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收入分配与使用核算与生产核算的关系 1、联系 生产核算范围决定了收入分配与使用核算的范围 收入分配与使用核算则使生产核算的内容得以延 伸和扩展。 2、特点 由于参与收入分配和使用全过程的国民经济各部 门必须是机构部门,因此收入分配与使用核算只 能按机构部门进行。 总之,收入分配与使用核算是对国民经济各机构 部门之间发生的各种收入分配交易、以及国民经 济各机构部门将可支配收入用于最终消费情况的 系统核复
• (二)收入分配与使用核算与生产核算的关系 • 1、联系 • 生产核算范围决定了收入分配与使用核算的范围, 收入分配与使用核算则使生产核算的内容得以延 伸和扩展。 • 2、特点 • 由于参与收入分配和使用全过程的国民经济各部 门必须是机构部门,因此收入分配与使用核算只 能按机构部门进行。 • 总之,收入分配与使用核算是对国民经济各机构 部门之间发生的各种收入分配交易、以及国民经 济各机构部门将可支配收入用于最终消费情况的 系统核算
二、收入分配与使用核算的基本框架 P109111 (一)收入分配核算的框架——两层次两阶段 1、收入初次分配核算——第一层次第一阶段 ·作为生产最终成果价值表现的增加值,要在生产领 域里按照各生产要素对生产所做贡献的大小,在提 供生产要素的各所有者之间进行分配 这一层次的收入分配收支都是与生产有关的,并且 建立在交换的基础上,即只有提供了有关的生产要 素、对生产做出了贡献的经济单位才能取得有关的 ·第一阶段称为收入初次分配核算,专门反映各机构 部门通过参与生产领域里的收入分配所形成的原始 收入余额及其构成
二、收入分配与使用核算的基本框架 P109-111 (一)收入分配核算的框架——两层次两阶段 • 1、收入初次分配核算——第一层次第一阶段 • 作为生产最终成果价值表现的增加值,要在生产领 域里按照各生产要素对生产所做贡献的大小,在提 供生产要素的各所有者之间进行分配。 • 这一层次的收入分配收支都是与生产有关的,并且 建立在交换的基础上,即只有提供了有关的生产要 素、对生产做出了贡献的经济单位才能取得有关的 生产性收入。 • 第一阶段称为收入初次分配核算,专门反映各机构 部门通过参与生产领域里的收入分配所形成的原始 收入余额及其构成
2、收入再次分配核算——第二层次第二阶段 分配过程还要在生产领域之外展开,亦即从生产 领域中取得了各种生产性收入的机构单位或机构 部门,还要在整个国民经济范围内发生一些现金 的或实物的转移性收入和支出(确切地说,这里仅 涉及经常转移)。 这一层次的收入分配收支都不是建立在交换基础 上的,支出一方并未取得任何对等的货物或服务 作为回报或补偿,完全是一种单方向的收入转移。 如上缴所得税、支付保险费、接受捐赠、支付罚 等 第二个阶段称为收入再分配核算,用于进一步反 映各机构部门之间发生的各种经常转移收支、以 及最终形成的可支配收入总量及其分布
• 2、收入再次分配核算——第二层次第二阶段 • 分配过程还要在生产领域之外展开,亦即从生产 领域中取得了各种生产性收入的机构单位或机构 部门,还要在整个国民经济范围内发生一些现金 的或实物的转移性收入和支出 (确切地说,这里仅 涉及经常转移)。 • 这一层次的收入分配收支都不是建立在交换基础 上的,支出一方并未取得任何对等的货物或服务 作为回报或补偿,完全是一种单方向的收入转移。 如上缴所得税、支付保险费、接受捐赠、支付罚 金等 。 • 第二个阶段称为收入再分配核算,用于进一步反 映各机构部门之间发生的各种经常转移收支、以 及最终形成的可支配收入总量及其分布
(二)收入使用核算的框架 收入使用核算是收入分配核算的进一步延 伸,其着重点放在核算各机构部门如何将 可支配收入用于当期消费上。 各部门可支配收入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后可 能还有结余,SNA把这部分结余收入称为 储蓄
• (二)收入使用核算的框架 • 收入使用核算是收入分配核算的进一步延 伸,其着重点放在核算各机构部门如何将 可支配收入用于当期消费上。 • 各部门可支配收入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后可 能还有结余,SNA把这部分结余收入称为 储蓄
(三)收入分配与使用核算的基本框架表 使用方 资源方 收入 初次分配支出 增加值 初次分配 原始收入余额 初次分配收入 收 入 经常转移支出 原始收入余额 再分配 可支配收入 经常转移收入 收入 最终消费 可支配收入 使用 储蓄
(三)收入分配与使用核算的基本框架表 使用方 资源方 收 入 初次分配 初次分配支出 原始收入余额 增加值 初次分配收入 收 入 再 分 配 经常转移支出 可支配收入 原始收入余额 经常转移收入 收 入 使 用 最终消费 储蓄 可支配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