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小肠黏膜吸收或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属于() 3、K、a、Ca2顺电-化学梯度通过细胞膜属于() A、极化B、去极化C、复极化D、超极化E、反极化 4、细胞受刺激发生兴奋时,膜内负电位绝对值变小,称作() 5、动作电位产生过程中,K外流引起的膜电位变化,称作() 6、动作电位产生过程中,膜内电位由负变正,称为() A、阀电位B、锋电位C、负后电位D、正后电位E、局部电位 7、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组成是() 8、生电性钠泵活动增强使膜发生超级化,此时的膜电位处于() A、绝对不应期B、相对不应期C、超常期 D、低常期E、正常期 9、阀值最低的时相是() 10、动作电位幅度最小的时相是() A、K外流B、K平衡电位C、Na内流 2+ D、Na平衡电位E、Ca内流 11、神经细胞动作电位上升支的形成是由于() 12、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超射值接近于() A、肌凝蛋白B、肌纤蛋白C、肌凝蛋白和肌纤蛋白 D、原肌凝蛋白E、原肌凝蛋白和肌钙蛋白 13、骨骼肌调节蛋白是指() 14、骨骼肌收缩蛋白是指() C型题 A、易化扩散B、主动转运C、两者皆是D、两者皆非 1、K、a、Ca2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 2、内分泌腺分泌激素是() 3、02由肺泡进入血液是() 4、葡萄糖由血液进入红细胞是() A、K平衡电位B、Na平衡电位C、两者皆是D、两者皆非 5、神经细胞静息电位值接近于() 6、终板电位相当于() A、cApB、Ca2C、两者皆是D、两者皆非
2、小肠黏膜吸收或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属于( ) 3、K +、Na +、Ca 2+顺电-化学梯度通过细胞膜属于( ) A、极化 B、去极化 C、复极化 D、超极化 E、反极化 4、细胞受刺激发生兴奋时,膜内负电位绝对值变小,称作( ) 5、动作电位产生过程中,K+外流引起的膜电位变化,称作( ) 6、动作电位产生过程中,膜内电位由负变正,称为( ) A、阈电位 B、锋电位 C、负后电位 D、正后电位 E、局部电位 7、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组成是( ) 8、生电性钠泵活动增强使膜发生超级化,此时的膜电位处于( ) A、绝对不应期 B、相对不应期 C、超常期 D、低常期 E、正常期 9、阈值最低的时相是( ) 10、动作电位幅度最小的时相是( ) A、K +外流 B、K +平衡电位 C、Na +内流 D、Na +平衡电位 E、Ca 2+内流 11、神经细胞动作电位上升支的形成是由于( ) 12、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超射值接近于( ) A、肌凝蛋白 B、肌纤蛋白 C、肌凝蛋白和肌纤蛋白 D、原肌凝蛋白 E、原肌凝蛋白和肌钙蛋白 13、骨骼肌调节蛋白是指( ) 14、骨骼肌收缩蛋白是指( ) C型题 A、易化扩散 B、主动转运 C、两者皆是 D、两者皆非 1、K +、Na +、Ca 2+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 ) 2、内分泌腺分泌激素是( ) 3、O2由肺泡进入血液是( ) 4、葡萄糖由血液进入红细胞是( ) A、K +平衡电位 B、Na +平衡电位 C、两者皆是 D、两者皆非 5、神经细胞静息电位值接近于( ) 6、终板电位相当于( ) A、cAMP B、Ca 2+ C、两者皆是 D、两者皆非
