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辨识基础》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系统辨识基础(BasicofSystemDiscrimination)课程编码:152050学分:2分总学时:32学时,理论学时:22学时:上机学时:10学时适用专业:自动化专业先修课程:自动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系统辨识基础》属专业选修课。本课程主要教授系统辨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应用。以提高学生自动控制理论的素养,培养综合运用自动控制理论和方法解决工程实践中的模式识别、参数辨识等问题的能力。二、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第一章辨识的基本概念与随机信号描述主要内容:1.辨识的基本概念2.随机信号描述基本要求:理解系统辨识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了解随机信号描述方法学时分配::2学时第二章经典辨识方法主要内容:1.阶跃响应法2.脉冲响应法3.频率响应法4.相关分析法基本要求:掌握阶跃响应法、脉冲响应法、频率响应法了解相关分析法基本原理学时分配:8学时第三章最小二乘法主要内容:1.最小二乘法问题的解2.最小二乘法问题的递推算法3.偏差补偿最小二乘法4.增广最小二乘法基本要求:掌握最小二乘法的基本概念、最小二乘法问题的解掌握最小二乘法问题的递推算法掌握偏差补偿最小二乘法了解增广最小二乘法的基本原理
《系统辨识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系统辨识基础(Basic of System Discrimination) 课程编码:152050 学 分:2 分 总 学 时:32 学时,理论学时:22 学时;上机学时:10 学时 适用专业:自动化专业 先修课程:自动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系统辨识基础》属专业选修课。 本课程主要教授系统辨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应用。以提高学生自动控 制理论的素养,培养综合运用自动控制理论和方法解决工程实践中的模式识别、参数辨识等 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 辨识的基本概念与随机信号描述 主要内容: 1. 辨识的基本概念 2. 随机信号描述 基本要求: 理解系统辨识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 了解随机信号描述方法 学时分配: 2 学时 第二章 经典辨识方法 主要内容: 1. 阶跃响应法 2. 脉冲响应法 3. 频率响应法 4. 相关分析法 基本要求: 掌握阶跃响应法、脉冲响应法、频率响应法 了解相关分析法基本原理 学时分配: 8 学时 第三章 最小二乘法 主要内容: 1. 最小二乘法问题的解 2. 最小二乘法问题的递推算法 3. 偏差补偿最小二乘法 4. 增广最小二乘法 基本要求: 掌握最小二乘法的基本概念、最小二乘法问题的解 掌握最小二乘法问题的递推算法 掌握偏差补偿最小二乘法 了解增广最小二乘法的基本原理
了解最小二乘法问题的统计性质学时分配:8学时第四章梯度校正参数辨识方法主要内容:1.确定性问题的梯度校正参数辨识方法2.随机问题的梯度校正参数辨识方法基本要求:掌握确定性问题的梯度校正参数辨识方法了解随机问题的梯度校正参数辨识方法的基本原理学时分配:4学时三、上机内容与学时分配上机内容:给定一个模拟或数字对象,编写计算机程序对其参数进行辨识学时分配:10学时四、大纲说明1.本课程是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2.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自动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3.本课程安排上机大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程学习,编写调试数字、模拟对象的参数辨识程序六、教学参考书1.方崇智主编,《过程辨识》(第一版),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2.刘豹主编,《系统辨识》(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年3.王秀峰主编,《系统建模与辨识》(第一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
了解最小二乘法问题的统计性质 学时分配:8 学时 第四章 梯度校正参数辨识方法 主要内容: 1. 确定性问题的梯度校正参数辨识方法 2. 随机问题的梯度校正参数辨识方法 基本要求: 掌握确定性问题的梯度校正参数辨识方法 了解随机问题的梯度校正参数辨识方法的基本原理 学时分配:4 学时 三、上机内容与学时分配 上机内容: 给定一个模拟或数字对象,编写计算机程序对其参数进行辨识 学时分配:10 学时 四、大纲说明 1. 本课程是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 2.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自动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 3. 本课程安排上机大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程学习,编写调试数字、模拟对象的参 数辨识程序 六、教学参考书 1.方崇智主编,《过程辨识》(第一版),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年 2.刘 豹主编,《系统辨识》(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 年 3.王秀峰主编,《系统建模与辨识》(第一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