金句嵌入法:习近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②创设情景法:当前汽车排放对环境污染和石油危机,引入新能源汽车的节能环保零排放、低噪音、低能耗等的优点,引导学生树立“绿色“的生态文明理念。③对比国内外新能源汽车,找出差距。纯电动汽车好的品牌:特斯拉;混合动力汽思政特色车:丰田普锐斯:燃料电池:日本氢燃料。国内新能源汽车在电机、电池、电控方面发展的瓶颈,中国实现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的弯道超车,任重道远,培养学生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①新能源汽车的节能环保零排放等优点,让我深刻理解了“绿色"的生态文明理念,从自我做起,爱护环境。学生反馈②作为当代汽车学子,我感到了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任重道远,我们要努力学好专业本领,为我国实现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贡献力量。反馈反思①课程知识点和思政元素的融合点及切入点的无痕有效上需进一步探讨。如何通过思政元素的引入增加课堂的温度需要进一步优化设计。教师反思②课堂上思政元素的引入方法及讲解方式如何更好的引起学生的共鸣需要进一步研究。项目一单元2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法规与标准认知新能源汽车吴晓斌.新能源汽车概论[M].北授课多媒体教室所属课程选用教材概论地点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7新能源汽车2现状与发展学时授课对象(3+2)大一下学期学生项目名称趋势(1)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战略规划(2)我国汽修2001/2002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法规和标准(3)国内、外教学内容授课班级新能源汽车一览(1)学生思维活跃,喜欢被关注,被认可;(2)信息化能力强,能熟练应用网络查阅资料,学情分析(3)新技术感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差。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思政目标5
5 课后拓展 ①完成智能课堂课课后测验 ②查漏补缺、复习巩固 思政特色 ①金句嵌入法:习近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②创设情景法:当前汽车排放对环境污染和石油危机,引入新能源汽车的节能环 保零排放、低噪音、低能耗等的优点,引导学生树立“绿色”的生态文明理念。 ③对比国内外新能源汽车,找出差距。纯电动汽车好的品牌:特斯拉;混合动力汽 车:丰田普锐斯;燃料电池:日本氢燃料。国内新能源汽车在电机、电池、电控方面发 展的瓶颈,中国实现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的弯道超车,任重道远,培养学生为国争 光的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反馈反思 学生反馈 ①新能源汽车的节能环保零排放等优点,让我深刻理解了“绿色”的 生态文明理念,从自我做起,爱护环境。 ②作为当代汽车学子,我感到了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任重道远, 我们要努力学好专业本领,为我国实现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贡献 力量。 教师反思 ①课程知识点和思政元素的融合点及切入点的无痕有效上需进一步 探讨。如何通过思政元素的引入增加课堂的温度需要进一步优化设 计。 ②课堂上思政元素的引入方法及讲解方式如何更好的引起学生的共 鸣需要进一步研究。 项目一单元 2 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法规与标准认知 所属课程 新能源汽车 概论 选用教材 吴晓斌.新能源汽车概论[M].北 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7. 授课 地点 多媒体教室 项目名称 新能源汽车 现状与发展 趋势 授课对象 (3+2)大一下学期学生 学时 2 教学内容 (1)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战略规划(2)我国 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法规和标准(3)国内、外 新能源汽车一览 授课班级 汽修 2001/2002 学情分析 (1)学生思维活跃,喜欢被关注,被认可; (2)信息化能力强,能熟练应用网络查阅资料; (3)新技术感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差。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思政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