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外国语学校第2012届高三第2次月考试卷 语文 试题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各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自诩/阿谀 讴歌/怄气 翩跹/鲜为人知 B.桎梏/纨绔 拾掇/补裰 菲薄/文采斐然 C.簇新/蹙额 发轫/坚韧 寒伧/沧海桑 田 D.裨益/媲美 联袂/诀别 孱弱/蟾宫折桂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雾霭会晤船坞毋庸置疑好高骛远 B.犄角稽首跻身缉拿归案畸轻畸重 C.射线赦免震慑跋山涉水退避三舍 D.凭证屏障棋枰暴虎冯河贫嘴薄舌 3.下列词语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是 A.树立竖立典型反应反映意见 B.忠心衷心祝愿休养修养生息 C.颜色察颜观色是非无事生非 功效提高工效抱怨以德报怨 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是 A.恣意迁徒虎视眈眈不胫而走 B.瞩目陨落流言蜚语暴殓天物 C.赡养谙熟毛骨悚然蓬荜生辉 D.针砭脉搏风驰电掣如火如茶 5.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周年,他特地精心铸造了62式中华人民共 和国升旗指挥刀 给国旗护卫队。 ②贫困线下的儿童与奢侈消费的明星,被捐赠者与捐赠者,两方面境况的悬殊 度使明星慈善行为备受 ③在西方,虽然“无车日”不再是媒体关注的热点,但欧洲各国通过减少私车行 驶来改善环境的努力并未 A.惠赠质疑中止B.惠赠置疑中止 C.敬赠置疑终止 D.敬赠质疑终止 6.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迄今为止,剑桥这所名牌大学已经培养出8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仅仅一个 卡文迪什实验室就有20多人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是其他大学难以望其项背
成都外国语学校第 2012 届高三第 2 次月考试卷 语 文 试题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I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各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 自诩/阿谀 讴歌/怄气 翩跹/鲜为人知 B. 桎梏/纨绔 拾掇/补裰 菲薄/文采斐然 C. 簇新/蹙额 发轫/坚韧 寒伧/沧海桑 田 D. 裨益/媲美 联袂/诀别 孱弱/蟾宫折桂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雾霭 会晤 船坞 毋庸置疑 好高骛远 B.犄角 稽首 跻身 缉拿归案 畸轻畸重 C.射线 赦免 震慑 跋山涉水 退避三舍 D.凭证 屏障 棋枰 暴虎冯河 贫嘴薄舌 3.下列词语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是 ( ) A.树立 竖立典型 反应 反映意见 B.忠心 衷心祝愿 休养 修养生息 C.颜色 察颜观色 是非 无事生非 D.功效 提高工效 抱怨 以德报怨 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是 ( ) A.恣意 迁徒 虎视眈眈 不胫而走 B.瞩目 陨落 流言蜚语 暴殓天物 C.赡养 谙熟 毛骨悚然 蓬荜生辉 D.针砭 脉搏 风驰电掣 如火如茶 5 .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周年,他特地精心铸造了 62 式中华人民共 和国升旗指挥刀________ 给国旗护卫队。 ②贫困线下的儿童与奢侈消费的明星,被捐赠者与捐赠者,两方面境况的悬殊一 度使明星慈善行为备受 ________。 ③在西方,虽然“无车日”不再是媒体关注的热点,但欧洲各国通过减少私车行 驶来改善环境的努力并未 ________。 A.惠赠 质疑 中止 B.惠赠 置疑 中止 C.敬赠 置疑 终止 D.敬赠 质疑 终止 6.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迄今为止,剑桥这所名牌大学已经培养出 80 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仅仅一个 卡文迪什实验室就有 20 多人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是其他大学难以望其项背 的