7、起第二信使作用的是() 8、与神经细胞动作电位产生有关的是() A、等张收缩B、等长收缩C、两者皆是D、两者皆非 9、在中等后负荷情况下,肌肉开始缩短后的收缩为() 10、在后负荷过大情况下,肌肉收缩表现为() 11、在体骨骼肌的收缩一般属于() A、不完全强直收缩B、完全强直收缩 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 12、当连续刺激的时距短于单收缩的收缩期时,肌肉出现() 13、当连续刺激的时距大于单收缩的收缩期而小于舒张期时,肌肉出现() 14、当连续刺激的时距大于单收缩的时程时,肌肉出现() 参考答案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A型题 1、A2、D3、D4、C5、C6、D7、A8、D9、D 10、B11、C12、D13、E14、C15、B16、E17、D18、D 19、A20、A21、A22、B23、E24、C25、B26、C27、C 28、C29、B30、A31、E32、B33、C34、C35、D36、B 37、D38、C39、D40、B41、B42、D43、B B型题 1、D2、E3、C4、B5、C6、E7、B8、D9、C 10、B11、C12、D13、E14、C C型题 1、C2、D3、D4、A5、A6、D7、C8、D9、A 10、B11、C12、B13、A14、D 二、名词解释 1、易化扩散 2、化学门控通道 3、电压门控通道4、原发性主动转运 5、继发性主动转运6、静息电位 7、去极化 8、复极化 9、动作电位 10、阀强度 11、局部兴奋 三、问答题 1、细胞膜进行骑膜物质转运的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 2、a-K泵活动有何生理意义? 3、试述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概念及其产生机制。 4、局部兴奋和动作电位有何不同? 5、神经纤维一次兴奋后,其兴奋性有何变化?机制何在?
7、起第二信使作用的是( ) 8、与神经细胞动作电位产生有关的是( ) A、等张收缩 B、等长收缩 C、两者皆是 D、两者皆非 9、在中等后负荷情况下,肌肉开始缩短后的收缩为( ) 10、在后负荷过大情况下,肌肉收缩表现为( ) 11、在体骨骼肌的收缩一般属于( ) A、不完全强直收缩 B、完全强直收缩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12、当连续刺激的时距短于单收缩的收缩期时,肌肉出现( ) 13、当连续刺激的时距大于单收缩的收缩期而小于舒张期时,肌肉出现( ) 14、当连续刺激的时距大于单收缩的时程时,肌肉出现( ) 参考答案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A型题 1、A 2、D 3、D 4、C 5、C 6、D 7、A 8、D 9、D 10、B 11、C 12、D 13、E 14、C 15、B 16、E 17、D 18、D 19、A 20、A 21、A 22、B 23、E 24、C 25、B 26、C 27、C 28、C 29、B 30、A 31、E 32、B 33、C 34、C 35、D 36、B 37、D 38、C 39、D 40、B 41、B 42、D 43、B B型题 1、D 2、E 3、C 4、B 5、C 6、E 7、B 8、D 9、C 10、B 11、C 12、D 13、E 14、C C型题 1、C 2、D 3、D 4、A 5、A 6、D 7、C 8、D 9、A 10、B 11、C 12、B 13、A 14、D 二、名词解释 1、易化扩散 2、化学门控通道 3、电压门控通道 4、原发性主动转运 5、继发性主动转运 6、静息电位 7、去极化 8、复极化 9、动作电位 10、阈强度 11、局部兴奋 三、问答题 1、细胞膜进行跨膜物质转运的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 2、Na + -K +泵活动有何生理意义? 3、试述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概念及其产生机制。 4、局部兴奋和动作电位有何不同? 5、神经纤维一次兴奋后,其兴奋性有何变化?机制何在?
