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细胞壁的主要功能有:1)维持菌体固有形态。2).保护细菌抗低渗环境,使其在相对低渗的环境中生 存。3)参与菌体内外的物质交换。4).具有抗原性,诱发机体免疫应答。5).屏障作用,使菌体不易受到 菌体外有害物质的侵入。6)重要的致病物质,可引起机体多种病理表现。7).某些细菌的表面蛋白具有, 可与宿主细胞粘付,为致病因素之一。 3.革兰染色的主要步骤:将带检标本固定后,先用碱性染料结晶紫初染,再加碘液媒染,然后用95%酒精 脱色处理,最后用稀释复红或沙黄复染。最终将细菌分为两大类:紫色为革兰阳性菌,红色为革兰阴性菌 釆用革兰染色法在鉴别细菌、选择抗菌药物、研究细菌致病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4.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有:1)热原质,是细菌合成的一种极微量的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 应的物质。大多源于革兰阴性菌,为细胞壁的脂多糖结构。耐髙温髙压蒸气灭菌法不能使其灭活,250℃C 髙温干烤才能破坏热原质,蒸馏法最好。在制备和使用注射药品过程中应严格防止细菌污染。2).毒素与 侵袭性酶,毒素包括外毒素和内毒素,外毒素是多数革兰阳性菌和少数革兰阴性菌在生长过程中释放到体 外的一种蛋白质性物质。具有抗原性强、毒性强、特异性强的特点。具有明显的宿主细胞亲和性,毒性较 强。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当菌体崩解后游离岀来。其毒性成分主要为脂质A,物种属特 异性,故其引起的病症临床表现基本类似,毒性较弱。某些细菌可产生具有侵袭性的酶,能损伤机体组织, 是细菌重要的致病物质。3).色素,某些细菌能产生不同颜色的色素,对细菌的鉴别有一定的意义。可分 水溶性色素和脂溶性色素。4)抗生素,某些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能抑制或杀灭某些其它微生物 或肿瘤细胞的物质。临床应用广泛。5)细菌素,某些菌株产生的一类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其作用范 围窄,仅对产生菌有亲缘关系的细菌有杀伤作用。可用于细菌分型和流行病学调查。6)维生素,细菌合 成的某些维生素除供给自身需求外,还分泌到周围环境中,可被人体吸收利用 5.人工培养细菌具有重要作用,用于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细菌学的研究、生物制品的制备 第二节病毒 测试题 选择题 A型题 1.病毒的基本结构为 A.核 .衣壳 C.包膜 D.核衣壳 E.刺突
2. 细胞壁的主要功能有:1).维持菌体固有形态。2).保护细菌抗低渗环境,使其在相对低渗的环境中生 存。3).参与菌体内外的物质交换。4).具有抗原性,诱发机体免疫应答。5).屏障作用,使菌体不易受到 菌体外有害物质的侵入。6).重要的致病物质,可引起机体多种病理表现。7).某些细菌的表面蛋白具有, 可与宿主细胞粘付,为致病因素之一。 3. 革兰染色的主要步骤:将带检标本固定后,先用碱性染料结晶紫初染,再加碘液媒染,然后用95%酒精 脱色处理,最后用稀释复红或沙黄复染。最终将细菌分为两大类:紫色为革兰阳性菌,红色为革兰阴性菌。 采用革兰染色法在鉴别细菌、选择抗菌药物、研究细菌致病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4. 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有:1).