B.电视连续剧《中国远征军》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人们对之评 头品足,大加赞赏 C.虽然我向很多同学借鉴了提高英语单词记忆的方法,但屡试不爽,效果并不 明显,看来每个人都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啊 D.他犯了经济上的错误,玷污了人民公仆的形象。但他能够及时认识到自身的 错误,上交了所有问题款项,也可以说是罪不容诛。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A.这个时候,人们已经从风华正茂才华横溢的朱自清身上看到了一个优秀的文 学家,因此对他的诗作予以热情的评价。 B.全球经济将步履蹒跚地步入2010年第一季度,虽然明年的全球经济复苏不会 太过强劲,但IT将在这一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天府酒店完全知道,要想取得满意的财务绩效,根本问题在于长期而 出色的人性化服务是关键所在 D.来这里聚会的无论老少,都被他清晰的思路、开朗的性格、乐观的情绪及 坚定的信心深深地感染了。 古诗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17分) 颜之仪,字子升,琅邪临沂人也,晋侍中含九世孙。祖见远,齐御史治书。正色 立朝,有当官之称。及梁武帝执政,遂以疾辞。寻而齐和帝暴崩,见远恸哭而绝 梁武帝深恨之,谓朝臣曰:“我自应天从人,何预天下人事,而颜见远乃至于此。 当时嘉其忠烈,咸称叹之。 之仪幼颖悟,三岁能读《孝经》。及长,博涉群书,好为词赋。尝献《神州颂 辞致雅赡。梁元帝手敕报曰:“枚乘二叶,俱得游梁;应贞两世,并称文学。我 求才子,鲠慰良深 江陵平,之仪随例迁长安。世宗以为麟趾学士,稍迁司书上士。高祖初建储宫, 盛选师傅,以之仪为侍读。太子后征吐谷浑,栽军有过行,郑译等并以不能匡弼 坐谴,唯之仪以累谏获赏。即拜小宫尹,封平阳县男,邑二百户。宣帝即位,迁 上仪同大将军、御正中大夫,进爵为公,增邑一千户。帝后刑政乖僻,昏纵日甚, 之仪犯颜骤谏,虽不见纳,终亦不止。深为帝所忌。然以恩旧,每优容之。及帝 杀王轨之仪固谏帝怒欲并致之于法后以其谅直无私乃舍之。 宣帝崩,刘昉、郑译等矫遗诏,以隋文帝为丞相,辅少主。之仪知非帝旨,拒而 弗从。眆等草诏署讫,逼之仪连署。之仪厉声谓昉等曰:“主上升遐,嗣子冲幼, 阿衡之任,宜在宗英。方今贤戚之内,赵王最长,以亲以德,合膺重寄。公等备 受朝恩,当思尽忠报国,奈何一旦欲以神器假人!之仪有死而已,不能诬罔先帝。” 于是昉等知不可屈,乃代之仪署而行之。隋文帝后索符玺,之仪又正色曰:“此 天子之物,自有主者,宰相何故索之?”于是隋文帝大怒,命引出,将戮之,然 以其民之望也,乃止。出为西疆郡守 隋文帝践极,诏征还京师,进爵新野郡公。开皇五年,拜集州刺史。在州清静, 夷夏悦之。十年正月,之仪随例入朝。隋文帝望而识之,命引至御坐,谓之曰 “见危授命,临大节而不可夺,古人所难,何以加卿。”乃赐钱十万、米一百石。 十一年冬,卒,年六十九。有文集十卷行于
B.电视连续剧《中国远征军》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人们对之评 头品足,大加赞赏。 C.虽然我向很多同学借鉴了提高英语单词记忆的方法,但屡试不爽,效果并不 明显,看来每个人都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啊。 D.他犯了经济上的错误,玷污了人民公仆的形象。但他能够及时认识到自身的 错误,上交了所有问题款项,也可以说是罪不容诛。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 ) A.这个时候,人们已经从风华正茂才华横溢的朱自清身上看到了一个优秀的文 学家,因此对他的诗作予以热情的评价。 B.全球经济将步履蹒跚地步入 2010 年第一季度,虽然明年的全球经济复苏不会 太过强劲,但 IT 将在这一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C.天府酒店完全知道,要想取得满意的财务绩效,根本问题在于长期而 出色的人性化服务是关键所在。 D.来这里聚会的无论老少,都被他清晰的思路、开朗的性格、乐观的情绪及 坚定的信心深深地感染了。 二、古诗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1 题(17 分) 颜之仪,字子升,琅邪临沂人也,晋侍中含九世孙。祖见远,齐御史治书。正色 立朝,有当官之称。及梁武帝执政,遂以疾辞。寻而齐和帝暴崩,见远恸哭而绝。 梁武帝深恨之,谓朝臣曰:“我自应天从人,何预天下人事,而颜见远乃至于此。” 当时嘉其忠烈,咸称叹之。 之仪幼颖悟,三岁能读《孝经》。及长,博涉群书,好为词赋。尝献《神州颂》, 辞致雅赡。梁元帝手敕报曰:“枚乘二叶,俱得游梁;应贞两世,并称文学。我 求才子,鲠慰良深。” 江陵平,之仪随例迁长安。世宗以为麟趾学士,稍迁司书上士。高祖初建储宫, 盛选师傅,以之仪为侍读。太子后征吐谷浑,栽军有过行,郑译等并以不能匡弼 坐谴,唯之仪以累谏获赏。即拜小宫尹,封平阳县男,邑二百户。宣帝即位,迁 上仪同大将军、御正中大夫,进爵为公,增邑一千户。帝后刑政乖僻,昏纵日甚, 之仪犯颜骤谏,虽不见纳,终亦不止。深为帝所忌。然以恩旧,每优容之。及帝 杀王轨之仪固谏帝怒欲并致之于法后以其谅直无私乃舍之。 宣帝崩,刘昉、郑译等矫遗诏,以隋文帝为丞相,辅少主。之仪知非帝旨,拒而 弗从。昉等草诏署讫,逼之仪连署。之仪厉声谓昉等曰:“主上升遐,嗣子冲幼, 阿衡之任,宜在宗英。方今贤戚之内,赵王最长,以亲以德,合膺重寄。公等备 受朝恩,当思尽忠报国,奈何一旦欲以神器假人!之仪有死而已,不能诬罔先帝。” 于是昉等知不可屈,乃代之仪署而行之。隋文帝后索符玺,之仪又正色曰:“此 天子之物,自有主者,宰相何故索之?”于是隋文帝大怒,命引出,将戮之,然 以其民之望也,乃止。出为西疆郡守。 隋文帝践极,诏征还京师,进爵新野郡公。开皇五年,拜集州刺史。在州清静, 夷夏悦之。十年正月,之仪随例入朝。隋文帝望而识之,命引至御坐,谓之曰: “见危授命,临大节而不可夺,古人所难,何以加卿。”乃赐钱十万、米一百石。 十一年冬,卒,年六十九。有文集十卷行于
