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遗传:原来亲本所具有的两个性状,在F2连系在一起 遗传的现象。 相引相(组):甲乙两个显性性状,连系在一起遗传、而甲 乙两个隐性性状连系在一起的杂交组合。 如:PLpl 相斥相(组):甲显性性状和乙隐性性状连系在一起遗传, 而乙显性性状和甲隐性性状连系在一起的杂交 组合。 如:PpL
连锁遗传:原来亲本所具有的两个性状,在F2连系在一起 遗传的现象。 相引相(组):甲乙两个显性性状,连系在一起遗传、而甲 乙两个隐性性状连系在一起的杂交组合。 如:PL/pl 相斥相(组):甲显性性状和乙隐性性状连系在一起遗传, 而乙显性性状和甲隐性性状连系在一起的杂交 组合。 如:Pl/pL
(二)连锁遗传的解释 试验结果是否受分离规律支配? 第一个试验: =(4831+390):(1338+398)=5221:17313:1 0:③=4831+393)(1338*390)=5224:1728≈3:1 紫花:红花3:1 长花粉:短花粉≈3:1
(二) 连锁遗传的解释 试验结果是否受分离规律支配? 第一个试验: 紫花 : 红花≈3:1 长花粉:短花粉 ≈3:1
第二个试验: (226+95):(97+1)=321:98=3:1 =(226+97):(95+1)=323:96≈3:1 紫花:红花≈3:1 长花粉:短花粉≈3:1 以上结果都受分离规律支配,但不符合独立分配规律 F2不符合9:3:3:1,则说明F1产生的四种配子不等。可 用测交法加以验证,因为测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及比例 就是F1配子的种类及其比例的具体反映
第二个试验: 紫花 : 红花≈3:1 长花粉:短花粉 ≈3:1 ➢F2不符合9:3:3:1 ,则说明F1产生的四种配子不等。可 用测交法加以验证,因为测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及比例 就是F1配子的种类及其比例的具体反映。 ➢以上结果都受分离规律支配,但不符合独立分配规律
利用测交法验证连锁遗传特点 连锁遗传的表现为: 两个亲本型配子数是相等,多于50% 两个重组型配子数相等,少于50%
利用测交法验证连锁遗传特点: 连锁遗传的表现为: ➢两个亲本型配子数是相等,多于50%; ➢两个重组型配子数相等,少于50%
1.相引组:例如:玉米(种子性状当代即可观察): 交是一,幅 结果证实F1产生的四种配子不等:不是1:1:1:1即25:25:25:25%。 其中(Ft):亲本组合=(4032+4035)8368×100%=964% 重新组合=(149+152)8368×100%=36%
1.相引组: 其中(Ft):亲本组合= (4032+4035)/8368×100% = 96.4% 重新组合= (149+152)/8368×100% = 3.6% 例如:玉米(种子性状当代即可观察): 结果证实F1产生的四种配子不等:不是1:1:1:1 即25:25:25:25%