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生态学》试集 模拟试题4 一、解释并比较下列名词 抽被与群岁 生物学零度与活动积温 3.季相与层片 4.冬眠与滞有 5.海洋硬骨鱼与淡水硬骨鱼。 二、 填空 1.低温对植物的伤害分为 和 3种。 2 Raunkiaer分类系统将植物生活型分为 和5种类型。 3生态系统由 和 4个部分组成。 4.一般来说,重要值的计算与 和3个要素有关】 5.在单位时间内,出生率与死亡率之差为 三、判断题 1.从初霜到终霜的时间总称霜期。( 2.在冬半年,广州市的日照长度一定大于沈阳市。( 3.在广州市没有秋天和冬天。( 4.冬性越强的作物,春化阶段所需要的温度越低。 5,在白天的上午 山谷里的风向是从山 吹向山谷。( 6.在逻辑斯蒂方程中,为种群的潜在增长率。( 7.群系是植物群落分类的高级单位。( 8.在群落分类中,针叶林指的是一种植被型。( 9任何一种植物的存在度总是大于相有度的。( 10.在各个营养级中的能量储存总量是依次降低的。 ( 四、单项选择题 1.某一植被命名为“黄山松一杜鹊一黄背草×”,其命名的单位是( A.群落 B.群丛 C.群系 D.植被 2.黑暗时问间超过临界暗期时,下列哪个植物能够开花( )。 长日照植物 B 短日照植物 C.小麦 D.油菜 3.在全球范围内,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地区在( A.赤道 B.北纬10° C.北回归线 D.南回归线 4.雷、雨、风等自然现象都发生在大气圈的( )层。 A平流层 B对流层 C中间层 D电离层 5。两个种群生活在一起,物种甲受抑制,而物种乙不受影 这种关系是( A.寄生作用 B.偏害作用 C.偏利作用 D.中性作用 6.生于北极的狐狸的耳朵特别小,这符合( )定律。 A.阿伦定律 B.贝格曼定律 C.乔丹定律 D.热力学定律 7.在北半球,由于气压带的影响形成的固定方向的风带有( )个。 8
《基础生态学》试题集 8 模拟试题 4 一、解释并比较下列名词 1. 植被与群落 2. 生物学零度与活动积温 3. 季相与层片 4. 冬眠与滞育 5. 海洋硬骨鱼与淡水硬骨鱼。 二、填空题 1. 低温对植物的伤害分为 、 、 和 3 种。 2.Raunkiaer分类系统将植物生活型分为 、 、 、 和 5 种类型。 3. 生态系统由 、 、 和 4 个部分组成。 4. 一般来说,重要值的计算与 、 和 3个要素有关。 5. 在单位时间内,出生率与死亡率之差为 。 三、判断题 1. 从初霜到终霜的时间总称霜期。( ) 2. 在冬半年,广州市的日照长度一定大于沈阳市。( ) 3. 在广州市没有秋天和冬夭。( ) 4. 冬性越强的作物,春化阶段所需要的温度越低。( ) 5. 在白天的上午,山谷里的风向是从山顶吹向山谷。( ) 6. 在逻辑斯蒂方程中,r为种群的潜在增长率。( ) 7. 群系是植物群落分类的高级单位。( ) 8. 在群落分类中,针叶林指的是一种植被型。( ) 9. 任何一种植物的存在度总是大于恒有度的。( ) 10. 在各个营养级中的能量储存总量是依次降低的。( ) 四、单项选择题 1. 某一植被命名为“黄山松—杜鹊一黄背草××”,其命名的单位是( )。 A. 群落 B. 群丛 C. 群系 D. 植被 2. 黑暗时间超过临界暗期时,下列哪个植物能够开花( )。 A. 长日照植物 B. 短日照植物 C. 小麦 D. 油菜 3. 在全球范围内,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地区在( )。 A. 赤道 B. 北纬10° C. 北回归线 D. 南回归线 4. 雷、雨、风等自然现象都发生在大气圈的( )层。 A. 平流层 B. 对流层 C. 中间层 D. 电离层 5. 两个种群生活在一起,物种甲受抑制,而物种乙不受影响,这种关系是( )。 A. 寄生作用 B. 偏害作用 C. 偏利作用 D. 中性作用 6. 生于北极的狐狸的耳朵特别小,这符合( )定律。 A. 阿伦定律 B. 贝格曼定律 C. 乔丹定律 D. 热力学定律 7. 在北半球,由于气压带的影响形成的固定方向的风带有( )个
《基础生态学》试愿集 A2 R3 T.5 D.6 8.土壤中含水量超过某一数值时,会因缺少空气而发生涝灾,这个数值是: A.15% B20% C.35% D.45 9.根据我国的春夏秋冬四季划分标准,夏冬季的温度指示是候平均温度为( )。 A.<0℃ B.<10℃ C.l5℃ D.>22℃ 10.我国土壤的酸碱性指标分为5级,其中pH为中性的士壤指标为()。 A.pH<6.5 BpH6.5~7.5 CpH7~7.5 D.pH7.5~8.5 五、简答题 1.高温对植物的伤害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2.什么是图解生命表,它有什么特点? 3.如何解释bunkiaer的频度定律? 4.L0gstc增长模式的种群,其最大产量和维持最大产量的种群密度是如何计算的? 5.频度、存在度和恒有度3个概念有什么区别 ,又有什么联系? 6.捕食者和猎物在协同进化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为什么? 7.动物的广食性和狭食性各有何优点和缺点? 六、论冰原 3.用生态学原理分析“肥田生瘪稻”的科学道理。 9