世 《周书》列传第三十二)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武帝深恨之 恨:嫉妒 B.然以恩旧,每优容之 优容:宽容 C.奈何一旦欲以神器假人 假:授,给予 D.命引出,将戮之 引:拉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而颜见远乃至于 此 世宗以为麟趾学士 A B.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是以区区不 能废远 之仪知非帝旨,拒而弗 从 乃代之仪署而行之 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 悟已 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颜之仪幼年颖悟,长大后,喜欢写词赋,曾经给梁元帝进献了一篇《神州颂》, 文辞典雅富丽,梁元帝亲自回书称赞他的才能。 B.宣帝去世后,刘昉、郑译等人伪造遗诏,让隋文帝接替宣帝做皇帝,颜之仪 知道不是宣帝的旨意,拒绝相从 C.颜之仪曾被选为太子侍读,可后来太子征讨吐谷浑时,在军中有不轨行为, 其他人都因不能纠正辅助而受到责罚,只有颜之仪因为屡次劝谏而获赏。 D.隋文帝做了皇帝后,将他征回京师,加封了他爵位,认为颜之仪是一位能“见 危授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人。 第Ⅱ 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之仪犯颜骤谏,虽不见纳,终亦不止。(4分) (2)见危授命,临大节而不可夺,古人所难,何以加卿。(4分)
世。 ( 《周书》列传第三十二)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梁武帝深恨之 恨:嫉妒 B.然以恩旧,每优容之 优容:宽容 C.奈何一旦欲以神器假人 假:授,给予 D.命引出,将戮之 引:拉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而颜见远乃至于 此 世宗以为麟趾学士 A. B.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是以区区不 能废远 之仪知非帝旨,拒而弗 从 乃代之仪署而行之 C. D. 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 悟已 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颜之仪幼年颖悟,长大后,喜欢写词赋,曾经给梁元帝进献了一篇《神州颂》, 文辞典雅富丽,梁元帝亲自回书称赞他的才能。 B.宣帝去世后,刘昉、郑译等人伪造遗诏,让隋文帝接替宣帝做皇帝,颜之仪 知道不是宣帝的旨意,拒绝相从。 C.颜之仪曾被选为太子侍读,可后来太子征讨吐谷浑时,在军中有不轨行为, 其他人都因不能纠正辅助而受到责罚,只有颜之仪因为屡次劝谏而获赏。 D.隋文帝做了皇帝后,将他征回京师,加封了他爵位,认为颜之仪是一位能“见 危授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人。 第Ⅱ 卷 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之仪犯颜骤谏,虽不见纳,终亦不止。(4 分) (2)见危授命,临大节而不可夺,古人所难,何以加卿。(4 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13题。(9分)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唐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12.古人写诗讲究“炼字”,“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一句中哪个字用得最 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 答 13.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体会并说出“风 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5分) 三、古诗文默写。(任选十题完成)(10分) (1)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 ,(《诗经。氓》 (2)汩余若将不及兮, 。