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启发式、诱导式教学方法。2.教学方法理论与临床相结合。3.讲授重点内容。使用的教材《麻醉解剖学》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张励才主编《局部解剖学》彭裕文主编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参考资料《人体解剖彩色图谱》郭光文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系统解剖学》第七版柏树令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引入新课、重点难点讲授、习题布置、问题讨论、归纳总结及内容的时间分配第一节概述(5分钟)境界:面与颅的分界,体表标志。第二节颅部(30分钟)一、颅顶:层次及结构特征二、颅底:海绵窦的位置、构成、穿经结构及关系。教学过第三节面部(40分钟)程一、浅层结构:面部血管行程、分布特点。面神经,三叉神经出颅位置、行程、分布和临床意义。二、面侧区:腮腺的穿经结构第四节气管插管经头面部结构解剖(15分钟)气管插管所经过的头面部的主要结构形态特征。新进展内容1.海绵窦的位置、构成、内容及交通。2.三叉神经分支分布、终末支及其阻滞定位。课后复习题3.面神经的经行、分支分布与阻滞定位。4.穿经腮腺的结构及其位置关系。5.颅内、外静脉的交通途径教学总结(教学的主要经验、效果、存在问题、改进措施等)课后反馈意见包头医学院教案
教学方法 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启发式、诱导式教学方法。 2. 理论与临床相结合。 3. 讲授重点内容。 使用的教材 《麻醉解剖学》 张励才主编 第三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参考资料 《局部解剖学》 彭裕文主编 第六版 人民卫生出版 《人体解剖彩色图谱》 郭光文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系统解剖学》 第七版 柏树令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教 学 过 程 引入新课、重点难点讲授、习题布置、问题讨论、归纳总结及 内容的时间分配 第一节 概述(5分钟) 境界:面与颅的分界,体表标志。 第二节 颅部(30分钟) 一、颅顶:层次及结构特征 二、颅底:海绵窦的位置、构成、穿经结构及关系。 第三节 面部(40分钟) 一、浅层结构:面部血管行程、分布特点。面神经,三叉神 经出颅位置、行程、分布和临床意义。 二、面侧区:腮腺的穿经结构 第四节 气管插管经头面部结构解剖(15分钟) 气管插管所经过的头面部的主要结构形态特征。 新进展内容 课后复习题 1.海绵窦的位置、构成、内容及交通。 2.三叉神经分支分布、终末支及其阻滞定位。 3.面神经的经行、分支分布与阻滞定位。 4.穿经腮腺的结构及其位置关系。 5.颅内、外静脉的交通途径 课后反馈 意 见 教学总结(教学的主要经验、效果、存在问题、改进措施等) 包头医学院教案
教研室: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教师姓名:赵志英授课专业和班课程名称2012级麻醉本科班麻醉解部学级理论4学时;授课内容颈部授课学时实验8学时1~10周授课地点授课时间解剖教研室教室1.掌握:颈部重要结构的体表投影及临床意义。颈部重要器官的配布特点。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外静脉的毗邻关系及穿刺部位。颈丛的组成、位置及分支。颈丛浅支和隔神经阻滞的途径。臂丛的组成、位置和臂丛神经锁骨上部阻滞的途径。颈交感神经节的位置,掌握星状神经节的阻滞途径。甲状腺的毗邻关系及临床意义。喉的位置、构造及毗邻关系。喉腔的结构及分部。掌握喉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解部。气管颈部的位置、毗邻及气管切开的应用解部。教学目标2.熟悉:颈部的体表标志。颈深筋膜的配布、筋膜间隙的组成及交通途径。熟悉喉的神经及损伤表现。颈总动脉、颈内动脉的毗邻、颈动脉窦和颈动脉小球的位置及功能。颈外动脉、锁骨下动脉的主要分支、分部。颈外侧淋巴结的分群、位置及回流途径。甲状腺的动脉与静脉。3.了解:颈部的境界与分区。颈部的结构层次。颈动脉鞘的内容。颈内静脉的组成、属支及注入部位。