《基础生态学》试题集 9 A.2 B.3 C,5 D.6 8. 土壤中含水量超过某一数值时,会因缺少空气而发生涝灾,这个数值是 : A.15% B.20% C.35% D.45% 9. 根据我国的春夏秋冬四季划分标准,夏冬季的温度指示是候平均温度为( )。 A.<O℃ B.<10℃ C.15℃ D.>22℃ 10. 我国土壤的酸碱性指标分为 5 级,其中 pH 为中性的士壤指标为( )。 A.pH<6.5 B.pH 6.5~7.5 C.pH 7~7.5 D.pH 7.5~8.5 五、简答题 1. 高温对植物的伤害有哪些? 各有什么特点? 2. 什么是图解生命表,它有什么特点? 3. 如何解释bunkiaer的频度定律? 4. Logstic 增长模式的种群,其最大产量和维持最大产量的种群密度是如何计算的? 5. 频度、存在度和恒有度3个概念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联系? 6. 捕食者和猎物在协同进化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为什么? 7. 动物的广食性和狭食性各有何优点和缺点? 六、论述题 1. 为什么地害里冬暖夏凉? 动物是如何利用土壤温度的? 2. 请用生态学的知识谈谈“瑞雪兆丰年”的科学内涵。 3. 用生态学原理分析“肥田生瘪稻”的科学道理
《基础生态学》试避集 模拟试题5 一、解释并比较下列名词 趋同活应与艳异话成 2.同资源种团与 食物 3.原始森林与次生材 4.初级生产与次级生 5.冷血动物与内温动物 二、填空题 1.关于环境的概念,按研究对象的尺度可分为 和 4个级别 2.在早生条件下的植物群落原生演替系列由 和 4个阶段组成 3.在北半球温润气候条件下,由南到北,植被类型由 和 依 次更替。 4.在中国植被区划中,植被区域有 5.群丛的命名一般是由 3个部分组成 三、判断题 1生态学是生物学科的一门分支学科 2.在北半球同一地点和同一时安 太阳高度角在夏天最高,而在冬天最低。( ) 3.在夏半年,海口市的黑夜时间长度一定小于哈尔滨市。( 4.民间谚语“枣发芽种棉花”,所以枣树称为预报植物。( 5.一天内的昼夜气温变化称为节律性变温。( 6.饱和水汽压是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而随温度降低而增大。( 7.在傍晚,谷风的风向是从山谷吹向山顶的。 士壤有机质主要来自绿色植物,其次是士壤中的动物和微生物。( ) 9.各种植物的生物学零度各不相同。( 10.富营养化是水体中有大量的氮和磷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并消耗水体中的氧气,使有机 物在缺氧条件下分解,并放出氨气和甲烧等,致使水中生物室息死亡。( 四、单项选 1.在Logistic模型中,种群增长的环境阻力是( AI-N/K Br/KN C.(N-K)/K D.K/(K-N) 2.在一定范围内,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 A1℃ B05℃ c.0.1℃ D.10℃ 3.请比较下列两地的气温年较差,正确的是 A.北京>长春 B.海口>南京 C.青岛>广州 D.哈尔滨<上海 4.在一年四季中,下列没有夏季的城市是: A.海口 B.昆明 C.沈阳 D.乌鲁木齐 5.安徽黄山的基带植被是:
《基础生态学》试题集 10 模拟试题 5 一、解释并比较下列名词 1. 趋同适应与趋异适应 2. 同资源种团与食物网 3. 原始森林与次生林 4. 初级生产与次级生产 5. 冷血动物与内温动物 二、填空题 1. 关于环境的概念,按研究对象的尺度可分为 、 、 、和 4个级别。 2. 在早生条件下的植物群落原生演替系列由 、 、 和 4个阶段组成。 3. 在北半球温润气候条件下,由南到北,植被类型由 、 、 和 依 次更替。 4. 在中国植被区划中,植被区域有 、 、 、 、 、 、 和 。 5. 群丛的命名一般是由 、 、 3 个部分组成 三、判断题 1. 生态学是生物学科的一门分支学科。( ) 2. 在北半球同一地点和同→时刻,太阳高度角在夏天最高,而在冬天最低。