(屈原《离骚》) (3)叶上初阳干宿 雨 (周邦彦《苏幕遮》) (4) ,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苏 洵《六国论》) (5)梦入神山教神妪, 。(李贺《李贺箜篌引》) (6)歌曰:“桂棹兮兰浆, (苏轼《赤壁赋》) 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8) ,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9)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亦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 禅山记》) (10)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王勃《滕王 阁序》) (11)二十四桥仍 在 (姜夔《扬州慢》) (12) 水澹澹兮生烟。(李白《梦 游天姥吟留别》)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20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2—13 题。(9 分)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唐 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12.古人写诗讲究“炼字”,“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一句中哪个字用得最 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4 分) 答: 13.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体会并说出“风 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5 分) 答: 三、 古诗文默写。(任选十题完成)(10 分) (1)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_____________,(《诗经。氓》 (2)汩余若将不及兮, 。(屈原《离骚》) (3)叶上初阳干宿 雨, , 。 (周邦彦《苏幕遮》) (4) ,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苏 洵《六国论》) (5)梦入神山教神妪, 。(李贺《李贺箜篌引》) (6)歌曰:“桂棹兮兰浆, 。”(苏轼《赤壁赋》) (7) ,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8)_______________,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9)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_____________,亦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 禅山记》) (10)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王勃《滕王 阁序》) (11)二十四桥仍 在, , 。(姜夔《扬州慢》) (12) ,水澹澹兮生烟。(李白《梦 游天姥吟留别》) 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18 题。(20 分)
家家有明月清风 林清玄 到台北近郊登山,在陡峭的石阶中途,看见一个不锈钢桶放在石头上,外面用红 漆写了两字“奉水”,桶耳上挂了两个塑胶茶杯,一红一绿。在炎热的天气里喝 了清凉的水,让人在清凉时感觉到人的温情,这桶水是由某一个居住在这城市里 陌生的人所提供的,他是每天清晨太阳升起时就抬这么重的一桶水来,那细致的 用心是颇能体会到的 在烟尘滚滚的尘世,人人把时间看得非常重要,因为时间就是金钱,几乎到了没 有人愿意为别人牺牲一点点时间的地步,即使是要好的朋友,如果没有重要的事 情,也很难约集。但是当我在喝“奉水”的时候,想到有人在这上面花了时间与 心思,牺牲自己的力气,就觉得在忙碌转动的世界,仍然有从容活着的人 这使我想起童年住在乡村,在行人路过的路口,或者偏僻的荒村,都时常看到 只大茶壶,上面写着“奉茶”,有时还特别钉一个木架子把茶壶供奉起来。我每 次路过“奉茶”,不管是不是口渴,总会灌一大杯凉茶,再继续前行,到现在我 都记得喝茶的竹筒子,里面似乎还有竹林的清香。我想,有时候人活在这个人世, 没有留下任何名姓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事,只要对生命与土地有过真正的关怀与付 出,就算尽了人的责任。 很久没有看见“奉茶”了,因此在台北郊区看到“奉水”时竟低徊良久,到底, 不管是茶是水,在乡在城,其中都有人情的温热。山道边一杯微不足道的凉水, 使我在爬山的道途中有了很好的心情,并且感觉到不是那么寂寞了。 到了山顶,没想到平台上也有一桶完全相同的钢桶,这时写的不是“奉水”,而 是“奉茶”,两个塑胶杯,一黄一蓝,我倒了一杯来喝,发现茶是滚热的。