6、简述神经-骨骼肌接头处兴奋传递的过程。 7、简述骨酪肌的兴奋一收缩耦联过程。 8、什么是前负荷和后负荷?它们对肌肉收缩各有何影响? 第四章血液循环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A型题 1、心动周期是指(。) A、心脏机械活动周期B、心肌生物电活动周期 C、心瓣膜活动周期。D、心音变化周期 E、室内压变化周期 2、心动周期中,心室血液的充盈主要取决于() A、心房收缩的挤压作用B、心室舒张时的“抽吸” C、胸内负压促进静脉血回心D、血液依赖地心引力而回流 E、骨髓肌的挤压作用促进静脉血回心 3、在一次心动周期中,左心室压力升高速度最快的是() A、心房收缩期B、等容收缩期C、快速射血期 D、减慢射血期E、等容舒张期 4、房室瓣开放见于() A、等容收缩期末B、心室收缩期初C、等容舒张期初 D、等容收缩期初E、等容舒张期末 5、主动脉瓣关闭见于() A、快速射血期开始时B、快速充盈期开始时C、等容收缩期开始时 D、等容舒张期开始时E、减慢充盈期开始时 6、在左心室等容收缩期() A、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B、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 C、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D、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 E、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 7、用于分析比较不同身材个体心功能的常用指标是() A、每分输出量B、心指数C、射血分数 D、心脏作功量E、心力贮备 8、用于分析比较动脉血压值不相同的个体之间心功能的常用指标是() A、每分输出量B、心指数C、射血分数 D、心脏做功量E、心力贮备 9、可以用来间接表示心室肌的前负荷的指标是() A、收缩末期容积或压力B、舒张末期容积或压力 C、等容收缩期容积或压力D、等容舒张期容积或压力 E、舒张末期动脉压 10、心室肌的后负荷是指() A、心房压力B、大动脉血压C、快速射血期心室内压
6、简述神经-骨骼肌接头处兴奋传递的过程。 7、简述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过程。 8、什么是前负荷和后负荷?它们对肌肉收缩各有何影响? 第四章 血液循环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A型题 1、心动周期是指( ) A、心脏机械活动周期 B、心肌生物电活动周期 C、心瓣膜活动周期 D、心音变化周期 E、室内压变化周期 2、心动周期中,心室血液的充盈主要取决于( ) A、心房收缩的挤压作用 B、心室舒张时的“抽吸” C、胸内负压促进静脉血回心 D、血液依赖地心引力而回流 E、骨髓肌的挤压作用促进静脉血回心 3、在一次心动周期中,左心室压力升高速度最快的是( ) A、心房收缩期 B、等容收缩期 C、快速射血期 D、减慢射血期 E、等容舒张期 4、房室瓣开放见于( ) A、等容收缩期末 B、心室收缩期初 C、等容舒张期初 D、等容收缩期初 E、等容舒张期末 5、主动脉瓣关闭见于( ) A、快速射血期开始时 B、快速充盈期开始时 C、等容收缩期开始时 D、等容舒张期开始时 E、减慢充盈期开始时 6、在左心室等容收缩期( ) A、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 B、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 C、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 D、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 E、房内压=室内压>主动脉压 7、用于分析比较不同身材个体心功能的常用指标是( ) A、每分输出量 B、心指数 C、射血分数 D、心脏作功量 E、心力贮备 8、用于分析比较动脉血压值不相同的个体之间心功能的常用指标是( ) A、每分输出量 B、心指数 C、射血分数 D、心脏做功量 E、心力贮备 9、可以用来间接表示心室肌的前负荷的指标是( ) A、收缩末期容积或压力 B、舒张末期容积或压力 C、等容收缩期容积或压力 D、等容舒张期容积或压力 E、舒张末期动脉压 10、心室肌的后负荷是指( ) A、心房压力 B、大动脉血压 C、快速射血期心室内压