热原质,是细菌合成的一种极微量的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 反 应的物质。大多源于革兰阴性菌,为细胞壁的脂多糖结构。耐高温高压蒸气灭菌法不能使其灭活,250℃ 高温干烤才能破坏热原质,蒸馏法最好。在制备和使用注射药品过程中应严格防止细菌污染。2).毒素与 侵袭性酶,毒素包括外毒素和内毒素,外毒素是多数革兰阳性菌和少数革兰阴性菌在生长过程中释放到体 外的一种蛋白质性物质。具有抗原性强、毒性强、特异性强的特点。具有明显的宿主细胞亲和性,毒性较 强。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当菌体崩解后游离出来。其毒性成分主要为脂质A,物种属特 异性,故其引起的病症临床表现基本类似,毒性较弱。某些细菌可产生具有侵袭性的酶,能损伤机体组织, 是细菌重要的致病物质。3).色素,某些细菌能产生不同颜色的色素,对细菌的鉴别有一定的意义。可分 水溶性色素和脂溶性色素。4).抗生素,某些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能抑制或杀灭某些其它微生物 或肿瘤细胞的物质。临床应用广泛。5).细菌素,某些菌株产生的一类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其作用范 围窄,仅对产生菌有亲缘关系的细菌有杀伤作用。可用于细菌分型和流行病学调查。6).维生素,细菌合 成的某些维生素除供给自身需求外,还分泌到周围环境中,可被人体吸收利用。 5. 人工培养细菌具有重要作用,用于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细菌学的研究、生物制品的制备。 第 二 节 病毒 测 试 题 一、 选择题 A型题 1. 病毒的基本结构为 A.核心 B.衣壳 C.包膜 D.核衣壳 E.刺突
2.有关病毒体的概念,错误的有 A.完整的病毒颗粒 B.细胞外的病毒结构 C.具有感染性 D.包括核衣壳结构 E.宿主细胞内复制的病毒组装成分 3.下列描述病毒的基本性状中,错误的有 A.专性细胞内寄生 B.只含有一种核酸 C.形态微小,可通过滤菌器 D.结构简单,非细胞型结构 E.可在宿主细胞外复制病毒组装成分 下列与病毒蛋白作用无关的是 A.保护作用 B.吸附作用 C.脂溶剂可破坏其敏感性 D.病毒包膜的主要成分 E.免疫原性 5.类病毒的化学本质是 A.核酸、蛋白质 B.核酸、蛋白质、糖脂 C.核酸 D.活性蛋白质 糖蛋白 6.下列疾病中与朊粒无关的是 A.瘙痒病
2. 有关病毒体的概念,错误的有 A. 完整的病毒颗粒 B.细胞外的病毒结构 C.具有感染性 D.包括核衣壳结构 E.宿主细胞内复制的病毒组装成分 3. 下列描述病毒的基本性状中,错误的有 A. 专性细胞内寄生 B. 只含有一种核酸 C. 形态微小,可通过滤菌器 D. 结构简单,非细胞型结构 E. 可在宿主细胞外复制病毒组装成分 4. 下列与病毒蛋白作用无关的是 A. 保护作用 B. 吸附作用 C. 脂溶剂可破坏其敏感性 D. 病毒包膜的主要成分 E. 免疫原性 5. 类病毒的化学本质是 A. 核酸、蛋白质 B. 核酸、蛋白质、糖脂 C. 核酸 D. 活性蛋白质 E. 糖蛋白 6. 下列疾病中与朊粒无关的是 A.瘙痒病
B.疯牛病 C.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D.库鲁病 E.传染性痴呆 7.病毒的增殖、遗传与变异的物质基础是 A.质粒 B.衣壳蛋白 C.病毒核酸 D.结构基因 E.脂多糖 8.病毒灭活是指在理化因素作用下使病毒失去 A.血凝特性 B.抗原性 C.感染性 D.细胞融合性 E.诱生IFN的特性 9.下列病毒基因类型中哪种为半保留形式复制 A.双股RNA B.双股DNA C.单负股RNA D.单正股RNA E.双正股RNA 10.单负股RNA病毒本身具有哪种酶 A.解链酶 B.水解酶 C.DNA多聚酶