于是 我站在山顶俯视烟尘飞扬的大地,感觉那准备这两桶茶水的人简直是一位禅师 了。在完全相同的桶里,一冷一热,一茶一水,连杯子都配合得恰恰刚好,这里 面到底是隐藏着怎么样的一颗心呢? 我一直认为不管时代如何改变,在时代里总会有一些卓然的人,就好像山林无论 如何变化,在山林中总会有一些清越的鸟声一样。同样的,人人都会在时间里变 化,最常见的变化是从充满诗情画意、逍遥的心灵,变成平凡庸俗而无可奈何, 从对人情时序的敏感,成为对一切事物无感。我们在股票号子里看见许多瞪着看 板的眼睛,那曾经是看云、看山、看水的眼睛:我们看签六合彩的双手,那曾经 是写过情书与诗歌的手;我们看为钱财烦恼奔波的那双脚,那曾经是在海边与原 野散过步的脚。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看起来仍然是二十年前无异,可是在本质上, 有时中夜照镜,已经完全看不出它们的连结,那理想主义的、追求完美的、每 个毛孔都充满了光彩的我,究竟何在呢? 清朝诗人张灿有一首短诗:“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他:而今七事都更 变,柴米油盐酱醋茶。”很能表达一般人在时空中流转的变化,从“书画琴棋诗 酒花”到“柴米油盐酱醋茶”,人的心灵必然是经过了一番极大的动荡与革命 只是凡人常不自觉自省,任庸俗转动罢了。 有人问我,这个社会最缺的是什么东西?我认为最缺的是两种,一是“从容” 一是“有情”。这两种品质是大国民的品质,但是由于我们缺少“从容”,因此 很难见到步履雍容、识见髙远的人;因为缺少“有情”,则很难看见乾坤朗朗、 情趣盎然的人。 社会学家把社会分为青年社会、中年社会、老年社会,青年社会有的是“热情”, 老年社会有的是“从容”。我们正好是中年社会,有的是“务实”,务实不是不
家家有明月清风 林清玄 到台北近郊登山,在陡峭的石阶中途,看见一个不锈钢桶放在石头上,外面用红 漆写了两字“奉水”,桶耳上挂了两个塑胶茶杯,一红一绿。在炎热的天气里喝 了清凉的水,让人在清凉时感觉到人的温情,这桶水是由某一个居住在这城市里 陌生的人所提供的,他是每天清晨太阳升起时就抬这么重的一桶水来,那细致的 用心是颇能体会到的。 在烟尘滚滚的尘世,人人把时间看得非常重要,因为时间就是金钱,几乎到了没 有人愿意为别人牺牲一点点时间的地步,即使是要好的朋友,如果没有重要的事 情,也很难约集。但是当我在喝“奉水”的时候,想到有人在这上面花了时间与 心思,牺牲自己的力气,就觉得在忙碌转动的世界,仍然有从容活着的人。 这使我想起童年住在乡村,在行人路过的路口,或者偏僻的荒村,都时常看到一 只大茶壶,上面写着“奉茶”,有时还特别钉一个木架子把茶壶供奉起来。我每 次路过“奉茶”,不管是不是口渴,总会灌一大杯凉茶,再继续前行,到现在我 都记得喝茶的竹筒子,里面似乎还有竹林的清香。我想,有时候人活在这个人世, 没有留下任何名姓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事,只要对生命与土地有过真正的关怀与付 出,就算尽了人的责任。 很久没有看见“奉茶”了,因此在台北郊区看到“奉水”时竟低徊良久,到底, 不管是茶是水,在乡在城,其中都有人情的温热。山道边一杯微不足道的凉水, 使我在爬山的道途中有了很好的心情,并且感觉到不是那么寂寞了。 到了山顶,没想到平台上也有一桶完全相同的钢桶,这时写的不是“奉水”,而 是“奉茶”,两个塑胶杯,一黄一蓝,我倒了一杯来喝,发现茶是滚热的。于是 我站在山顶俯视烟尘飞扬的大地,感觉那准备这两桶茶水的人简直是一位禅师 了。在完全相同的桶里,一冷一热,一茶一水,连杯子都配合得恰恰刚好,这里 面到底是隐藏着怎么样的一颗心呢? 我一直认为不管时代如何改变,在时代里总会有一些卓然的人,就好像山林无论 如何变化,在山林中总会有一些清越的鸟声一样。同样的,人人都会在时间里变 化,最常见的变化是从充满诗情画意、逍遥的心灵,变成平凡庸俗而无可奈何, 从对人情时序的敏感,成为对一切事物无感。我们在股票号子里看见许多瞪着看 板的眼睛,那曾经是看云、看山、看水的眼睛;我们看签六合彩的双手,那曾经 是写过情书与诗歌的手;我们看为钱财烦恼奔波的那双脚,那曾经是在海边与原 野散过步的脚。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看起来仍然是二十年前无异,可是在本质上, 有时中夜照镜,已经完全看不出它们的连结,那理想主义的、追求完美的、每一 个毛孔都充满了光彩的我,究竟何在呢? 清朝诗人张灿有一首短诗:“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他;而今七事都更 变,柴米油盐酱醋茶。”很能表达一般人在时空中流转的变化,从“书画琴棋诗 酒花”到“柴米油盐酱醋茶”,人的心灵必然是经过了一番极大的动荡与革命, 只是凡人常不自觉自省,任庸俗转动罢了。 有人问我,这个社会最缺的是什么东西?我认为最缺的是两种,一是“从容”, 一是“有情”。这两种品质是大国民的品质,但是由于我们缺少“从容”,因此 很难见到步履雍容、识见高远的人;因为缺少“有情”,则很难看见乾坤朗朗、 情趣盎然的人。 社会学家把社会分为青年社会、中年社会、老年社会,青年社会有的是“热情”, 老年社会有的是“从容”。我们正好是中年社会,有的是“务实”,务实不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