( ) 3. 在夏半年,海口市的黑夜时间长度一定小于哈尔滨市。( ) 4. 民间谚语“枣发芽种棉花”,所以枣树称为预报植物。( ) 5. 一天内的昼夜气温变化称为节律性变温。( ) 6. 饱和水汽压是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而随温度降低而增大。( ) 7. 在傍晚,谷风的风向是从山谷吹向山顶的。( ) 8. 土壤有机质主要来自绿色植物,其次是土壤中的动物和微生物。( ) 9. 各种植物的生物学零度各不相同。( ) 10. 富营养化是水体中有大量的氮和磷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并消耗水体中的氧气,使有机 物在缺氧条件下分解,并放出氨气和甲烧等,致使水中生物窒息死亡。( ) 四、单项选择题 1. 在Logistic模型中,种群增长的环境阻力是( )。 A.1-N/K B.r/KN C.(N-K)/K D. K/(K-N) 2. 在一定范围内,海拔每升高 10Om,气温下降 : A.1℃ B.0.5℃ C.0.1℃ D.10℃ 3. 请比较下列两地的气温年较差,正确的是 : A. 北京>长春 B. 海口>南京 C. 青岛>广州 D. 哈尔滨<上海 4. 在一年四季中,下列没有夏季的城市是 : A. 海口 B. 昆明 C. 沈阳 D. 乌鲁木齐 5. 安徽黄山的基带植被是 :
《基础生态学》试避集 A.季雨林 B.常绿阔叶林 C.夏绿林 D.针叶林 。东部森林区自南向北可划分为几个植被带 C5个 D.6个 7,根据我国的四季划分标准,夏季的标准是: A.日平均温22℃以上 B.候温22℃以上 C.月平均温22℃以上 D.候温18℃以上 8.病青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属于: 基位种 B.顶位种 C.营养物种 D.中位种 9.裸子植物杉木在对士壤因子的适应中属于: A.碱性土植物 B.酸性土植物 C.中性土植物 D.盐碱土植物 10.群落原生演替系列的初级阶段是: A地衣植物阶段 B。苔薛植物阶段 C.藏类植物阶段 D.藻类植物阶段 五、简答题 1.何谓黑霜?黑霜为什么比白霜对作物的危害更大? 2.为什么说团粒结构土壤是理想的农业高产土壤类型? 3群落的结构层次与层片有什么区别 6.霍普金斯物候定律是什么?我国可以参照使用该定律吗?为什么? 7.何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它与生态平衡有什么区别? 六、论述题 1.在自然界中,捕食者和猎物之间始终会保持一定的密度比例,很少见到某个捕食者把猎 物捕杀灭绝。为什么?然而,由于人类的捕杀,却已经使得许多物种灭绝了,这是为什么 2.试论演替理论模型有哪些! 3.论述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 11
《基础生态学》试题集 11 A. 季雨林 B. 常绿阔叶林 C. 夏绿林 D. 针叶林 6. 我国东部森林区自南向北可划分为几个植被带? A.3 个 B.4 个 C.5 个 D.6个 7. 根据我国的四季划分标准,夏季的标准是 : A. 日平均温22℃以上 B. 候温22℃以上 C. 月平均温22℃以上 D. 候温18℃以上 8. 病毒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属于 : A. 基位种 B. 顶位种 C. 营养物种 D. 中位种 9. 裸子植物杉木在对土壤因子的适应中属于 : A. 碱性土植物 B. 酸性土植物 C. 中性土植物 D. 盐碱土植物 10. 群落原生演替系列的初级阶段是 : A. 地衣植物阶段 B. 苔薛植物阶段 C. 藏类植物阶段 D. 藻类植物阶段 五、简答题 1. 何谓黑霜? 黑霜为什么比白霜对作物的危害更大? 2. 为什么说团粒结构土壤是理想的农业高产土壤类型? 3. 群落的结构层次与层片有什么区别? 4. 频度定律是什么? 为什么越是发育成熟的天然群落越是符合频度定律的? 5. 我国的植被区域是如何划分的? 6. 霍普金斯物候定律是什么? 我国可以参照使用该定律吗? 为什么? 7. 何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它与生态平衡有什么区别? 六、论述题 1. 在自然界中,捕食者和猎物之间始终会保持一定的密度比例,很少见到某个捕食者把猎 物捕杀灭绝。为什么? 然而,由于人类的捕杀,却已经使得许多物种灭绝了,这是为什么? 2. 试论演替理论模型有哪些? 3. 论述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