D、减慢射血期心室内压E、等容收缩期初心室内压 11、心肌的异长调节通过改变下列哪个因素来调节心脏的泵血功能() A、肌小节初长度B、肌钙蛋白活性C、肌浆游离钙浓度 D、心肌收缩能力E、横桥ATP酶活性 12、心肌的异长调节通过政变下列娜个因素来调节心脏的系血功能( ) A、肌小节初长B、肌钙蛋白活性C、肌浆游离钙浓度 D、心肌收缩能力E、横桥ATP酶活性 13、一般人在心率大于180次/分时,心输出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为() A、等容收缩期缩短B、射血期缩短C、心室收缩期缩短 D、等容舒张期缩短E、充盈期缩短 14、左心室的搏功大于右室的主要原因是下列哪项的差别( A、每搏输出量B、射血速度C、心室舒张末期压力 D、射血分数E、肺动脉平均压 15、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2期复极形成与下列哪种因素有关() A、治内流与C2内流B、治内流与求外流 C、ca2内流与K外流D、Ca2+内流与C1内流 E、K外流与C1内流 16、心室肌细胞绝对不应期的产生是由于() A,Na通道处于激活状态B、Na通道处于备用状态 C、c2通道处于微活状态D、Ca2通道处于失活状态 E、a通道处于失活状态 17、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持续时间长的主要原因是哪一期的时程长() A、0期除极B、1期复极C、2期复极 D、3期复极E、4期 18、心室肌细胞不具有下列哪一生理特性() A、兴奋性B、自律性C、传导性 D、收缩性E、有效不应期长 19、浦肯野细胞不具有下列哪一生理特性() A、兴奋性B、自律性C、传导性 D、收缩性E、有效不应期长 20、传导速度最慢的心肌细胞是() A、心房B、房室交界C、浦肯野纤维 D、心室E、左、右束支 21、快反应细胞与慢反应细胞的区别在于动作电位的哪一期电位变化速率不同() A、0期除极B、1期复极C、2期复极 D、3期复极E、4期自动除极 22、窦房结能成为心脏正常起搏点的原因是() A、4期自动除极速度慢B、阀电位与最大复极电位差距大 C、0期除极速度低D、自律性高
D、减慢射血期心室内压 E、等容收缩期初心室内压 11、心肌的异长调节通过改变下列哪个因素来调节心脏的泵血功能( ) A、肌小节初长度 B、肌钙蛋白活性 C、肌浆游离钙浓度 D、心肌收缩能力 E、横桥ATP酶活性 12、心肌的异长调节通过改变下列哪个因素来调节心脏的泵血功能( ) A、肌小节初长 B、肌钙蛋白活性 C、肌浆游离钙浓度 D、心肌收缩能力 E、横桥ATP酶活性 13、一般人在心率大于180次/分时,心输出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为( ) A、等容收缩期缩短 B、射血期缩短 C、心室收缩期缩短 D、等容舒张期缩短 E、充盈期缩短 14、左心室的搏功大于右室的主要原因是下列哪项的差别( ) A、每搏输出量 B、射血速度 C、心室舒张末期压力 D、射血分数 E、肺动脉平均压 15、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2期复极形成与下列哪种因素有关( ) A、Na +内流与Ca 2+内流 B、Na +内流与K +外流 C、Ca 2+内流与K +外流 D、Ca 2+内流与Cl-内流 E、K +外流与Cl -内流 16、心室肌细胞绝对不应期的产生是由于( ) A、Na +通道处于激活状态 B、Na +通道处于备用状态 C、Ca 2+通道处于激活状态 D、Ca 2+通道处于失活状态 E、Na +通道处于失活状态 17、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持续时间长的主要原因是哪一期的时程长( ) A、0期除极 B、1期复极 C、2期复极 D、3期复极 E、4期 18、心室肌细胞不具有下列哪一生理特性( ) A、兴奋性 B、自律性 C、传导性 D、收缩性 E、有效不应期长 19、浦肯野细胞不具有下列哪一生理特性( ) A、兴奋性 B、自律性 C、传导性 D、收缩性 E、有效不应期长 20、传导速度最慢的心肌细胞是( ) A、心房 B、房室交界 C、浦肯野纤维 D、心室 E、左、右束支 21、快反应细胞与慢反应细胞的区别在于动作电位的哪一期电位变化速率不同( ) A、0期除极 B、1期复极 C、2期复极 D、3期复极 E、4期自动除极 22、窦房结能成为心脏正常起搏点的原因是( ) A、4期自动除极速度慢 B、阈电位与最大复极电位差距大 C、0期除极速度低 D、自律性高