B.疯牛病 C.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D.库鲁病 E.传染性痴呆 7. 病毒的增殖、遗传与变异的物质基础是 A.质粒 B. 衣壳蛋白 C.病毒核酸 D.结构基因 E.脂多糖 8. 病毒灭活是指在理化因素作用下使病毒失去 A.血凝特性 B.抗原性 C.感染性 D.细胞融合性 E.诱生IFN的特性 9. 下列病毒基因类型中哪种为半保留形式复制 A. 双股RNA B. 双股DNA C. 单负股RNA D. 单正股RNA E. 双正股RNA 10. 单负股RNA病毒本身具有哪种酶 A. 解链酶 B. 水解酶 C. DNA多聚酶
D.依赖RNA的RNA多聚酶 E.依赖RNA的DNA多聚酶 11.逆转录病毒的基因类型是 A.双股DNA B.单股DNA C.单负股RNA D.两条相同的正股RNA E.单正股RNA 12.病毒本身具有mRNA功能的病毒是 A.负单链RNA病毒 B.双链DNA病毒 C.逆转录病毒 D.正单链RNA病毒 E.单链DNA病毒 13.双股DNA病毒在生物合成过程中翻译成的早期蛋白主要是 A.依赖DNA的DNA多聚酶 B.依赖DNA的RNA多聚酶 C.解链酶 D.依赖RNA的RNA多聚酶 E.DNA多聚酶 14.病毒复制周期中隐蔽期是指下列哪个阶段 A.吸附 B.穿入 C.脱壳 D.生物合成 E.成熟组装
D. 依赖RNA的RNA多聚酶 E. 依赖RNA的DNA多聚酶 11. 逆转录病毒的基因类型是 A. 双股DNA B. 单股DNA C. 单负股RNA D. 两条相同的正股RNA E. 单正股RNA 12. 病毒本身具有mRNA功能的病毒是 A. 负单链RNA病毒 B. 双链DNA病毒 C. 逆转录病毒 D. 正单链RNA病毒 E. 单链DNA病毒 13.双股DNA病毒在生物合成过程中翻译成的早期蛋白主要是 A.依赖DNA的DNA多聚酶 B.依赖DNA的RNA多聚酶 C.解链酶 D.依赖RNA的RNA多聚酶 E.DNA多聚酶 14.病毒复制周期中隐蔽期是指下列哪个阶段 A.吸附 B.穿入 C.脱壳 D.生物合成 E.成熟组装
15.病毒吸附何种易感细胞的决定因素是 A.病毒包膜 B.刺突 C.核酸 D.壳粒及排列 E.病毒表面的配体位点和敏感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 16.判断某病毒是否有包膜可用下列哪种方法 A.超速离心 B.细胞病变 C.对脂溶剂的敏感性 D.对温度的抗性 E.对石炭酸的敏感性 17.在脂溶剂中对病毒包膜破坏作用最大的是 A.氯仿 B.丙酮 C.去氧胆酸盐 D.乙醚 E.阴离子去垢剂 18.下列哪种病毒能在光镜下观察到 A.口蹄疫病毒 B.乙型肝炎病毒颗粒 C.乙脑病毒 D.痘病毒 E.狂犬病病毒 19.对人致病的病毒以下哪种形态最多见 A.杆状
15.病毒吸附何种易感细胞的决定因素是 A. 病毒包膜 B. 刺突 C. 核酸 D. 壳粒及排列 E. 病毒表面的配体位点和敏感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 16.判断某病毒是否有包膜可用下列哪种方法 A.超速离心 B.细胞病变 C.对脂溶剂的敏感性 D.对温度的抗性 E.对石炭酸的敏感性 17.在脂溶剂中对病毒包膜破坏作用最大的是 A.氯仿 B.丙酮 C.去氧胆酸盐 D.乙醚 E.阴离子去垢剂 18.下列哪种病毒能在光镜下观察到 A.口蹄疫病毒 B. 乙型肝炎病毒颗粒 C.乙脑病毒 D. 痘病毒 E.狂犬病病毒 19.对人致病的病毒以下哪种形态最多见 A. 杆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