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在颈部的行径概况。颈前淋巴结的位置及回流。甲状腺的形态、被膜与位置。甲状旁腺的形态与位置。1、颈动脉三角的境界、层次、颈动脉鞘的构成、内容及毗邻关系。甲状腺前面的层次结构,甲状腺的位置、被膜、固定装置和教学重点毗邻,甲状腺的血管及喉的神经的位置和毗邻关系。2、颈祥的构成。教学难点颈动脉鞘的构成、内容及毗邻关系。甲状腺前面的层次结构。教学工具自制多媒体课件版书设计见多媒体幻灯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启发式、诱导式教学方法。1.教学方法2.理论与临床相结合。3.讲授重点内容。使用的教材《麻醉解剖学》张励才主编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局部解剖学》彭裕文主编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参考资料《人体解彩色图谱》郭光文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系统解部学》第七版柏树令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引入新课、重点难点讲授、习题布置、问题讨论、归纳总教学过结及内容的时间分配程1.概述颈部的境界、分区,体表性标志与投影。(10分钟)2.颈部层次结构一般介绍颈部的浅层结构。详细讲解颈深筋膜及筋膜间隙。一般介绍颈肌和肌间三角。(20分钟)
教研室: 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教师姓名:赵志英 课程名称 麻醉解剖学 授课专业和班 级 2012级麻醉本科班 授课内容 颈部 授课学时 理论4学时; 实验8学时 授课地点 解剖教研室教室 授课时间 1~10周 教学目标 1.掌握:颈部重要结构的体表投影及临床意义。颈部重要器 官的配布特点。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外静脉的毗邻关系及 穿刺部位。颈丛的组成、位置及分支。颈丛浅支和膈神经阻滞的 途径。臂丛的组成、位置和臂丛神经锁骨上部阻滞的途径。颈交 感神经节的位置,掌握星状神经节的阻滞途径。甲状腺的毗邻关 系及临床意义。喉的位置、构造及毗邻关系。喉腔的结构及分 部。掌握喉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解剖。气管颈部的位置、毗邻及 气管切开的应用解剖。 2.熟悉:颈部的体表标志。颈深筋膜的配布、筋膜间隙的组 成及交通途径。熟悉喉的神经及损伤表现。颈总动脉、颈内动脉 的毗邻、颈动脉窦和颈动脉小球的位置及功能。颈外动脉、锁骨 下动脉的主要分支、分部。颈外侧淋巴结的分群、位置及回流途 径。甲状腺的动脉与静脉。 3.了解:颈部的境界与分区。颈部的结构层次。颈动脉鞘的 内容。颈内静脉的组成、属支及注入部位。迷走神经、副神 经、舌下神经在颈部的行径概况。颈前淋巴结的位置及回 流。甲状腺的形态、被膜与位置。甲状旁腺的形态与位置。 教学重点 1、颈动脉三角的境界、层次、颈动脉鞘的构成、内容及毗邻关 系。甲状腺前面的层次结构,甲状腺的位置、被膜、固定装置和 毗邻,甲状腺的血管及喉的神经的位置和毗邻关系。 2、颈袢的构成。 教学难点 颈动脉鞘的构成、内容及毗邻关系。甲状腺前面的层次结构。 教学工具 自制多媒体课件 版书设计 见多媒体幻灯片 教学方法 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启发式、诱导式教学方法。 2. 理论与临床相结合。 3. 讲授重点内容。 使用的教材 《麻醉解剖学》 张励才主编 第三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参考资料 《局部解剖学》 彭裕文主编 第六版 人民卫生出版 《人体解剖彩色图谱》 郭光文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系统解剖学》 第七版 柏树令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教 学 过 程 引入新课、重点难点讲授、习题布置、问题讨论、归纳总 结及内容的时间分配 1.概述 颈部的境界、分区,体表性标志与投影。(10分钟) 2.颈部层次结构 一般介绍颈部的浅层结构。详细讲解颈 深筋膜及筋膜间隙。一般介绍颈肌和肌间三角。(2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