E、动作电位无明显平台期 23、下列哪些不是心室肌快钠通道的特征() A、激活快B、复活性C、对钠离子具有高度选择性 D、电压依从性E、可被2阻断 24、在相对不应期内刺激心肌,所引发的动作电位的特点是() A、阅强度大B、O期除极快C、时程长 D、传导快E、复极慢 25、心脏正常起搏点位于() A、窦房结B、心房C、房室交界区 D、浦肯野纤维网E、心室 26、下列哪项不影响心肌细胞的自律性() A、最大复极电位B、阅电位C、有效不应期 D、4期自动除极速度E、最大复极电位与阀电位差距 27、乙酰胆碱使窦房结细胞自律性降低是通过() A、最大复极电位降低B、阀电位水平下降 C、If电流增强D、膜对K通透性降低 E、钙内流增强 28、心室肌有效不应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 A、动作电位0期除极速度B、阀电位水平高低 C、动作电位2期时程D、钠泵功能 E、动作电位传导速度 29、可引起心肌细胞传导性降低的因素是( A、细胞长度缩短B、O期除极速度增大 C、0期除极幅度增大D、细胞缝隙连接数目增大 E、邻近未兴奋部位膜的兴奋性降低 30、下列爆种心肌细胞4期自动除极速度最大() A、窦房结细胞B、心房肌细胞C、房室交界细胞 D、浦肯野细胞E、心室肌细胞 31、外周阻力是指( )对血流的阻力 A、大动脉及中动脉B、小动脉及微动脉 C、毛细血管D、微静脉及小静脉 E、短路血管 32、血流阻力( ) A、在血管半径加倍时,降至原先阻力的1/2 B、在血管半径加倍时,降至原先阻力的1/8 C、在血管半径减半时,降至原先阻力的1/16 D、在血管长度增加时减小 E、在血液黏滞度升高时增大 33、在体循环各段血管中,血压降落幅度最大的是() A、大动脉及中动脉B、小动脉及微动脉 C、主动脉D、毛细血管
E、动作电位无明显平台期 23、下列哪些不是心室肌快钠通道的特征( ) A、激活快 B、复活性 C、对钠离子具有高度选择性 D、电压依从性 E、可被Mn2+阻断 24、在相对不应期内刺激心肌,所引发的动作电位的特点是( ) A、阈强度大 B、0期除极快 C、时程长 D、传导快 E、复极慢 25、心脏正常起搏点位于( ) A、窦房结 B、心房 C、房室交界区 D、浦肯野纤维网 E、心室 26、下列哪项不影响心肌细胞的自律性( ) A、最大复极电位 B、阈电位 C、有效不应期 D、4期自动除极速度 E、最大复极电位与阈电位差距 27、乙酰胆碱使窦房结细胞自律性降低是通过( ) A、最大复极电位降低 B、阈电位水平下降 C、If电流增强 D、膜对K+通透性降低 E、钙内流增强 28、心室肌有效不应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 ) A、动作电位0期除极速度 B、阈电位水平高低 C、动作电位2期时程 D、钠泵功能 E、动作电位传导速度 29、可引起心肌细胞传导性降低的因素是( ) A、细胞长度缩短 B、0期除极速度增大 C、0期除极幅度增大 D、细胞缝隙连接数目增大 E、邻近未兴奋部位膜的兴奋性降低 30、下列哪种心肌细胞4期自动除极速度最大( ) A、窦房结细胞 B、心房肌细胞 C、房室交界细胞 D、浦肯野细胞 E、心室肌细胞 31、外周阻力是指( )对血流的阻力 A、大动脉及中动脉 B、小动脉及微动脉 C、毛细血管 D、微静脉及小静脉 E、短路血管 32、血流阻力( ) A、在血管半径加倍时,降至原先阻力的1/2 B、在血管半径加倍时,降至原先阻力的1/8 C、在血管半径减半时,降至原先阻力的1/16 D、在血管长度增加时减小 E、在血液黏滞度升高时增大 33、在体循环各段血管中,血压降落幅度最大的是( ) A、大动脉及中动脉 B、小动脉及微动脉 C、主动脉 D、毛细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