《基础生态学》试集 模拟试题6 一、名词解释 2 生活型 4.频度 5 Ass 6.生态系统 7.生物入侵 8.利他行为 9.生物多样性 10.生态金字塔 二、判断题 l.vegetation type是根据生活型来划分的。( ) 2.我国植被分类的基本单位只有3级。( 3.Raunkiaer的频度定律是A>B>C>D>E。( 4.在我国亚热地带区,最常见的一种植物群系是Fom.Pinus stewardii lonicera oponic-ndien 在饲养的家中,有声花鸡、来杭鸡、红原鸡和印度鸡等,这正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物种多样性。 6.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羊吃草比马吃草对草原植被的破坏力要大一些。( 7.有一种蚂蚁,专门生活在牛角相思树(或金合欢)膨大的托叶刺中,蚁群整天巡游在枝 叶上,小叶分泌出的蜜腺为蚁群提供食物,而蚊群也分泌一种有毒物质,使其他昆虫逃之天 天。这种现象是典型的互利共生 8.黄山有一种植物叫黄山梅,全世界只有安徽黄山和日本有此植物,这说明了黄山梅的替 代现象。( 9.将一株山芋(红薯)的茎蔓截成3段,然后分别移植在海拔1O0m、1000m和3000m不 同高度的环境中,结果发现它们的生长速度不同,其产量最高的是位于海拔100m处的山 10.在4月,将一株红薯(山芋)苗的茎蔓截成3段,然后分别移植在北纬10、30°和50°的 不同地区(同一海拔高度),新生的红薯茎蔓最短的是北纬50°地区的苗。( 11.某个生物科技小组在1999年6月上句在校园捕获了20只白鹭,在翅膀上进行标记后,又 放回环境中。在6月下旬,他们又在同一地方捕获50只白鹭,结果发现在这50只中原来标 记过的只有5只,通过计算,他们认为这群白鹭的种群数量共有200只。( ) 12.遗传漂变是指基因频率在较大的种群里发生随机增减的现象 13.在种群的生殖对策方面,对于出生率高、寿命短、个体小的物种,一般选择对策:而 对于出生率低、个体大、寿命长的物种,常选择K对策。() 14.针叶树的叶面积大于阔叶树。() 15.在热带雨林中没有季相交替。()
《基础生态学》试题集 12 模拟试题 6 一、名词解释 1.populat1on 2. 生态位 3. 生活型 4. 频度 5. Ass. 6. 生态系统 7. 生物入侵 8. 利他行为 9. 生物多样性 10. 生态金字塔 二、判断题 1.vegetation type 是根据生活型来划分的。( ) 2. 我国植被分类的基本单位只有3级。( ) 3.Raunkiaer 的频度定律是 A>B>C>D>E 。( ) 4. 在我国亚热地带区,最常见的一种植物群系是 Form.Pinus stewardii Lonicera japonica-Indicago canadaensis。( ) 5. 在饲养的家禽中,有芦花鸡、来杭鸡、红原鸡和印度鸡等,这正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物种多样性。( ) 6. 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羊吃草比马吃草对草原植被的破坏力要大一些。( ) 7. 有一种蚂蚁,专门生活在牛角相思树(或金合欢)膨大的托叶刺中,蚁群整天巡游在枝 叶上,小叶分泌出的蜜腺为蚁群提供食物,而蚁群也分泌一种有毒物质,使其他昆虫逃之夭 夭。这种现象是典型的互利共生。( ) 8. 黄山有一种植物叫黄山梅,全世界只有安徽黄山和日本有此植物,这说明了黄山梅的替 代现象。( ) 9. 将一株山芋(红薯)的茎蔓截成3 段,然后分别移植在海拔1OOm、1000m和300Om 不 同高度的环境中 , 结果发现它们的生长速度不同,其产量最高的是位于海拔100m处的山 芋。( ) 10. 在4月,将一株红薯(山芋)苗的茎蔓截成3 段,然后分别移植在北纬10°、30°和50°的 不同地区(同一海拔高度),新生的红薯茎蔓最短的是北纬50°地区的苗。( ) 11. 某个生物科技小组在1999年6月上旬在校园捕获了20只白鹭,在翅膀上进行标记后,又 放回环境中。在 6 月下旬,他们又在同一地方捕获50只白鹭,结果发现在这50只中原来标 记过的只有5只,通过计算,他们认为这群白鹭的种群数量共有200只。( ) 12. 遗传漂变是指基因频率在较大的种群里发生随机增减的现象。( ) 13. 在种群的生殖对策方面,对于出生率高、寿命短、个体小的物种,一般选择r 对策; 而 对于出生率低、个体大、寿命长的物种,常选择K对策。( ) 14. 针叶树的叶面积大于阔叶树。( ) 15. 在热带雨林中没有季相交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